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大冶特钢 170无缝钢管公司从德国引进的Assel轧管机设计有芯棒“全浮”、“半浮”、“回退”三种生产工艺 ,适合于轧制中厚壁高精度无缝钢管。所用坯管直径Φ91~ 2 0 3mm ,长度 3 5~ 7m。轧制成的钢管直径Φ73~ 185mm ,长度 4~ 12m ,壁厚 6 7~ 5 0mm。Assel轧管机有三个工作轧辊 ,由一台 2 6 5 0kW的直流电机驱动。采用的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RAL2 0 0 4 ,由意大利ANSALDO公司生产。除主机架外 ,轧管机区域还有芯棒小车、荒管小车、三辊抱闸、托辊、脱棒机、辊道等设备 ,以便完成穿棒、推毛坯管、轧制时…  相似文献   

2.
提出淘汰Φ318mm、Φ216mm周期轧管车间三火成材的生产工艺,建议将Φ177mm AccuRo11轧管机组更换为少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将Φ133mm顶管车间必为CPE工艺,采用全连铸圆管坯生产钢管。用上述工艺进行根本性的技术改造,可立于不败之地,恢复成都无缝钢管厂的青春。  相似文献   

3.
布凤山  张红 《稀有金属》1998,22(3):235-237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YBa2Cu3O7-x超导粉末,在200MPa压力下等静压成型,然后在900~950℃温度下烧结,制成了Φ30~70mm,壁厚5mm,长200~590mm各种规格超导屏蔽筒,超导临界转变温度为91K,在液氮温度下可屏蔽20×10-4T外磁场。在超导量子干涉器等仪器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无芯棒拔制小径厚壁无缝钢管时,D/S与△S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Φ57mm壁厚分别为13、14、14.5mm的毛管进行了生产试验,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归纳出了D/S与-△S之间的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指导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45钢270mm模铸方锭因头部中心增碳,钢质不匀致使Φ50mm ̄Φ60mm材断面收缩率合格率低的情况,进行了该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现行工艺条件下将帽口高度增至200mm,既可减少切头损失维持原轧钢成材率不变,又可解决锭头增碳的问题,使轧材的断面收缩率的合格率提高到100%。  相似文献   

6.
胡广章 《铝加工》1997,20(6):10-16,20
通过对鱼雷壳体管用919合金Φ630mm大规格锭坯铸工艺试制及对该合金易出现的多种组织,冶金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锭坯内部质量达到又一级标准,产品探伤合格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新型单体液压支柱用准贝氏体钢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特钢集团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准贝氏体钢管BZ 1 1G可替代 2 7SiMn。冶炼、加工工艺可行 ,钢质纯净 ,综合机械性能优良 ,完全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 1 )生产工艺流程准贝氏体钢BZ 1 1G是以Si、Mn、Cr、Mo为主要元素的低碳合金结构钢。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 5tEAF 2 5tVHD冶炼→模铸 650kg钢锭→清理→钢锭加热→产Φ1 0 5mm和Φ90mm管坯→入坑缓冷、酸洗、清理→管坯加热→产Φ1 0 5mm× 9mm、Φ89mm×Φ9mm钢管→冷床空冷→带温矫直→切定倍尺材→检查、检验、无损探伤→入库。( 2 …  相似文献   

8.
罗先登 《特殊钢》1992,13(6):22-24
在周期轧管机组上轧制ApI5CT石油套管管坯,称重改判占所有改判的首位,极大地影响其套管坯成材率。而重量偏差与壁厚、外径控制均有一定关系。本文从统计角度分析了周期轧管时壁厚、重量的变化及其分布规律,结合周期轧管生产现场的工艺操作特点,提出了“平均壁厚控制”“同一断面壁厚差控制”按每炉钢锭平均单支重量控制热轧长度”这一综合工艺控制措施,来控制热轧壁厚和单支重量。实施四年多来,取得显著效果。不仅改善了壁厚精度,而且使称重合格率提高了20%以上,满足了套管坯生产需要。并在国内周期轧管机上得到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9.
谢春延 《江西冶金》1996,16(5):29-31
在Φ100mm热轧无缝钢管的延伸机中采用了限动芯棒系统,产品的壁厚精度、钢管内表面质量和延伸系数和提高,均取得啊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穆东 《钢铁技术》1996,(2):9-17
衡阳钢管厂Φ89mm半浮芯棒连轧管机组是一种新型机组。它不仅与上海宝钢Φ140mm全浮芯棒连轧管机和天津Φ250mm限动芯棒连轧管机不同,而且与世界现有3套半浮芯宫轧机相比也有其独到之处。它所选配的变形工艺路线可算是目前世界上生产小规格的热轧无缝钢管相当完美的工艺路线。本文着重论述该机组的工艺及设备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田志  王会民  刘英武  李辉 《特殊钢》2002,23(3):45-47
12Cr2MoWVTiB( 1 0 2钢 )是我国研制的电站用钢 ,曾广泛应用于 2 0万kW发电设备。该钢属低碳、低合金贝氏体型热强钢 ,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 ,其热强性和使用温度超过国外同类钢种。在 62 0℃达到某些铬镍奥氏体钢的水平。因此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参数电站锅炉的制造和维护 ,逐步取代进口铬镍不锈钢[1~ 5] 。应用于电站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的 1 0 2管材 ,国内生产主要采用冷拔工艺 ;生产Φ38mm× 4.5mm~Φ42mm× 5mm规格范围的小口径管 ,用于制造 2 2 0~ 670t/h中压锅炉。北满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Φ1 40…  相似文献   

12.
《特殊钢》2000,(1)
奥钢联Kindberg钢管厂委托MannesmannDemagAG将现有的顶管机组改造成CPE机组。改造后的现有生产线(开坯机穿孔机三辊延伸轧机荒管减径机)将被1台斜辊穿孔机取代,可用同一种Φ230mm的管坯生产出Φ25.0~177.8mm的钢管。根据不同的成品管规格,管坯重量可达200~800kg。设备的年产量可增加25000t左右。斜辊穿孔机的轧辊直径为950mm,轧辊上下布置,各由1台3000kW马达传动,轧件由水平布置的狄舍尔盘导向。整个改造工作只需停产4周,已于1998年第三季度…  相似文献   

13.
鞍钢无缝钢管厂加工车间,于1958年开始用“Д号”钢生产DZ_2石油加厚管(钻杆)。加厚管的生产工艺是:由热轧车间送来管料,经缝式炉加热,再到平锻机上将钢管的两端加厚(加厚部分的壁厚约为原壁厚的两倍),冷却后的钢管再经常化炉进行常化处理。它所要求的机械性能为(鞍标125—60):б_b≥65公斤/毫米~2;б_2≥38公斤/毫米~2;δ_5≥16%;φ≥40%;α_k≥4.0公斤·米/厘米~2。从1962年10月份开始,加厚管的机械性能合格率突然下降,只达10%左右(表1)。初步认为是由于平锻温度过高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扁挤压筒是挤压大型扁宽薄壁高精复杂铝合金型材的关键工具,其设计制造技术属世界性高新技术前沿课题,国内至今未获得突破性进展。为满足我国地铁列车国产化的急需,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由刘静安教授、赵云路研究员共同设计,沈阳新光模具工业公司制造修配.利用西南铝加工厂现有80MN挤压机上的 650mm × 1600mm圆挤压筒改装成670mm × 270mm × 1600mm大型扁挤压筒。经 80M N挤压力的试压,挤出了宽度500mm、壁厚3mm的轨道车辆型材,在高温(550℃)、高压(80MN)和高摩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巨龙穿孔机和960轧管机上进行Φ900 mm×32 mm钢管轧制试验,对毛管和荒管壁厚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大口径斜钢管的螺旋形壁厚不均及其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6.
傅立叶变换在热轧无缝钢管壁厚不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朱景清  王向东 《钢铁》1994,29(2):40-45
用傅立叶变换对φ400mm自动轧管机组上斜轧穿孔、斜轧延伸、轧管、均整后荒管的壁厚不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善钢管壁厚不均的途径。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其他热轧无缝钢管机组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产冷变形薄壁管和特薄壁精密管时工艺周期长.生产工序包括:管材变形前的准备,在XIIH、XIITP轧机上轧制、拉拔,管材热处理及精整等. 制取薄壁管和特薄壁管的后几个工艺周期,通常要在XIITP轧机上轧制.由于工艺设计特点(轧辊孔型尺寸固定不变),相对变形率被限制在50%,在此情况下管材壁厚的变形量为0.6mm,管材直径的变形量为2.0mm—2.5mm。 根据管材在XIITP轧机上轧制后不必预先热处理就可进行拉拔的经验来看,大多数X18H10T钢、ITT—1M和IIT-7M 钛合金可采用较大的相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厂生产的65Mnd5.0mm ̄d6.0mm碳素弹簧钢丝存在的扭转性能不合格加以分析,采用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试验,质量对比,确定了铅液温度比原工艺升高30℃ ̄40℃,拔制总减面率增大5% ̄10%的合理匹配的工艺参数,一次合格率提高了10.43%,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厂生产的65Mud5.0mm~d6.0mm~d6.0mm碳素弹黄钢丝存在的扭转性能不合格加以分析.采用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试验,质量对比,确定了铅液温度比原工艺升高30~40℃,拔制总减面率增大5~10%的合理匹配的工艺参数,一次合格率提高了10.43%,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0.
原采用 1 80方耐火砖铸棒电渣母材生产Cr1 2MoVCo模具钢 1 2t电渣锭 ,充填比为 0 2。为了降低成本 ,易于组织生产 ,采用新工艺路线Φ32 0mm铁模铸棒生产 1 2t电渣锭 ,充填比提高到 0 5。采用该工艺后钢材质量良好 ,提高了生产率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电渣重熔工艺Cr1 2MoVCo钢试验工艺流程为 :2 0t电弧炉→LF→浇Φ32 0mm铁模铸棒→电渣重熔 1 2t锭(充填比 0 5 )→锻制成材 (Φ85mm)→成品探伤、检验。该工艺中试验二元和三元两种渣系、两种电制度 ,分别定为工艺 1、工艺 2。利用现有渣料 (精选萤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