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传统型悬臂梁钻井平台的结构组成、滑移系统组成和纵向滑移方式,分析了各滑移方式的技术要求和动作特点。其中,棘爪滑移和销轴滑移虽应用比较广泛,但只能实现步进式滑移;齿轮齿条滑移方式目前应用不多,但可以很好地实现悬臂梁连续平稳滑移。结合实际比较了3种悬臂梁的应用可行性,并给出悬臂梁滑移方式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超深井钻机的性能和安装、拆卸效率,钻机生产商设计了以K型井架为主要结构形式的钻机,井架、底座的起升方式是其研究重点之一。介绍了K型井架底座的4种起升方式,及其钻机的结构特点、井架底座的起升原理,分析了各种起升方式适用的钻机井深级别。为超深井钻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海上老平台甲板面积小、吊装能力不足问题,设计制造了一种适用于海上平台的拼装式滑移底座,该滑移底座可拆分成重量较小的构件.通过载荷分析和模拟进行校核,整体结构和应力满足海上平台液压举升修井作业要求.使用该滑移底座可实现液压举升修井装置在不同井口槽之间的整体滑移,大幅降低液压举升修井作业准备工期和对海上平台吊装能力的需求,在双井区平台和修井机故障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超深井钻机配套大型转盘的需求,研制开发了ZP495型转盘。该转盘的设计制造保留了传统系列转盘的特点,同时又从底座与锥齿轮副的加工工艺、润滑系统、密封结构、主补心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其中润滑方式采用小齿轮飞溅润滑,在输入轴两侧增加辅助油箱,且主、辅油箱相互连通;转台与底座间的动密封采用2道迷宫盘密封,输入轴端部动密封采用2道唇形密封圈;考虑到转盘通径大,首创性地设计出整体式补心。试验表明,ZP495型转盘的方案可行,结构合理,工作可靠,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超深井钻机井架底座在结构形式、构件布局、主体材料的选取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常规的井架、底座主体材料难以满足超深井钻机特定的载荷和工况要求。通过对超深井钻机井架底座的结构分析、高强度材料的性能分析与对比以及井架底座有限元强度分析,最终选择具有高强度、高冲击韧性和良好焊接性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420E作为超深井钻机井架底座主体材料,并总结出高强度材料对超深井钻机井架底座结构性能的影响以及高强度材料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6.
《石油机械》2017,(4):7-11
为了获取7 000 m双向移动模块钻机(ZJ70DB)底座的力学特性,分析了该底座的主要结构特点,并用ANSYS软件建立了底座模型,在不同载荷和地震工况下对底座进行了强度计算和校核;同时在试验基地对底座进行了安装和调试工作。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该底座为双层结构,采用双层滑移导轨实现丛式井作业,主机移动过程中实现"零"拆卸,强度及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底座滑移系统工作稳定,各部件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既可用于陆地丛式井钻井作业,也可模拟海洋丛式井钻机作业。所得结论可为陆地及海洋大型钻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ZJ15型钻机底座水平方向模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J15型钻机底座的相似模型上进行了水平方向模态试验,通过传递函数及模态分析,对其水平方向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传动底座的联接方式及松紧程度对整个结构的模态频率并无太大影响,难以通过改变其联接方式及松紧程度来大幅度改变整个结构水平方向的模态频率。对ZJ15型钻机底座的制造提出了建议,应根据其模态频率确定底卒上设备的转动速度。  相似文献   

8.
抽油机曲柄销疲劳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的实际工作情况,按悬臂梁和弹性基础梁模型对其进行了疲劳强度计算的分析对比,比较结果可以看出,现有曲柄销结构按弹性基础梁模型计算,其疲劳强度达不到无限寿命,以CYJ10-53B型抽油机为例曲柄销的疲劳安全系数明显偏小,最后提出了提高曲柄销疲劳寿命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深水铺管起重船建造中底座环中心销轴的安装为例,从装配工艺选择、冷却时间确定、安装准备、安装步骤、安全事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可为大型浮式起重机底座环中心销轴的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海油秦皇岛32-6油田WHPG平台井口分布的特殊设计形式,常规结构形式的修井机不能满足作业要求。在为该平台配置的HXJ180海洋修井机的基本设计中虽然确定了新颖的总体结构设计形式,但有更多的细节结构形式的设计并不利于实际操作情况,并非最优设计。经详细设计阶段深入研究,对该型式修井机在拖链设计、平台交叉导轨设计、下底座支撑腿与滑移结构设计、设备维修平台及通道设计以及井架前支架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合理优化,使设计成果更加符合该平台现场实际的使用操作及作业工况要求,对于类似结构形式海洋修井机设计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项忠权 《石油学报》1981,2(1):91-100
前言近年来自升式钻井平台发展很快,我国已设计制造了四十米水深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还引进了几条九十米水深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这些平台在使用过程中曾发生某些振动问题,如我国引进的九十米水深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四号”在二十五米水深钻井时曾屡次发生桩腿悬臂部分的风激振动,这时风流引起的涡旋频率与桩腿的扭转频率相接近,因而产生强烈的颤振现象。  相似文献   

12.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随着外伸长度的增加作业能力下降,而一部分采油固定平台的井口距离平台边缘较远,这样造成一部分井位无法钻修井,为提高钻井平台在极限作业位置时的钻修井能力,考虑在采油固定平台上增加支撑,将钻井平台悬臂梁的边界条件由悬臂支撑改为简支支撑。该文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支撑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两种支撑结构的可行性,为钻井平台作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建造下水技术随着不同的场地资源、不同的吊装设备能力、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项目管理文化等将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传统导管架、组块的场地上进行钻井平台的建造将会面临很多技术革新,需要对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技术进行优化创新,主要包括悬臂梁钻台的称重技术、桩腿的建造技术、下水技术、悬臂梁负荷试验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简要回顾了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发展历程,列举了当前主要深水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参数,最后总结了新一代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成功建造完工交付的自升式风电平台、多功能服务平台和居住平台、钻井平台等多型海洋平台项目实际应用情况,从声光标示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布置、安装、采购等方面,总结提高系统完整性、优化防爆设备选用、改进太阳能光伏板设计、优化设备安装位置及型式等。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海洋平台、海上浮式结构物、海上固定式结构物等项目提供借鉴,也可为部分船舶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多个油气田处于高陡构造、地层倾角较大地区,面临防斜打直和钻井提速的难题。渤海钻探自主研发的BH-VDT5000 垂直钻井系统在国内多个油气田进行了成功应用,但在个别井垂直钻井施工中发生导向块落井事故。通过导向块井下工作受力分析,认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单驼峰结构导致导向块接触井壁处于压缩状态时,弹簧销与导向块腰孔发生接触摩擦,从而磨损断裂。提出将导向块的单驼峰结构改为双驼峰结构的技术方案,同时在弹簧销内加入实体销和在导向块两侧设计挡板结构,防止复杂的工况把弹簧销带出。改进后的BH-VDT5000垂直钻井系统在塔里木油田山前克深1102井一开?558.8 mm和二开?431.8 mm井段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强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强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结合移动平台结构特点的结构强度分析,并以一桁架桩腿自升式平台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求解来说明此类移动平台结构强度分析的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越  曹曼  王妍 《石化技术》2020,(4):32-33
本文介绍了自升式操作平台在海对海定向钻项目中的应用。以特定海域环境条件和潜在工程需求为基础,对自升式操作平台选择方法、甲板设备总体布置进行了详述,并对操作平台稳性进行了分析。该技术在海对海定向钻施工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自升式钻井平台水下部分检验是船级社法定检验项目,在海上进行水下检验代替坞检,可以减少进坞费用,节约检验时间,是经济高效的检验方法。该文以“勘探六号”平台用水下检验代替坞检为例,阐述了“勘探六号”平台实施水下检验的程序,分析和总结了本次水下检验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对今后类似平台进行水下检验的建议,可为今后类似海上装置进行水下检验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桩遇“鸡蛋壳”地层发生穿刺导致船体失稳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海洋石油工程技术人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鸡蛋壳地层穿刺监测与预警结构及其作业方法。针对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南海多个油田的复杂地层插桩发生穿刺、桩基失稳等情况,通过在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桁架上加装静力触探结构,在桩靴底部进行CPT试验,记录桩靴以下包含鸡蛋壳层段在内的地层参数,定量分析穿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可能发生的穿刺提出预警,及时对就位插桩作业做出调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与作业方法可靠有效,对理论计算存在穿刺的地层进行了准确的监测与预警,有效避免了穿刺的发生,对插桩安全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海上大型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