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滑炒是餐厅及家庭运用最多的一种烹饪方法。滑炒也是川莱最有特色、运用最广的一种炒法,最能体现出川莱烹调中的单锅小炒,小煎小炒,不过油、不换锅、临时兑滋汁、急火短炒、一锅成莱。滑炒是采用动物性原料作主料,经过加工切配成丝、丁、片、条等小型原料,先经码味上浆,在旺火上以中油量或小油量快速烹制,最后用兑汁芡收汁亮油的烹调方法。  相似文献   

2.
滑炒是餐厅及家庭运用最多的一种烹饪方法。滑炒也是川菜最有特色、运用最广的一种炒法,最能体现出川菜烹调中的单锅小炒,小煎小炒,不过油、不换锅、临时兑滋汁、急火短炒、一锅成菜。滑炒是采用动物性原料作主料,经过加工切配成丝、丁、片、条等小型原料,先经码味上浆,在旺火上以中油量或小油量快速烹制,最后用兑汁芡收汁亮油的烹调方法。滑炒类菜肴具有柔软滑嫩、紧汁亮油的特点。在原料的组合上,可以是单一原料或者两种以上的主料,也可以是主辅料配合式的。常用主料有鸡、鱼、虾、猪瘦肉等。要炒制好滑炒类菜肴,需要一定功底和技巧。很多…  相似文献   

3.
滑炒牛肉丝除了选好原料,讲究卫生和浆好外,炒牛肉时要掌握好火候。炒牛肉时,最好先在大油量锅中“滑”一下,再下锅翻炒,这叫滑炒。家庭中如没有大油量锅,便只能在炒  相似文献   

4.
赵国 《烹调知识》2010,(9):40-41
随炒,即我们常说的小煎小炒,是原料经腌渍码味、上浆.在大火、少量热油中快速翻炒成菜的一种独特技法。该技法一锅成菜。不换锅、不过油,成菜迅速.菜品收汁亮油.风味芳香醇浓.质地嫩滑爽口。随炒技法既不同于一次加热成熟法“生炒”,又不同于二次加热成熟法“滑炒”。是介于一次加热成熟与二次加热成熟之闻的一种技法,风格独特,操作难度较大。我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奉献给同行。  相似文献   

5.
赵国 《四川烹饪》2010,(7):82-83
随炒,指的是把原料腌渍、码味和上浆后.在大火、少油量的热锅里快速翻炒的一种技法.该技法一锅成菜,不换锅,不过油.成菜收汁亮油,嫩滑爽口.需要强调的是.随炒技法既不同于一次性加热致熟的"生炒".又不同于二次加热致熟的"滑炒".而是介于"生炒"与"滑炒"之间的一种技法.今天.我就来把自己在随炒技法方面的经验给大家说说.  相似文献   

6.
所谓滑炒就是将经过精细加工处理或自然形态的小型原料,通过上浆处理,投入中小油量的温油锅中加热(滑油)成熟,再拌炒入调配料,并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淋上芡汁,达到滑爽柔软、芡汁紧裹目的的烹调方法。其作为炒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  相似文献   

7.
滑炒的讲究     
紫编 《美食》2010,(10):28-29
滑炒,是将加工成丝、丁、片状的原料经码味上浆,再放入油锅滑熟后,用少量油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最后用对汁或勾汁成菜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烹制的菜肴滑嫩柔软、色泽鲜艳、味美鲜爽,因而在中式烹调中应用最较广。滑炒技法看起来简单,但如果你想真正掌握它把滑炒菜肴做好,就得重视从选料到烹制成菜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川式汁酱     
传统川菜讲究急火短炒、一锅成菜,并且在烹制许多热菜时都需要调“碗汁”——在锅里原料炒至将熟时,烹入事先用各种调味料、汤汁、水豆粉等调好的味汁,最后快速翻匀成菜。  相似文献   

9.
蔡雷 《中国食品》2007,(22):20-21
好滋味嫩滑田鸡 原料:田鸡420克,青红椒块、洋葱块,日本烧汁、日本福泉烧肉汁、台湾辣椒酱、骨汤,色拉油、湿淀粉、葱油. 制法:1、先将田鸡收拾好改刀成块,下入烧至四成热的色拉油中小火滑炸至熟; 2、锅内放入葱油烧熟后炒香青红椒块、洋葱块,加入上述调料和炸好的田鸡,烧开后下入湿淀粉勾芡出锅装在竹筒中即可. 特点:嫩滑爽口,滋味鲜香.  相似文献   

10.
拜读了《烹调知识》1996年第一期陈曙耀同志的《滑炒里脊丝制作工艺简析》一文后,说实在话,粗看陈师傅一文是写得满不错的,但仔细分析后,笔者觉得全文仍存在着一些不妥之处,值得与陈师傅商榷一下。 一,从题义说起。我们先来看陈师傅在其第6小节勾芡、翻锅、装盆中说:“盐、味精、鸡清汤、湿淀粉烧沸推浓,倒入滑熟的里脊丝,淋明油翻锅”。从这操作顺序及方法上来看,这技法分明是滑溜菜的基本动作,滑炒菜则极少使用这技法。借看饮食服务技工学校教材《烹调技术》一书第93页滑炒一节说:经过精细加工的小型原料先经上浆划油,再用少量油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最后以对汁或粉汁勾芡的方法,叫做滑炒”。而本教材第101页滑溜一节说:“滑  相似文献   

11.
广西 《烹调知识》2008,(12):58-58
“炒”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烹调方法。适用于炒的原料,多系经刀工处理的小型丁、丝、条、球等。炒要用小油锅,油量多少视原料而定。操作时,切记一定要先将锅烧热,再下油。一般用旺火热油,但火力的大小和油温的高低要根据原料而定。操作时,依次下料,用手勺和铲翻拌,动作要敏捷,关键的原则是断生即好。它的特点是脆,嫩,滑。具体方法可分生炒、熟炒、软炒、干炒等四种。  相似文献   

12.
胡立丽 《烹调知识》2009,(12):55-55
蛋是少不了的家常莱,但是怎样才能把鸡蛋炒得嫩滑可口是有窍门的: 1.打蛋时,要用筷子慢慢搅拌,如太用力,蛋汁起泡会失去原有的弹性。蛋汁倒入锅内,不要急着搅动,若蛋汁煮开冒泡,用筷子把气泡戳破,以除去里面的空气,否则蛋会变硬,用这种方法炒出来的蛋细腻柔滑。  相似文献   

13.
翠竹留香     
用料:黑鱼肉、香菜汁、精盐、味精、胡椒粉、黄酒、淀粉、鸡蛋清、葱白、姜末、上汤、色拉油等。 烹调方法:滑炒。 制法:将鱼肉批切成丝,用盐、味精、胡椒粉、黄酒、蛋清、香菜汁、淀粉上浆待用。锅中放油上火,待四成热时,下鱼丝划散沥油。原锅下葱白、姜末爆香,加上汤、盐、味精烧开勾芡,倒入鱼丝翻炒装盆即成。  相似文献   

14.
所谓滑炒就是将经过精细加工处理或自然形态的小型原料,通过上浆处理,投入中小油量的温油锅中加热(滑油)成熟,再拌炒入调配料,并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淋上芡汁,达到滑爽柔软、芡汁紧裹目的的烹调方法。其作为炒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是以刀工、火候见长的烹调方法,最能体现厨师的基本功,要想真正掌握此烹调方法,制作此类菜肴,必须掌握其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滑炒方法:将经过上浆的小型原料,先投入温油锅中滑散至熟呈洁白色时,倒入漏勺内沥油,再用少量油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最后以对入味汁或勾水粉芡成菜的方法,称为“滑炒”。 成菜特点:色调素雅亮丽,口感滑嫩柔软,味道鲜美浓香。如滑炒虾仁、五彩龙凤丝、双冬鸡条、沙茶鸡片、银芽里脊丝、腰果鸡丁、尖椒鱼片、鱼香鲜贝、滑炒龙虾球等菜肴都是用“滑炒”法烹制而成的。 原料选择:原料的好坏是制作滑炒菜的首要关键。制作此类菜的主料适宜选用质地鲜嫩的动  相似文献   

16.
熘 熘菜需两步完成。第一步先将挂糊或上浆原料用中等油温炸过,第二步将芡汁调料等放入锅内,倒入炸好的原料,颠翻出锅。熘菜具有香脆、鲜嫩、滑软等特点。一般在第二步溜炒时宜用旺火,快速翻炒出锅。常见的菜肴有“焦熘肉片”、“醋熘白菜”。  相似文献   

17.
小煎兔是一道传统川菜,我刚入厨时就学会了怎么制作。此菜制作起来并不复杂,但对厨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净兔肉先剞浅十字花刀,再切一字条,随后用精盐、料酒和蛋清豆粉拌匀,入六成热油锅中炒至散籽吐油,随即投入泡椒段、姜米、蒜米和葱片,炒香后下青笋条和芹黄段炒匀,最后烹入用酱油、白糖、醋、味精、醪糟汁和鲜汤对成的味汁,待收汁吐油时,淋香油起锅。成菜质地嫩爽,成鲜微辣,是一道受人欢迎的家常菜肴。  相似文献   

18.
魔芋切片,入加盐的沸水焯水;鹅肥肝切成片,码上盐、水豆粉;洋葱改片,码上盐;用鲜汤、酱油、味精、水豆粉、料酒、胡椒面兑成滋汁;生姜切指甲片,葱切马耳朵形待用。净锅置旺火上,红锅温油后,放熟菜油适量,烧至6成热,下鹅肥肝炒散籽,放姜、洋葱、魔芋略炒,推均匀,放葱,炒至肝刚熟,烹滋汁,收汁起锅即成。  相似文献   

19.
熘:熘菜需两步完成。第一步先将挂糊或上浆原料用中等油温炸过;第二步将芡汁调料等放入锅内,倒入炸好的原料,颠翻出锅。熘菜具有香脆、鲜嫩、滑软等特点。一般在第二步熘炒时宜用旺火,快速翻炒出锅。常见菜肴有“焦熘肉片”、“醋熘白菜”。焖:是把主料先过油后炸至半熟,再加汤  相似文献   

20.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滑炒鸡丝勾芡工艺。以新鲜鸡脯肉和马铃薯淀粉为主要实验原料,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结果表明:水粉比为3∶1、油量为10 g、勾芡时间为4 s、底水量为70 g时,滑炒鸡丝勾芡工艺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