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邹德满  董英 《水利天地》2011,(12):16-17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滨水城市”从概念到实践越来越多地为亲水者所接受。当滨水城市建设在龙江大地如火如荼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时,黑龙江省海林市高效利用小农水建设资金,在修复了一处处灌溉渠道的同时,以渠系为脉络,为周边的村落打造出一处处亮丽的水景观,不仅给北方小村增添了浓郁的水韵,也为滨水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论述城市建设中景观规划建设的总原则,使其从宏观上了解到滨水景观建设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建设范围及总体目标。在景观规划建设的总原则基础上,根据北方城市的特点,对滨水景观建设的各个层面作出了总体构想,通过理念的思考、理论实践的创意和城市文脉的传承,构思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布局规划,为下一步具体的景观建设勾绘出设想的蓝图。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经济转型和内城复兴的迫切需求,利用大型滨水景观项目改善城市环境,有助于扭转日益恶化的城市形象。文中从国内发达城市塑造滨水景观的成功经验着手,结合西安城市的地理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适合渭河西安城市段的滨水景观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水利天地》2013,(7):9
穆棱河综合治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鸡西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生态滨水城市建设,打造"绿色矿区、生态城市、宜居家园"而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以水兴城、以水富城、以水丽城"三年城市大变样的一项重点工程。鸡西市水务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规划和部署,把穆棱河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滨水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做足、做净、做活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最具生命力与魅力的地方,是市区中的滨水空间;因为有了水,城市才越发显得富有生机和灵性。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渐加强,加之规划理念的科学合理化,便可在深入挖掘当地风土特色的基础上,留给城市一片接近自然原真状态的滨水空间,供给各类动植物以栖息生长的环境,并努力为都市人营造一处心灵休憩的驿站。  相似文献   

6.
根据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滨水城市建设要求,按照省水利厅做出的"打造滨水城市水环境和水文化建设新亮点"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佳木斯市打造成"秀气、灵气、洋气、漂亮,幸福指数较高"的滨水园林城市,全面启动佳木斯市滨水城市水系规划编制工作。城中区防洪工程在水景观与工程结合方面开了全市的先河,并将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滨水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水利天地》2013,(7):10
鸡西穆棱河文化是鸡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为提升生态滨水城市文化品味,鸡西市水务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在穆棱河综合治理滨水城市建设中融入鸡西穆棱河文化景观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提高对穆棱河文化景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水利工程建设与  相似文献   

8.
滨水城市规划要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格局,要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协调。针对鸡东县滨区水利建设规划的必要性;滨水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建设生态型防洪工程及在我县滨水城市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四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确保滨水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把鸡东县城逐步建设成滨水生态园林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水利天地》2013,(7):49
2010年,鸡西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滨水城市的总体部署,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城市发展目标,以建设穆棱河滨水城市为先导,以发挥穆棱河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利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问题就是城市水利建设.城市水利在国家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阐述启动城市水利发展规划,推进牡丹江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战略步骤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景观与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城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方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滨水区域景观功能以及植物造景进行分析,并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滨水环境的一部分。随着城市防洪事业的发展,人们在提高城市防洪安全标准的同时,对城市滨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在安庆城市防洪建设中,考虑城市滨江景观美化优化防洪工程结构布置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顺义新城为例.提出建设"一轴、五纵、四点、五环"的水系构架,达到"三区四镇皆滨水,五环水系绕新城"的滨水格局,以满足城市发展对滨水的需求,将顺义新城"宜居城市"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空间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水岸景观规划设计一直是近年来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是热点。本文以邯郸市支漳河景观规划为例,探讨了在城市滨水景观创造过程中,如何根据本地特征相应地进行水岸空间规划,将传统文化与生态性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创造以人为本、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水岸景观  相似文献   

15.
《水利天地》2011,(9):23-24
牡丹江是全国唯一因江得名的地级市,穿城而过的牡丹江和散布于城中的"三溪一河六湖"是我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宝贵资源。2008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滨水城市的战略部署,按照"滨水、园林、简约、现代"的城市定位,突出依山而立、凭水而居、临园而游、倚林而憩的特色风格,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河北水利》2004,(4):9-9
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城市水土保持措施。承德市市政府认真研究了城市水保工作,把城市水保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成立了城市水保工作领导小组;在城市建设中加大水保工作力度;落实宣传措施;健全法制;强化地方监督管理;综合治理武烈河和9条季节性河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快荒山、荒坡水土流失防治,建立10处较为完善的水保综合防护体系;增加城市绿化点1000处,净化美化生态环境;将武烈路建成水保一条街,形成了与保护母亲河相协调的水利大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上海水务》2005,21(2):F002-F002
为实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大纲确定的总体目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在黄浦江、苏州河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营造水景创造条件和氛围,呼应全面筹办世博会、加。陕建设“四个中心”的新形势,编制景观水系规划,系统协调“水、岸、绿、船、桥、房”等控制要素,引导滨水地区功能的有序开发,对于提升滨水地带土地资源价值,满足市民亲水和休闲需求,促进水上旅游、游艇业、  相似文献   

18.
齐宝玉 《陕西水利》2022,(2):118-119,122
每一座城,都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城市河道景观建设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生态类景观的营造是最具挑战性和地域性的.一处独特、可读的空间场景能够反映出当前城市的经济水平、地域属性以及人文风貌,是城市的名片和象征.以嘉峪关讨赖河为例,从河道防洪安全、地域人文结合、滨水空间营造及城市绿地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文化运动、滨...  相似文献   

19.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一个欠发达的多民族聚居区,特殊的民族风情,造就了贵州山区城市特殊的水文化,城市多处于各水系上游地区,与传统的城市滨水而居有着极大的区别。本文通过对贵州山区城市水系特点、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内,以大水利理论为基础、河流生态修复为手段、水文化理论为向导、构建生态文明的城市多自然水系为目标,初步探讨贵州山区城市水系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顺义新城为例,提出建设“一轴、五纵、四点、五环”的水系构架,达到“三区四镇皆滨水,五环水系绕新城”的滨水格局,以满足城市发展对滨水的需求,将顺义新城“宜居城市”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