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盖媛媛  李杨  张因  赵永祥 《工业催化》2014,22(2):107-113
为了制备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催化剂,实现顺酐下游加氢衍生物的定向合成,分别采用水热法、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载体,并以浸渍法制备Ni质量分数为10%的Ni/TiO2催化剂。采用N2低温物理吸附、XRD、H2-TPR及H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评价催化剂的顺酐液相加氢性能。结果表明,以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CC及CO加氢活性,在反应温度240 ℃和氢压5 MPa条件下,顺酐转化率为100%,γ-丁内酯选择性为52.2%,是相同反应条件下水热法TiO2负载Ni催化剂的3.3倍和沉淀法TiO2负载Ni催化剂的6.2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以锐钛矿和金红石混合晶相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2.
乔闪闪  丁明  王磊 《工业催化》2018,26(7):28-31
采用炭改性Al_2O_3(CCA)为载体,通过吸附-沉淀法制备Ru/CCA催化剂,以1,4-丁炔二醇加氢制1,4-丁二醇为探针反应,考察Ru/CAA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XRD和H2-TPR表征。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110℃和4.0 MPa条件下,Ru/CAA催化剂上1,4-丁炔二醇转化率100%,1,4-丁二醇选择性88%。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炭改性可提高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同时炭的加入还增强了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载体对镍基催化剂顺酐液相加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ZrO2、SiO2与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质量分数为15%的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顺酐液相加氢性能,并利用BET、XRD、H2-TPR以及TPO-M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随载体不同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及选择性存在较大差异,Ni/Al2O3催化剂的C=C键加氢活性最高,但其几乎没有C=O加氢活性,催化顺酐加氢主产物为丁二酸酐。Ni/ZrO2催化剂具有最高的C=O加氢活性,催化顺酐加氢主产物为γ-丁内酯,在反应温度为483 K,氢气压力为5 MPa的条件下反应8 h时,Ni/ZrO2催化剂的γ-丁内酯选择性达79.20%。催化剂的套用实验表明,Ni/ZrO2与Ni/SiO2催化剂具有高的使用稳定性,Ni/Al2O3催化剂则在套用过程中快速失活。顺酐加氢至γ-丁内酯的中间产物--丁二酸酐与催化剂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催化剂加氢选择性及使用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载体负载的超细镍催化剂,考察了载体对催化剂催化苯完全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0~190℃和4MPa氢压下,不同载体负载的催化剂上苯完全加氢活性相差很大,活性大小顺序为:SiO2〉硅藻土〉ZrO2〉TiO2〉γ—A1203。激光粒度分析、BET、XRD和TPR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均匀,载体与Ni相互作用较强的SiO2作载体苯完全加氢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化工大学公开了一篇李殿卿教授带领学生做的负载型高分散Pd基催化剂制备及蒽醌加氢性能研究的博士论文。针对目前蒽醌加氢Pd基催化剂存在的活性组分利用率低、易生成过度加氢产物等问题,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蒽醌加氢制备过氧化氢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为目标,开展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钛(TiO_2)因具有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其负载活性组分后可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本文主要综述了以TiO_2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加氢脱硫、芳香烃加氢、顺酐加氢制γ-丁内酯和乳酸乙酯加氢制1, 2-丙二醇等几个重要工业加氢反应中的研究工作,并对TiO_2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7.
石斌  成文文  李志祥 《化工进展》2015,34(10):3671-3675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将Ni(NO3)2、NiCl2、NiSO4 3种镍前体浸渍于A12O3或SiO2载体上,然后通过H2高温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镍基催化剂,考察了镍前体、载体种类、镍负载量、反应条件等对镍基催化剂苯酚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3种镍前体,在H2高温还原体系中Ni(NO3)2最容易被还原,制备的镍基催化剂苯酚加氢活性最高。SiO2负载的镍基催化剂活性远高于γ-Al2O3催化剂。适宜的Ni负载量有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和催化活性的提高。镍基催化剂的苯酚加氢产物以环己醇为主,相对缓和的反应条件更容易生成环己酮。在非极性溶剂正庚烷或环己烷存在下,苯酚加氢反应速率远远高于极性溶剂水或乙醇存在下的结果,而且环己酮的选择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柠檬酸、乙二胺、乙酰丙酮以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络合剂,采用络合浸渍法制备Ni质量分数为10%的Ni/ZrO_2催化剂,考察催化顺酐液相加氢性能,并利用XRD、H2-TPR、H2-TPD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各络合剂对催化剂中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活性金属分散度以及C=O加氢活性的影响均不相同。引入乙酰丙酮的Ni/ZrO_2-A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活性金属分散度和C=O加氢活性,表现出最高的γ-丁内酯选择性,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10℃、氢压5 MPa条件下反应3 h,顺酐转化率约100%,γ-丁内酯选择性47.0%。  相似文献   

9.
汪国辉  刘辉  陈晓蓉  梅华 《工业催化》2014,22(9):709-71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O2改性Ni/γ-Al2O3催化剂,通过BET、XRD、H2-TPR和SEM等对催化剂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Ni-CeO2/γ-Al2O3催化剂对顺酐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酸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适量CeO2可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热稳定性。采用负载CeO2质量分数5%的Ni-CeO2/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20 ℃、反应压力2.0 MPa和空速0.6 h-1条件下,顺酐转化率为99.5%,丁二酸酐选择性为99.4%。  相似文献   

10.
煤焦油加氢裂化反应及其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焦油为原料,研究加氢裂化反应类型及反应产物油馏分的调制机理。以γ-Al2O3为载体,Mo、Ni为加氢活性组分,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负载型MoO3-NiO/γ-Al2O3加氢裂化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上考察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对煤焦油加氢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比较了3种不同NiO质量分数的催化剂加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NiO质量分数为3.68%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并获得了低硫、低氮、低芳烃的反应产物油。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1,1,1-三氟乙烷(HFC-143 a)在混配制冷剂中的应用及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原料的应用,详述了HFC-143 a/HCFC-142b的制备工艺,即由起始原料偏氯乙烯(VDC),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1,1,1-三氯乙烷(HCC-140),1,1-二氟乙烷(HFC-152 a)为原料的光氯化法。最后得出结论,以VDC为原料的制备HFC-143 a/HCFC-142b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几种含α-官能团的二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为原料制备了几种含官能团的二硅氧烷封端剂.将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在50%乙醇水溶液中水解,可得到85%收率的1,3-双氯甲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产物Ⅰ);产物Ⅰ同醋酸和三乙胺在对二甲苯中回流18 h,得到90%收率的1,3-双乙酰氧甲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产物Ⅱ);在盐酸催化下,产物Ⅱ同过量甲醇在室温下进行酯交换反应24 h,得到约80%收率的1,3-双羟甲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用1H NMR、GC-MS、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确定产物的含量、结构和主要副产物的结构,简单探讨了反应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四氯化硅加氢制备三氯氢硅是新一代多晶硅生产技术中实现副产物四氯化硅变换循环再利用而减少污染的重要手段。在围绕该反应的众多工艺方案中,催化热氢化法能耗低、选择性高,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外研究用于催化热氢化法的催化剂主要包括过渡金属类催化剂、碱土金属催化剂和耐高温腐蚀含硅多孔陶瓷。常用加氢类过渡金属催化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碱土金属催化剂选择性较高、化学性质更稳定。而制约催化热氢化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纯多晶硅生产对于杂质的极低容忍度、苛刻的反应环境以及活性位吸附含氯产物造成单程转化率降低。开发耐高温、抗腐蚀、反应条件下物化性质稳定并易于脱附产物的热氢化催化剂是催化热氢化法发展的主要方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用在催化热氢化法中的各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SnCl4为催化剂高效合成了1,1,1-三甲基-3-苯基茚满,考察了影响1,1,1-三甲基-3-苯基茚满收率的各种因素,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α-甲基苯乙烯质量的1%,反应温度140℃,反应3h,1,1,1-三甲基-3-苯基茚满收率可达92%以上。结果表明,SnCl4具有催化活性好,环境污染小的特点,是合成1,1,1-三甲基-3-苯基茚满的良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催化氟化合成1,1,1,2—四氟乙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三氯乙烯路线气相催化氟化合成1,1,1,2-四氟乙烷的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以及氟化氢与三氟乙烯、HCFC-133a反应的特点,认为控制生成HCFC-133a的反应热、提高HFC-134a的选择性是反应研究的关键。建议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氟化物载体负载的低铬或无铬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文松  柴晓伟  姜杰 《工业催化》2015,23(3):167-171
工业混合气中的许多有价值气体常因氧气含量较高而不能循环利用,甚至容易导致燃爆,给工业生产带来安全问题。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工业混合气脱氧催化剂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对工业中使用较为普遍的催化脱氧、化学吸附脱氧和活性炭高温脱氧方式进行介绍,概述混合气脱氧剂类型,混合气脱氧剂包括贵金属脱氧催化剂和非贵金属脱氧催化剂,介绍非贵金属脱氧催化剂中的铜系、镍系、锰系、钼系和铁系脱氧催化剂,并对今后混合气脱氧剂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贵金属脱氧催化剂较昂贵,非贵金属型脱氧催化剂已成为主流,各种非贵金属脱氧催化剂将成为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BA试验"方法进行大孔磺酸树脂催化剂催化FCC汽油烷基化脱硫反应的加速寿命试验考察;通过BET比表面积、非金属元素分析和FT-IR等分析技术研究烷基化脱硫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并对失活催化剂浸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深处理后,催化剂活性基本丧失。在反应过程中,烯烃低聚和芳烃烷基化等副反应生成的高分子有机副产物覆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以及碱性氮化物中和活性基团H+是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并且高分子有机副产物覆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为主要原因。覆盖催化剂或堵塞孔道的物质主要由大量长链烷烃、少量长链烯烃和芳烃物等有机物组成。  相似文献   

18.
王艾栓 《中国氯碱》2006,(9):38-39,45
介绍了氯乙烯精馏残液的处理方法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了采用氯化法,从高沸残液制取高纯1,1-二氯乙烷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李富志  韩会娟  李伟  王伟 《广州化工》2009,37(8):183-184
1-(1,4-苯并二噁烷-2-甲酰基)哌嗪为甲磺酸多沙唑嗪的重要中间体,以邻苯二酚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经环合、氧化、氯化、酰化、缩合四步反应合成了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药物甲磺酸多沙唑嗪的关键中间体1-(1,4-苯并二噁烷-2-甲酰基)哌嗪。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0.
介绍JCRH-N催化裂化强化助剂在中国石化集团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0.5 Mt·a-1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考察原料性质和主要操作条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保持一定比例的系统藏量及相近工况下,JCRH-N催化裂化强化助剂的加入,使催化裂化装置产品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汽油收率,但焦炭收率略有上升;三旋压降和双动滑阀开度在试用初期略有波动后基本平稳,装置流化情况正常,表明JCRH-N催化裂化强化助剂对装置流化不会造成负面影响;主风机耗电量没有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平衡剂比表面积和微反活性等指标上升,表明JCRH-N催化裂化强化助剂是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较大比表面积的优异重油催化裂化助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