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因其施工工艺便捷、造价低、承载能力高以及沉降量较低等诸多优点,在建筑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以某新区回迁楼三期项目素混凝土桩施工项目为例,分析研究了素混凝土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对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更好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路堤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沉降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高速公路沉管灌注法施工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路基填筑和预压期的表面沉降进行了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了复合地基沉降偏大的原因,对路堤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石家庄某高层小区1号楼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项目为工程背景,对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该工程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00k Pa,控制沉降量≤80mm的设计要求,以及所选桩端持力层的不同,提出了2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从施工措施、施工工期及工程造价等方面对2种方案进行分析比对,最终确定方案2为最佳地基处理方案。检测结果证明,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西安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规模  李丰  李安定  尹治义 《城市勘测》2008,(1):144-146,149
针对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和地层性状,结合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特点,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并对复合地基参数进行了设计。通过试桩试验和工程桩的检测,表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对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减少地基变形明显,很好地满足了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因承载力、工程造价、施工周期等原因不适合采用天然浅基础或深基础时,可采用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充分挖掘桩间土的承载潜力,由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可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结合工程实例对复合地基设计的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地基处理后天然土层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减少了建筑物的基础沉降,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通过工程实践检验,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某高层建筑采用DDC素土桩结合混凝土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先施工DDC素土桩,以消除地基土湿陷性,在检测合格的复合地基上再施工混凝土灌注桩。试验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DDC桩在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同时又对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改良,可明显提高地基承载力;混凝土桩基础的桩身质量、承载力与沉降量均能满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结合青兰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介绍了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列出了具体的计算过程,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积累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经验,可供类似地基处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河流I级阶地的高层建筑采用支承于密实卵石层或强风化基岩的内夯沉管素混凝土灌注桩(夯扩桩)复合地基,可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且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文中介绍了该种新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和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成都地区某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工程从前期设计到后期施工实施的全过程跟踪,通过分析工程所在场地地质条件,基础选型评审,地基处理方案和对现场施工控制以及后期试验数据的分析,对大直径素混凝土复合地基工程应用进行总结,提出了实用的工程建议和方法供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州南沙某市政道路挡土墙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实例,从技术可行性、造价成本、施工难度等方面对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和素混凝土桩进行综合比选,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经济性较差,且施工条件要求较高,由此选择了更为经济合理的素混凝土桩方案,并总结了墙踵墙趾处桩间距动态调整、现场机械施工参数、素混凝土桩成桩法等关键技术点。桩检结果表明,素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良好,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要求,工程自投入运营至今使用状况良好,验证了该处理方案的合理可靠性,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为例,对灰土挤密桩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与检测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阐述了其地基处理效果,指出该地基处理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工程实践对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黄土地区的单桩及群桩复合地基在浸水前后承载力以及桩、土应力分布与桩身轴力进行试验研究,阐明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浸水前后的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后注浆技术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后注浆技术提高素混凝土短桩承载力的作用。应用研究表明,桩底经后注浆处理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以其处理后承载力较高、沉降量小、经济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成都地区。处理效果的关键取决于增强体,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等因素处理不当将影响到工程质量。文章分析了成都地区某工程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失败的原因,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某住宅楼的倾斜及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介绍了素混凝土桩及夯实水泥土桩的复合地基技术加固原有地基,以及掏土迫降纠倾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基处理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复合地基的概念不断深化,复合地基从柔性(碎石桩)到半刚(石灰桩、水泥土桩),发展到刚性复合地基(素混凝土桩、CFG桩),分类日臻完善,计算理论与施工技术更加实际,使用范围也从多层住宅发展到高层和大型工业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与普通桩基础相比桩身不配钢筋,上部结构通过褥垫层使桩及桩间土的承载力能充分发挥,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但在岩溶地区大部分采用桩基础,采用的素混凝土桩也局限于小直径(直径800mm),大直径素混凝土桩(直径≥800mm)应用相对较少。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岩溶地区大直径素混凝土桩与小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进行工程应用对比,总结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土工基础     
题目 复合地基力学特性研究及有限元分析作者 邢仲星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  4 30 0 72 )摘要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采用刚性桩、柔性桩、搅拌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不同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 ,通过对应力场 ,变形场 ,应力水平等特性的研究 ,得出了有益的结论。题目 用低标号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不均匀软弱地基作者 周平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武汉 4 30 0 71 )摘要 介绍了采用低标号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不均匀软弱地基的工程实例 ,实践证明 ,该技术施工速度快 ,造价较低 ,处理效果好 ,具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题目 碎…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在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构造物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点经验。  相似文献   

20.
沈勇 《山西建筑》2005,31(3):52-53
介绍了用低强度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时的设计方法.提出设计时直确定的5个参数,叙述了这种低强度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计算过程,指出了此复合地基褥垫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