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株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np)的耐盐菌株经紫外诱变处理后,与原始菌株相比,筛选出的正突变菌株石油类去除率增加了13%,COD去除率增加了17%。混合菌对废水中石油类的降解能力可达到59.5%,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65.7%,对芳香烃类的去除率达49.2%,均高于单一菌株的最大去除率,且在降解初期没有明显的延滞期。  相似文献   

2.
在逐渐提高COD污泥负荷的条件下,对高氨氮石化污水进行处理,并考察DO浓度、pH值和温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污泥负荷在0.134~0.923 kgCOD/(kgMLSS·d)时,系统保持了良好的COD去除能力,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8.8%.在DO浓度为4 mg/L、pH值为7.0~7.5的条件下,系统可获得最佳的COD的去除效果.随混合液温度的增加,系统的COD去除率增加;但温度高于22℃时,COD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由兼氧塘、好氧塘和水生植物塘串联而成的生态塘系统处理石化废水尾水,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其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经处理后,污水的COD降低率为25%~50%,系统出水的COD稳定在40~50 mg/L范围内,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中对COD的要求,但石油类物质浓度指标略微超标;温度是影响生态塘系统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净水效果呈季节性变化,温度较高时处理效果较好,其对总氮(TN)去除的影响大于COD和总磷(TP);光照对COD降低率、TP和TN去除率的影响较为相似,最高去除率均出现在16:00左右,夜间三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石油机械》2020,(5):78-83
目前报道的关于非晶合金催化降解废水研究主要采用实验室条件下的模拟废水,有关非晶合金处理实际油田废水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以某页岩气探井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非晶合金化学成分、催化剂用量、H_2O_2浓度、pH值以及反应温度对石油钻井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高COD的石油钻井废水,非晶合金最佳剂量为20g/L;反应最优条件为pH值3,H_2O_2浓度0. 14 mol/L,温度为室温;非晶合金催化氧化对COD去除率高达90%以上,处理后COD为100 mg/L。此外,研究了MoS_2助催化剂、外场电流对非晶合金催化去除石油废水COD的影响,发现纳米MoS_2助催化剂能够略微提高非晶合金催化降解速率,当电流密度达到5 mA/cm~2时,COD去除率在30 min内达到90%。非晶合金Fenton催化氧化与电Fenton催化氧化技术在去除油田废水COD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体式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方法 ,研究了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 :在较大的冲击负荷下 ,反应器可实现 85 %~ 95 %的COD去除率 ;对NH3-N的去除率可稳定在 90 %以上。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效 ,不受冲击负荷影响 ,操作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6.
河南油田某联合站次流程的过滤含油污水通过生化处理达到了较好效果.环保监测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中的石油类、硫化物和挥发酚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6.5%、99.7%和83.3%,对COD的去除率为75%.其工艺特点是微生物的耐温性能较好,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高,运行成本较低等.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油田不同井站油罐和三相分离器的油泥、油砂,在实用规模的预制床上采用多级分段法堆制处理技术进行生物修复,通过加入油水分离处理剂、复合菌剂、肥料和堆腐材料和H2O2,控制水分和pH值,当油泥、油砂中原油总量为8.21×104~3.88×105mg/kg时,经过2个月的运行,石油总量的去除率可达66.1%~88.2%,其中烷烃去除率30%,环烷烃去除率可达98%,芳香烃去除率可达86.7%。在处理过程中筛选的石油降解的优势菌株,细菌的降解效果优于真菌。试验后期,进行蚯蚓堆腐研究,总油去除率为19%~23%,本研究结果为油泥、油砂的综合生物修复技术的实用化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废水同时硝化和反硝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废水实验,提出了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着重考察了COD与总氮比值、溶解氧浓度及床体pH值等因素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去除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床内溶解氧浓度3.0~5.O mg/L,pH值6~8、进水COD/TN>4的条件下,同时硝化反硝化效果较好,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1.93%.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效修复陕北定边油田附近的原油污染土壤,从当地含油污染土壤中筛选了5株原油降解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的降解菌种类,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究和建立高效的混合菌修复体系并分析菌株的降解产物,选用表面活性剂Tween80刺激微生物进一步提高对石油的降解效率。研究表明,从含油污染土壤中筛选的5株原油降解菌株分别为D-1纤维单胞菌、D-3黏质沙雷氏菌、C-2无色杆菌、D-5不动杆菌和A-3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测定菌株在LB培养基和石油培养基中生长状态、GC-MS分析菌株降解石油的残留组分,将筛选的D-5、C-2、A-3进行复配,各菌株对原油降解的影响效果D-5A-3C-2,菌株最佳复配比D-5∶C-2∶A-3=5∶1∶5。在温度35℃、pH 7.5、摇床转速180 r/min、菌液加量6%,Tween80含量为5 cmc的降解条件下,混合菌群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可以达到87.12%,有效促进原油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复。图12表6参29  相似文献   

10.
含汞气田采出水具有含重金属、高COD、高盐、高硬度,同时含有硫化物、挥发酚、悬浮物和石油类等复杂的水质特点,对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危害。采用电化学氧化方法对气田高浓度COD及含汞采出水进行处理,探究了电极材料、电解时间、电解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等因素对COD和汞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催化的电解时间为3 h,极板间距2 cm,电流密度100 mA/cm~2,原水pH值条件下,COD去除率为100%,汞的去除率为69.8%;COD和汞的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将电化学氧化进一步与电絮凝及生物质碳吸附结合,处理后的污水能满足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