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合运动的沉降片具有成圈时握持织物和减少织针动程的双重目的。后一目的实现的方法是沉降片作与织针相对的垂直运动,这可减少弯纱所必须的距离。织针的动程缩短使三角轮廓线变得平坦,所以机器的转速可以显著地提高。沉降片也作径向运动,用片喉握持织物,阻止退圈时织物随织针一起上升。现在机器上的沉降片既要作垂直运动又要作径向运动,因而较长较重。同时,向针杆的侧向移动产生相当大的摩擦和噪音,这又增加了动力的消耗。  相似文献   

2.
潘鄂菁 《纺织学报》1991,12(11):17-19,7
本文以提花轮控制织针的运动状态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建立了提花轮和针筒之间间距与织针运动动程,提花轮控针数等的关系式。并以两种典型的花轮式单面提花圆机为例,通过详细计算,对退圈、集圈高度织针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Terrot 公司在 ITMA91展出的 I3P154机型为一生产变换棉毛和细罗纹结构内外衣织物的大筒径双罗纹圆型针织机。该机针筒和针盘三角系统各配备两条针道。集圈三角和不编织起针三角系统按变换三角原则设计。集圈和退圈织针在成圈三角实际  相似文献   

4.
针对经济型电脑横机编织较紧密度单面织物时边缘织针不容易退圈的现象,研究分析退圈过程中织针的受力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在编织单面织物时运用挡圈技术,可以对织物起到辅助牵拉的作用,结合经济型电脑横机的三角结构及运行过程,详细介绍了挡圈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编织注意事项。该挡圈技术可以增大经济型电脑横机的编织范围,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织针是针织机的主要成圈机件。在每一台针织机上,往往需要装备数以百计,或以千计的织计。这些织针直接作用纱線,使之成圈,而且这些织针相对于纱線、線圈或其它机件所需要的运动,往往是一种纵向的往复运动。这种往复运动的频率与针织机的产量、每分钟编织的横列数直接有关。一般地说来,假使针织机每分钟编织一千横列,那么织针的这种往复运动的频率就要每分钟一千次,而它们的动程,一般将为十余毫米。对一般常用的舌针来说,在织针作这样往复运动的同时,针舌也将在纱線或線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角控制织针和沉降片的运动,乃是工作机件作顺序式运动的针织机成圈系统的缺点之一。成圈系统结构的特点,是织针从一只三角过渡到另一只三角时,在织针同三角间产生冲击载荷,这是造成织针损坏和三角磨损的原因。应用无冲击三角,对提高编织机件的可靠性方面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研究[1]表  相似文献   

7.
摘要:针对经济型电脑横机编织较紧密度单面织物时边缘织针不容易退圈的现象,研究分析退圈过程中织针的受力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在编织单面织物时运用挡圈技术,可以对织物起到辅助牵拉的作用,结合经济型电脑横机的三角结构及运行过程,详细介绍了挡圈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编织注意事项。该挡圈技术可以增大经济型电脑横机的编织范围,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电脑横机编织过程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全成形电脑横机复合针结构;基于槽式织针结构,设计独特的针套,针套可以同时实现接圈或者移圈,优化成圈工艺,实现将翻针、接针动作简单化的目的;采用针板下方储纱针进行配合,织针在编织过程中具有更多位置方便线圈的暂存,实现了全成形及复杂结构花型组织的编织。采用针舌通过来回滑动的方式来闭合和打开针钩,在编织时无需毛刷或纱线驱动而动作,相比传统舌针,线圈退圈动程减小,结构简单且使用更加可靠。采用新型复合针技术可提高织物的编织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促进全成形技术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缝内衣机织针编织过程固有频率理论模型少、编织过程织针振动特性难捕获等问题,采用Euler-Bernoulli梁理论对织针沿针筒切向方向的振动方程进行求解,获取织针横向弯曲的振型曲线及固有频率,同时采用ANSYS仿真软件对第2退圈三角上6个出针位置进行模态分析。对比理论数值结果发现二者振型一致,固有频率相对误差不超过2.3%。采用德国PCO公司DIMAX系列高速相机,获取织针沿三角弧面做受迫运动时的横向振动曲线表明,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可准确分析织针编织过程中的固有频率特性。实验采用的捕获织针横向振动方法,对圆形纬编针织机织针振动特性的测试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鲜万全 《针织工业》2005,3(4):15-17
文中从织针在成圈过程中的动程、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和传递运动的可靠性等方面对制约高速单面机机速的因素加以分析.对舌针尺寸的确定和封闭式三角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着重研究了轴向运动的动程和周向运动的动程,并详细介绍了影响传递运动可靠性的因素:传动件的联接方式,针筒的支撑轴承,滑块与大齿轮之间的间隙,大、小齿轮的精度等级及其啮合侧隙.  相似文献   

11.
素色平针组织的变化组织,可以通过机械上采用多三角技术,并在纱架或筒子架上配以色纱来取得。其花色或单色的几何图案有斜条纹、直条纹、人字纹等等。但是多三角机不能生产提花机编织的图形和花样。多三角机的原理基本上同双面针织机的2+2双罗纹组织的针筒和针盘的原理相仿,在此不再重复赘述。其主要特点是:这种单面舌针针织机的针筒三角部分内有两道或多道三角轨迹,并形成连续键道。在这几条键道里,织针上的各级针踵都能通过。当各级成圈系统的三角形状确定后,在三角轨道中运动的织针即完成编织、漏圈、集圈等动作。倘若把成圈系统的编织、漏圈、集圈的位置变化同织针在三角键道的花式  相似文献   

12.
休止编织是通过对手动横机的成圈三角和导向三角的改造,在编织时将织针推上至针床的最高处,使同一行中的局部织针处于不成圈或集圈的状态,从而编织出设定的形状和图案.文中在介绍手动横机休止编织成圈装置的构造及织针的运动的基础上,说明了减针法、加针法和集圈的具体操作过程,并列举了休止编织在设计中的大量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本专利将具体涉及圆形针织机上稳定织针轨迹的弯纱三角。针踵在走针跑道中,从退圈到弯纱的过程中对弯纱三角针道壁的碰撞,回弹,再碰撞,这种情况在圆形针织机上是常有的,撞击和弹回的反复,导致织针在垂直方向的振动与倾斜,以及其他不规则的运动,因此产生针钩位置不稳,从而编织中对线圈的均匀性产生影响。因此织针的不规则运动将是一  相似文献   

14.
以往针织物通常在装置有许多成圈机件的针织机上编织制成,其中最重要的针织成圈机件即为织针。舌针针织机中,织针的运动由在三角跑道中运行的三角控制,因此机器的编织效率受织针磨损或其他机件磨损以  相似文献   

15.
此专利介绍的成圈机构是由磁性三角和带有特定极性的磁性元件的针架所组成。在磁性三角与针架的作用下产生出织针的起落运动,从而排除了针踵对三角的侧向压力,并可缩小成圈角度。针筒每旋转一周,可完成多横列的成圈。  相似文献   

16.
在成圈过程中,织针与三角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动载荷方面的研究已有过许多著作。但这些著作总的缺点在于构成织针运动方程式时没有考虑到针尾与三角面摩擦力和针杆与弹性箍簧间摩擦力。针织机运转实践表明,上述诸力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三角面的磨损。  相似文献   

17.
来自东德的横机专利,具有通用的三角和多三角座滑架,这种新的三角跑道有作为辅助起针三角1和弯纱三角3α。除了这些三角之外,跑道设计还包含有线圈转移和接受线圈用的移圈三角4,在编织过程中,该移圈三角是将这只针床上织针的线圈转移给相对应的另一只针床上的织针。此外还有活动  相似文献   

18.
日本针织专家伊滕晓先生去年十一月三日在青岛市山东纺织工学院作了题为“最新针织技术”的学术报告。讲述了近年来国外开始采用的针织新技术和一些新设想。根据报告材料,简介如下。一、双向沉降片(Two Way Sink) 这种沉降片具有可上下运动和前后移动的特点,当织针下降时,由于沉降片的上升而使织针的动程缩短,织针上升时,沉降片前进而压住沉降弧,也可以使织针动程缩  相似文献   

19.
脱圈步骤是电脑横机的一个关键步骤,影响着织物的品质。本文分析了横机上线圈退圈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了采用拦圈三角的阻拦技术。电脑横机应用阻拦技术,在编织单面织物时,将前、后针床内的休息织针抬升到设定高度,辅助难以退圈的线圈退圈,使其顺利编织,这是牵拉方式的一种,属于阻拦式牵拉。结果表明,在编织单面织物时,应用拦圈技术能达到超级密度的编织效果;同时又能在特密、特松的工艺要求下实现连续收针、放针,并对局部编织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为开发毛衫新品提供了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纺织科技进展》2004,(6):62-62
用不同三角跑道中的织针编织至少两种组织的织物时需要不同种类的线圈。一种用于在圆型针织机上调节线圈大小的装置,包括线圈调节器(22A,22B).该线圈调节器安装在朝向回转针筒设置的二角座(10)上。三角座(10)具有至少两层三角跑道(12)。为每个喂纱器设置有至少两个线圈调节器(22A,22B)。每个线圈凋节器(22A或者22B)可以独立地调节线圈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