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大型电站锅炉存在一次风喷口带火、高温腐蚀、水冷壁结渣、要求低负荷稳燃等问题,结合周界风、侧边风、钝体技术在不同方面的优缺点,提出了偏置周界风燃烧器设计方法.采用RNG k-ε模型和Langrangian颗粒模拟方法对偏置20 mm周界风燃烧器单喷口射流及其在大型电站锅炉上的应用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分析.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偏置周界风燃烧器在保证煤粉气流着火稳定性以满足低负荷燃烧要求的同时,具备较强的防止喷口带火能力;炉内水冷壁附近颗粒物质量分数相对较小,从而能保证较高的氧化性氛围以解决水冷壁高温腐蚀、结渣等问题;偏置周界风所引起的炉内气固两相偏析在低NOx燃烧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电站煤粉锅炉,合理配置燃烧器喷口的煤粉浓度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本文介绍了一种火电玫给粉浓度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用于监测燃烧器喷口处的煤粉浓度状况,帮助运行人员调整锅炉燃烧,并讨论了在C++Builder环境下的数据采集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实际炉膛中旋流燃烧器火焰的特点,采用火焰拍摄系统和抽气测温系统对一台600 MW电站锅炉上的低氮旋流燃烧器的火焰进行详细的测量,分析该低氮旋流燃烧器的火焰形状、轴向的组分和温度分布、火焰亮度及温度随标高的分布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该旋流燃烧器火焰的扩展角约为60°,火焰的直径从燃烧器喷口到下游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最大直径约为1.25m,在距离燃烧器喷口约1.6m处,火焰直径达到一个极小值,这是因为二次风从该位置开始混入一次风.旋流燃烧器火焰的中心区域为带粉的一次风占据,一次风中煤粉在喷入炉膛1.3m以后开始着火.旋流燃烧器喷口附近的火焰为回流区带回的挥发份与二次风接触后燃烧产生.该燃烧器火焰从内到外依次可以分为一次风区域、回流区、高温火焰区和二次风区.炉膛内燃烧器火焰的亮度和温度随标高的变化特征是先升高后降低,在第三层燃烧器标高处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水平浓缩煤粉燃烧器中浓、淡两股气流混合的机理,在进行了平行矩形射流速度场特性的试验研究后,对温度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阐述了喷口间距、初始剩余温度等因素对平行矩形射流温度场结构特性的影响。从而提出,通过适当加大喷口间距、提高浓缩比可以实现水平浓缩煤粉燃烧器的高效、稳燃、低污染和防结渣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对东锅DGl025/18.2-Ⅱ4型锅炉所配备的百叶窗式水平浓淡燃烧器进行改造,采用分层燃烧技术,保留原主燃烧区域基本格局不变,一次风喷口采用宽钝体大回流式垂直浓淡燃烧器;增大底部AA层二次风喷口,使托粉能力增强;将Y层三次风下移到C、D两组燃烧器之间,将三次风中携带的煤粉送人主燃烧区域的高温区域;在A层燃烧器区域增加微油点火装置;在三次风附近低温区域布置适量卫燃带,优化煤粉燃尽条件,并保证主、再热蒸汽气温。改造后锅炉效率提高了2.52%,且锅炉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扩散燃烧中燃烧器的结构与火焰长度之间的关系,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双燃料喷口为研究对象,研究火焰长度随喷口间距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当喷口间距在0.5~2.0倍喷口直径范围内变化时,如果燃气速度一定,火焰长度将随喷口间距发生周期性的改变,变化的周期约为0.5个喷口直径;同流空气速度的大小对火焰长度变化周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大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中,从燃烧器喷口喷出的射流总是不可避免地偏离其设计方向。一般认为,导致射流偏转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射流自身的卷吸作用;炉内旋转.气流对射流的横向冲击作用。本以HG-2008/18.2-YM2型锅炉为原型建立冷模试验台,通过调整燃烧器射流的开启角度及喷口数,分析燃烧器区流场的变化,从而为调整炉内流动工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HG-1913/25.4-HMN型600MW超临界褐煤直流锅炉采用了墙式布置切圆燃烧方式、水平浓淡燃烧器和过热器拉开布置等新型燃烧技术.对于运行中存在的烟气偏差较大和易结焦的问题,可通过燃烧调整加以解决.即通过SOFA喷口水平摆动,实现SOFA区域的烟气和燃烧器区域的烟气旋转方向相反,来克服切圆燃烧偏差较大的问题,通过周界风、SOFA总风量等的调整,尽量降低一次风率,提高二次风率来防止锅炉结焦,从而保证锅炉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节约燃煤锅炉启动、停止以及低负荷稳燃用油,降低发电成本,华电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对1 025t/h锅炉燃烧器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原有的A层4只燃烧器更换为新型的少油点火燃烧器.少油点火燃烧器是将微油量小油枪和燃烧器合二为一,综合运用了小油量气化燃烧技术、煤粉多级燃烧技术和防结焦抗烧损技术.对该技术实施的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作了详细阐述.应用结果表明,作为一项新型节油技术,气化小油枪燃烧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值得在烟煤锅炉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对于目前的600MW超临界机组存在旋流燃烧器二次风喷口的严重变形、制粉系统出力不足、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磨煤机石子煤数量偏大等问题,通过对锅炉的运行分析、冷态试验、燃烧调整试验和基准试验等措施,提出了锅炉燃烧的优化调整方案,解决了上述提到的问题.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对控制的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改善了机组的运行性能,提高了机组的整体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1.
运用AFS,INAA,ICP-MS,ICP-AES,XRD等方法分析了宁夏石嘴山电厂原煤、飞灰、底灰中硫等43种元素的含量与矿物组成,基于燃烧与淋滤实验,探讨了这些元素的燃烧分异特征及As等11种有害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结果表明:元素在燃煤固体产物中的分布主要受其挥发性与赋存方式控制.燃煤过程中元素的挥发程度与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沸点或熔点的高低有关,易挥发的、以有机相赋存的以及赋存在亚微米/纳米级矿物中的元素(如Al和Na)向细粒飞灰中富集,而大多数元素基本不挥发,在飞灰与底灰中均匀分布.在877~1300℃的燃烧温度,元素As,Cr,K,Mg,Mn,Mo,Pb,Sb,Zn的挥发率受影响显著;煤及其燃烧产物中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主要与其自身的地球化学性质以及赋存状态有关.飞灰、底灰受酸性介质淋滤时,低挥发性的元素有低的淋出,而挥发性较高的元素易于淋出;AS,Br,Cd,Cu,Hg,Pb,S,Sb与Se在燃煤过程中有较高的挥发率,Co,Cd,Ni,Mo及U在酸性介质中的淋出质量浓度超过有关水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环境危害潜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LONWORKS技术的家庭控制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LONWORKS技术的研究方案,把家庭控制装置的功能定位于居室环境监控、住户三表远传计费、住户保安三防等,装置作为LON总线的一个节点,可构成智能小区总线网;给出了装置的软硬件设计方法,装置的硬件由Neuron3150芯片、存贮器、收发器及接口电路组成,对外有4路模入、12路开入、12路开出,应用软件用Neuron C语言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用定时器事件来驱动各项任务;对装置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其特点是功能完善又可灵活配置,便于网络集成又可用家庭电脑管理,提供服务又可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地表观察和钻孔资料,对洞庭盆地安乡凹陷及其西缘第四纪构造-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为江汉—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补充了新的资料。凹陷总体呈南北向,周边为正断裂。凹陷内第四系厚一般为100~220m,最厚达300m,自下而上依次为早更新世华田组、汨罗组,中更新世洞庭湖组,晚更新世坡头组和全新世湖冲积。第四系以砾石层、砂层为主,次为(含)粉砂质黏土、黏土,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大。安乡凹陷西缘(即太阳山隆起东缘),呈自西向东缓倾的丘岗地貌。区内主要发育中更新世白沙井组,其中南部下部以砂、砾石层为主,上部为黏土;北部以粉砂质黏土沉积为主,下部可发育砂层。根据地貌、沉积及控凹断裂特征,重塑安乡凹陷及其西缘第四纪构造活动与环境演化过程: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凹陷西边的北北东向周家店断裂伸展活动,安乡凹陷不均匀沉降,总体具河流和过流性湖泊环境并接受沅水沉积;同期凹陷西缘构造抬升,处于剥蚀的山地环境。中更新世中期断陷活动向西扩展,凹陷区为过流性湖泊环境;凹陷西缘地区转为河流(南部)和湖泊(北部)环境并接受沉积。中更新世晚期安乡凹陷及其西缘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凹陷西缘同时具有自西向东的掀斜。晚更新世安乡凹陷拗陷沉降,具河流和湖泊环境;同期凹陷西缘遭受剥蚀。晚更新世末受区域海平面下降影响,安乡凹陷遭受剥蚀。全新世安乡凹陷拗陷沉降,具泛滥平原之河流、湖泊环境。  相似文献   

14.
潘彤  喻忠鸿  薛国强        刘红涛      周楠楠      孟军海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568-586
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地处秦祁昆成矿域西段,成矿条件优越,地质构造复杂。总结分析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找矿模型和地球物理勘探现状,对深部找矿突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矿床成因以喷流沉积型多金属矿、岩浆熔离型镍铜钴矿、沉积型铁矿、层控型铅锌矿及热液型多金属矿为主。矿床形成时代分为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早中期、晚古生代、中生代4个时期,其成矿动力学机制包括伸展、挤压、局部伸展-挤压。由于矿体与围岩之间具有一定的物性差异,根据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不同物性分布及成矿地质条件,优选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以夏日哈木镍铜矿床、锡铁山铅锌矿床、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3个典型矿区为例,解剖当前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矿产资源地质和地球物理找矿进展,并进一步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包括移动平台探测技术、多分辨电磁探测理论与技术、综合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建筑物中存在的大量石棉,是目前世界上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统计资料,病理学和动物实验已反复证明了石棉的危害性,特别是石棉诱发的肺癌、间皮瘤、胸膜瘢等病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依据纤维的形态,构造、颜色、光性及电子衍射花样等特征,可有效地确定各种建材制品、污染空气和水体中纤蛇纹石、纤铁闪石、蓝闪石、透闪石、阳起石、直闪石、水镁石等石棉特征,以及鉴别植物纤维、人造纤维、玻璃纤维、头发等其他纤维状物质。中国石棉矿区污染情况严重,陈旧与新建的各类建筑物中石棉的潜在危害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甘泉丹霞峡谷群位于陕北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的中部,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为典型的狭缝式丹霞景观。通过野外调查、实测和研究发现:甘泉丹霞峡谷群地质遗迹景观的造景地层为下白垩统洛河组风成相紫红色碎屑沉积岩,岩石呈厚—巨厚层状; 垂向节理较为密集,NE—NEE向、近SN向和NW向节理控制了峡谷群的发育。景观类型以负地形的波浪谷(波浪状凹槽与凸起间或分布)为主,辅以丹霞崖壁、一线天、壶穴、象形石等; 景观类别与众不同,为具有国际对比研究价值的黄土覆盖型,主要沿洛河支流展布; 景观美学上呈现“窄狭、多弯、纵高、陡峻”+“巨厚、均一、韵律、多彩”特征; 景观价值上具有科学研究、科考探险、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等复合多元的多种功能。由于甘泉丹霞峡谷群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未来应加大地质遗迹科研力度,划定地质遗迹保护区,明确地质遗迹保护措施,推进地质遗迹科普教育,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以达到持续保护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一些旧城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在简述了城市更新的发展概况之后,根据我国国情,探讨了城市更新的基本概念。指出城市更新应拓展为开发与再开发,保护与整治,完整与平衡三方面的含义,文中强调更新着重在城市整体结构的完整上,保护的意义也在于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民族传统、文化风俗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9.
随着柔性器件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及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开发高能效、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绿色环保的新型柔性储能装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的有机聚合物、贵金属等材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难以满足柔性器件发展的需要.生物质资源具有储量丰富、可再生、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好、价格低廉等特点,是制备柔性储能材料的理...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过程中矛盾突出。基于岩芯资料、铸体薄片和实验分析数据,开展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结果表明:M油田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生物扰动作用、成岩作用和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岩石的结构组分和原始物性,并影响了后期的成岩演化; 生物扰动作用破坏了岩石原始结构构造,造成岩石结构松散,为成岩流体提供了渗流通道; 成岩作用控制了岩石物性的改造趋势; 海平面升降旋回造成沉积相变,并控制了海水成岩环境和大气淡水成岩环境。高能沉积环境中,岩石颗粒组分含量高,原始物性好,海平面下降阶段,滩体顶部优先发生溶蚀作用,而滩体底部胶结作用较强,储层物性产生两极分化,优质储层通常与物性隔夹层伴生。低能沉积环境中,岩石泥质组分含量高,原始物性差,但生物扰动作用充分,潜穴物性通常高于基底物性,海平面大幅下降造成岩石处于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溶蚀性流体可沿生物潜穴渗入,有效改善岩石物性。Mishrif组内部发育多期海平面升降旋回,沉积环境演变迅速,成岩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潜穴随机展布,不同成因的储层互相叠置,造成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