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硝酸活化后的活性炭负载CuO为脱硫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吸附脱硫.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硝酸质量分数、活化温度、焙烧温度、CuO负载量(CuO占活性炭的质量,下同)、床层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硫性能影响依下列顺序递减:硝酸质量分数,焙烧温度,活化温度,CuO负载量,床层温度.硝酸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硝酸质量分数65%,焙烧温度450℃,活化温度80℃,CuO负载量3%,床层温度1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脱硫剂经热循环再生3次,采用未再生和再生脱硫剂后,试样脱硫率均随脱硫时间及再生次数增加而降低,但下降速度较为缓慢,且二者脱硫后产品收率和油品总收率分别大于84%,92%.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廉价的煤制气副产褐煤半焦活化后作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金属氧化物半焦脱硫剂,用于柴油吸附脱硫。考察了半焦载体不同活化方法和不同金属氧化物含量对半焦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温度和空速等脱硫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方法活化后的半焦制备的脱硫剂的脱硫能力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半焦制备的脱硫剂脱硫剂、负载金属氧化物后脱硫能力也有所提高,CuO负载量1%效果最佳,ZnO负载量0.5%为最佳;从60~120℃,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剂的脱硫能力逐渐增强,超过120℃后,脱硫剂的脱硫能力下降;脱硫剂的脱硫性能随着空速的增加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基吸附剂脱除FCC柴油中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活性炭基脱硫剂,采用动态吸附法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负载过渡金属的活性炭基吸附剂对FCC柴油中的硫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当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脱硫温度为80℃、空速为2.0h^-1油剂比为1.0时,脱硫剂的脱硫率可达46.89%;活性炭经硝酸预处理后负载活性组分,其脱硫性能明显提高,脱硫率最高可达59.73%;活性炭基吸附剂主要脱除了柴油中加氢脱硫难以脱除的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4.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CuO为活性组分的活性炭基的天然气脱硫剂CuO/AC,考察了脱硫剂的制备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脱硫剂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脱硫剂制备条件为,当活性组分含量5.0%,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1.0h~2.0h时,脱硫效果最好,穿透硫容可达20.80%。在气体空速为600h-1~800h-1,温度20℃,压力常压条件下,本研究的吸附剂的脱硫性能好于国外的RGM。  相似文献   

5.
《石油化工》2016,45(12):148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负载具有加氢活性的金属钨和镍制备了系列脱硫剂,以二甲基二硫的正己烷溶液为模型液化气,采用固定床吸附评价方法,考察了金属负载量、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及液态空速(LHSV)对吸附剂穿透硫容(CS)的影响及加氢工艺条件对脱硫剂再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金属负载量的增加,脱硫剂的CS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负载15%(w)WO_3和3%(w)NiO(FL-3)时,脱硫效果最佳;结合BET分析及脱硫剂CS数据可知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同时存在。最优吸附条件为:25℃,1 MPa,LHSV=1 h~(-1);最优再生条件为:200℃,2 MPa,H2气态空速为1 000 h~(-1),脱硫剂可充分再生。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基脱硫剂吸附脱除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负载非贵金属制备了汽油吸附脱硫剂,利用固定床动态吸附法对脱硫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评价。分别考察了脱硫剂制备条件及固定床动态实验条件对活性炭基脱硫剂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金属含量为3.0%,焙烧温度为350℃,焙烧时间为1.0~2.0h,吸附温度为120℃,吸附空速为3.0h^-1时,脱硫剂的脱硫率最高,可达55.60%。活性炭载体经硝酸处理后,负载活性组分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该脱硫剂更有利于FCC汽油中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脱除。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对ZnO 活性炭吸附脱硫剂进行Cu改性,并采用XRD、BET、TPR等手段对脱硫剂进行表征。以硫质量分数782 μg/g的胜华炼油厂催化加氢汽油为原料,采用10 mL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评价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考察Cu的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体积比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Cu改性吸附脱硫剂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深度脱硫能力,烯烃饱和也得到了较好的抑制;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0℃、反应压力1 MPa、液体空速10 h-1、氢/油体积比100。Cu负载量为4%的Cu改性脱硫剂ADS Cu 4具有优异的脱硫性能,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得到硫质量分数低于10 μg/g且辛烷值损失仅为03个单位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在200 mL固定床反应器上,以催化裂化轻汽油为原料,采用吸附脱硫的方法,考察了吸附脱硫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脱硫剂的稳定性,并优化了脱硫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脱硫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40 ℃、反应压力0.6 MPa、进料体积空速5 h-1、氢油体积比50;在该条件下,经过1 600 h长周期运行,脱硫率为70%~85%,烯烃体积分数损失为0.8%~1.5%,脱硫后催化裂化轻汽油中含硫量均低于10 μg/g,符合国Ⅵ汽油标准。  相似文献   

9.
用共沉淀法加浸渍法制成Ni含量分别为0,5%,10%的Cu-Zn-Ni/Al2O3复合三元脱硫剂,通过天然气脱硫实验,研究了它们的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Ni含量会增强Cu-Zn-Ni/Al2O3脱硫剂的精脱硫性能(<10×10-9),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性能逐渐增强,最终会趋于稳定。5%Ni含量的Cu-Zn-Ni/Al2O3脱硫剂性能最优,在285 ℃分别达到5×10-9,5×10-9,6×10-9的脱硫深度。空速为400、1 200 h-1时,0Ni脱硫剂脱硫性能优于10%Ni脱硫剂;空速为2 400 h-1时,10%Ni脱硫剂脱硫性能优于0Ni脱硫剂。  相似文献   

10.
 利用[(C16H33) N(CH3)3]3-[PW12O40]双亲催化剂与H2O2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对汽油进行氧化后,以介孔SiO2为载体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介孔CuO/SiO2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式吸附脱硫评价装置,考察了CuO/SiO2的CuO负载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吸附温度对汽油脱硫率的影响,并对介孔CuO/ SiO2吸附剂性质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在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2.0 h、CuO负载量为2%制备的CuO/SiO2, 在吸附温度为120℃时,汽油氧化-脱硫的脱硫效果较好,汽油脱硫率可达56.82%。  相似文献   

11.
实验以苯为原料、氨水为胺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TS-1分子筛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苯直接制硝基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对苯直接硝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时间2 h,应温度343 K,n(氨水):n(催化剂):n(双氧水):n(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苯)=2...  相似文献   

12.
对催化剂LaNiO3掺Cu改性,获得一系列新的催化剂LaCuxNi1-xOy(x=0,0.05,0.1,0.2,0.3,0.4,0.5,0.6,0.7,0.8,1)。以LaCuxNi1-xOy为催化剂催化分解C2H2制备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掺Cu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比未掺Cu催化剂LaNiO3制备的碳纳米管管径更小更均匀。催化剂组成对碳纳米管的产率也有显著影响,当Cu的含量在0.05~0.2之间时。碳纳米管的产率最高,约为17g/g.cat。催化剂的最佳组成为:LaCu0.2Ni0.8Oy。  相似文献   

13.
中拐地区T2k2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克拉玛依上亚组(T2k2)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微相相序叠加样式与界面特征,共识别出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的基础上,共识别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详细分析了各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发育的特征.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对研究区中期基准面旋回进行连井对比,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下对砂体进行对比,提高了砂体对比的精度,并通过分析确定层序格架内的砂体发育特征与基准面旋回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钛锆(TiO2-ZrO2)复合氧化物载体,并用X射线衍射和N2吸附对样品进行表征。随着钛锆摩尔比的不同,复合载体具有不同的晶型结构,且实验证明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小型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对TiO2-ZrO2复合载体负载Pt-Pd催化剂上进行加氢脱芳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性能优异,有较强的抗硫性能。  相似文献   

15.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没食子酸月桂醇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固体超强酸S2O82-/ZrO2为催化剂,以没食子酸和月桂醇为原料,二氧六环作溶剂,直接酯化合成没食子酸月桂醇酯。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酸醇物质量比1∶1~1∶1.4,催化剂用量0.01g·mL-1,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3h,酯化率可达85.2%。同时也确定了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知彩  张红玲 《石油化工》2006,35(5):483-487
利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2-4/ZrO2-TiO2固体酸催化剂(简称SO2-4/ZrO2-TiO2催化剂),考察了SO2-4/ZrO2-TiO2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BET比表面积测定对SO2-4/ZrO2-TiO2催化剂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实验结果表明,SO2-4/ZrO2-T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适当的TiO2含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浸渍液硫酸溶液的浓度能提高SO2-4/ZrO2-TiO2催化剂的中强酸中心含量,有利于提高直链十二烷基苯(LAB)和2-十二烷基苯(2-LAB)的选择性.优化的SO2-4/ZrO2-TiO2催化剂制备条件为n(Zr)n(Ti)=1.50、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0 h、硫酸溶液的浓度2.0 mol/L、室温陈化.在此条件下,1-十二烯的转化率达到99.5%,LAB及2-LAB选择性分别为92.2%和89.3%.  相似文献   

17.
制备方法对B2O3/TiO2-ZrO2催化环己酮肟制己内酰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载体TiO2-ZrO2的制备方法对B2O3/TiO2-ZrO2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反应性能的影响。孔径分布和NH3-TPD的测定结果表明,以共沉淀法制备的TiO2-ZrO2为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适宜的孔径分布和酸性,从而对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制己内酰胺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还表明,TiO2-ZrO2比其它二元复合氧化物更适宜于作为环己酮肟气相V重排反应B2O3催化剂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TiO2负载氮化钼催化剂的HDS活性与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合成出纯相氮化物γ-Mo2N的基础上,制备了以TiO2为载体负载金属氮化物(No2N/TiO2)的加氢脱硫(HDS)催化剂,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XRD表征。用不同的预处理条件,以脉冲微型反应器和色谱联用的方法,研究了Mo2N/TiO2的HDS活性及其反应动力学,同时制备了以Al2O2为载体负载Mo2N的催化剂(Mo2N/Al2O3)与之对照。  相似文献   

19.
张显梅  刘艳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39(4):288-289,293,267,268
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MgCl2/SiO2复合载体,并分别采用AlEt3为助催化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BP)为内给电子体,以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DMS)为外给电子体制备了丙烯聚合催化剂。通过液相本体聚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催化体系催化丙烯液相本体聚合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立体定向性好、颗粒形态好、氢调敏感性好等优点,所得的聚丙烯产物复制了催化剂的形态,呈规则的球形。该催化剂可用于丙烯的液相本体+气相组合工艺制备高抗冲聚丙烯,所得丙烯抗冲共聚物的低温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空气钻井安全监控系统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发举  张卫 《录井工程》2009,20(3):52-55
气体钻井较常规钻井工艺在提高机械钻速、保护储集层、减少或避免井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着井下燃爆等问题。针对目前在用的多数综合录井仪没有适用于气体钻井的软硬件系统,设计了一套空气钻井安全监控系统。现场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平稳,气体灵敏度和精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应用该系统在线检测钻井过程中的气体成分,结合综合录井仪输出的信息。可以及时监测井下燃爆等异常现象,为气体钻井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