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近几年来,对于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提出了不少成矿模式,这些模式所判定的铀源虽不尽相同和各有特点,但都共同存在一个铀活化的问题。人们常根据大地构造类型和演化,花岗岩成因类型和重熔对象含铀性不同而造成各地区花岗岩含铀的差异性,作为划分“产铀、非产铀岩体”的依据,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必需指出,一些复式岩体中往往含铀较高的岩体  相似文献   

2.
遥感地质扩矿的关键是在成矿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遥感影像特征提取和识别与成矿、控矿有关的地质信息。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与遥感应用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针对该区实际情况和覆盖区的特点,通过对多种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不同的变换处理,提取了覆盖区地质体的信息。根据透视信息、地貌特征、水系结构、色调差异等解译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控矿因素;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识别了主要的产铀火山构造盆地、控矿构造、中生代火山岩系、火山机构、成矿岩体等,建立了不同类型矿床遥感影像模式。应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预测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在大面积覆盖、地质背景复杂的地区应用遥感技术提取和识别找矿信息是可行的,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是寻找铀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粤北-赣南花岗岩地区铀、金、硅聚散特征的研究,并配合岩浆、热液体系的模拟实验,阐明了铀、金、硅的空间分布,产铀硅及产金硅岩体的形成环境,岩浆、热液阶段铀、金、硅的迁移特征以及黄铁矿与铀、金的关系,并进行了有效成矿预测。为华南第二轮找铀矿和在产铀区找金矿提供了依据。这种自我立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途径在铀矿地质研究中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西昆仑铀成矿远景带铀矿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铀矿找矿工作进展缓慢,急需一种快速、高效缩小铀成矿有利区范围的找矿技术方法。以西昆仑铀成矿远景带为研究区,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挖掘出该区各种与铀成矿有关的多源信息(地质、航磁、地球化学和遥感等),优选地质断裂、富铀岩体、铀异常点、遥感解译断裂、铁染蚀变、羟基蚀变、航磁推断侵入体、航磁推断断裂、地球化学氧化钾异常及地球化学铀元素异常等10个与花岗岩型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预测因子,对其进行矢量转栅格、多重缓冲区分析及再分类等预处理;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及判断矩阵,计算各预测因子对目标层的权重系数;最后,基于GIS平台对预处理后的10个预测因子与确定的权重信息进行整合与计算处理,优选出3片铀成矿远景区。结果表明:基于RS和GIS技术的多源信息铀成矿预测能够快速高效预测铀成矿远景区,可为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遥感地质扩矿的关键是在成矿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遥感影像特征提取和识别与成矿、控矿有关的地质信息。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与遥感应刚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针对该区实际情况和覆盖区的特点,通过对多种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不同的变换处理,提取了覆盖区地质体的信息。根据透视信息、地貌特征、水系结构、色调差异等解译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控矿因素;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识别了主要的产铀火山构造盆地、控矿构造、中生代火山岩系、火山机构、成矿岩体等,建立了不同类型矿床遥感影像模式。应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预测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在大面积覆盖、地质背景复杂的地区应用遥感技术提取和识别找矿信息是可行的,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区域成矿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丰富的铀矿资源,其中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的一种主要铀矿类型。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指与花岗岩体有紧密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的铀矿床。铀矿地质工作者在研究了我国东南部的花岗岩型铀矿以后指出,不是所有花岗岩内都发现铀矿,只是具有一定条件的岩体——产铀岩体内才发育铀矿。 产铀花岗岩体的成岩物质来源是大陆壳的硅铝层物质,经过重熔岩浆阶段或深变质而生成岩体。岩体生成后又经过自变质交代,热液蚀变等改造,铀得以富集,在构造裂隙中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7.
桂北苗儿山中段红桥矿床位于华南加里东陆块江南地块南缘。分析了红桥矿床铀成矿地质特征,初步认为:区内铀源丰富,主要出露护卫岩体、张家岩体以及石坪岩体,属高硅、强过铝质花岗岩;相对富集铷、钾、钍和铀,亏损钡、锶、磷和钛,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显示出壳源花岗岩特征,并指出石坪岩体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可能具有更强的产铀能力。区内NW向含矿断裂数量多,规模大,且次级断裂密集发育。铀矿体多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并且主矿体沿走向延伸稳定;常见的矿物共生组合类型为铀-萤石型、铀-赤铁矿型以及两者的叠加型。围岩蚀变强烈,成矿期蚀变为紫黑色萤石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和硅化,其中尤以紫黑色萤石化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综合分析认为:下一步可继续在红桥矿床外围对NW向断裂带进行揭露,同时适当地进行深部探索,扩大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以航放为主的多源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技术,对连山关地区铀成矿地质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包括产铀岩体的划分、成矿构造格局的确定以及矿区地质填图等。发现了一些新的地质现象,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背景信息。通过航放数据的多参数复合异常的筛选、模式识别和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初步预测了四片成矿有利地段。经野外验证,在其中三片地段发现了四条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矿构造带、多期次的热液脉体、强烈的近矿围岩蚀变、原生和次生铀矿物及高的铀矿化。地质勘探部门已将这三片地段作为优选的找矿靶区,准备进行详查和深部揭露。  相似文献   

9.
利用以航放为主的多源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技术,对连山关地区铀成矿地质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包括产铀岩体的划分、成矿构造格局的确定以及矿区地质填图等。发现了一些新的地质现象,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背景信息。通过航放数据的多参数复合异常的筛选、模式识别和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初步预测了四片成矿有利地段。经野外验证,在其中三片地段发现了四条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矿构造带、多期次的热液脉体、强烈的近矿围岩蚀变、原生和次生铀矿物及高的铀矿化。地质勘探部门已将这三片地段作为优选的找矿靶区,准备进行详查和深部揭露。  相似文献   

10.
诸广山成矿区铀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诸广山成矿区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区内典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该区铀矿床成矿模式,指出成矿地质流体是上地幔热流体对富铀的前寒武纪基底、印支期、燕山期富铀花岗岩体交代、萃取作用的产物。成矿铀源来源于前寒武纪富铀基底和印支期、燕山早期富铀花岗岩体,成矿作用受统一的晚中生代伸展构造—深源岩浆热液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了内带碎裂蚀变花岗岩微脉浸染型、硅化碎裂花岗岩脉型铀矿床和外带构造角砾岩脉型铀矿床等3种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11.
对桂北地区的重磁场特征,深部构造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尤其根据地球物理研究,讨论了铀的成矿特点,涉及到铀源体、花岗岩浆的热力和机械力对铀矿化的作用、深部地质作用、热液作用、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形成环境、黄铁矿的来源及其对铀矿化作用、震旦-寒武纪和泥盆纪地层的铀成矿问题以及铀成矿的简单模式。根据铀矿化与地球物理场的联系,以及由重磁场研究推测的成矿地质环境,建立了物理-地质模型,进行了铀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华南最重要的铀矿化类型。与下庄铀矿田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帽峰岩体。选择以帽峰岩体为突破口,从岩石地球化学的角度来阐述华南花岗岩与铀成矿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其岩体构造环境及其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摩天岭地区铀成矿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天岭地区铀成矿与岩体风化剥蚀、大气降水、储矿构造闭合性及特定的还原环境密切相关;岩体表层风化剥蚀物和变质岩残留体为铀成矿提供铀源,表层浸取作用使铀从铀源体中浸出,并随大气降水沿构造进入地下,硅质热液活动将成矿流体加热并上升到近地表成矿.从铀源、水源、热源、储矿构造及还原环境等方面对其成矿特征进行了简单叙述,并建立了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不整合脉型铀矿床产于古老的地台区或地盾区,具有内克拉通盆地和古裂谷的地质演化特点。铀的成矿有多期性。矿床受断裂构造带,太古代杂岩体和花岗岩带控制。铀工业富集形成于造山运动晚期花岗岩广泛侵入之后,高品位铀矿化受层位、剪切带和不整合面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合了一些野外实际地质资料和11个矿区35个矿床的有关资料,认为成矿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铀源层是成矿的物质基础,成矿岩体的自变质作用是成矿的充分条件,构造及风化剥蚀作用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成矿岩体几乎无例外地都产于区域性的含铀层位分布区内,  相似文献   

16.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整装勘查区之一,处于祁漫塔格复合构造岩浆带的乌兰乌珠尔复式岩体是已发现铀矿化的主要聚集地。研究阐述了乌兰乌珠尔复式岩体不同期次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黑山铀矿床矿化特征等,从铀源、岩浆活动、构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乌兰乌珠尔岩体的铀成矿条件。研究表明,乌兰乌珠尔复式岩体具有产铀岩体岩石化学特征,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与铀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岩体地表出露范围放射性背景高、异常多、构造控矿明显,岩体北缘的黑山铀矿化具有明显的构造、蚀变等控制因素,NE和NW向剪切断裂是有利赋矿的断裂。综合上述因素认为乌兰乌珠尔岩体具有很好的铀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多次野外踏勘取样和大量地质资料研讨的基础上研究了潜水氧化带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并按照铀元素成矿过程“源、运、积”的演化轨迹,对矿床成矿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并按照不同成矿阶段,对成矿作用进行定量判别;对该区二次还原成矿作用以及潜水转层间的特殊成矿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蚀源区花岗岩体开展古铀场和铀差场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和成果。开展的高精度磁法测量对查明支谷底部基岩起伏变化和埋深,以及划分支谷边界、探测深部构造均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东地区部分花岗岩体铀含量及迁移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东地区部分花岗岩体铀、钍数据整理,分析和计算得到花岗岩古铀量、活化铀、迁移率数据,进而划分出富铀岩体、铀源体、低富铀岩体、低铀源体、含铀岩体和一般岩体。探讨了花岗岩体铀迁移富集及分布规律,可为该地区寻找与花岗岩有关的铀矿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型铀矿富矿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研究201、361和其它花岗岩型富铀矿床地质特征和地质条件以及对富矿床和贫矿床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对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富矿形成条件、富集机制、找矿判据和靶区。第一次全面阐述了花岗岩型铀矿富矿成矿规律。首次提出铀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沉淀是富矿形成的基本机制,叠加致富不是富矿形成普遍规律,富矿床多为一个成矿阶段或主要为一个成矿阶段形成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锆石特征及铀含量在铀成矿远景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两方面研究了锆石特征及其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表明锆石晶体颜色与铀含量有关;在普平的锆石群型研究法基础上,设计了锆石群型分区图,得出产铀矿岩体的锆石群型主要在Ⅱ区,其次为Ⅳ区;锆石中的U和Th,Hf,Ta呈同步增长趋势;产铀矿地质体中锆石铀含量明显增高,其灵敏度远大于岩石铀含量;锆石铀含量高的时代往往与该地区该时期产出铀矿的情况较好有关。统计了1785个数据的锆石平均铀含量,得出了明显的规律,即锆石平均铀含量在产铀矿好的地区、岩类、地质体及成矿带均高于在成矿不好或非产铀矿的地区、岩类、地质体及成矿带者。由此可见,区域上锆石平均铀含量实际上反映了区域含铀的原始背景值,其高低直接制约着尔后铀成矿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评述了已知铀成矿带和远景区的铀源条件,并对81片地区岩浆岩的锆石平均铀含量作了对比分级,提出了值得进一步工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