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山金矿带是甘肃地区发现的超大型岩金矿床,经多年的地质勘查研究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矿带岩浆活动以及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千枚岩和斜长花岗岩脉内外基础带周围分布大量矿化,具有较大的矿床规模,矿体呈现NEE向展布,倾斜S,倾角为50°~70°,在走向上矿体分段富集,垂直方向上为等距平行分布,具有中等性的金品位和连续性的矿化,浅层低温热液型金矿该矿的主要成因类型。该矿带有六个矿段之分,目前研究程度较高的分别为葛条湾矿段与安坝矿段,其他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很多矿脉走向以及深部延伸上都没有进行封闭控制。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对该矿化带展开更加深入的勘查研究工作,提出找矿前景,以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桦甸市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东 《甘肃冶金》2011,33(6):78-81
北沟矿床位于夹皮沟金矿区北西向主剪切带中段,钾质花岗岩带北东盘(内外带),以石英脉型及石英细网脉型为主。通过对北沟金矿床控矿构造、矿化规律、岩石地球化学及深部探矿成果等的综合研究,提出矿床深部仍有很大找矿潜力,并指出了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东风金矿床171号脉位于玲珑金矿田的东南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充分借鉴前人科研工作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东风金矿床171号脉三维空间立体建模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金品位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和随机性。通过矿化规律研究和矿化趋势分析,并结合控矿因素特征,认为在矿体走向上存在NW(浅部)和SE(深部)2个矿化富集带,可作为下一步勘查的重点,沿矿体倾向深部亦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4.
阳山金矿带是甘肃地区发现的超大型岩金矿床,经多年的地质勘查研究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矿带岩浆活动以及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千枚岩和斜长花岗岩脉内外基础带周围分布大量矿化,具有较大的矿床规模,矿体呈现NEE向展布,倾斜S,倾角为50°~70°,在走向上矿体分段富集,垂直方向上为等距平行分布,具有中等性的金品位和连续性的矿化,浅层低温热液型金矿该矿的主要成因类型。该矿带有六个矿段之分,目前研究程度较高的分别为葛条湾矿段与安坝矿段,其他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很多矿脉走向以及深部延伸上都没有进行封闭控制。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对该矿化带展开更加深入的勘查研究工作,提出找矿前景,以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杜荒岭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晚期的石英闪长(斑)岩中。矿体严格受NEE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和隐爆角砾岩筒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组成及组构,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金的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属燕山晚期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总结本区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礼县大埝下金矿是礼(县)-岷(县)金矿集中区东段新发现的金矿床,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对于陇南-天水地区或其他具有类似地质情况地区的找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矿床与中川花岗杂岩体的空间距离、控矿断裂特征、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和现有勘查程度进行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与中川花岗岩体有关,将中川岩体的成矿范围向外拓展了3 km。现有矿体在走向(平面)和倾向(剖面)上都有发展前景,特别是矿体的南西端,矿体厚度大,深部揭露很不充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投入较大工作量,采用钻探与硐探相结合的手段,扩大现有矿床规模。现有矿体属于品位低、规模大的氧化矿体,适合采用大规模机械化露天开采。  相似文献   

7.
邹立站  孙景东 《黄金》1994,15(5):17-21
小塔子沟金矿床为华北地台北缘具有代表性的绿岩建造金矿床之一。该矿床具有构造简单,矿体薄,品位高,厚度和品位变化系数均较小,延深大于延长和易分选等特点。利用侧伏规律进行深部找矿,寻找平行脉和新类型金矿是含后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甘肃阳山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与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阳山金矿带是武警黄金部队发现的超大型岩金矿床,通过15 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共探获(332+333+334)金资源量340 t。安昌河-观音坝断裂控制了矿带的岩浆热液活动和成矿作用,矿化一般产于千枚岩与斜长花岗斑岩脉内外接触带附近,其矿床规模大,矿体走向NEE,倾向S,倾角50~70°,矿体在走向上分段富集,在垂向上平行等距分布(平距40~120 m),金品位中等,矿化连续,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阳山矿带被划分为6 个矿段:泥山、葛条湾、安坝、高楼山、阳山(观音坝)和张家山矿段。目前,仅安坝矿段和葛条湾矿段地质工作程度相对偏高(达到或接近普查程度,局部达到详查程度),其他矿段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现多条矿脉走向延伸和深部延深均未完全封闭控制。基于前期的科研和勘查工作,阳山矿区深部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开展进一步的勘查工作,金矿找矿有望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周世荣 《甘肃冶金》2013,35(2):62-64
驴耳朵山金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赋矿地层为前志留系第六岩组下部第2层含炭质千枚岩与细碧岩或细碧凝灰岩接触带的石英脉。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金矿体呈似层状或脉状,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特征,赋矿岩石为含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矿体在地表不连续,但在深部沿脉坑道中连续性较好,沿走向厚度变化不大,且沿倾向厚度呈明显变厚趋势;品位自地表向深部也呈变富趋势。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本文通过对矿体赋存规律、矿化特征及岩石含金量等特征分析,认为驴耳朵山金矿受岩性和脆性-韧性断裂控制,属区域变质中温热液充填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碾子沟金矿成矿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爱华  刘鹏鹗 《黄金》1996,17(4):8-12
本文根据碾子沟金矿深部及外围找矿研究,对碾子沟金矿所包括的已有矿床和矿化区,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地质因素、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加以研究对比,进而对各矿区进行成矿远景评价,为矿山寻找新的矿段,解决了矿山的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11.
隋风春 《甘肃冶金》2012,(1):95-97,101
瓦屋沟金矿床是李岷金矿带上李坝金矿田内中型金矿床之一。矿区南测毗邻李坝金矿床,北侧与赵沟金矿床接壤。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矿体特征以及围岩蚀变等对瓦屋沟金矿床进行了论述。矿带总体呈86°~115°方向延伸展布,受F3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特征显示:断裂构造是该区主要的控矿因素,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化程度的高低与蚀变的强弱呈正相关,蚀变越强,矿化程度就越高;蚀变越弱,矿化程度就越低,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化,最不密切的蚀变类型为绿泥石化。  相似文献   

12.
三官庙金矿床处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内,金矿床产于镇安—板岩镇主断裂及其南分支断裂夹持的构造透镜体中,构造控矿明显,赋矿地层为青白口系耀岭河组。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金矿体特征、赋矿地层及岩性、构造与成矿、岩浆活动与成矿、矿石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6个方面对金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金矿物分布于非金属矿物与毒砂粒间,以单粒金居多,形态主要为片状、粒状、麦粒状和树枝状。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As、Sb、Hg等头晕指示元素大多位于金矿体中上部,具较高异常浓集中心,说明矿体整体剥蚀程度较浅;Bi、Mo、Co、Ni等尾晕指示元素异常较弱,说明已有工程未控制到矿体尾晕;Au1号矿体部分地段和Au3号矿体在16线附近由浅至深头晕元素异常强度具增高趋势,说明矿体向深部仍有一定延伸。综合研究认为三官庙金矿床属于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矿床深部及外围具较大找矿潜力,深部Ⅰ、Ⅱ号找矿靶区及外围北矿化蚀变带东延地段及南矿化蚀变带为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新城金矿床已发现工业矿体2条,均位于焦家断裂带下盘,呈似层状、层状产出;矿体从上至下具有"低品位→高品位→低品位"的变化规律;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下盘蚀变具有"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带→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带→花岗闪长岩带"的变化规律;新城金矿床在深部以及倾向延伸方向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归来庄金矿床位于中生代铜石杂岩体的东部边缘,是我国最大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金矿主矿体受控于F1断层。为揭示主矿体深部矿化空间特征,指导深部找矿,利用Surpac软件建立了归来庄金矿主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在对样品数据进行样长统计分析、处理特高品位等工作后建立块体模型,运用3次距离幂次反比法对金矿床资源量进行估算,并通过生成1-1号和1-2号矿体在不同方向和深度的品位变化趋势曲线,对三维模型金矿体估算结果进行验证与分析。通过建模实现了归来庄金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通过分析建模结果,在深部发现了不整合面上还存在一层矿化体,为磨坊沟式金矿,可作为下一步深部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老硐沟金矿床成因类型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具有争议,主要存在内生矿床与外生矿床2种不同认识。经过对前人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多次野外和井下坑道调查,论述了老硐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成因类型,提出老硐沟金矿属于内生热液蚀变型金矿床,而不应称之为氧化淋滤型金矿床,深部原生矿同样具有较大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这一认识将对该地区今后的深部探矿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排山楼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为受控于韧性剪切带的大型金矿床。该矿床成因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通过总结排山楼金矿地质特征及其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区内韧性剪切带为控岩(控矿)构造,控制着赋矿糜棱岩和金矿体的空间展布,向矿区深部赋矿岩石变薄,找矿空间变小。通过分析T4矿体的品位和厚度分布规律发现,矿体厚度及品位分布规律在空间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根据金品位等值线图判断矿体向南西侧伏。研究认为T4矿体在南西深部其厚度及品位降低趋势明显,向深部工业价值不大,应重点加强对其他韧性剪切带找矿潜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玲珑金矿和焦家金矿是胶东地区大型金矿田,玲珑金矿田以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主,焦家金矿田以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主。在简要概述区域构造背景基础上,分别对2个大型矿床的成矿构造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郭家店幔枝构造对2类矿床的成矿控矿作用,郭家店幔枝构造外围拆离带发育的一系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着矿床的分布,而矿化类型受断裂性质及位置的控制。依据幔枝构造理论,胶东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依据该理论,研究了玲珑和焦家矿区的矿体分布、延伸及蚀变特征,进行成矿作用分析并推测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杜荒岭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晚期的石英闪长(斑)岩中.矿体严格受NEE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和隐爆角砾岩筒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组成及组构,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金的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属燕山晚期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总结本区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山阳县龙头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头沟金矿位于山阳一凤镇大断裂和镇安一板岩镇大断裂之间,受褶皱、地层及和东西向主要断层平行的次一级的剪切断层和走向断层控制,金矿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矿床,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石。从矿床地质特征出发,初步总结了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为下一步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曹家埠金矿床经过多年探采总结的地质编录基础上,简单介绍了曹家埠金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从矿脉的空间分布,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体与围岩的关系,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矿化阶段划分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综合论述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同时分析了矿体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并重点论述了该区的控矿构造特征、赋矿规律。通过对曹家埠及其平里店周围的矿床、矿点多年的探采工作,对这类金矿床的控矿构造规律有了新认识,为矿区开展深部和外围探矿,提供了一套合理的找矿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