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开环调速机械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星形三相六状态工作模式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和电压回路方程,对调节PWM占空比和调节直流电源电压两种调速方式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开环机械特性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对一样机的两种调速方式开环机械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推导的机械特性表达式的正确性.调节PWM占空比调速时,空载和轻载由于电流不连续,机械特性较软,随着负载增加,电流连续,机械特性变硬.调节直流电源电压调速时,电枢电流始终保持连续,机械特性较硬.分析了PWM开关频率、电枢电感对机械特性的影响,所得结论为无刷直流电动机及控制器设计中相关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永磁电机机械特性曲线的非常规测量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许多场合的电机机械特性的测试.本文分析了电机机械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永磁电机机械特性曲线的非常规测量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如今机械特性参数在线监测采用的主要方法及机械特性参数确定的方法,分析了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技术现存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高V型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对电机实际工作过程中驱动头的椭圆运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坐标变换,分析得出该型电机驱动头的椭圆运动轨迹为一斜椭圆.该电机驱动头的斜椭圆轨迹不仅与两个兰杰文振子的纵向振幅有关还和安装角θ有关.采用等速点分析的方法,利用冲量定理对正常安装形式下驱动头的斜椭圆轨迹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对电机动子的驱动过程进行了完整分析,并得到了该型电机的机械特性方程,仿真了在该安装形式下电机的机械特性.通过和同类电机的试验对比,可以确定所得到的机械特性方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高压电器》2017,(5):56-62
笔者在理论分析操作机构标准和异常机械特性曲线基础上,对40.5、252、1 100 kV 3个电压等级的高压断路器液压弹簧和弹簧操作机构的机械特性进行了测试,同时研究了操作机构机械特性参数变化对操作机构机械性能的影响。理论及试验研究表明:操作机构的机械特性能够反映机构的机械状态,通过对操作机构机械特性的分析可以评估操作机构的运行状况,研究结果对断路器操作机构状态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中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高压SF6断路器机械特性仿真模型。得到了缓冲器缸体与活塞杆之间不同配合间隙分布及缸体中不同阻尼孔结构等情况下的断路器分闸过程的机械特性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对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机械特性仿真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双凸极电动机的转矩构成和绕组电流变化规律以及机械特性.结合永磁双凸极电动机和混合励磁双凸极电动机样机实验,揭示了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机械特性,验证了文中分析及结论的正确性,为双凸极电动机的分析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永磁式双凸极电机机械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凸极电机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交流调速电机,由于对其特性研究不多,目前该种电机的应用还很有限.本文以12/8极永磁式双凸极电机(DSPM)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法对电机内电磁场分析结果为基础,运用理论分析及系统稳态运行仿真模型,对永磁式双凸极电机的机械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将机械特性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2内特性曲线最硬,区域1、3内特性曲线均较软.在一台原理样机上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及仿真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张禹 《电器评介》2014,(10):59-59
本文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参数表达式,对比其固有机械特性,分析了三相异步电动机降低电源电压和转子串联对称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指出了两种人为机械特性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环境温度变化对液压操动机构的机械特性(含缓冲特性)影响较大,特别是温度较低的运行环境,甚至会影响到产品的可靠运行。文中通过液压弹簧操动机构仿真建模,对其机械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液压弹簧操动机构在不同温度下的机械特性(含缓冲特性),重点对低温工况下的低温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为液压弹簧操动机构的优化设计以及运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原动机和调速系统(原动机侧)的周期性扰动是引发强迫振荡的主要原因。基于扩展的多机Phillips-Heffron模型,推导了从原动机侧扰动到发电机机械功率的传递函数矩阵,并证明该矩阵在正常参数范围内是主对角占优的。据此,对于原动机侧周期性扰动、故障及参数异常等引发的振荡,具有最大机械功率功率谱密度的发电机原动机及调速器就是可能的扰动源;在考虑了励磁和负荷侧扰动源对机械功率的影响后,推导了从励磁和负荷侧扰动到机械功率的传递矩阵,从理论上证明了将机械功率功率谱密度最大的发电机定位为扰动源是准确合理的。10机39节点算例和华北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适用于小样本训练的自组织映射(SOM)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突出特点,分析了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与对应机械故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作为训练与识别样本并基于SOM的真空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方法。重点介绍了应用该方法进行断路器机械故障分类的全过程:通过提取正常与故障状态下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并输入至SOM网络中进行故障区分。实验分析表明,该故障诊断方案可有效对真空断路器常见机械故障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3.
220kV复合绝缘子机电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合绝缘子的电气及机械性能是复合绝缘子能够长期可靠运行的保证。笔者抽取了11支在东北地区挂网运行不同时间的220 kV复合绝缘子,利用工频试验变压器、冲击电压发生器和机械拉力机分别进行了自然污秽闪络、人工污秽闪络、50%雷电冲击闪络、50%机械负荷耐受和机械破坏负荷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性能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污闪电压和雷电冲击闪络电压与运行时间没有明显关系,与绝缘子结构高度成正比关系,早期楔式结构的复合绝缘子机械性能下降明显,且160 kN吨位复合绝缘子机械强度降至额定负荷以下,建议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复合绝缘子机械性能的下降,采用定期抽检的方法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如今机械特性参数在线测试采用的主要方法及机械特性参数确定的方法,讨论了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其发展方向是具有机械特性在线监测功能模块的智能化断路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电气开关电接点的机械抖动次数,特别是为了测量电接点的机械抖动次数,研制了基于微控制器的机械抖动次数测量系统。论述了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和程序流程框图,以及关键程序源代码。对轻触按钮开关、复式按钮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的机械抖动次数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机械抖动次数是随机数,为0~11;对于复式按钮开关而言,前沿抖动次数一般小于后沿抖动次数;对单刀双掷开关而言,前沿抖动次数明显大于后沿抖动次数;人们在操作按钮开关时,要迅速果断且用力要恰当,这样有助于减小机械抖动次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可现场带电作业的GIS振动信号检测方法,掌握不同机械故障类型下的振动信号特性,建立GIS机械故障诊断数据库,利用110 k V单相分箱GIS设备建立了一套GIS机械故障检测平台。通过构建螺丝松动和互感器振荡两种常见的GIS机械故障,并利用传感器测量GIS正常运行振动信号和两种故障下GIS振动信号,利用总体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提取振动信号的特征量,再将通过EEMD预处理得到的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实测信号的分析结果说明,采用经EEMD算法的预处理后再进行HT变换的方法对GIS机械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可以有效地处理GIS振动信号,从而建立GIS机械故障诊断数据库,为实现现场带电检测GIS机械故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机械手臂的设计开发难度,并使之尽早地投入应用,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和Arduino平台的六自由度可控机械手臂。提出六自由度可控机械手臂的控制方案,给出机械手臂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详细设计六自由度可控机械手臂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给出关键参数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最后,设计制作可控机械手臂实物,并利用机械手臂书写(绘制)大写字母"M"。设计过程与实物应用效果表明:基于单片机和Arduino平台的六自由度机械手臂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真空断路器中关键零件机械可靠性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两种与高压断路器机械可靠性特点相适应的机械可靠性计算模型,并运用模型对目前在我国中压电网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真空断路器的机械可靠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对断路器机械可靠性影响较大的主要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可靠度和在断路器不同开断次数下的可靠度,为提高高压断路器的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振动诊断综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常广  张振乾  王毅 《高压电器》2011,47(8):85-90
针对高压断路器的机械故障诊断问题,笔者评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振动诊断的方法.从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故障识别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展望了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振动诊断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A new research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medium-voltage (MV) vacuum circuit breaker's (CB's) mechanical condition monitoring, which combines the mechanism dynamic features simulation and mechanical condition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 This method includes three steps: First, the relations between eigenvalues and mechanical failures of a vacuum circuit breaker (CB) through simulation instead of measurement are obtained.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dynamic features of a vacuum CB in failure are sim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rameter that can be monitored-main angle-has different characters for different mechanism failures. Second, the eigenvalues for different failure conditions are described by three parameters. Third, mechanical condition recognition of the MV vacuum CB by an algorithm based on ANN is realized. It is concluded by the work mentioned above, both the known mechanical condition type and the new mechanical condition type of the medium-voltage vacuum CB can be recognized with predetermined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