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钢中型高炉随着冶强的不断提高,高炉的长寿问题逐渐凸现,近年来陆续出现了炉缸烧穿、炉基温度升高等现象,通过定期小修、炉底水冷等处理措施使得高炉寿命得到延长.本文通过对影响高炉寿命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求找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型炉料酸性含钛护炉球团矿的焙烧工艺及固结机理,结果表明:利用钡钛磁铁精矿和普通磁铁精矿的混合矿在预热和焙烧条件分别为950℃,15min和1200℃,15min时制取的酸性含钛护炉氧化球团矿,其品位为TFe58.56%、TiO27.89%,机械强度为3127N/个,主要冶金性能指标为RI70.8%,RDI-3.157.29%,SI15.27%,软熔温度区间为1080~1170℃,可满足大中型高炉的冶炼和护炉要求;固结机理为Fe2O3再结晶和固相扩散固结,与普通铁矿氧化球团相同。本工艺不仅有利于延长高炉寿命和调整炉料结构,而且也为合理利用钡钛磁铁矿开壁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马钢11号高炉炉缸二层8#区域水温差升高的情况,采用风口喂线护炉的方式进行护炉,有效地控制了水温差持续升高的现象,取得了较好的护炉效果。  相似文献   

4.
唐勇  唐刚 《辽宁工学院学报》1999,19(5):64-69,74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宝钢三号高炉炉缸、炉底的二维稳态传热过程,得到了该高炉的1150℃等温线,该等温线可以看作高炉炉底的侵蚀终止判定线。在此高炉炉底侵蚀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编制的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能直观地反映出宝钢三号高炉的炉缸、炉底侵蚀情况。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值模拟算法绘出马钢2号高炉炉缸炉底1150℃等温线,诊断炉缸炉底侵蚀程度,计算出耐火材料的侵蚀速率,同时对侵蚀状况进行预警,研发出高炉炉缸炉底耐材侵蚀监测系统。建立2号高炉热电偶数据采集系统,并采用离线计算冷却壁进出水温差以及炭砖热电偶数据,得到炉缸炉底耐火材料侵蚀状况。  相似文献   

6.
马钢1号2500 m3高炉94年投产,设计寿命8年,直到2005年4月2号铁口区域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出现异常升高现象,高炉已经到了炉役末期。通过有效地使用操作技术和护炉技术来调整高炉,强化高炉操作管理和基础管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在炉役末期延续了原有的高水平,高炉利用系数基本达到2.4t/m3.d,保证了高炉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达到了护炉保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昆钢6号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模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昆钢6号高炉(2000m3)炉缸炉底情况,应用传热学原理,开发了对炉缸炉底侵蚀状况进行监测的二维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得到了炉缸炉底的温度场分布,从计算所得到的侵蚀图来看,1150℃侵蚀线位于第5层碳砖的位置,无明显的"象脚状"侵蚀,6号高炉炉缸炉底的侵蚀状况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13#高炉炉缸水温差超标(> 3℃)的原因,总结了炉缸维护的实践经验.指出原料条件的变化是导致炉缸水温差超标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延长高炉炉缸寿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德国ThyssenStah1AG高炉炉缸炉底侧壁快速修补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全过程,并结合我国高炉炉缸冷却方式实际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将转炉细灰用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含碳球团造球试验.结果表明,转炉细灰对提高球团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有一定效果,但要想获得理想的球团强度,须达到一定的添加量;添加一定量的转炉细灰,可以提高含碳球团的还原速率和金属化球团的TFe、MFe含量;用转炉细灰调节渣相碱度,在还原温度为1450 ℃时可实现渣铁良好分离,其脱硫效果好于同碱度下的石灰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钛球护炉对高炉生产各种参数的影响。钛矿护炉期间,渣铁含钛量上升,增加了铁水粘度,减小了渣铁对炉缸的机械冲刷;燃料比上升了6.7kg/t;炉缸热负荷稳步下降,有效地保护了炉缸;由于渣铁含钛量增加,粘度增加,使平均每炉出铁时间延长了约18min;侧壁温度明显下降。钛球护炉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高炉炉底侵蚀线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梅山3^#高炉炉底条件,用有限元素法开发了只依靠热遇测得的湿度作为边界条件和修正温度,对炉底侵蚀情况进行在线监测的二维数学模型,解决了采用炉底及炉侧的对流边界条件以实时检测的问题。模型中采用网格变形拟合的方法处理边界移动的问题,算法简单便于在线运行。通过梅山3^#高炉的实际应用及对不同侵蚀状态的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马钢3#高炉由于设计炉型的因素,操作炉型的维护相对困难.放边气流使用的选择,增加了炉型波动的可能.2019年因外部条件变化,炉内气流波动大,上部制度调整频繁,高炉操作炉型不可控,频繁出现冷却壁破损.后续通过上下部制度、冷却制度、热制度等的调整优化,操作炉型逐步由不可控至可控,摸索出了合理控制操作炉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济钢2号高炉炉缸炉底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建立炉缸炉底二维传热数学模型,应用ANSYS软件求解得到济钢2号高炉采用的陶瓷杯内衬结构的温度场分布,同时分析了中心堆积时炉缸炉底温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E向陶瓷杯侵蚀严重,中心堆积对炉缸炉底温度场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影响高炉寿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高炉寿命构成的基础上,对影响高炉寿命的因素及延长高炉寿命的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采用板,壁结合的冷却器布置形式可以解决凸台冷却壁的冷却不足,并给出了延长炉缸炉底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边界元方法建立某一大型高炉炉缸炉底的侵蚀推测二维模型,能够推定高炉炉缸炉底侵蚀线的位置和形状,及时了解炉衬侵蚀状态,从计算所得的侵蚀图来看,侵蚀轮廓是比较合理的,与实际侵蚀情况非常相近.  相似文献   

17.
对马钢10#高炉炉况严重失常以及频繁烧风口的原因和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介绍了马钢10#高炉形成统一操作思想,通过洗炉等措施减少风口烧坏,使妒况恢复正常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针对马钢2500m3高炉2号铁口区域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出现异常升高现象,实施以炉缸侵蚀模型为预警参数,以不定期开、堵风口为主要手段,加强铁口维护,保持稳定的泥包配合铁口压人含钛精粉炮泥进行局部修复的护炉制度,逐步将炉缸水温差降至正常范围,保证了高炉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  相似文献   

19.
处于炉役末期的马钢1#高炉,通过加强原燃料的管理,加强炉体监控,量化钛元素的沉积量,严格控制铁口状态等多种手段,在炉缸炭砖遭到严重侵蚀的条件下,实现炉役末期的安全生产,充分挖掘高炉的边际价值。针对炉役末期炉缸的状况展开分析,钛元素的使用量要与高炉的产量相匹配,堵风口操作的同时要兼顾炉缸活跃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精矿为对象,系统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固态还原行为及预氧化对其还原过程的强化行为,考察了预氧化温度以及预氧化时间对球团金属化率、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氧化的还原球团相比,在900℃下氧化6min后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提高了12.86%;延长预氧化时间可以有效提高还原球团的金属化率,900℃下预氧化15min后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较氧化6min后的还原球团提高了8.08%.经过预氧化处理后,钒钛磁铁精矿的物相变化表明球团中磁铁矿氧化形成赤铁矿,且钛铁矿被氧化为TiO2和赤铁矿,随后铁板钛矿形成.钒钛磁铁精矿球团的显微结构变化表明,预氧化处理后的球团颗粒具有较多的内部空隙以及不规则的颗粒边界,从而使还原煤与铁矿颗粒的接触增强,还原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