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黄石市狮子立山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预测涌水量,应从研究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岩溶发育特征以及充水因素等方面入手,将复杂的实际问题构造成理想的水文地质模型,采用"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计算矿坑涌水量。其结果与矿坑实测排水量对比,发现"大井法"比"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该研究对其它矿区涌水量预测及矿山防治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系统分析了哈西亚图多金属矿区地质背景与水文地质特征,认为矿坑主要充水水源为含水带裂隙承压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抽水试验结果,应用大井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并采用大气降水渗入量的计算结果对预测的涌水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涌水量预测值与验证值相近,可以作为矿床开采涌水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查岗诺尔铁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区含水岩层(体)与透水层分为6种类型,矿床充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和高山冰川融水(融雪水、融冰水)的下渗。岩溶裂隙一般比非岩溶裂隙充水程度强,突水为矿坑充水的主要表现形式,矿坑涌水量预测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矿区地下水以静储量为主,静储量排泄后,流量便会变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叶旺 《西部探矿工程》2012,(1):136-138,142
介绍了矿区的水文地质边界条件,主要含水层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分析了矿坑充水因素,采用了相关分析法、比拟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石磙坝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深入调查,确定了该矿区是以大气降水、地表河水为充水水源,以基岩裂隙为充水通道的矿床。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和解析法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为矿山下一步开采降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东省乳源县黄岩溪铜多金属矿区的实际资料并结合已有成果,详细阐述了该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区地下水类型、断层含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区充水水源和途径,并运用"大井法"预测了矿坑涌水量,为矿山后续的基础建设与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田辉 《西部探矿工程》2021,(1):166-168,175
全面研究了江门市新会区吉坑尾建筑用花岗岩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坑充水因素、来源和方式。并重点解决以下二个问题:通过水动态变化分析来评价矿区开采对临近的石井坑水库和吉坑水库的影响;通过矿坑涌水量预测为矿山将来开采应采取的防排水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最后将该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简单类型。  相似文献   

8.
对丰龙煤矿矿井充水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风化裂隙水,第三系红层底砾岩裂隙岩溶水,大冶灰岩裂隙岩溶水,长兴灰岩裂隙岩溶水,茅口灰岩裂隙岩溶水,封闭不良钻孔漏水,并通过地下水动力学法、矿井水文地质比拟法对丰龙煤矿的涌水量进行了计算和预测,为新建矿井的设计及首采区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虎 《采矿技术》2012,(4):110-112,118
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了矿坑涌水量,指出供水水源方向及矿体围岩局部存在的层间破碎带和少量溶蚀裂隙带。建议矿山开采时应注意岩溶裂隙水和老窿积水的影响,及时对原采坑进行回填封闭并进行老窿水治理,谨防矿坑坍塌和矿坑突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银堂煤矿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进行综合研究,查明了矿区内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主要从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两方面对矿区充水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矿区属侵蚀、溶蚀的岩溶地貌类型;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充水矿床;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本矿直接充水水源为老窑水、煤系本身岩层含水及大黄沟水库;充水通道以断层通道为主;同时为预防今后矿井掘进中可能会遇到直接充水含水层溶洞水突水应进行超前探水、放水;为避免老窑积水与地表水的突然溃入,应进一步查清老窑区分布、积水情况,提前进行抽放及避免茅口灰岩水可能通过断层通道涌入矿井等问题分别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南薛湖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受到了水害的影响,为了确保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矿井冲水的主控因素,并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薛湖煤矿矿区发育六大含水层(组)和三大隔水层(组),煤系地层的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是危害矿井生产的主要含水层,随着生产的进行,顶板砂岩水多被疏干,对生产的安全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二2主采煤层的直接充水水源为二叠系二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承压水,间接充水水源为二2煤层底板和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矿井的自身采空区积水是薛湖矿的充水水源之一。二2煤的导水途径主要有裂隙、断层和封闭不良钻孔3种,高角度正断层可能成为导水通道。越往深部开采水压将会越大,构造和裂隙的发育增加了底板水涌入矿井的危险。选取比拟法和稳定流解析法对采区矿井涌水量进行计算,比拟法计算的全矿井正常涌水量656 m 3/h、最大涌水量787 m 3/h比较符合近年来矿井充水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下一步矿井开采的依据。但随着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太灰岩溶水向矿井突水的概率也将大大提高,若出现短期内多点突水情况,将会超过比拟法预算的最大涌水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查明南泥湖露天矿区采场范围内水力联系及矿坑涌水量,分析了含水层类型及其富水性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的基本特征等,基于此,采用长期水文监测、示踪试验及水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矿坑涌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及相互转换关系;并分析了露采矿坑的涌水因素以及预测了露采矿坑涌水量,主要包括矿坑大气降水补给量、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研究为后期水文地质监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高午 《陕西煤炭》2020,39(1):160-163
根据陕西省红石岩煤矿已有的钻探、物探和水质化验及生产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了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近3年矿井涌水量观测数据,认为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是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和老空积水及因采动影响产生的导水裂隙带进入井下的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主要充水通道为导水裂隙带和老窑巷道,主、副井筒周边采空区积水和四采区采空区积水是矿井的主要水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周志清  李萍 《陕西煤炭》2020,39(3):73-76,145
为探究生产状况等因素对象山矿井涌水量的影响,收集整理象山矿井生产以来的矿井涌水量资料,从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出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涌水水源进行了分类。通过初步研究可知,地质条件与采矿活动是影响矿井涌水变化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和含水层厚度对矿井涌水起到了主要控制作用,而涌水水源主要为老空水,该涌水量变化主要与矿井采空区留设了疏放水钻孔标高和疏水时间有关,另外矿井向斜地质构造对矿井涌水的变化产生了叠加影响。通过分类分析,为矿井采区工作面以后的涌水量预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突水灾害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立平  彭苏萍 《煤炭学报》2005,30(4):459-462
以淮北杨庄煤矿Ⅱ617综采工作面特大突水事故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其突水地段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突水水源与导水通道、底板防隔水性能、不同应力场相互作用的研究,认为淮北杨庄矿Ⅱ617综采工作面特大底板突水灾害的发生,是其岩性场、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了杨庄矿在回采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治水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榆林某露天矿首采区东端帮涌水区域位于烧变岩与古冲沟区域,水资源储量巨大,穿孔时涌水明显,给采坑剥离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为了保证采坑安全生产,对东端帮区域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采用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为主的“双探”技术进行富水性探测,开展钻探及抽水试验工作,进行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及区域涌水量的“三预测”工作。结果表明:榆林某露天矿首采区东端帮“双探”物探成果中古冲沟与烧变岩区域低阻异常范围最大,异常强度极强-强趋势,推断存在导水通道,将上部含水层和下部含水层连为一体,补给来源丰富,富水强度极强。对于烧变岩和古冲沟发育区域,烧变岩含水层呈现“极高渗透系数高涌水量”特征,表明下方烧变岩层连通性好,为强富水性等级;混合段呈现“中渗透系数高涌水量”,表明中间混合段岩层连通性一般,动水量较丰富,混合段也为强富水性等级。采用大井法以及集水廊道法对东端帮烧变岩区域和古冲沟发育区域206 m物探强富水区域涌水量进行预计,预计涌水量为6453.78 m3/d。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查明五龙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区的地层条件、地质构造、井田含(隔)水层、水力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井充水因素、奥灰水突水危险性,预测计算了矿井涌水量。得出: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9.85亦/h,最大涌水量为52.47 m3/h;12#煤层最大突水系数0.0465 MPa/m,15#煤层最大突水系数0.0806 MPa/m,未达到突水危险的临界值0.15 MPa/m,为带压开采加强隐伏导水构造探查和防治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磁西一号井田煤层埋藏较深,其开采主要受深部奥灰承压水的威胁,为了成功开采以解放深部呆滞煤炭资源,保障矿区可持续发展,对磁西一号矿2#煤层开采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文章以峰峰矿区东部和磁西一号矿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对矿井充水因素、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采动裂隙带有效隔水层厚度、底板抗压强度及隔水能力等进行分析研究, 主要采用突水系数法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通过计算得出:带压开采2#煤层突水系数平均为0.056MPa/m,位于过渡区,突水系数具备带压开采的基本条件。由于井田内煤层埋藏深度较大的区域控制程度较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开采前需要进行补充勘探,经充分论证后,方可进行试采。  相似文献   

19.
峰峰矿区九龙矿水库下采煤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九龙矿南五采区地质采矿条件为例,根据岩层移动理论,计算确定了该矿断层条件下煤层群(2,3,4号)开采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为62.4 m,防水安全煤岩柱高度为70.0 m;分析了陷落柱和库区钻孔的封堵状况对导水性的影响。采用概率积分法和Kriging插值法,预测确定了东武仕水库下采煤地表淹没线分布,分析了淹没线变化对附近村庄的影响和安全性。参照该矿-600 m以浅水体下采煤实践,综合确认九龙矿东武仕水库下采煤具有可行性,通过水文观测和适当的防范措施,可以实现该矿水库下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20.
百良煤矿位于澄合矿区东部,主采5号煤层,位于奥灰水静水位以下,属承压开采区。奥灰岩溶水系统属隐伏型地下水系,属于煤炭开采过程中底板突水威胁的充水水源。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三叠统至下二叠统裂隙水含水层、上石炭统太原组及中下奥陶统峰峰组岩溶水为采掘活动中重要的顶板充水因素,加之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多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随着采掘区域的扩大,原有的水文地质资料与实际有一定出入,已不能满足实际。本文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规律和充水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与原有的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新观点和研究思路,对矿井今后的水害预测预报、水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促使矿井防治水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