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建军 《水利学报》1995,(12):54-58
本文从三维恒定雷诺方程式出发导出了计算二维均匀明渠高含沙水流紊流极限切应力τBT的公式.公式中包含了紊动扩散系数εm,并通过分析天然河道实测资料和室内水槽试验资料研究了εm沿垂线分布的规律,结论是明渠高含沙水流的紊动扩散系数εm沿垂线分布规律和低含沙水流的类似,在河底处εm为0;在河底至相对水深0.2范围内εm随水深增加而变大,在相对水深0.2至水面范围内εm为常数.用所得τBT计算公式对部分天然河道实测资料进行验算,大多数明渠高含沙水流属紊流流态,不存在紊流极限切应力τBT  相似文献   

2.
多沙河流水流输沙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费祥俊  舒安平 《水利学报》1998,29(11):38-43
河道中出现的高含沙量水流绝大部分属于非均质两相水流,和低含沙水流一样,同样存在水流挟沙力问题.但由于高含沙水流性质的改变,其挟沙能力关系式与低含沙水流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本文分析了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水流挟沙力关系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水流紊动支持泥沙悬移为基础的水流挟沙力公式,并通过水槽输沙试验得到了含沙量较高(S>40kg/m3)时的一种新型挟沙力公式.该公式通过黄河下游、洛惠渠等实测资料的验证,结果令人满意,可应用于计算不同河槽形态的河道输沙能力,水流阻力.  相似文献   

3.
黄河高含沙水流紊动状态下流变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潢河干支流河道的实测流速,含沙量资料,分析泥沙在高含沙紊动水流中的沉降速度,得到高含沙水流紊动态下的流变参数ιBT,ηT与雷诺数Rem的关系,当Rem〈800时,流变参数随着Rem的增大而增大;当Rem〉800后,流变参数测随着Rem的增大而降低并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黄河主要干支流渭河、北洛河、黄河下游及三门峡水库大量实测资料,结合高含沙水流流变特性分析得出:河道中的高含沙水流的阻力与低含沙水流相同,均可用曼宁公式进行阻力计算;由于黄河泥沙组成较细,d50=0.03~0.10mm,随着含沙量的增加颗粒的沉速大幅度降低,泥沙在垂线上分布变得更加均匀,当含沙量大于200kg/m3以后发生改变;从泥沙存在对水流结构,流速在垂线上的分布特性上分析,含沙量200kg/m3左右时输送最困难,并得到河道实测资料的证实。由于粘性的增大,粗颗粒泥沙在河道中也能顺利输送,洪水期实测含沙量可达800~900kg/m3,表现出高含沙水流的高效输沙特性;黄河下游艾山以下河段实测洪水的最大含沙量为200kg/m3,在流量2 000~3 000m3/s时,高含沙洪水均可顺利输送。利用河道输送高含沙水流入海的主要障碍是改造宽浅游荡河段为窄深稳定的河槽。  相似文献   

5.
含沙量对冲积河流河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泥沙输送的机理随含沙量的变化很大。黄河下游的河道一般呈游荡型或弯曲型,显著特点是在低含沙量和高含沙量条件下都存在着强烈的河道侵蚀及游荡型河道形态,而淤积和游荡则多发生于中等含沙量条件下。一维数值模型揭示了某些河床形态可能与泥沙密度的垂向层状分布及其阻碍沉降效果有密切关系。泥沙含量不大的情况下水流是次饱和的,流速呈对数曲线分布,泥沙容重呈层状分布,次饱和水流造成河床冲刷和弯曲型河道;高含沙水流情况下,水流的紊动结构造成的含沙量纵剖面变化,形成超饱和水流;在更高含沙量(10—100kg/m^3)情况下,悬移质泥沙可造成垂向几乎为常数的宙沙量纵剖面及对数流速分布。这些可以由泥沙引起容重效应的IDV模型进行验证,而河道形态变化可由3D模型模拟。河流形态模拟揭示了在相对低含沙水流中形成游荡型河道,主要是由于河道淤积、壅水、分汊形成新流路造成。当存在高含沙水流时,河床受到冲刷,水位降低,大堤约束河道,从而减小了游荡强度。另外,落淤速度的降低造成河道淤积减弱,形成冲刷,结果高含沙水流却形成了弯曲型河道。  相似文献   

6.
白永峰 《四川水利》1998,19(5):17-21
本文在全面分析了多沙河流河床演变“揭河度”冲刷的研究成果后,利用大量的河流实测资料,计算出反映高含沙水流流态特征参数,挟沙力S、及自动悬浮条件参数值,提出“揭河底”冲刷时水流流态紊动的均质流,且挟沙力S,远远大于最大含沙量Smax,并满足自动自动悬浮条件UJ〈ωS等论点,推动了多沙河流“揭河底”冲刷的研究,并为泥沙工作者提供了大理有价值的实测资料。  相似文献   

7.
高低含沙水流流速分布的统一规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舒安平  刘青泉  费祥俊 《水利学报》2006,37(10):1175-1180
作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典型的固液两相流,挟沙水流流速分布具有与清水不同的变化规律。本文明确挟沙紊流(无流核)为研究对象,通过天然沙挟沙水流流速试验,首先分析紊动状态下高、低含沙水流流速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同时反映含沙量和颗粒级配影响的相对黏度指标,分析高、低含沙紊流的卡门常数κ统一规律及其表达式,由此将高、低含沙水流流速分布统一于卡尔曼-勃兰德尔对数流速分布公式上,并应用室内粉煤灰等试验资料分别验证了卡门常数κ及卡尔曼-勃兰德尔对数流速分布公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本项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揭示高、低含沙水流的水流结构与输沙机理以及对河道整治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含沙水流紊动能量转化与耗散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两相挟沙水流紊动能量平衡方程,推导得出了紊动能转化率kt,表达式以及泥沙悬浮效率系数es表达式。通过应用室内水槽平衡输沙试验实测数据,分析了紊动能转化率kt与有效雷诺数Rem之间关系,并探讨了紊动能转化率kt、泥沙悬浮效率系数es和泥沙悬浮功Es等表述能量的三大特征值随含沙浓度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在高含沙水流(Sv≥0.15)情况下kt、es和Es三者均随着含沙量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变化规律,表明泥沙含量的增加不会给水流增加额外的能量负担,高含沙水流这种特有的紊动能量转化与耗散规律,为黄河具有“多来多排”的输沙特性找到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指数流速分布公式为基础,推导出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扩散系数εy的计算公式,与各家泥沙扩散系数εy作了分析比较,并导出了含沙量沿垂线的分布公式,克服了Rouse公式在水面含沙量为零的缺点。结合西北特点提出黄土地区悬移质含沙量分布规律,引用黄河实测资料验证公式结构正确,计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0.
挟沙水流紊动扩散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谈广鸣  夏军强  郑邦民 《水利学报》1998,29(12):0023-0028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剪切紊流中紊动粘性系数υt(紊动扩散系数)沿水深服从F-分布,用于计算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与Rouse公式、张红武公式一致,规律符合实际,可用之于紊流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泥沙粒径与水流紊动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挟沙水流中的泥沙颗粒因水流紊动而悬浮,同时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由于水流中的泥沙颗粒会对水流紊动产生影响,反之,水流紊动也对泥沙颗粒分布产生影响,它们之间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本文采用超声流速仪(MicroADV)量测挟沙水流的时均流速沿垂向分布,同时对泥沙颗粒粒径的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泥沙颗粒粒径d50和水流紊动强度在沿垂向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泥沙颗粒粒径和紊动强度沿垂线的分布一致性较好,并用实测资料对他们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明渠高含沙水流含沙量沿垂线分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室内水槽试验对含有一定细颗粒(d<0.01mm)的高含沙水流的流速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由理论分析、求解剪切力方程及扩散方程,得到了高含沙水流的流速及含沙量分布公式.它们既适用于描述有流核的高含沙水流,也适用于描述无流核的高含沙水流及一般挟沙水流.与实测资料对照发现,公式能较好地反映水流挟沙的实际情况,另外,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到了含沙量由低向高变化时其分布形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高含沙水流运动特性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兆存  徐永年 《泥沙研究》2001,(4):74-80,F003
本文综述了高含沙水流的阻力特征,流速分布,紊动强度分布,能量分布等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性,并和清水、低含沙水流作了对比分析,系统论述高,低含沙水流所共同具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高含沙圆管流的紊动强度分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明渠高含沙水流紊动特性的研究比较多,而关于高含沙管流紊动的文献则很少见到。我们在管路试验系统中,用应变式紊动流速仪,观测了管道内高含沙水流紊动强度的大小,沿垂线分布以及流速,含沙量对紊动强度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流核区内存在紊动,管轴处紊动紊动强度不小于其周围附近点紊动强度值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流体内部结构入手分析挟沙水流含沙量分布,以长江、黄河实测资料为例,从分形标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天然河道含沙量垂线分布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河道含沙量垂线分布呈二阶累计和变维分形现象,分维数可以反映含沙量垂线分布的均匀程度,分维数越大,含沙量垂线分布越均匀;长江含沙量垂线分布的分维数(绝对值)要小于黄河的分维数,并且同一条河道的不同位置分维数不同;含沙量垂线分布的分维数大小与泥沙粒径、水深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指数流速分布公式为基础,推导出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扩散系数εy的计算公式,与各家泥抄扩散系数εy作了分析比较,并导出了含抄量沿垂线的分布公式。克服了Rouse公式在水面含沙量为零的缺点。结合西北特点提出黄土地区悬移质含沙量分布规律,引用黄河实测资料验证公式结构正确,计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7.
应变式水流紊动传感器及紊动流速仪可应用于高含沙水流紊动流事浓 时均流速的测量,适用含沙量范围为0-666kg/m^3,对传感器的标定及使用表明仪器所采集的信号是可信的,数据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8.
挟沙水流指数流速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分析一般挟沙水泷和高含沙水流的实测资料,研究了浑水中指数流速沿垂线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古沙量小于250kg/m^3时.指数m随含沙量增加而有所增加;古沙量大于500kg/m^3后,衔I殖古沙量增加而减少;古沙量介于二者之间时,m变化较小,一般为1/5~1/4。此外.文中还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黄河艾山以下河道输沙能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璞  茹玉英 《人民黄河》1995,17(5):6-11
对黄河实测资料分析及高含沙水流输移研究表明,窄深河槽具有极强的输沙能力,艾山以下河道在流量3000-4000m^3/s时,实际上已经输送过含沙量200kg/m^3的洪水,若含沙量增加到400-500kg/m^3时,更容易输送,甚至对d50=0.1mm的粗沙也能顺利输送。以控制流态在充分紊流区,适宜输送的含沙量上限可达800kg/m^3。  相似文献   

20.
挟沙水流泥沙浓度分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挟沙水流泥沙浓度分布的试验,研究泥沙浓度和紊动强度沿垂线的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试验结果表明泥沙浓度和紊动强度沿垂线的分布一致性较好,建立了泥沙浓度和紊动强度沿垂线分布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关系式中泥沙浓度、泥沙的中值粒径对系数K的影响,中值粒径的影响较泥沙浓度对系数K的影响大,系数K随中值粒径的减小明显减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泥沙浓度与流速、流速梯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