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引言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总局第132号令]第六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由此可知,用能单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符合规定要求是法制计量的要求,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又是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的强制性条款,也是JJF 1356-2012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由此可知,用能单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符合规定要求是法制计量的要求,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又是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的强制性条款,也是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  相似文献   

3.
胡建栋 《中国计量》2013,(12):122-124
一、引言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由此可知,用能单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符合规定要求是法制计量的要求,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又是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的强制性条款,也是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国家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非常重视,已把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作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考核的内容之一.因此,对用能单位特别是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准确计算或核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上海计量测试》2007,34(5):44-45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对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通知》(国质检量函[2007]255号)要求,我局决定在本市范围内对用能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以下简称《标准》)的情况组织监督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振华  张蒙生 《工业计量》2011,21(6):42-43,62
简要介绍了卷烟厂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现状;针对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对卷烟厂主要用能设备进行了界定,介绍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基本要求和能源数据的管理方法,并对烟机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安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鲍珏 《工业计量》2007,17(4):48-51
文章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现状入手,对冶金行业能源计量的对象、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所应开展的几方面工作、能源计量点设置的原则、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原则、能源计量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最大允许误差)、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要求、计量单位的统一、能源计量器具及配套设备的安装规定和能源计量的管理进行了探索,对冶金行业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应参考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体现了能源计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本着这一原则,从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人员、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要求等方面,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提出了相应要求。这些要求有的是原则性,有  相似文献   

8.
徐惠华 《中国计量》2013,(2):98-100
一、前言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中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提出了量化指标,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和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按照GB17167-2006的要求,分类分级计算出配备率和准确度等级,并实现指标动态更新已成为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用能单位能源介质复杂、次级用能单位分散且能耗点较多  相似文献   

9.
GB/T29149-2012《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针对公共机构的诸多特点,单列章节提出了对公共机构能源计量管理的相应要求。这些要求既满足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一般性规定,又翔实具体,有的放矢地进行了若干细节规定。本文就  相似文献   

10.
<正>在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工作的新形势下,新的《节约能源法》要求用能单位依法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加强管理。用能单位按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不仅是用能单位生产经营、节能增效的需求,也是政府实现节能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叶农 《中国计量》2014,(8):38-40
正一、能源计量器具的选配依据对能源计量器具的选配首先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目前,能源计量器具的选配标准有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471-1998《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GB/T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0902-2007《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  相似文献   

12.
GB/T21367-2008《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自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要求》是对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在全国主要用能化工企业的贯彻作进一步要求.是国家在能源计量方面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计量》2011,(4):131-131
计量器具配备标准 网友提问:在能源计量中,如何确定计量器具的配备标准(如水表、电能表、燃气表及各类流量计)?专家回复:按照GBl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配备即可。  相似文献   

14.
正一、检查依据及检查对象的确定依据《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按照《节约能源法》第五十二条确定,即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标准煤的用能单位。二、要求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达到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可参照《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执行。三、检查企业的材料1.能源计量工作汇报。内容包  相似文献   

15.
纪亮 《中国计量》2007,(2):11-11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通知要求,提高河北省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和节能降耗计量服务活动质量。2006年12月25日至27日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石家庄市召开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宣贯会,宣贯会特别邀请了《通则》主要起草人、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张万路主讲。国家确定的河北省节能重点企业的代表,河北省政府确定的节能重点企业代表及各市局计量科(处)、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的相关人员共160余人参加了宣贯会。  相似文献   

16.
为了避免“管得太死、放得过宽”,2007年1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正式实施后,相关部门提出制定更细化的国家推荐性标准.按行业编写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要求,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巾圉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电力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计量》2014,(5):8-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青海省经委,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工作,提高能源资源计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167)、《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9149)等国家标准,现就“十二五”后两年能源资源计量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山东省淄博市计量测试所(以下简称"计量所")在帮助企业节能降耗,贯彻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抓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抓综合使用计量数据,构建节约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冯学燕 《中国计量》2013,(12):66-67
一、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现状 1.部分企业对能源计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 2.部分能源计量器具安装不科学,配备不符合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不及时,特别是拆卸难度较大的仪器仪表,不能做到定期检定,从而难以保证其准确度;有些能源计量器具检修不及时,甚至损坏后不及时更换或不更换.  相似文献   

20.
勘误     
《中国计量》2011,(9):74
本刊2011年第7期刊登的《大型热电厂衡器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一文中:文章作者在第二章第二节电子皮带秤的选择中,引用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表4规定"衡器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