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PVA生物处理工艺在常温(12~17℃)条件下对某高校生活污水(ρ(CODCr)=130~330 mg/L,ρ(NH_3-N)=32~65 mg/L)进行处理。结果表明,PVA生物处理工艺运行负荷为1.5 kg[CODCr]/(m3·d)时,连续运行11 d,出水平均CODCr和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5.6和7.32 mg/L;此时整个处理系统污泥产率仅为0.1 g[MLSS]/g[CODremoved],无污泥外排。这说明扩大系统体积1倍,PVA生物处理工艺可以在常温下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生产生态水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奕明  周少奇  陈安安 《化工学报》2011,62(4):1117-1123
引言 随着我国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以及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不断增长.由于其产量较大,含水率高,同时含有大量有机质、病菌、寄生虫和重金属等[1-2],如果处理处置不当,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由于对污泥利用的认识存在不足,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的起步较晚,许多城市没有将污泥处置场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很多处理厂难以找到合适的污泥处置方法和污泥弃置场所,导致小城镇的污泥处置即最终出路存在严重问题,这将为环境污染带来巨大危害。因此,目前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以填埋为主。由于污泥含水率高,影响填埋场的正常作业,且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对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系统污泥减量效果及污泥回流对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实现污泥减量的机制,将70%剩余污泥经ClO2耦合超声波处理后回流至SBR中试系统,运行30 d,测定系统累计排泥量、系统出水水质、污泥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经ClO2耦合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回流至系统后,产泥量减少了54.86%。污泥回流对SBR系统的SS、CODCr、NH3-N和TN去除效果无影响,对TP的去除率有所降低。当量表观污泥产率从对照组的0.410 kg[SS]/kg[CODCr]降低到了0.186 kg[SS]/kg[CODCr],当量衰减系数由对照组的0.036 0d-1提高到0.060 2 d-1。系统能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污泥减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系统污泥减量效果及污泥回流对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实现污泥减量的机制,将70%剩余污泥经ClO2耦合超声波处理后回流至SBR中试系统,运行30 d,测定系统累计排泥量、系统出水水质、污泥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经ClO2耦合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回流至系统后,产泥量减少了54.86%。污泥回流对SBR系统的SS、CODCr、NH3-N和TN去除效果无影响,对TP的去除率有所降低。当量表观污泥产率从对照组的0.410 kg[SS]/kg[CODCr]降低到了0.186 kg[SS]/kg[CODCr],当量衰减系数由对照组的0.036 0d-1提高到0.060 2 d-1。系统能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污泥减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PVA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分别处理果汁废水、印染废水以及生活污水,考察了3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污泥减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率和较高的处理负荷,对果汁废水、印染废水、生活污水的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2%、85.4%、83.2%,对应容积负荷分别达到7.0、2.2、1.5 kg[CODCr]/(m3·d);该工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基本无污泥外排,污泥产率仅为0.080~0.104 kg[MLSS]/kg[CODCr],具有明显的污泥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系统污泥减量效果及污泥回流对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实现污泥减量的机制,将70%剩余污泥经ClO2耦舍超声波处理后回流至SBR中试系统,运行30d,测定系统累计排泥量、系统出水水质、污泥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经ClO2耦合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回流至系统后,产泥量减少了54.86%。污泥回流对SBR系统的SS、CODCr、NH3-N和TN去除效果无影响,对TP的去除率有所降低。当量表观污泥产率从对照组的0.410kg[SS]/kg[CODCr]降低到了0.186kg[SS]/kg[CODCr],当量衰减系数由对照组的0.0360d—I提高到0.0602d-1。系统能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污泥减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肥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运行中发生了污泥膨胀。根据运行数据,分析了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认为该污水处理厂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温度23.9~30℃,Ns值0.04~0.15kg[BOD5]/(kg[MLSS]·d),冬春季水中的ρ(DO)值7~13mg/L,当进水ρ(BOD5)为80~180mg/L,此时的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项目采用低温热泵干化耦合热电厂掺烧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规模达300 t/d(含水率60%计)。干化后污泥能由含水率51.20%降至2.92%,干化过程中恶臭气体经处理后符合相关排放标准。比较了10%~30%干污泥与燃煤混合掺烧对焚烧炉运行的影响,发现在该范围内锅炉均能保持良好的性能。项目以20%的污泥掺杂量与燃煤掺烧,对烟气排放物、灰渣进行检测发现各项指标经过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陕北某油田处理采油污水絮凝剂投加量和污泥产生量大的特点,采用"先回流污泥后絮凝"的方法进行降低污泥产生量研究,探讨了常规简单絮凝和"先回流污泥后絮凝"处理中污水pH、絮凝剂投加量、回流污泥量等因素对污泥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回流污泥后絮凝"处理工艺能显著降低絮凝剂用量和污泥产生量,其中PAC和PAM投加量分别降低81.25%和50%,污泥产生量降低48.40%。处理后污水可达到SY/T 5329-1994回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流程,分析了影响污泥处理费用的因素,采用一系列措施改进工艺,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工艺更适合于污泥脱水,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废水处理,厌氧采用MIC反应器[1],直径15米,高23米,用市政厌氧消化污泥接种,调试驯化形成颗粒污泥,并对形成的颗粒污泥进行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13.
0前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身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伴随着城市污水处理量的急剧增加,污泥量也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按照预测,到2020年我国污泥产量将突破6 000万t[1]。污泥的不规范处置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环境中的一个新的污染源,甚至可能会抵消处理污水带来的净化环境的效益[2]。  相似文献   

14.
以剩余污泥减量化为目标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冯权  邢新会  刘则华 《化工进展》2004,23(8):832-836
以剩余污泥减量化为目标,针对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而产生大量污泥的现象综述了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对剩余污泥的后处理(污泥产生后再处理)、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产量和污泥原位降解。  相似文献   

15.
李宝宏  曹文平 《洁净煤技术》2007,13(6):82-84,91
以某污水处理厂二级氧化沟工艺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和二级处理后的污水再进行中水处理工艺中产生化学污泥等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两者进行混合处理的混合比与沉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发现:剩余污泥和化学污泥性能差距较大,当剩余污泥和化学污泥混合比越大,混合污泥的沉淀浓缩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6.
剩余污泥发酵同步反硝化系统污泥减量及反硝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反硝化的顺利进行通常需要足够的碳源保证[1],而我国大部分污水厂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许多工艺中外加碳源的投加[2-3]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及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另一重点和难点[4]。为了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5-6],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浮渣、盐泥、煤粉等混合污泥,采用污泥浓缩、离心脱水、污泥干化等技术,将污泥含水率从99%处理至15%,后进行无害化处置。详细介绍了污泥干化系统的工艺设备,并对污泥干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改进。整套污泥处置工艺在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应用非常成功,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使用大同地区粉煤灰及污水处理厂的二次污泥,采用"物理生物联合法",通过实验,对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的降解过程进行了优化处理。研究了粉煤灰和污泥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50 mL的生活污水,经粉煤灰6 g、污泥8 g、静置时间15 min的处理过程,其COD去除率可达到62%。  相似文献   

19.
以三个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秸杆作为调理剂,考察污泥性质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区水质净化厂、南桥污水处理厂及奉贤区西部污水处理厂好氧发酵过程最佳污泥与秸杆干物料体积比(V泥:V调)分别为1∶0.8、1∶0.65和1∶0.8。初始污泥有机质、含氮量越丰富,高温期持续时间越长,减容率、减重率越高;初始污泥种子发芽率高时,发酵后趋势将持续,种子发芽率仍会很高。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石灰稳定干化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污泥石灰稳定干化技术是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多的一项城市污水污泥处理技术,该技术在方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成功应用实现了方庄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石灰稳定干化后,污泥含水率迅速降低到40%,污泥堆置8d后,含水率降低到5%;干化污泥有机物含量由45.58%降低到8.27%;堆置5d后,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未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