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拉豪合并对全球水泥行业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是西方第六次兼并浪潮中的标杆性事件。对于处在行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我国水泥行业,"拉豪合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拉豪合并对全球水泥行业的演变会有什么影响,对我国水泥行业市场走势、企业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企业未来该怎么做,我们能够从中借鉴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刊综合消息:6月25日上午,由中国建材报社举办的"拉豪合并对中国水泥行业的启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产业政策司处长袁克兰,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金隅集团董事长蒋卫平,中材集团副总经理于国波,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中国建材股份公司副总裁、中国联合水泥集团董事长崔星太,中国国际金融投资银行部并购组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子龙,瑞银证券中国宏观经济学家胡志鹏,摩根士丹利证券研究部主管、副总裁王吉红及副总裁章俊,新财富建材行业最佳分析师曾豪等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拉豪合并事件对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颖 《中国水泥》2014,(6):42-44
正中国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已经实现了一个飞跃动用行政问责是控制新增产能的最有效手段建议政府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予以高度重视2013年以来,国务院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家及各有关部门针对化解产能过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去年10月国务院颁发(2013)41号文《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严禁新增产能项目,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基础上,2015年底前再淘汰水泥(熟料及粉磨能  相似文献   

4.
左娅 《中国水泥》2013,(7):36-38
人民日报记者左娅就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于今年春节对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雷前治等行业领导进行了专访,并以《水泥业:产能扩张必须刹车》为题在《人民日报》上刊出。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国务院、发改委和工信部等各级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目前正着手制定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此,本刊特全文予以转载,以期全行业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发改产业【2013】892号"文件以及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全力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严峻局面,实现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两大水泥巨头拉法基和豪瑞合并一事在国际建材工业引起震惊,就此事,我认为可用八个字来形容:"情理之外,意料之中"。之所以是"情理之外",是因为在合并公布之前,双方没有走漏任何风声;之所以是"意料之中",是因为这是世界水泥工业经过2000多年发展的必然规律,世界水泥工业格局与世界经济发展相一致,面对产能过剩、无序竞争、低价倾销的市场现状,必然需要企业联手。在拉法基、豪瑞双方都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只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联手短时间内分别在昆明和沈阳召开了西南和东北两个地区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提高企业效益论坛会。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畅谈了行业协会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中所起的积极作用。高峰论坛的召开是形势所需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国家经济增速下降、水泥市场需求疲软;企业效益下滑、化解产能过剩没有见效的情况下,整个行业发展处于一个转折期。6月底也是贯彻落实国发〔2013〕41号文件精神(下称41号文件),按照"分业施策"原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4月,世界水泥行业两大巨头拉法基集团(Lafarge)与瑞士的豪瑞(Holcim)正式宣布合并,预计合并后所产生的协同效益共计超过14亿欧元,这是有史以来水泥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两大集团的合并,在中国水泥行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昔日的竞争对手成为今日的合作伙伴,对于中国水泥企业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目前,中国有3000多家水泥企业,水泥行业的集中度还很低,行业并购也大多处于"圈地"、以大"吃"小的初级状态,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强势企业间的整合。10月28日,中国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下  相似文献   

8.
产能过剩的问题困扰水泥行业多年,当前这一现象仍在进一步加剧,盲目扩大产能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地遏制。越来越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不利于水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造成资源消耗严重,还严重污染了环境,许多企业生存堪忧。《中国水泥》特别本期邀请众多行业内知名专家、有影响力人物对这一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对于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9.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但产能过剩依然是转型升级的"拦路虎"。以水泥为例,作为国家基础性的水泥行业在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中,水泥行业也从"夏日高温"发展到了"冬日严寒"。一方面,国家频频下发文件控制产能,但似乎政策失灵,依然搞不定产能过剩的顽疾;另一方面,水泥生产线仍在建设,产能过剩进一  相似文献   

10.
<正>受产能严重过剩影响,2013年宁夏水泥行业利润恐与2012年持平,并且南北市场出现了分化。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各省市经济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各行各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成绩斐然。不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部分行业发展过快,最终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长效发展受到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仅630余万,水泥产能已达到了2600万吨,人均水泥产能占有量近4吨,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直接导致宁夏水泥行业利润急剧下降,从2010年最高峰全行业利润8亿多元,骤降为2012年的0.1亿元。近日,记者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1.
冯刚 《中国水泥》2014,(9):16-18
一、湖南省水泥协会对国家遏制新增产能、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矛盾的态度 遏制新增产能、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矛盾,是国家加快提升我国水泥工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水泥行业经济效益,促进水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措施,湖南省水泥协会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家遏制新增产能、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矛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积极向国家、省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我省水泥行业发展动态、水泥产能过剩情况和违规建设水泥项目情况,真正使我省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水泥工业经过快速发展,随着"十二五"末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水泥需求出现下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问题突出,同时,仍有新建线在投产,进一步加剧产能严重过剩。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以产能利用率作为产能释放过剩的评价指标,就水泥行业而言,产能利用率应控制在80%左右,即过剩率在20%左右视为合理。依据该标准,我国水泥产业的产能过剩率自2011年至2014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6%、  相似文献   

13.
马克 《四川水泥》2013,(5):32-32
近几年,水泥行业谈得最多的是莫过于产能过剩。随便问一个水泥行业从业者,对水泥业现状的认识,回答肯定是产能过剩。对产能过剩的认识,业内人士已用"全局性"过剩来形容。一方面用以区分前些年的局部过剩;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过剩程度的更进一层,由产能过剩,上升到了新型干法产能过剩。然而,对于目前产能过剩的状况,并非所有人都清楚。某大报近期关于西南地区水泥市场产能过剩的报道,仍然把产能过剩归咎于落后产能,甚至认为落后产能仍是目前解决产能过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38号文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水泥行业被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文件公布后,在行业内引起重大反响,对目前我国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存在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经济低迷期造成一批行业的严重过剩,导致企业的市场重组,拉豪合并也是在这个情况下走到一起的。大企业单凭强化内部管理或单个项目的投资难以以点带面带动新的盈利增长点,就像国内个别水泥企业尽管实力很强,但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还不断新建生产线,资本市场的反应似乎并不认同。没有战略性大手笔,难扭市场大乾坤,  相似文献   

16.
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落下帷幕,一年一届的"两会"成功闭幕。此次两会上不少与水泥行业休戚相关的提案、建议的声音还言犹在耳,3月20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水泥企业领导人高峰论坛—"2015年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简称CCA2015年C12+3峰会)在杭州召开。业内将目光再次聚焦在水泥未来发展之路上。本次会议在围绕"新常态稳定行业效益、靠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主题下,主要探讨了化解产能过剩、稳定行业效益、推进兼并重组、加快走出过国门等内容,为水泥行业发展指明了道路,也对水泥行业面临的问题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7.
助磨剂行业一向以配方最为神秘,但是目前很多水泥企业已经得到了配方,这让助磨剂行业企业,不再可能"得配方便得市场",如此一来助磨剂企业将如何竞争呢?从无到有,水泥助磨剂行业,伴随着中国水泥行业走过黄金十年,也渐成规模。但是,黄金十年之后,水泥行业迎来了巨量的过剩产能。如何消化这些产能呢?水泥行业选择了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去产能化战略,接下来,中国水泥行业将进入或者已经进入大企业  相似文献   

18.
读者之声     
《四川水泥》2012,(6):14
<正>价格战导致宁夏水泥行业利润下滑在上一期的杂志中,《宁夏:产能严重过剩,全行业利润下滑》一文对今年宁夏水泥行业利润作出了大幅下滑的判断。并还通过分析宁夏的水泥产能情况,最终得出水泥行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为产能严重过剩。但笔者不这样认为,与其说宁夏的水泥行业利润大幅下滑是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引起的,还不如说由于水泥厂之间的价格战造成的。东北三省的水泥产能也过剩十分严重,但是人家不打价格战,  相似文献   

19.
近日,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依据最近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国民经济正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开展,水泥行业9月份的数据也呈现上升转好迹象.但并不能盲目乐观,总体来看,我国水泥已进入全局性产能过剩、低速发展格局,因而更要严控新增产能,加快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完成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水泥产能过剩"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未来水泥行业的发展众多水泥企业与媒体甚是堪忧,如今又有权威人士表示水泥行业进入全局过剩状态,这犹如一颗定时炸弹,让众多与水泥相关的企业感到了强烈的不安全感,然而笔者认为水泥产业进入全局过剩,我们不能仅仅对这一现象表示出恐慌与不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着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针对水泥行业,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重申降低低标号复合水泥比重,也首度将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提上议程。针对水泥行业,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重申降低低标号复合水泥比重。化解产能过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有人认为国务院近日力推的产能过剩路线图"前所未有"的时候,也有企业呼吁,如若各方利益不撇清,企业难真正抽身于产能过剩的泥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