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华明 《建筑施工》2004,26(5):424-426
通过双圆盾构在地下掘进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土体沉降理论的分析,探索双圆盾构施工过程中对地面沉降实施有效控制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双圆盾构机转弯进出洞与过站施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坚 《建筑施工》2010,32(5):371-372
地下盾构转弯进出洞与过站一直是施工的难点,双圆盾构地下掘进尤其如此。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8A标段工程,有效利用已施工完成的区间隧道作为后靠支撑,顺利完成了双圆盾构小曲率半径进出洞、过站施工,节省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3.
双圆盾构隧道土体地表沉降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双圆盾构隧道这种新型隧道形式,与圆形盾构隧道相比,双圆盾构隧道具有占用地下空间小、施工效率高、掘削土量少等优点,但双圆盾构隧道引起的土体位移相对较大,影响范围也比较广。基于双圆盾构隧道的施工特点,通过计算圆形盾构的土体地表沉降,运用土体位移叠加法,研究了双圆盾构隧道引起的土体地表沉降的特性,建立了双圆盾构隧道直径、埋深和地层损失等因素与土体地表沉降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圆盾构隧道的地表沉降槽的形态与圆形盾构隧道相似;双圆盾构隧道的地表沉降量大,影响范围广;双圆盾构隧道的地表沉降与埋深和直径之比有关。  相似文献   

4.
地下隧道双圆盾构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宋博 《建筑施工》2004,26(2):150-152
通过分析双圆盾构、单圆盾构施工不同之处,研究、分析和总结双圆盾构隧道的这一新开发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双圆盾构掘进时的方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性条件的变化、盾构机体的制造误差和盾构管片等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顶进的方向。为保持双圆盾构的推进方向,在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盾构纠偏是必然的。盾构顶进时的纠偏控制包括平面方位的纠偏控制、前后摆动引起的高程控制及左右滚动的纠偏控制三部分。和普通的单圆盾构机的纠偏不同,由于双圆盾构机的横向尺寸加大以及在设备配置上的不同,双圆盾构轴线控制与单圆盾构轴线控制有较大的差异;双圆盾构施工中方向控制的难点在于左右滚动纠偏的控制。作者从纠偏控制的原理、方法等方面叙述了如何控制好双圆盾构的推进方向。并通过上海地铁六号线中双圆盾构的实际施工数据具体分析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双圆盾构小曲线近距离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圆盾构穿越建筑物在国内外少有先例,无成熟的理论和施工实践可借鉴。通过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土建11标双圆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双圆盾构小曲线超近距离穿越多层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为施工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双圆盾构隧道施工土体扰动特性及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轨道交通6^#线双圆盾构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动态监测双圆盾构施工引起土体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变化、海鸥块背土挤土现象,总结归纳双圆盾构掘进土体扰动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双圆盾构施工土体扰动的区域性、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双圆盾构隧道衬砌不同内力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内力大小及分布规律对衬砌管片的设计和施工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单圆盾构的内力计算模型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双圆盾构的内力计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拟对目前国内所采用的双圆盾构内力计算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并与所建议的双圆盾构梁-弹簧法比较分析表明: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双圆盾构衬砌结构的内力解析解获得的轴力和弯矩值一般偏大,数值解最小,而实测值介于二者之间,但不同方法计算结果所表现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证明作者所提出的双圆盾构梁-弹簧模型可为双圆盾构衬砌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区双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单圆盾构工法相比,双圆盾构工法有其独特的施工技术要求,其影响地表沉降的因素更为复杂。根据上海轨道交通六号线双圆盾构区间段地表沉降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地表沉降槽的形态特征,提出了沉降槽宽度范围的估算公式。结合双圆盾构区间段的工程实践,进一步探讨了与地表沉降相关的双圆盾构施工参数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源深体育中心站~世纪大道站隧道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双圆盾构在净距为0.8m的近距离穿越共同沟、在净距为1m的条件下穿越五层民房建筑物推进施工.通过对盾构施工过程中若干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及采取了有效的构建筑物结构保护措施,确保了双圆盾构成功穿越,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