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郭丽  韩晨阳 《金属学报》2018,23(11):1240-1245
目的: 研究胡椒碱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胡椒碱脂质体体外抗胃癌细胞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旋转薄膜冻融法制备胡椒碱脂质体,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分析仪和Zeta电位测定仪分析胡椒碱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脂质体的稳定性实验、体外释药特性考察。体外培养人胃肿瘤MKN45细胞,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使用50 μmol/L的胡椒碱干预,实验组使用等剂量的胡椒碱脂质体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染色。结果: 胡椒碱脂质体形态为类球状,平均粒径为(92.32±2.10) nm,Zeta电位为(-49.8±3.5) mV,体外释药实验显示胡椒碱脂质体释药速率显著高于胡椒碱原料药;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活力相比正常组显著降低,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而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组,而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中Bcl-2水平显著下调,而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显著上调,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胡椒碱脂质体释药速率高于原料药,说明脂质体对于胡椒碱起到了增溶作用,而胡椒碱脂质体体外诱导MKN45凋亡能力高于原料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沉默NOTCH1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针对人NOTCH1基因序列构建NOTCH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RPMI 8226细胞,筛选出最佳干扰表达载体。观察NOTCH1 shRNA表达载体对RPMI 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分布;Western blot 法检测NOTCH1 shRNA转染RPMI 8226细胞后NOTCH1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P21的表达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NOTCH1 shRNA转染RPMI 8226细胞后对IL-6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沉默NOTCH1基因抑制细胞增殖,阻滞RPMI 8226细胞于G0/G1期,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增殖率分别为(49.09±2.31)%、(91.73±2.67)%、(98.10±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G0/G1期细胞分别为(66.23±3.71)%、(42.27±3.65)%、(40.70±0.92)%(P<0.05);三组S期细胞分别为(31.03±1.49)%、(56.53±1.76)%、(51.83±1.45)%(P<0.05)。NOTCH1 shRNA诱导细胞凋亡,三组凋亡率分别为(46.67±1.31)%、(1.37±0.63)%、(0.85±0.43)%(P<0.05);转染组NOTCH1蛋白表达下调,P21、P27表达上调。NOTCH1 shRNA可下调与疾病相关的IL-6分泌能力。三组IL-6分泌的吸光度值分别为28.18±3.50、167.08±7.97及185.86±5.61(P<0.05)。结论: NOTCH1 shRNA能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下调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有关的IL-6,有望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张毅  余永胜  汤正好  陈小华  王鹏  江红  奚敏  臧国庆 《金属学报》2016,21(10):1168-1172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Th1/Th2失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216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2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104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48周。治疗48周后,应用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Th1细胞特征性转录因子(T-bet)和Th2细胞特征性转录因子(GATA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48周后,治疗组IFN-γ、IL-2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8.32±9.67) pg/mL vs (35.24±7.49) pg/mL,(216.81±31.55) pg/mL vs (115.63±29.13) pg/mL; t1=27.96, t 2=24.43; P1、P2均<0.01];而治疗组IL-4、IL-10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8.79±5.83) pg/mL vs (22.58±5.32) pg/mL,(133.75±29.21) pg/mL vs (143.17±32.96) pg/mL; t 3=4.98, t 4 =2.23; P3<0.01, P4 <0.05]。治疗组IFN-γ与IL-4比值IFN-γ/ IL-4较对照组明显增大(3.59±0.76 vs 1.61±0.53, t =22.05, P<0.01)。治疗48周后,治疗组T-bet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52±0.41 vs 0.83±0.29, t =14.18, P <0.01);而治疗组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96±0.24 vs 1.05±0.37, t =2.14, P <0.05)。治疗组T-bet mRNA与GATA3 mRNA比值T-bet/GATA3较对照组明显增大(1.60±0.39 vs 0.81±0.32, t =16.20, P <0.01)。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可以促进HBeAg阳性CHB患者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促使HBeAg阳性CHB患者外周血Th细胞向Th1细胞分化,使其Th1/Th2失平衡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以非甲基化寡聚脱氧核苷酸基序(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为佐剂联合融合蛋白胞质转导肽(CTP)-HBcAg18-27-Tapasin免疫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反应。方法: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CTP-HBcAg18-27-Tapasin+CpG ODN 组,对照组:CTP-HBcAg18-27-Tapasin,干扰素(IFN-α)组,CpG ODN组,空白组为生理盐水组。融合蛋白及CpG ODN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特异性T细胞反应(HBV-specific cytotoxic T cell,CTL)变化,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水平,ELISA检测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白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HBV DN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HBV转基因小鼠肝脏中HBsAg水平。结果:CTP-HBcAg18-27-Tapasin+CpG ODN组中IFN-γ+CD8+双阳性T细胞百分比增高,细胞培养上清IL-2、IFN-γ水平升高,肝脏病理显示炎性细胞增多,免疫组化显示HBsAg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同时对血清HBsAg及HBV DNA水平进行比较,CTP-HBcAg18-27-Tapasin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CpG-ODN作为佐剂可以增强融合蛋白CTP-HBcAg18-27-Tapasin诱导的HBV转基因小鼠抗病毒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滴眼液对大鼠角膜急性碱烧伤模型的实验研究,探讨PFD对角膜损伤后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 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对照组。20只于左眼制作急性碱烧伤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随机平均分为PFD组和PBS组,PFD组给予3 mg/mL PFD滴眼液,PBS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每组左眼给予滴眼液处理,每天4次连续14 d。在第14天观察角膜混浊情况,然后处死大鼠取下左眼角膜,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结构,免疫组化CD34染色观察角膜组织新生血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 PFD组的角膜混浊评分为0.30±0.48,显著低于PBS组的3.40±0.52(P<0.05)。PBS组角膜基质纤维组织增生合并大量炎症细胞浸润,PFD组炎症细胞数量极少,基质排列较规则。PFD组的血管密度为3.17±1.17,显著低于PBS组的10.83±2.48(P<0.05)。PFD组的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PBS组(P<0.05)。结论: PFD能抑制大鼠角膜急性碱烧伤模型中的角膜瘢痕形成,其机制与抑制TGF-β1表达和减少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局部及系统性免疫细胞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异常,并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MDSCs及相关促炎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三组雄性C57B/L6小鼠,每组10只:对照组(Lean)、模型组(HFD)、HFD+NAC给药组(NAC)。16周后,HE与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外周血与肝脏中MDSCs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肝脏中MDSCs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A8)与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的改变。结果:与Lean组相比,HFD组小鼠肝发生脂肪变与炎性细胞浸润,外周血CD11b+Gr-1+MDSCs细胞百分比升高(P<0.01),浸润至肝脏的Gr-1+细胞也增加,且肝脏中S100A8与S100A9的mRNA与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与HFD组对比,NAC改善小鼠肝脂肪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MDSCs细胞百分比(P<0.05),并抑制S100A8与S100A9的表达(P<0.05)。NAC有效抑制肝脏中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的水平,缓解肝纤维化。结论:NAC可能通过调控NAFLD小鼠体内MDSCs的异常聚积,抑制炎症反应与纤维化,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棕榈酸(palmitate acid, PA)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凋亡模型,检测Toll样受体2(TLR2)和NLRC5在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研究相关的可能机制。 方法: 用500 μmol/L 终浓度的PA处理培养H9C2心肌细胞后采用Annexin Ⅴ/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并分别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处理后细胞的胰岛素受体(InsR)、CD36、PGC-1α、TLR2、NLRC5、SIRT1、p-AMPK/AMPK的mRNA或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A处理24 h后H9C2细胞的早、晚期和总凋亡率显著升高, 分别为(7.55±3.80)%、(53.84±4.70)%和(61.39±8.54)% (P<0.05); 处理6 h后心肌细胞的PGC-1α mRNA相对表达量开始下降(P<0.05),TLR2和NLRC5则显著升高(P<0.01),CD36 mRNA相对表达量在PA处理14 h时升高(P<0.05);InsR、SIRT1和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从PA处理8 h时开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LR2/NLRC5参与PA诱导的心肌细胞IR和凋亡,并且可能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的活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赵军  朱磊  赵国海 《金属学报》2018,23(4):395-399
目的:运用RNAi(RNA interference)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ation transferase 1,DNMT1)基因的表达,当DNMT1基因沉默后观察p16基因的表达情况。 方法:以DNMT1的mRNA核苷酸序列,构建siRNA质粒1、2、3和阴性对照siRNA质粒b,胃癌细胞培养后经脂质体转染。对DNMT1基因行Q-PCR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及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确认其表达下调后筛选出最佳干扰质粒。以同样的方法检测胃癌细胞最佳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p16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确认抑制DNMT1基因表达后对胃癌细胞p16基因的影响。结果:RNAi可有效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中DNMT1基因的表达。对转染后的胃癌细胞DNMT1基因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转染siRNA2的胃癌细胞中DNMT1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由此筛选出最佳干扰质粒siRNA2。用同样的方法检测胃癌细胞最佳干扰组(siRNA2)、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p16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最佳干扰组的mRNA(1.6727±0.2242)及蛋白(0.9227±0.0337)表达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1.0025±0.0877)、(0.5440±0.0229)和空白对照组(0.4729±0.0940)、(0.4767±0.0774)(P<0.05)。结论:用RNAi可以抑制胃癌细胞DNMT1基因的表达从而使p16基因去甲基化,使p16基因恢复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在BXSB小鼠狼疮肾炎(LN) 中的作用及甲泼尼龙(MPS) 是否可通过影响TGF-β1 表达而改善LN 。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XSB 狼疮小鼠及BALB /c 小鼠肾组织TGF-β1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用甲泼尼龙对BXSB小鼠进行体内干预, 观察甲泼尼龙对BXSB 小鼠肾脏TGF-β1 表达的影响及各组小鼠24 h 尿蛋白量的变化。结果: RT-PCR 检测到BXSB 小鼠肾组织TGF-β1mRNA 表达明显高于BALB /c 小鼠(P <0.01); 其中, BXSB 小鼠治疗组肾组织TGF-β1mRNA 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 。BXSB 小鼠治疗组24 h尿蛋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TGF-β1 表达于BXSB 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间质及肾小球浸润的炎症细胞胞质内, 其中BXSB 小鼠治疗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弱, 而BALB /c 小鼠仅在少数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微弱表达, 且图像半定量分析显示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结论: TGF-β1 可能参与LN 发病;甲泼尼龙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 的表达来改善LN。  相似文献   

10.
王洋  堵培  高珂琴  杨爽  贾素洁 《金属学报》2018,23(8):867-873
目的: 研究曲古霉素A(trichostatin A,TSA)对CD14+单核细胞活化状态及Toll样受体4(TLR4)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用20 nmol/L浓度TSA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RT-qPCR方法检测TLR4及下游炎症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表面TLR4蛋白表达量,以ChIP-qPCR方法检测TLR4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变化,以Transwell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能力,以细胞黏附力实验检测单核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 TSA刺激能够增加CD14+单核细胞的趋化和黏附能力,上调CD14+单核细胞中TLR4及下游炎症因子TNF-α、MCP-1和IL-6的表达,提高TLR4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结论: TSA能够诱导CD14+单核细胞活化,提高TLR4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促进TLR4信号通路基因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刺激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心肌梗死(MI)后的治疗作用。方法: 流式成像细胞分析术鉴定BMSCs的表面标记分子,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于镜下观察成骨成脂分化能力。LPS刺激BMSCs 48 h,提取细胞培养上清外泌体,用透射电镜和粒度分析仪捕捉其形态和粒径大小,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表面标记分子及蛋白表达。建构小鼠MI模型并予以外泌体心脏局部注射,利用心脏超声、组织病理切片和PCR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分离的BMSCs表达CD29、CD44、CD90、CD73、CD105,未表达HLA-DR、CD14、CD34、CD45,具有成骨成脂分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到外泌体表达Alix、HSP70、Flotillin-1蛋白,流式成像仪检测到外泌体膜表面的CD63、CD9和CD81标记分子,粒径众数为69.2 nm。LPS刺激下BMSCs产生的外泌体注射小鼠心脏后,与PBS注射的MI对照组比较,心脏超声评价7天和28天的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都显著增大(P<0.01,P<0.05),在第28天的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显著减小(P<0.05),Masson染色显示纤维化面积减小(P<0.01),PCR检测到炎症因子IL-6、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趋附因子CCL2表达减少,CX3CL1表达增多,术后第14天最为明显。结论: LPS刺激的BMSCs来源外泌体可以改善小鼠MI后心肌收缩功能和纤维化,降低炎症因子表达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D(immunoglobulin D,IgD)对人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IgD(终浓度1、3、10 μg/mL)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69、CD154的表达、Th1、Th2、Th17、Treg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核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和ROR-γt mRNA的表达。 结果:IgD可增加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物CD69、CD154的表达(P<0.05),显著减少Th1、Treg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且可显著增加Th17的百分比,对Th2细胞亚群无显著影响;IgD可显著下调核转录因子T-bet、Foxp3 mRNA的表达且可显著上调核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对核转录因子GATA-3 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结论:IgD能促进T细胞活化,引起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13.
刘丹  钟斌  万青  曾姝  吴晓牧  何明 《金属学报》2012,17(12):1333-1338
目的: 构建大鼠pFLAG-AMPKα2真核表达质粒,分析AMPKα2过表达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提取H9c2心肌样细胞的m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AMPKα2基因的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pFLAG-CMV-4构建pFLAG- AMPKα2重组质粒。转染pFLAG-AMPKα2至H9c2细胞,Western Blot测定AMPKα2的蛋白表达情况,建立缺氧/复氧(A/R)损伤模型,MTT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生物自动分析仪检测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细胞内ROS的变化,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结果: AMPKα2全长基因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FLAG-CMV-4,酶切鉴定片段大小为1700 bp,Western blot检测转染pFLAG-AMPKα2后,AMPKα2蛋白在H9c2细胞中高表达。H9c2细胞遭受A/R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LDH活性增加,细胞凋亡加重,ROS生成增加,SOD及GSH-Px的酶活性下降,pFLAG-AMPKα2重组质粒的导入可明显逆转、改善上述各项指标,从而对抗A/R损伤。结论: 构建成功的pFlAG- AMPKα2重组质粒能对抗A/R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与改善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CD40L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干性的影响。方法: CCK-8活细胞计数法分析CD40可溶性配体(sCD40L)不同浓度(0、1、2、4 μg/mL)在不同时间对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02生长增殖的影响,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迁移的改变。Q-PCR检测4 μg/mL sCD40L处理panc02 48 h后c-Myc、OCT-4、Sox-2水平的改变。建立Balb/c裸鼠胰腺癌荷瘤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和sCD40L(10 mg/kg)组,分别腹腔注射sCD40L 10 mg/kg以及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注射3次,游标卡尺测量0、7、14、21、28 d时肿瘤体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1、2、4 μg/mL的sCD40L处理panc02 96 h时可显著抑制panc02的增殖(P<0.01),并促进panc02的凋亡(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anc02的迁移能力(P<0.01);sCD40L 4 μg/mL组可明显抑制panc02细胞的c-Myc、OCT-4、Sox-2的表达(P<0.01)。在裸鼠荷瘤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sCD40L处理28 d明显抑制肿瘤体积(P<0.01,252±13 vs. 189±9)。结论: CD40通路的活化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凋亡,同时抑制胰腺癌细胞系体内的增殖能力,而这一效应可能与CD40L抑制胰腺癌细胞系干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李敏江  陈栋  陈文斌 《金属学报》2018,23(8):893-899
目的: 研究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外结直肠癌细胞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COX-2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能力和活性氧(ROS)表达能力,随后于体内构建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对小鼠模型的肿瘤转移率、肿瘤数量、肿瘤最大重量、肿瘤最大直径和VEGF mRNA进行检测。结果: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COX-2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给药剂量依赖性。当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浓度为200 μmol/L时,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39.00±2.00)%,VEGF分泌量为(55.44±7.65) pg/mL,当COX-2抑制剂的浓度为2 μmol/L时,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33.67±1.15)%,VEGF分泌量为(37.75±4.08) pg/mL,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相比,使用COX-2抑制剂明显地抑制肝脏转移瘤的生长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COX-2抑制剂可有效降低肿瘤的最大重量、尺寸和VEGF mRNA表达水平[(0.20±0.13) g,(1.98±0.33) mm和0.22±0.06],与对照组相比[(0.88±0.13) g,(5.45±0.88) mm和1.03±0.14],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组[(0.50±0.16) g,(3.45±0.45) mm和0.75±0.08]和COX-2抑制剂组[(0.34±0.09) g,(2.73±0.24) mm和0.50±0.08]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中,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COX-2抑制剂通过调控肿瘤表达ROS,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通过协同作用调控肿瘤细胞VEGF分泌,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形成和迁移。  相似文献   

16.
屈洪党  杨维 《金属学报》2016,21(6):630-635
目的: 探讨胡椒碱是否可通过抗炎作用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模型起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取C57BL/6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PTP组、胡椒碱治疗组。给予胡椒碱组小鼠口服胡椒碱 15 d(10 mg/kg),其中包括 8 d 的预处理,第9天开始予MPTP组及胡椒碱组小鼠连续7 d腹腔注射MPTP (30 mg/kg),其中胡椒碱组继续接受胡椒碱灌胃 7 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用疲劳转棒试验来测试小鼠的运动能力。经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取脑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中TH、IBa-1、IL-1β的相对含量。结果: 对照组小鼠在转棒仪上平均耐受时间为(5.58±0.31)s,MPTP组为(2.5±0.34)s,胡椒碱组为(4.25±0.89)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PTP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黑质中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胡椒碱组TH阳性神经元与MPTP组相比数量显著增加。MPTP组IBa-1及IL-1β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胡椒碱组与MPTP组相比这两者均明显减少。结论: 胡椒碱可以提高帕金森小鼠的运动能力,可以减少IBa-1活化和IL-1β的表达,减轻MPTP对帕金森小鼠的炎症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苦瓜蛋白诱导K562 细胞凋亡时细胞粘附分子(CD54 、CD44) 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粘附分子在苦瓜蛋白诱导K562 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一定浓度的苦瓜蛋白处理K562 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细术(AnnexinⅤ) 、透射电镜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应用流式细细术检测粘附分子(CD54 、CD44) 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苦瓜蛋白对K562 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及形态学观察(电镜) 证实一定作用浓度的苦瓜蛋白可诱导K562 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苦瓜蛋白处理组K562 细胞中CD54 、CD44表达分别为18.62 %和1.32 %,对照组分别为0.25 % 和0.17 %,分别上调了18.37 %、1.15 %。结论: 苦瓜蛋白引起K562 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粘附分子CD54表达上调;CD54表达上调可能是苦瓜蛋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其机制可能涉及细胞粘附依赖性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张晶  杨静  吴基良  张琳  詹春 《金属学报》2004,9(11):1268-1272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ISL)脂质体对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技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声波薄膜分散法制备ISL脂质体;葡聚糖凝肢层析法分离含药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并测定包封率;离心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活细胞计数法测定生长曲线;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 ISL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33.1 nm,跨距为0.74,包封率为(70.8±2.5) %,稳定性好;ISL脂质体(5~80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宫颈癌细胞HeLa和SiHa细胞增殖,并呈时间依赖性,于d3达高峰,其抑制率最高分别为83.44%和96.14%;浓度依赖性(5~80 μmol·L-1)抑制 HeLa 和SiHa 增殖,ICW分别为 34.24 和 29.82 μmol·L-1 (ISL的 IC50分别为 75.39 和 69.33 μmol·L-1) 结论: 该制备工艺与处方可行,命制备的ISL脂质体对人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明显强于ISL。  相似文献   

19.
徐慧  夏梦玲  戴元荣 《金属学报》2015,20(6):606-610
【摘要】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吸烟哮喘小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雌性BALB/c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吸烟哮喘组,罗红霉素干预4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和吸烟哮喘模型,其中吸烟哮喘组在激发后置于自制熏箱内被动吸烟,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代替OVA。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HIF-1α及HDAC2表达情况,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组和吸烟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计数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吸烟哮喘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罗红霉素干预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例与吸烟哮喘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组和吸烟哮喘组肺组织HIF-1α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67±0.03、0.85±0.07比0.42±0.03)且吸烟哮喘组显著高于哮喘组,罗红霉素干预组(0.52±0.05)低于吸烟哮喘组(均P<0.01);哮喘组和吸烟哮喘组肺组织HDAC2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4±0.12、1.74±0.06比3.93±0.08)(均P<0.01)且吸烟哮喘组显著低于哮喘组,罗红霉素干预组(2.53±0.09)高于吸烟哮喘组(均P<0.05)。吸烟哮喘组肺组织中HIF-1α与HDAC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9,P<0.01)吸烟哮喘组BALF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对照组(均P<0.01),罗红霉素干预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吸烟哮喘组(P<0.01)。结论 罗红霉素可能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上调吸烟哮喘小鼠HDAC2,从而改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20.
多维度碳纳米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微小RNA(miR-136)通过靶向CD163抑制CD68+M0巨噬细胞向CD68+CD163+M2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68+CD163+M2巨噬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肿瘤及癌旁组织中miR-136的水平。分离人脾脏中CD68+M0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miRNA模拟物组(miRNA mimic)和miRNA抑制物组(miRNA inhibitor)。IL-4和IL-13 10 ng/mL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8+CD163+M2巨噬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D163、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以及M2巨噬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Arg1)的表达,机制研究中检测JAK/STAT信号中蛋白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和STAT6的水平,PI3K/AKT信号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确定miR-136与CD163的靶向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miR-136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两者表达具有负相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CD163是miR-136的靶基因。miRNA mimic组中CD68+CD163+M2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低于miRNA inhibitor组,与Contro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机制检测中发现miRNA mimic中JAK1、STAT6、PI3K、AKT1低表达,说明miR-136可以间接抑制JAK1-STAT6以及PI3K-AKT1的表达,抑制M2巨噬细胞极化。结论: miR-136可以靶向CD163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其作用机制与JAK1-STAT6以及PI3K-AKT1抑制有关,这是M2巨噬细胞在肝癌免疫中的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