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林涛 《工业建筑》2005,35(4):97-99
从建筑技术的发展进程、技术性美学观的形成和演变及技术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三方面探讨了建筑技术在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性 ,并对我国建筑创作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科学建筑观与建筑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旗 《华中建筑》2008,26(9):5-8
该文从当前建筑创作中存在片面追求标新立异的形式主义倾向谈起,提出科学建筑观的问题。从建筑社会观、建筑本体观、建筑审美观三方面来阐述科学建筑观的涵义,并说明树立科学建筑观对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我国建筑市场十分活跃,建筑创作百花齐放,各种建筑风格的作品有些让人眼花缭乱,并令人由此产生了很大的困惑。现从四个方面谈如何实现建筑的“美观”。  相似文献   

4.
从建筑技术发展的历程、建筑技术的属性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的关系,分析了现阶段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的发展方向,并例举实例佐证绿色生态建筑是目前建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赵巍 《山西建筑》2007,33(16):42-43
科学地分析了国外建筑的各种流派及其美学思潮的演变发展,并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适用性、当代建筑的积极意义等方面对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创作之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杨茜  吴琛  杨欣 《云南建筑》2007,(1):27-28
对建筑创作原点的意义做了一定的探讨。提出公众建筑素养的提高是建筑回归原点之源的观点,并从大众文化现象的破除、纠正公众对建筑意义的误解、纠正公众对建筑艺术观念上的偏差、破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建筑创作影响四个方面提出建筑回归原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地域建筑创作人手,分析了建筑师与地域文化、地域环境与地域建筑创作的关系。并结合西南地域近年的地域性建筑作品,讨论并分析总结了地域建筑的创作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论建筑意境美的构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论述了建筑意境美是建筑艺术的灵魂,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各建筑实例,阐明了有个性美的建筑多为追求意境,显现意境的杰作。文章还就从意境构思进行建筑创作作了归纳,并从反面说明意境创造的忌讳,最后点化建筑师应从文化层内挖掘建筑意境,悟出“道”的灵光,以繁荣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9.
山形建筑     
胡德明 《建筑》2001,(11):48-50
21世纪,我国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各种建筑创作思潮相互碰撞,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已由传统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所介绍的“山形建筑”便是其一。“山形建筑”对传统的结构体系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作者自成一体的建筑创作观念带给读者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0.
李琪  王农 《建筑创作》2003,(10):34-35
从技术、技术价值观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体系结构和特征,分析指出在建筑创作活动中应当建立科学、全面的技术观,运用合理、有效的建筑技术,发挥技术的潜力。以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关注建筑技术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现当代建筑展览的发展历程,分析展览对推动建筑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并指出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参数化结构设计技术与数字设计、数字建造工具的结合,改变并重新定义了当代建筑设计的过程。研究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数字设计教育模式,将建筑设计过程与数字结构设计技术相结合,并且在各种国际教育机构中讨论实验性工作坊的成果。研究的目的在于挖掘这一系列课程在启发建筑实践创新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文艺复兴期间,在建筑设计成为脱离于手工劳作 的艺术化脑力创造过程当中,在建筑师成为脱离于无名 工匠的艺术家的过程中,建筑绘图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绘图、建筑师和建筑设计三者关 系的探讨,强调了建筑创作中的非物质特性,或者说建 造之外的纬度。以非物质为空间实践的焦点,作者重新 审视了建筑绘图在建筑设计中的潜力,同时进一步提出 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者的结合给建筑创作带来灵活性的 可能。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大陆实验建筑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实验建筑的发展过程、现状的分析,并就其与当代艺术的横向交流,提出中国大陆实验建筑所显示的对建筑语言与建筑空间的探索以及对当下文化的关注,正是其独立于主流建筑之处的重要因素,它的实验性也正是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张维  庄惟敏 《建筑创作》2008,(6):159-163
本文以建筑学和系统科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将建筑策划视为建筑行业基本建设程序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和建筑整体化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动态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建筑策划操作体系的概念,并由此推演出建筑策划操作体系模型,文章对美国建筑策划操作体系模型的运行进行探讨。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最后,指出我国建筑策划操作体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的中国建筑评论界,建筑批评的泛社会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不少建筑评论家变成了社会批评家乃至新闻传播者,而在他们的视野中建筑的本体表达却消失了。这种游离于建筑专业批评之外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建筑批评本身的整体失落。本文尝试从90年以来中国建筑批评发展的现象入手,对建筑学理论研究的困境和建筑批判理念的缺失进行了浅要剖析。  相似文献   

17.
葛宁  吉国华 《新建筑》2010,(4):60-65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设置了一系列奖项以鼓励建筑设计的发展。其中"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奖"最具连续性、权威性和时效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水平。从获奖建筑的数量、分布区域、建筑类型、设计单位等方面对1981~2005年的历届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奖获奖作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当代中国建筑的研究及当今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符号学作为20世纪形式论的集大成者,成为一种新兴的学科,从语言学学科引入到建筑设计领域,曾在后现代主义时期风靡一时。而符号学作为一种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在当代仍有其存在的内在合理性和发展深化空间。参数化技术不仅作为非线性建筑设计的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地域建筑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试从我国当代参数化地域建筑实践中对符号学的应用和发展入手,探讨符号学在当代地域建筑设计新方式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局限性,并试图发现符号学未来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回顾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通过展览将其建筑理念传播给主流社会,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城市发展。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两次建筑展,不仅成功地将先锋建筑师推向大师之列,更预测了近20年建筑范式的转变。之后的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和21世纪初的一系列艺术展,则重新定义了建筑、城市与艺术的跨界关系。作者通过阐述过去近10年来在中国的几次个人参展和策展经历,思考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建筑师策展对建筑学和城市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健生 《城市建筑》2012,(1):99-101
关中传统民居因其特色明显无疑是西安本土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之一,而现代建筑创作中如何对这一语境进行传承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所在,本文在对关中传统民居特质概述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与项目的实践创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