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采用样板测量调心滚子轴承内滚道曲率和位置的弊端,提出一种精确测量方法。该方法可量化调心滚子轴承内滚道曲率和位置的测量结果,并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原检测方法规定使用样板和专用仪器测量调心滚子轴承外圈滚道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该方法人为因素影响大,仪表调整困难。对原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测量方便,保证了滚道尺寸、形状和位置严格控制在公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陈虹 《机电工程技术》2015,(1):79-81,122
调心滚子轴承的生产工艺设备落后,制造水准较低,测试手段较落后等因素直接影响其质量的提高。目前,国内制造厂家基本上采用样板法和测量双滚道对称度的方法来间接测量内圈滚道曲率半径和曲率中心位置。该方法误差大,精度低。介绍一种调心滚子轴承滚道曲率半径和中心位置测量仪,其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是适用于工序间检查站的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4.
《轴承》2016,(10)
受调心性能和尺寸较大的影响,特大型调心滚子轴承成品的径向跳动无法直接准确检测,只能检测外圈外径相对外滚道的跳动和内圈内径相对内滚道的跳动间接控制,因此,根据调心滚子轴承的特点设计了专用的检测平台,可实现特大型调心滚子轴承成品的径向跳动的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5.
赵柏勋 《轴承》1990,(2):43-45
影响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位置偏差的主要因素是曲率半径变化和曲率中心位移偏移。文中对6种典型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从中确定滚道位置最大允许偏差范围,作为加工和测量时的控制值。还介绍了一种简易的测量装置。附图2幅,表1个。  相似文献   

6.
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车加工要用位置样板检查和控制滚道位置精度,现有样板的尺寸标注和参数选择有不合理之处,使计算方法繁琐制造不便。针对以上问题,对尺寸标注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使该样板设计、制作和使用简捷、方便、直观。  相似文献   

7.
张彬  王旭飞 《轴承》2003,(4):36-37
在分析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形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滚道对角线的尺寸公差,尺寸相互差和接触点位置公差等的综合测量方法,来控制内滚道的尺寸及形状误差,使其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赵尉曾  张向东 《轴承》1997,(1):37-39
介绍了用仪器仪表测量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位置的方法及测量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调心滚子轴承的质量颇有好处。附图2幅。  相似文献   

9.
赵春永  于正坤 《轴承》2004,(2):29-30
车加工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直径测量一直采用极限样板,这只能对产品进行定性分析,当样板基准面与内圈端面歪斜时,还会造成测量误差。改用外锥直径标准件测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传宪 《轴承》2007,(6):31-32
由于滚子和内、外圈的制造误差,使滚子及内、外滚道曲率位置存在误差,导致调心滚子轴承的实际压力角和理论压力角存在偏差。介绍了用CL-1A轮廓仪测量内圈压力角偏差的方法,并用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应佳楠  张娟娟 《哈尔滨轴承》2020,41(1):50-51,54
风电偏航与变桨轴承在加工过程中及成品验收时均需要对滚道直径进行测量。由于风电产品升级,滚动体尺寸变大,现有的测量工具已经无法很好满足滚道直径尺寸的测量,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进度。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滚道直径测量尺结构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量效率与测量精度,保证了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志英  李艳红 《轴承》2002,(3):18-19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座圈滚道在磨加工时存在滚道位置Δx测量值不稳定 ,分析可知 ,半径R、中心高H和滚道直径尺寸等因素均会对滚道位置Δx产生很大影响。而工艺规定VDep、沟形样板、斜向圆跳动已控制了滚道的形状与精度 ,能够满足产品要求。所以在工艺中可以取消滚道位置Δx的控制。附图 3幅 ,表 3个。  相似文献   

13.
陈静 《轴承》1998,(8):17-20
介绍了非对称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过一次成形仿形板的设计方法。使用一次成形仿形板,在车削滚道时采用基面定位且在一次装夹中完成,使设计、定位和测量基准重合,保证滚道位置精度.减少两沟直径差。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调心滚子轴承内滚道常用磨削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发现错位磨削法在加工调心滚子轴承内滚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微分方程组,采用预估-校正GSTIFF(Gear 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对其进行求解,研究了当圆柱滚子轴承合套参数满足CN组条件下,轴承滚道直径和滚子直径对轴承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内滚道直径、滚子直径的增加,轴承振动值和各倍频的幅值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外滚道直径的增加,轴承振动值和各倍频的幅值均呈增大趋势;滚子直径对轴承径向振动影响最大,外滚道直径次之,内滚道直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陈静 《轴承》2002,(6):25-27
由于在车削圆锥滚子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套圈时 ,所用样品宽度方向无磨量 ,造成车削滚道测量值与磨削滚道前的测量值之间产生误差 ,并对此误差进行了公式推导和验证。附图 3幅。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3种常用的调心滚子轴承外滚道直径测量方法,并对3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轴向测量法测量准确、精度高,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于明珍 《轴承》2001,(10):18-19
符号说明Gmax 内圈两滚道中心距的最大值Gmin 内圈两滚道中心距的最小值Dpw 滚动体运动中心圆直径De1 Gmin、无游隙时内组件的外复圆直径Dw 滚动体直径De 外滚道直径di 内滚道直径De2 Gmax、无游隙时内组件的外复圆直径调心球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装配时 ,一般先分选内、外滚道的直径尺寸偏差 ,然后按计算后的径向游隙合套 ,在合套的过程中 ,经常出现计算游隙与实际游隙不相符合的现象。直观认为是内圈两滚道中心距对装配游隙的影响较大 ,由径向游隙的计算公式Pd=De-di- 2Dw 可知 ,De 的变化能体现P…  相似文献   

19.
李芬 《轴承》1999,(10):15-16
分析了交叉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特点,着重对轴承套圈滚道尺寸及其相关尺寸和位置尺寸的加工和测量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调心滚子轴承内圈两滚道中心距影响成品配套径向游隙和调心灵活性,加工过程中两滚道中心距是用间距样板控制的,间距样板的设计参数的选择影响测量误差。用原设计方法设计的间距样板测量的两滚道,其中心距误差大,对原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保证两滚道中心距严格控制在适当公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