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此试验设4个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对照组喂基础饲粮(含粗纤维3.94%),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用杂交狼尾草2、4、6kg/d(按10%折合成干物质)等量替代部分配合饲料,3个试验组饲粮中粗纤维含量分别为6.37%、8.81%和11.24%,进行怀孕早期母猪(妊娠期前60天)的饲养试验,设6次重复,参试长大母猪140头次。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分娩率、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娩率提高2.07~3.54个百分点,窝产仔数增加0.76~1.49头,窝产活仔数增加0.88~1.71头,以试验Ⅲ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是我国各地饲养最普遍的瘦肉型品种猪 ,为了探讨这些品种间最佳杂交利用方式 ,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效果 ,我们在原有试验基础上 ,于 1 998年又组织了本次杂交组合肥育对比试验 ,着重比较杜×长大与大×长大组以及长×大与大×长组的杂交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设计与分组  按表 1试验方案生产杂交试验用仔猪 ,出保育舍 ( 9周龄 )后按均等原则选出试验用仔猪进行预试 ,在 1 5天预试期内进行公猪去势、驱虫、预防注射和适应性训练。预试结束时称重 ,并调整到组间无显著差异 ,为着重比较杜×长大与大×长大的…  相似文献   

3.
1材料与方法试验一1.1试验猪选择及处理选择20窝7日龄仔猪,按品种、胎次、产仔数、体重相均衡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5窝,38头。每窝仔猪都同母猪一起在产床上饲养至35日龄。床内设有相同规格的仔猪补料槽。补料方法见表1。1.2试验日粮正大乳猪料(551...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经10个世代选育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Ⅳ系为父本,以国内优秀母系苏太猪、里岔黑猪瘦肉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肥育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各项生产性能表现优异,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秀配套组合.其中1~3胎窝均产仔数长×苏太组分别为11.87头、11.69头、12.5头,长×里组合分别为11.63头、11头、13头;达90kg体重日龄两组合分别为174.03天和173.85天;饲料利用效率分别为2.719和2.715;胴体瘦肉率达到63.43%和62.28%pH1分别为6.24和5.96;系水力分别为82.79%和72.85%;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1.91%和1.68%.  相似文献   

5.
选择同一胎次长大母猪18头与杜洛克公猪杂交产生18窝仔猪,共分3组,每组6窝,分别于21、28、35日龄断奶。各阶段分别饲喂妊娠母猪料(配种~21天,1.8千克/天;22~84天,2.2千克/天;85~108天,2.8千克/天)、哺乳母猪料(配种后的108天至仔猪断奶,3千克/天)、乳猪颗粒料。结果统计各项指标如表1。不同断奶日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但断奶~60日龄育成率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与28日龄组相比,繁殖周期缩短6.5天,每年可提高0.12胎次;21日龄与35日龄断奶相比,繁殖周期缩短13.2天,每年可提高0.23胎次。可见正确实施早期断奶可提高母猪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以原湖北白猪Ⅱ、Ⅴ、Ⅵ系为基础,经过一系列的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15、16两个组合,经与杜洛克公猪预杂交,16品系的配合力最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湖北白猪合成新品系的基础群组建与选育。16组合75日龄—90千克体重的平均日增重为762克,达90千克体重的日龄为156.1天,增重千克消耗配合料为3.01千克,与原Ⅱ、Ⅴ、Ⅵ系及25、26、21组合比,差异极显著(P<0.01),日增重也优于15组合,屠宰测定16组合胴体瘦肉率达64.83%,与同期测试的Ⅱ、Ⅴ、Ⅵ系及25、26、21组合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杜洛克配套进行预杂交“杜16”日增重,达90千克日龄,饲料转化率都明显优于原杜湖猪(P<0.05),也优于15组合,屠宰测定胴体瘦肉率达到了67.5%,比原杜湖猪提高了3个百分点以上。新的合成系基础群建有7个血统,10头公猪,62头母猪。2~6月龄平均日增重,公猪739克,母猪641克。部分猪同胞和半同胞在空腹重98.9千克屠宰测定胴体瘦肉率为64.9%。  相似文献   

7.
在1981—1984年仔猪早期断奶和适宜饲粮配方的小群试验基础上,1985年春,又对仔猪生产群实行35日龄断奶与适宜配方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一、猪群的组成三江白猪72窝,691头仔猪;杜洛克11窝,95头仔猪;汉普夏11窝,104头仔猪。全群共94窝890头仔猪。二、饲粮配方的组成仔猪饲粮的配方及营养成分见表1。仔猪生后7—10日龄采取人工诱食,训练采食颗粒料;35日龄断奶至50日龄日喂6次;50—60日龄  相似文献   

8.
浦东白猪是全国唯一的白色土种猪。以浦东白猪为母本,长白猪为第一父本、大约克夏为第二父本杂交而成的瘦肉型杂交母系(大长浦),具有浦东白猪母性好,产仔率高,全身被毛白色等特点,与杜洛克杂交的四元商品猪被毛白色,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达65.19%。而且肉香味美,是“一家烧肉,满楼飘香”的商品瘦肉猪。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猪与试验起止  由南汇县种畜场提供,杜大长浦杂种仔猪20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由2窝中选出13头体重接近的仔猪,61日龄开始肥育测定,平均体重接近90千克结束试验…  相似文献   

9.
引进泰国正大康地有限公司生产的“800超级精料”(以下简称“800料”)后,我们在本场东风机械化养猪场,于1986年5—8月份对商品肉猪进行了饲养试验,旨在比较其与本场自配料的效果,指标包括肉猪增重、饲料效率及经济效益。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选用本场斯格×汉梅、杜×长梅三元杂交断奶仔猪80头,按窝别、性别、体重配对,分为两组,每组40头,每圈10头,由专人饲养,以减少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72窝648头出生日期相近的仔猪,观测两阶段日粮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从出生后7天补料开始至37日龄为第一阶段,38日龄至52日龄为第二阶段。仔猪于23±1天断奶,断奶后各处理从补料时的《窝仔猪中选取36头,随机分为两栏,每栏18头,重复三批。第一阶段采用含乳清粉和动物蛋白的高能(ME3.25兆卡/千克日粮)易消化的日粮A和B(两日粮营养水平相同);后期饲喂不含乳制品的日粮C、D和E(三种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稍低于前期);对照组采用市售优质乳猪料。经45天的饲养试验,结果为:第一阶段饲喂含75%乳清粉十5%白鱼粉日粮;第二阶段饲喂含5%鱼粉日粮的组合其生产性能最好。有较高的ADG、ADFI和低的F/G,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考核猪蛔虫的危害性及驱除猪蛔虫后对养猪效益的影响。 1.试验方法 1986年9月21日至11月20日,在国营西江农场同一栋猪舍选取85日龄左右的杂交仔猪60头,分试验组(驱虫)和对照组(不驱虫),每组30头。试验组按0.1克/千克体重投喂敌百虫粉剂,于早饲拌入少量饲料中喂给。对照组不投敌百虫。试验组和对照组同舍分栏饲养,饲料条件一致,由同一饲养员管理,试验期91天。 2.试验结果试验组猪3个月头平均比对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科学》2004,(5):34-34
宁宜宝等选择北京顺义区某猪场的2头猪瘟病毒(HCV)持续感染的带毒经产怀孕母猪,1头母猪产仔11头,全部存活且发育正常,其中5头HCV阳性;另1头母猪产仔14头,瘦弱,且有3头死胎,其中12头HCV阳性。2头母猪各自为1组,将各自所产活仔按产仔顺序隔头组合分成2组,1组零时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1组不免疫作对照,每窝仔猪和相应的母猪混合饲养,并放入2头60日龄阴性对照猪(共6头,4头用于水平传播试验,2头用于攻毒试验)进行水平传播试验,观察63天。结果表明,HCV垂直传播可导致仔猪死亡;吃初乳和接种HCLV不能阻止带毒仔猪的死亡,零时免疫…  相似文献   

13.
观察分析了长白×撒坝、长白×大约克、长白×汉普夏、皮特兰×杜洛克4个二元杂交287头经产母猪共604胎的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断奶窝重、断奶头重及断奶时仔猪成活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长撒杂交组合较长大、长汉、皮杜杂交组合在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抗病性能上有较大的优势,仔猪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而洋洋组合较洋本组合有较大的初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经济效益则以长撒杂交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14.
5—70日龄的仔猪发生白肌病较多,本病的特点是病程短,死亡率高。怎样防治仔猪白肌病呢? 1.预防方法仔猪生后3—7天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1—2毫升,间隔10天注射第二次。同时要改善饲养管理,冬季补喂胡萝卜等青饲料和骨粉等。 2.治疗方法发病仔猪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2毫升,隔14天按同样数量再注射1次。同时配合肌肉注射维生素E1—2毫升,每天1次,连注3—5天。  相似文献   

15.
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纯种为基础的杂交繁育配套系中,测定了3个纯种及12个杂交组合的827头次分娩母猪的繁殖性状(产仔总数、产活仔数、初生重、21天成活数、21天个体重、窝重),明确了3个纯种繁殖性状及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表现情况。结果显示,二元杂交猪比纯种猪在产活仔数、初生重等方面有极显著的杂种优势,三元杂交猪比纯种亲本在产仔总数、产活仔数、初生重、21天成活数等性状上均有极显著的杂种优势;在各正反交组合中,YL组合比LY组合在初生重、21天个体重上有显著的差异,YL优于LY,而在三元杂交组合中,各性状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在回交组合中,L.YL组合产仔数明显优于L.LY组合,Y.LY组合21天个体重明显优于Y.YL组合,纯种中在繁殖上L略优于Y,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分别用杜洛克、皮特兰、杜皮杂种公猪与大长母猪杂交,测定其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皮大长组合窝产活仔数10.08头,21日龄育成数9.10头,优于其它组合。杜大长、杜皮大长日增重分别为737克和721克,料重比分别为2.78和2.83,结果十分接近,杜大长略好。皮大长和杜皮大长的胴体瘦肉率均为66.5%左右,比杜大长高出近5个百分点。经t检验,3个杂交组合间各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英国C.P.D.公司的一项管理目标是小母猪在250日龄前进行初次配种。该公司认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尽管规定有初次配种下限日龄(210天)和下限体重(125千克)的既定标准仍在适用,但是还应该规定初次配种上限日龄。现场研究表明,商品杂交小母猪繁殖力差、受胎率低、窝产仔少是由其初次配种日龄超过250天所致。但这里所指的不是在230日龄配种后又重新发情的小母猪小母猪初次配种的适宜日龄@王斌  相似文献   

18.
从12窝杜长大杂种仔猪选取88头,28日龄断奶,按体重、窝别分为两组,每组44头,公母比例1∶1,预饲10天,组平均体重9.52k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开始试验。试验组饲粮(添加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SDPP)组成(%):玉米64、豆粕1...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林蛙取食的特点,提出以中华稻蝗替代或部分替代黄粉虫作为中国林蛙饵料的设想,并对其人工饲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龄前饲以活体狗尾草优于水稻,而3龄后则相反。活体植株饲养累积死亡率呈S型,而剪叶饲养的累积死亡率呈J型,提出了采用3龄前室外活体狗尾草饲养结合3龄后室内剪叶饲养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早期断奶(28日龄前)已被规模化猪场所接受,提早开食及高质量仔猪料成为保证早期断奶仔猪健康成长的关键。本试验的目的是,观察两种不同引料设施在饲喂两种不同仔猪料时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选择18窝日龄相近、生长良好的哺乳仔猪,分两种饲料试验,每组又分料盘引料5窝,料斗引料4窝。试验期29天,从11日龄到产房出栏(39日龄)结束。称11日龄、断奶时(28日龄)、产房出栏时(39日龄)窝重,记录断奶后每窝耗料量。结果表明,断奶前、断奶后的日增重,两种料都表现料盘组比料斗组高,而料重比低,虽然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但平时观察,料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