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缸体工艺定位基准 缸体工艺过程是缸体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是由几十道加工工序有机组合而成,缸体毛坯依次通过这些工序逐步加工为成品。而缸体在机床上的正确定位是缸体加工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根据制动卡钳缸体复杂的加工工艺要求,针对所采用的CNC加工中心(以下简称加工中心)本身的特性,设计夹具及定位方案。对初步提出的四套夹具定位方案,分析定位元件及其限制的自由度,并就定位元件数量、装夹难易程度、定位误差及其他因素导致的误差进行对比,选择出最为合理的两套定位方案用于制作夹具。分析表明:对于卡钳类复杂的缸体结构,完全可以通过少量的定位装夹次数,实现多道工步的加工。通过这种定位方法,可以实现比传统卡钳工艺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汽车发动机缸体的几何位置精度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为了实现对缸体加工误差的高精度、高效率测量 ,我们研制了一台EQ4 91发动机缸体垂直度测量仪 ,用于检测缸孔轴线相对于曲轴孔轴线的垂直度误差 (要求 <0 .0 5mm)和位置度误差(要求 <0 .15mm)。  1 测量原理图 1所示为发动机缸体垂直度测量仪的测量示意图。测量仪主要由基座、立柱、缸体定位部件、水平方向精密滚动导轨及导轨工作台、垂直方向精密滚动导轨、电子塞规A、B等部件组成。测量时 ,将被测缸体放入定位部件中 ,移动电子塞规A和B ,分别插入缸孔和曲轴孔中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HT250缸体数控加工夹具为例,介绍了发动机缸体在数控铣削过程中的定位和夹紧的方法,提出杠杆调节机制,解决缸体定位难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可有效地缩减工件的装夹和定位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使产品的工艺性、经济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在进行柴油机气缸体试制加工中,设计适合于各种类型柴油机气缸体加工定位基准通用工装.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缸体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柔性自动加工生产线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中。通过分析发动机缸体的结构特点、工艺技术要求和加工特点等,深入研究缸体的加工工艺。运用复合刀具、刀具在线监测和补偿、定位销孔替代工艺和柔性夹具等技术,对缸体的加工工艺方法和加工流程进行优化,制定了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并规划了生产线的整体布局,最终构建一条柴油发动机缸体柔性加工生产线,很好地满足了发动机缸体"多品种、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制动主缸体是汽车制动系统中关键部件之一,对于主缸体多达几十、上百种的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同品种的主缸体需要经常切换加工。一般情况下,一套夹具通常用来装夹多个相同工件,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更换加工时,通常要进行一些定位件(如用于定位的法兰盘、定位销)的更换,更换定位件时常存在以下问题:(1)定位件更换时间过长,更换的过程比较繁琐,浪费时间,不利于夹具的快速更换和产品批量加工。(2)定位件通用性差,根据不同规格产品制造的定位件数量过多,给制造成本和管理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8.
缸体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它将机器与部件中许多零件及各排气管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之保持相互之间的正确位置,相互协调地运动。由于缸体是精铸而成的复杂结构部件,其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为了保证缸体工件的加工精度,加工难度很大。用普通机床生产精度差、效率低,而且零件有些精度受控于操作者的水平,同时也受到加工误差的影响。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用户在大批量生产时,提出了全自动加工缸体零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CA4GC1T发动机缸体结构较为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原小批量试制加工工艺采用划线加工的方法,其存在加工效率低、加工尺寸的一致性差、无法对毛坯铸造精度进行有效验证等缺点,难以满足大批量加工的需求.论文设计了一套具有弹性的可涨式定位夹具,实现完全以毛坯缸孔理论中心线定位加工,其定位精度高,有效的保证了缸体加工的高精度要求,装夹方便可靠,加工效率提高了5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液压泵缸体一次装夹完成7-Φ19H6孔的加工,设计了一套专用夹具。针对液压泵缸体的形状特点,采用完全定位方案,设计了夹紧机构,计算了切削力和夹紧力,夹具具有分度转位功能,转位机构通过分度盘和插拔定位销对七个工位进行确定,一次定位夹紧完成七个孔的加工。实践证明:该夹具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保证了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机床定位误差是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中更是如此。机床定位误差是指机床在规定的加工空间范围内进行定位的误差。影响机床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是机床的测量系统、伺服系统、滑板进给系统以及机床部件相互几何关系等。机床定位误差一般有两种性质不同的误差,即系统定位误差和重复定位误差。系统定位误差反映了机床定位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汽车制动分泵缸体件数控车镗加工装夹问题,提出采用一种车镗组合夹具设计方法,分析了分泵缸体件数控车镗加工装夹定位和夹紧过程,并通过UG软件虚拟装配验证此装夹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为企业成功设计了一套蓝新特孔系组合夹具装置.  相似文献   

13.
机床夹具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装备,所有机床定位装置的设计都是基于六点定位原理。气缸体作为典型的箱体类零件,其加工过程中的定位主要是采用一面两销定位。运用六点定位原理,分析机床夹具的失效模式对工件加工尺寸的影响,对工件加工尺寸的调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1.计算定位误差的原因 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准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在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工件的定位误差实质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定位误差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  相似文献   

15.
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准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为保证工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在确定定位方案时需进行定位误差计算。  相似文献   

16.
机床夹具定位误差分析准则:定位误差(包括夹紧误差)必须是位移误差的分量与加工尺寸方向一致时才成立,否则该误差可视为零。一、基准不重合时的定位误差图1中n表示加工尺寸A的设计基准,O表示工件的定位基准。n与O的联系尺寸为S;设其误差为△S,它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分量(投影)为λ;定位基准的位置误差δ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分量为δ_p,则定位误差△_(dw)值为:式中:——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连线与加工尺寸方向间的夹角;β——定位基准的位移误差方向与加工尺寸方  相似文献   

17.
定位误差计算的分析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位误差的大小决定工件的加工精度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分析了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说明了定位误差的计算过程和步骤,并讨论了几种典型定位方式的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发动机缸体曲轴孔加工组合刀具的设计,充分利用工件的内部空间,将曲轴孔加所需的镗刀、倒角刀、割槽刀与切止推面刀集成在1个刀杆上,以一把专用刀具,仅旋转工作台1次,即可完成缸体合箱前的曲轴孔加工的镗孔、倒角、粗切止推面、精切止推面与割轴瓦槽加工。使用该发动机缸体曲轴孔加工组合刀具进行加工时,大幅减少了换刀次数、工作台旋转次数和重新定位所需的空行程时间,加工效率提升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某4缸铸铁缸体的加工为例,介绍了缸体加工曲轴孔的常见工艺和设备,通过解决缸体线曲轴孔加工能力低的问题,分析了缸体曲轴孔加工中的常见问题和关键加工参数,为缸体曲轴孔的加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气缸体粗加工时出现的问题 ,对气缸体的加工定位基准进行分析和改进 ,并设计出相应的夹具结构 ,提高了气缸体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获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