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根据印刷机辊筒间油墨压力的非均匀分布,基于油墨渗透深度及印刷参数,建立了在非线性(抛物线分布)印压作用下的油墨渗透毛细管方程。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VHX-600测量了油墨的渗透深度,利用印压、印刷速度及油墨渗透深度测量结果计算了纸张的毛细管半径。该方法所采用的印压拟合非常接近印刷辊筒间油墨压力分布实际,使纸张毛管半径的测量具有更高的精度,对研究在辊体作用下的油墨渗透及纸张毛管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为纸张毛管半径的测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印刷过程中油墨渗透深度的计算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利用一维渗流方程,导出了印刷过程中,油墨渗透深度随印压和印刷速度(印压时间)的变化关系,用实验方法测量了12种标准型号纸张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的渗透深度,由渗透深度测量值和所推油墨渗透深度公式计算了几种型号纸张的渗孔比,利用纸张的渗孔比在改变印压和印刷速度条件下进行油墨渗透深计算实验,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好,表明计算方法可行,这为印前准备和印刷方案设计(在无实验条件情况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油墨转移渗透对印品质量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莹莹  钱军浩 《包装工程》2012,33(3):117-120
介绍了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行为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纸张性质、印刷条件与油墨转移渗透的关系。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深度可以采用测量的方法得到,也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计算预测,对比分析了目前各种渗透深度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分析表明,通过确定各印刷条件、油墨和纸张的相关参数,就可以对印刷质量进行预测。最后提出了一种补充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油墨在纸张中渗透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对近年来油墨在纸张中渗透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人们普遍关心的印刷油墨渗透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状况,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油墨在纸张中渗透深度的测量方法,综述了油墨在纸张中渗透深度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印刷过程中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深度与印压和印刷速度关系方程,给出了不同油墨渗透深度和印刷压力下的印刷速度确定方法。通过实验测量了不同印压和印刷速度下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深度,用已有测量结果给出了任意压力和任意渗透深度下印刷速度的估算方法。算例显示估算值与实验测量值结果基本吻合,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油墨转移渗透效应对印刷品质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修正的washburn公式及K-M理论推导渗透深度的改进公式,在油墨渗透的重要阶段,根据纸张、油墨性能及两者的结合特性,进行模型的建立,分别得到油墨渗透厚度及印刷品的印刷反射率.从而从理论上对印刷品的质量如印刷密度等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陆利坤  刘福平  谢名优 《包装工程》2021,42(15):142-147
目的 为解决印前印刷参数(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等)的选择问题,提出油墨渗透压力分布的级数解法.方法 考虑纸张的压缩变化,利用一维渗流方程导出纸张中油墨渗透压力分布的时空演化级数解;基于本级数解和实验数据,对印刷过程中油墨渗透压力分布进行数值实验,建立基于实验参数的油墨渗透压力分布时空演化方程.结果 绘制出了可压缩纸张中油墨渗透压力分布时空演化曲线,实现了印刷压力分布的时空演化模拟.结论 得到了油墨在可压缩纸张中渗透压力的级数解解析方法,可以实现油墨渗透压力分布时空演化的定量解析计算与模拟,为印前印刷参数的选择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辊状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安玲  齐晓堃  刘福平 《包装工程》2006,27(2):85-86,93
建立了辊状印刷机两滚筒接触区油墨压力的抛物线分布函数,利用一维渗流方程的解析解导出了辊状印刷机两滚筒接触区油墨压力呈抛物线分布时,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深度随印压和印刷速度(印压时间)的变化方程,使压力的拟合具有更高的近似,从而提高了油墨渗透深度公式自身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5种胶版纸的基本性能,通过印刷打样,测定出同一油墨在这些纸张内部的渗透深度,分析了胶版纸和印刷工艺对油墨渗透深度的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10.
Kubelka-Munk色彩预测模型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Kubeika-Munk色彩预测模型的产生和发展,它在印刷行业中的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油墨的透印因素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反射率的分析,结合Kubeika-Munk方程得到纸张上油墨渗透厚度比,从而实现Kubeika-Munk理论在研究印刷油墨在透印规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提高压印滚筒的工作稳定性是高速印刷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借助pulse测试系统,分别对压印滚筒进行模态测试和轴窜量分析,得到了滚筒的模态参数,并指出了滚筒在实际状况下的薄弱环节;运用理论与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压印滚筒振动过大的原因,解决了印刷机在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为高速印刷机的动态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研究温度梯度对印刷机邻域VOCs特征参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监测印刷机邻域VOCs的方案,达到有效控制印刷机邻域VOCs的目的。方法通过建立气流扩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分析气体在边界条件下的扩散速度、质量浓度等参数变化特征。采用Fluent软件,模拟温度场、气流场等边界条件,对胶印机邻域VOCs气体扩散特征进行仿真分析。结合胶印印刷过程中VOCs的扩散机理及现场操作环境,检测并分析VOCs的扩散特征。结果温度梯度对VOCs排放速度、质量浓度等特征参数的变化有较大影响,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印刷过程中VOCs的监测及排放控制方法,为包装印刷行业VOCs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X光摄影技术研究了导爆索在泥面爆炸时爆坑的发展过程,得到的各瞬时爆坑轮廓线可用椭圆方程描述。瞬时最大爆坑深度约为70~80倍药芯半径,瞬时最大爆坑宽度约为200倍药芯半径。爆坑深度随时间成对数关系增长,未见临空面对其有明显影响。临空面对爆坑的影响出现在爆坑宽度为60~80倍药芯半径之后,爆坑有回缩现象。  相似文献   

14.
材料在摩擦接触过程中的弹塑性变形对基体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镍铜双层膜在接触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和力学特性,本文从原子轨迹、原子晶格结构变化、接触力和基体内部位错等方面,详细研究了表面纹理密度、纹理方向、晶体学方向、磨粒半径和接触深度等因素对摩擦接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纳观纹理表面以及镀层的引入对接触力产生影响。镍膜晶体学方向对滑动接触过程影响显著,存在接触力最小的晶体学方向;凸体的分布角度对摩擦过程的影响较小;在界面作用下,特定纹理密度表现出一定的减摩作用;基体材料的接触力随着磨粒半径和接触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因素及水平下,基体表现出不同的位错缺陷程度和原子堆积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红外热成像系统对压印接触区域橡皮布的动态应变进行测试。方法建立压印接触区域几何模型,结合热弹性效应与热辐射理论分析温度与应变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采用红外热像系统测得压印接触区域橡皮布的温度分布情况,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橡皮布压痕处的应变云图。结果沿轴线方向,压印接触区域橡皮布温度、应变均呈不均匀分布,轴端温度高于中间区域温度;轴端应力集中,节点位移大,变形量大,中间区域节点位移小,变形量小,中间区域应变量低于轴端区域应变量。结论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测试印刷过程中橡皮布动态应变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