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花岗岩热液成矿原理,利用遥感信息模型,初步提出花岗岩成矿专属性因子团指标体系,建立了南岭地区产铀、钨花岗岩成矿专属性信息模型.在以上基础上,对产铀、钨花岗岩成矿专属性信息模型地理指数和地理系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成矿专属性判别标准,对待判岩体进行了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基本相吻合,同时在地质成矿研究中得到实际应用.这些都表明文中所建立的成矿专属性信息模型具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对成矿专属性的定量化评价,为进一步判别成矿岩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702铀矿床属于碱交代花岗岩型矿床,从简述成矿地质背景入手,重点对碱交代岩特征和矿床成矿机理进行了分析。碱交代岩主要由岩浆后期的自变质作用和岩浆期后的热液蚀变作用形成,其分布主要受十万山花岗复式岩体中印支期花岗岩体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体接触带控制,其次受印支期岩体断裂构造带控制;铀矿化主要受碱交代岩控制。  相似文献   

3.
作为华南花岗岩型铀矿重要产地,诸广山岩体的断裂构造和成矿作用过程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针对已有的重磁数据,开展异常分离、解析延拓、求导等多种处理,刻画出诸广山岩体的重磁场异常特征,并结合区内密度、磁化率等资料,推测了多条隐伏断裂构造。结合区域地质和矿产分布资料,认为低背景场内的条带状高磁异常和高背景场内的低值重力异常叠加地段可能与铀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遥感地质扩矿的关键是在成矿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遥感影像特征提取和识别与成矿、控矿有关的地质信息。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与遥感应用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针对该区实际情况和覆盖区的特点,通过对多种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不同的变换处理,提取了覆盖区地质体的信息。根据透视信息、地貌特征、水系结构、色调差异等解译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控矿因素;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识别了主要的产铀火山构造盆地、控矿构造、中生代火山岩系、火山机构、成矿岩体等,建立了不同类型矿床遥感影像模式。应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预测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在大面积覆盖、地质背景复杂的地区应用遥感技术提取和识别找矿信息是可行的,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是寻找铀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遥感地质扩矿的关键是在成矿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遥感影像特征提取和识别与成矿、控矿有关的地质信息。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与遥感应刚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针对该区实际情况和覆盖区的特点,通过对多种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不同的变换处理,提取了覆盖区地质体的信息。根据透视信息、地貌特征、水系结构、色调差异等解译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控矿因素;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识别了主要的产铀火山构造盆地、控矿构造、中生代火山岩系、火山机构、成矿岩体等,建立了不同类型矿床遥感影像模式。应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预测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在大面积覆盖、地质背景复杂的地区应用遥感技术提取和识别找矿信息是可行的,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区域成矿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根据全俄地质研究所铀矿地质专家沙特柯夫博士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讲学笔记及作者在斯特莱列措夫矿田考察期间所收集到的资料综合整理而成的。文中重点介绍了火山岩型铀矿成矿的区域成矿规律和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田的成矿地质特征、成因、成矿物质来源以及主要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矿床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花岗岩内的热液铀矿床,故对其地质特征都了解较深,特别是对成矿热液的特性和矿化类型曾做过多次总结。本文根据最新资料,再从矿床的铀矿化特性来探讨其成矿条件。一、关于铀源问题含矿岩体侵入于古生代地层中,与燕山运动关系密切。接触带的沉积地层有角岩化;岩体中发育有流动构造,还有捕虏体存在;各阶段分相明显,脉体发育,剥蚀程度较浅。  相似文献   

8.
<正>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李子颖等著《相山火成岩与铀成矿作用》及《相山火成岩与铀成矿作用显微图册》,于2014年6月由地质出版社在北京出版发行。《相山火成岩与铀成矿作用》是作者在完成多个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资料,对我国著名火山岩型相山铀矿田火成岩和铀成矿作用研究过程中所取得成果和进展的总结。作者从板内地体、深源地幔及热点铀成矿作用出发,突破了传统的岩浆分异和侧分泌的一些成矿学说观点,系统阐述了铀成矿地质构造作用、岩浆作用、流体作用和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和深部动力学机制,首次提出相山矿田成矿具有深源性,建立了深源热点成矿模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Л.Н.Овчинников的因子型公式对金矿床的成因模式进行了描述。因子型公式说明12个因子的性质——产生成矿的地质作用、该地质作用的深度、地球动力环境、矿质来源、成矿溶液来源、成矿过程能量的来源、成矿溶液的成分、沉积的环境、沉积的机理、分带性、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和矿石沉积的热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1987年9月参加全国黄金地质办公室统一组织的赴美、加金矿地质考察团,共考察了11个金矿、1个银矿、1个铅锌矿;访问了4所大学的地质系和3个地质研究中心。现仅就有关北美地质科研的若干新趋向,作一简要介绍。 1.进行大量矿床的综合对比,利用局部矿床的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总结不同矿床的成矿模式、控矿条件和找矿判据,探讨不同品位的储量的相关关系,从而开展半定量的矿产预测,是政府研究机构和许多大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这一研究工作不仅可促进成矿理论的深化而且对指导找矿勘探有着积极作用。最近美国地调局综合了世界上3000个矿床实例,建立了90个成矿模式(包括金矿的成矿模式),并已正  相似文献   

11.
安徽庐枞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孕育了盆地内铀成矿作用。在整理前人勘查及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铀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成矿控制因素。庐枞火山盆地铀矿与潜火山岩具密切时空和成因关联,铀成矿受潜火山岩、构造及地层岩性综合控制,但潜火山岩浆侵入作用是成矿关键因素。后续铀矿找矿工作,在对潜火山岩体外围有利空间勘查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寻找与隐伏岩体有关的隐伏矿体,以实现铀资源扩大的预期。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光薄片、单矿物、气液包裹体、同位素地质、稀土元素和铀含量分配等室内研究,系统地论述了连山关岩体的多期混合岩化成因;提出了连山关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即混合岩化作用热液脉状充填型铀矿化;探讨了连山关地区的区域铀成矿规律;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和找矿的判据。  相似文献   

13.
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光薄片、单矿物、气液包裹体、同位素地质、稀土 元素和铀含量分配等室内研究,系统地论述了连山关岩体的多期混合岩化成因;提出了连山关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即混合岩化作用热液脉状充填型铀矿化;探讨了连山关地区的区域铀成矿规律;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和找矿的判据。  相似文献   

14.
西昆仑铀成矿远景带铀矿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铀矿找矿工作进展缓慢,急需一种快速、高效缩小铀成矿有利区范围的找矿技术方法。以西昆仑铀成矿远景带为研究区,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挖掘出该区各种与铀成矿有关的多源信息(地质、航磁、地球化学和遥感等),优选地质断裂、富铀岩体、铀异常点、遥感解译断裂、铁染蚀变、羟基蚀变、航磁推断侵入体、航磁推断断裂、地球化学氧化钾异常及地球化学铀元素异常等10个与花岗岩型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预测因子,对其进行矢量转栅格、多重缓冲区分析及再分类等预处理;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及判断矩阵,计算各预测因子对目标层的权重系数;最后,基于GIS平台对预处理后的10个预测因子与确定的权重信息进行整合与计算处理,优选出3片铀成矿远景区。结果表明:基于RS和GIS技术的多源信息铀成矿预测能够快速高效预测铀成矿远景区,可为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曲源矿床钠交代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前人勘探成果资料,阐释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论述钠交代岩分布和岩石特征,探讨钠交代岩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钠交代岩是热液交代原始岩石中的矿物使其大多消失殆尽,几乎由新生的钠长石替代而生成。钠交代作用既是热液带入Na_2O,带出SiO_2、 K_2O的交换过程,又是携带铀矿源、创造贮存空间,同时,还是释放铀矿质和创造有利成矿围岩的系统过程。钠交代岩与铀成矿密切相关,钠交代作用越强、岩石越破碎、钠长石化现象越强烈、铀品位也就越高,而且铀矿化严格受钠交代岩制约,矿化分布范围被限于钠交代岩体之内。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铀成矿有利地段,探索克山地区铀成矿前景,通过开展1:5万高精度航空放射性测量异常查证工作,并结合收集整理的相关地质资料,从航放异常特征、地质特征、能谱特征及土壤氡浓度特征等几个角度,对克山地区进行铀成矿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靠近小兴安岭地区,且盆地盖层具有较高的初始铀含量,铀源条件优良;地层宽缓,断裂发育,是深部烃类向上运移的通道,地表局部剥蚀强烈,形成构造天窗,成矿有利砂体大规模发育,并伴有后生改造作用和铀富集。克山地区航放异常集中分布,航磁推断构造发育,深部放射性信息突出,为砂岩型铀矿找矿提供了有益线索,为圈定找矿有利区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摩天岭地区铀成矿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天岭地区铀成矿与岩体风化剥蚀、大气降水、储矿构造闭合性及特定的还原环境密切相关;岩体表层风化剥蚀物和变质岩残留体为铀成矿提供铀源,表层浸取作用使铀从铀源体中浸出,并随大气降水沿构造进入地下,硅质热液活动将成矿流体加热并上升到近地表成矿.从铀源、水源、热源、储矿构造及还原环境等方面对其成矿特征进行了简单叙述,并建立了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成矿分析可作出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区域成矿分析和大比例尺的地质成矿预测研究的铀矿床分类。分类的基础是建立在被地质找矿工作者广泛应用的有关铀矿建造与实际地质建造和地质环境间相互联系的原则上,在应用上述原则有困难时,可采用铀矿建造与成矿地质作用的关系进行分析。铀矿建造与铀矿床同处于自然地质体中,其特点与邻近的构造-岩浆有关,具有统一的成矿元素(和最主要的伴生元素)和类似的成因条件,并且与一定的构造-建造组合或地质建造  相似文献   

19.
内生铀成矿作用历史-地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世界重大内生铀矿床的成生条件、大地构造空间定位规律及其含矿建造类型,表明内生铀矿床矿化作用始终是成矿区长期发育史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相关联的岩浆作用、构造一交代作用及其他地质作用的最终环节。长期发育的再生花岗岩化作用形成铀的专属建造组合,为后续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潜在金属源,是形成大型和超大型铀矿富集的最重要先决条件之一;放射性地球化学专属花岗岩类杂岩体发育区内发生的构造-岩浆或构造活化作用亦对铀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拟定了作用于一定地质空间内重合发生的内生铀成矿作用的历史-地质模式:预成矿作用——构造-岩浆及构造矿前活化作用——成矿阶段。拟定的模式还适用于地壳中长期堆积形成的其他元素矿床的新区预测。  相似文献   

20.
570火山岩型铀矿床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产物,本文主要从火山机构与铀矿化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出发,去认识570火山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一、地质背景概述矿床位于新华夏系隆起区内一个NE向火山喷发岩带的东侧,即福罗山火山盆地NW边缘。该火山盆地以燕山早期复式岩体为基底,盖层为上侏罗系火山岩。这套盖层是由多个火山群构成的复杂的火山机体组成,矿床所处的小福罗山火山群只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