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湖南常宁水口山矿田中部,新近发现了一个隐伏的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产于3号隐伏花岗岩体接触变质交代蚀变破碎带中,受控于倒转背斜、花岗闪长岩体超覆体、栖霞组灰岩与当冲组砂页岩构成的接触带"三角地带",共伴生有铁、铜、铅、锌、银、金和铀。围岩蚀变组合复杂,其中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夕卡岩化、角岩化、硅化、大理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为接触交代成因的夕卡岩型。这一新类型矿体的发现,为水口山矿田隐伏矿体的找矿突破提供了新的方向与空间(隐伏岩体超覆体下接触变质交代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4)
对崤山金矿区的围岩蚀变类型、成矿阶段划分及矿石矿物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矿床围岩蚀变以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其中硅化、黄铁绢英岩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成矿期划分为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四个成矿阶段,其中黄铁矿-石英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矿化阶段,含金量高;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喀雅克登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西段,矿种以锌矿为主,同时伴生有钨、铜、铅、铁等矿种。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侵入岩主要为早泥盆世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与早侏罗世的钾长花岗岩,构造以北西西向的压扭性断裂构造为主。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结构构造以及控矿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在近矿围岩形成夕卡岩型为主的锌、钨多金属矿体,并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状控制,在远端形成热液型锌多金属矿体,受破碎蚀变带控制明显,具有夕卡岩型—热液型系列成矿的特征,提出今后的找矿工作可在接触带远端的破碎蚀变带中寻找热液型矿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甸岛弧带是斑岩型铜矿的矿集区,区内的斑岩铜矿床围岩蚀变强烈,蚀变分带明显,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文章对分别位于中甸岛弧东、西部成矿带的春都和普朗斑岩铜矿床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斑岩铜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主要表现形式以及蚀变分带模式基本相同,研究还得出中旬岛弧带斑岩铜矿床钾硅化带以及绢英岩化带的蚀变强度及其规模共同决定斑岩铜矿床的规模.中旬岛弧带斑岩铜矿床中,青磐岩化玢岩为找矿的间接标志,绢英岩化或钾硅化斑岩(玢岩)为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5.
许芸 《矿产勘查》2019,(2):281-285
崤山地区具备金成矿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三大有利条件。金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宽坪金矿为构造破碎蚀变岩型,含矿构造带具多期次活动的特征,金矿体严格受构造带控制。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3个阶段:(1)早期石英—黄铁矿阶段;(2)中期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晚期石英—白云母—硫化物阶段。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钾化等。进一步找矿的有利部位为已知矿化蚀变带深部和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的部位。  相似文献   

6.
曾小华  刘嘉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2020,11(9):1845-1852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勐兴铅锌矿床是保山-镇康Pb、Zn、Hg、稀有金属矿成矿带内的大型铅锌矿床,矿床由一套层纹状灰岩、泥灰岩所包裹,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形态受层间滑动-破劈理带控制,具有一层为主,多层含矿及尖灭再现、分支复合现象。通过大比例尺钻孔编录、平-剖面蚀变组合划分以及镜下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①矿区方解石化发育最广泛。②矿区蚀变组合可以划分为方解石-硅化带、黄铁矿化带、肉红色-灰绿色硅化灰岩带。③矿区近矿蚀变岩可划分为肉红色夹绿色纹层状微晶含白-绢云母灰岩、浅肉红色夹浅黄绿色薄层状微晶含泥质-绢云母灰岩、灰白色夹黑色纹层状微晶含泥质-绢云母灰岩。结合前人认识以及近期勘查成果,认为矿床为沉积-改造型,其深部可能受到与岩体(隐伏)、岩脉的叠加成矿作用,具有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崔廷军  雷延军  傅星 《矿产勘查》2012,3(5):644-649
五龙沟金矿田位于柴达木陆块南缘的东昆仑中带地区,至今已发现10余条金矿化带,其中Au含量一般为1×10-6~n×10-6,最高可达171×10-6。金矿化带呈近平行斜列展布,走向延长稳定,最长延伸超过10 km。矿床围岩蚀变十分强烈,以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次为石英脉型两种,金矿成矿主要受北西—北西西向剪切带及脆性复合断裂构造和印支期闪长玢岩为主的浅成—超浅成中性岩两种因素控制,金矿主体表现为受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阿比金金成矿带产于上泥盆统卡希翁组及江孜尔库都克组中基性火山岩带中。岩石遭受强烈挤压,具极强片理化、糜棱岩化,形成千枚岩及糜棱岩。石英细脉及石英网脉发育。特别是与主构造线成锐角的细石英脉、网脉发育,具一定含矿性。该挤压蚀变带的含矿性及延续性较好。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褐铁矿化、赭石化、碳酸盐化等。为典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产区。  相似文献   

10.
刘宇 《矿产勘查》2013,4(3):304-308
古马岭—门坎哨区处于浑江陷褶断束与鸭绿江断裂所夹持的三角地带内,金矿体产于近东西向的构造带内。矿体具有厚度大、品位低、产状稳定之特点。矿体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含矿岩石主要为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矿石矿物为黄铁矿,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体与化探、物探异常吻合性较好。该区具备找寻低品位大厚度金矿体的条件,深部应有较大的成矿空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