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炼钢》1992,(3)
上钢五厂15t转炉采用树脂结合真空油浸镁碳砖进行综合砌炉,其综合炉衬最高炉役炉龄创2918炉次,平均炉龄达2424次,比树脂结合镁碳砖、沥青结合镁碳砖的平均炉龄分别提高855炉和895炉,是焦白砖炉衬平均炉龄的2.2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宝钢300t氧气顶吹转炉,为进一步均衡炉衬,延长炉龄,分别在熔损最严重部位使用镁碳砖代替镁白云石砖的实绩。通过6个炉役的试用,初步看出镁碳砖的优越性;在耳轴部位,镁碳砖的平均熔损速率较镁白云石砖有所减小,由平均0.79mm/炉减少至0.53mm/炉;含镁碳砖的炉衬平均炉龄比单一镁白云石砖炉衬提高约10%,最高炉龄达1223炉。文中还对今后镁碳砖的使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武钢第二炼钢厂3座50吨顶底复吹转炉炉衬,自1983年以来,采用武钢耐火厂自产镁碳质系列产品逐年扩大,到1988年3月止,镁碳砖的使用比例已达100%,整炉实现了全镁碳砖化。转炉的炉衬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作炉衬砖的材质。镁碳砖对于提高炉龄和增进炼钢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实现全镁碳砖化是转炉发展的一个方向。武钢转炉炉衬用镁碳砖,随使用的部位要求不同而各异,对耳轴、渣线部位,采用电熔镁砂镁碳砖;炉帽(包括装料侧)、熔池、炉底等部位,采  相似文献   

4.
鞍钢转炉原一直采用单一材质砌筑炉衬,因局部损坏造成停炉,导致炉衬寿命在500~700次间波动。镁碳砖在转炉易损部位上试用成功,使易损部位蚀损速度减为0.26~0.4mm/炉,若有相应的配套砖,其炉龄可以稳定在800~1000次。本文叙述了镁碳砖的生产工艺和在转炉上试用的情况,并提出了在使用目前生产的镁碳砖条件下,限制炉龄提高的因素是配套砖。因此,今后必须生产出高强度抗冲击的镁碳砖或二步锻烧镁质白云石烧成砖,实行综合砌筑,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武钢转炉炉龄与镁碳砖炉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子良 《武钢技术》1998,36(1):25-28
转炉炉龄是综合性指标。提高转炉炉龄是诸多有利因素作用的结果,镁碳砖炉衬是诸多有利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之一。通过总结镁碳炉衬砖生产和使用的工作,提出了改进镁碳砖工艺和质量的设想。结合武钢第二炼钢厂转炉经济技术指标的变化,分析了采用镁碳炉衬砖在提高转炉炉龄方面所带来的巨大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蒋培艺 《炼钢》1992,8(3):13-19
从本厂转炉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进行转炉炉龄攻关。重点在提高镁碳砖实物质量、开发复合镁碳砖和整体出钢口砖、细化综合砌筑、改进冶炼操作、采用挂渣护炉、控制末期渣成分等方面进行攻关。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各专业人员通力合作,攻关项目得以落实,创2077炉本厂历史最高炉龄和全年平均炉龄1602炉的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转炉镁钙碳大砖炉衬的特点及其相应的砌筑工艺,与普通的镁碳砖相比,使用镁钙碳大砖可以极大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筑炉时间,保证炉役后期炉膛的规则性,有利于提高转炉炉龄,提高炉子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镁钙碳大砖在转炉炉衬中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转炉镁钙碳大砖炉衬的特点及其相应的砌筑工艺,与普通的镁碳砖相比,使用镁钙碳大砖可以极大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筑炉时间,保证炉役后期炉膛的规则性,有利于提高转炉炉龄,提高炉子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鞍钢第三炼钢厂3号转炉(180t)投产初期,炉龄处于500~600次的很低水平,通过采用镁碳砖进行综合砌炉、使用活性石灰精料造渣、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冶炼操作、实行综合炉体维护制度、采用激光测厚仪监测炉村侵蚀情况等新技术措施,使炉龄突破了1600次大关.炉龄提高的结果,平均日产钢增至3189t,炉衬砖单耗降低到2.03kg/t 钢,全炉役创经济效益222万元.1605炉役标志着鞍钢转炉炉龄已跨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这不仅保证了鞍钢均衡生产,而且对1,2号转炉的加速改造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英杰  蒋培艺 《钢铁研究》1994,(4):56-60,22
介绍了武钢转炉耐火材料由焦油白云石砖─—镁白云石烧成砖─—镁碳砖的发展过程及相应的转炉炉龄由400多炉到突破3000炉,创全国同类转炉炉龄新纪录,并提出了下步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炼钢》1991,(3)
宝钢炼钢厂1号转炉第22炉役使用国产圆芯炉底全镁碳砖,自1990年8月28日开炉到12月1日按计划停炉,共产钢水44万余吨,炉龄达1505炉(复吹炉次1061炉),创造了宝钢开工投产以来的最高炉龄记录,同时也打破了1989年5月19日1号转炉16炉役使用日本品川株式会社提供的炉衬砖冶炼1502炉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莱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底部供气元件与炉衬实现同步高寿命的方法。选用镁碳质供气砖和双环缝管式喷嘴,均匀分布于炉底同心圆上;根据目标碳含量确定合理的供气制度;通过加长透气砖加快形成金属蘑菇头、针对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底吹吹堵技术以及复吹转炉炉体维护特有的维护技术要点。莱钢3座120t顶底复吹转炉首个炉役平均炉龄20000炉以上,最高26668炉,且实现了底吹与炉龄同寿命。  相似文献   

13.
天钢二厂氧气顶吹转炉过去一直使用焦油白云石砖砌炉衬,平均炉龄仅642炉。1987年以来采用综合砌炉法,以贴补及热喷补配合,使转炉  相似文献   

14.
为在大底吹条件下提高炉衬寿命,对天钢120 t顶底复吹转炉透气砖的维护、补炉工艺、溅渣护炉工艺等进行了系统优化,提出了建立炉衬测量机制、强化溅渣效果、优化补炉工艺、底吹强度的可调节化,使转炉炉龄达到了12 000炉以上,有效提高了天钢120 t转炉炉龄,实现了复吹寿命与炉龄同步,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1975年12月新日铁君滓厂一座氧气转炉创造了5035炉的炉令新记录,1976年3月君津厂的另一座氧气转炉炉令再次达到了5000炉。君津厂有两个氧气顶吹转炉车间:一车间有250吨转炉三座,月产量为50万吨,二车间有两座300吨转炉,月产为30万吨。君津厂采用均衡炉衬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今后衬砖发展的总趋势是采用高温焙烧镁质白云石合成砖。均衡炉衬的比例为: 含65%MgO的焙烧砖占27%(熔剂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南钢15吨氧气顶吹转炉采用镁碳砖和白云石砖综合砌炉;出钢口由两块合成镁大砖砌筑,为了提高出钢口的一次性寿命,在出钢口大砖中预埋了镁碳质套管。转炉出钢口是转炉炉衬中的关键部分,一个炉役中有近2万吨的钢水经过出钢口流入钢包,因此,出钢口好坏直接关系到炼钢  相似文献   

17.
为寻求武钢50吨转炉的合理炉衬材质,对其试用的沥青结合镁白云石衬砖(炉龄611炉次),和沥青结合一般白云石衬砖(炉龄436炉次)进行了残砖的显微结构分析,初步探讨了侵蚀机理。现将结果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活炉底复吹转炉使用寿命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炉衬材质及砖型设计优化、复吹转炉砌筑工艺的优化、炉底底吹金属蘑菇头形成及维护、活炉底复吹转炉溅渣护炉及炉衬挂渣喷补维护等工艺措施,提高了120 t活炉底复吹转炉的使用寿命,炉龄达到27 000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攀钢转炉炉型,炉衬材质存在的问题,采用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单层砖衬切砌筑工艺,取得了转炉炉龄提高的明显实效,文中最后指出了单层砖衬砌筑工艺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0.
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复合吹炼中,炉底供气砖是关键部件。我们研制了镁碳质缝隙式和毛细管式供气砖,并于1984年在唐山钢铁公司30吨转炉上连续进行七个炉役试验。结果表明,供气砖材质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抗热震性,结构合理,使用可靠,调节灵便,可以间断供气。每块砖供气量为0~55标准立方米/小时。使用寿命与唐钢30吨转炉炉衬同步,蚀损速度为0.32~0.9毫米/炉。选用纯度较高的电熔镁砂和天然鳞片状石墨为原料,制成镁碳砖,作为炉底透气砖的耐火材料。为提高镀碳砖的抗氧化性能,对成型压力、抗氧化剂的加入量,石墨的粒度和加入量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