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国外电工钢生产技术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李军  董浩  孙颖  李波 《钢铁》2009,44(10)
对近年来国外电工钢的生产技术发展做了全面总结,分别阐述了在当前要求节能、降耗、环保的背景下,世界各大钢铁企业对取向硅钢及无取向电工钢制造工艺技术研发的现状,以及在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所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研发趋势,如薄板坯连铸连轧、双辊薄带铸轧等新工艺。经过不断探索完善以后,这些具有紧凑、高效优势的电工钢生产方式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包括纯电力和混合动力在内的电动飞机电力推进系统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推进电机作为电动飞机最为关键的动力源,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动飞机的性能及可靠性。推进电机效率是该技术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本文设计了一款电动飞机推进系统用高效率轴向磁通电机,其定子材料采用极薄无取向电工钢,并将极薄无取向电工钢与常规电工钢在不同频率、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极薄无取向电工钢在高频电机领域能有效提升电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日铁公司在中国申请电工钢专利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日铁自1985年至今在中国申请公开电工钢专利情况,介绍了新日铁在中国保护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的主要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4.
冷轧硅钢的生产工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工钢属于电气设备中导磁体重要使用的材料。硅钢以其生产工艺复杂,各道工序控制精度严,成本高,难度大,成材率低,核心技术在全世界范围保密而被称作钢中之王,简要地描述了硅钢的发展历程,概括地介绍了硅钢的分类及性能,以及影响硅钢各种性能的内外在因素。重点地叙述了生产不同牌号电工钢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日本取向电工钢生产工艺最新研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殿威  牟昊  丁伟 《特殊钢》2011,32(2):21-26
根据相关的取向电工钢典型专利技术,概述了日本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电工钢低温板坯加热、抑制剂合理调节、关键成分Mn、C、Sn和Sb调节与利用、新型退火剂和绝缘溶液的制备及细化磁畴等生产工艺最新动态和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国内企业申请取向电工钢专利时应当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无抑制剂法生产取向电工钢的特性及其用途;总结无抑制剂生产取向电工钢的原理及工艺方案.重点讨论了成分方案,即元素对磁性能的影响和最终高温退火方案对二次再结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抑制剂取向硅钢化学成分范围没有普通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严格,提高了成材率;最终高温退火决定了二次再结晶的好坏,从而最终决定成品磁性能,最佳的高温退火温度在850~950℃之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变压器产量迅速增长,直接拉动了对取向硅钢的需求.文章介绍了变压器生产对取向硅钢的应用及需求,主要叙述了我国电工钢生产现状、变压器行业基本状况,包括产品、特点以及对取向硅钢的应用和需求情况,展望了变压器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申请的无取向电工钢专利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至2005年,在我国申请的无取向电工钢专利中,国外厂家有44件,主要为JFE和新日铁;国 内厂家有48件,主要为宝钢和武钢。国外厂家申请的电工钢专利技术领域主要为高效化和涂层技术;国内厂家主 要为轧制工艺和涂层技术。无取向电工钢的典型专利技术:有高效化,薄带连铸、涂层、加工工艺和半工艺产品;无 取向电工钢发展趋势为产品高效化和特殊用途产品。  相似文献   

9.
薄板坯连铸连轧Fe-3.2%Si硅钢板的试验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实验室进行的薄板坯连铸连轧Fe-3.2%Si硅钢板的试验模拟研究工作,分析了铸坯等轴晶粒组织和偏析,观察了热轧后显微组织轧后组织、抑制剂形貌以及热轧后织构组织等,这些试验研究结果为短流程生产电工钢的工艺技术开发和降低成本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对含硅1%的50W800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加热、轧制、卷取等热轧工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升高,产品铁损也明显提高;随着卷取温度的提高铁损降低。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取向电工钢涂层产品电泳涂膜脱落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如何提高硅钢电泳涂膜附着力进行分析.通过调整硅钢涂层液树脂种类和含量,优化硅钢涂层膜厚,提高硅钢涂层干燥炉温度等措施,硅钢涂层的电泳涂膜附着力显著改善,电泳涂膜脱落现象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吕冬瑞 《冶金管理》2009,(10):26-27
含硅量在0.5%~4.5%的超低碳硅铁合金称为电工钢,俗称硅钢,主要用做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广泛应用于发电、输变电、电机、电子和家电业。按生产工艺不同,电工钢可分为热轧电工钢和冷轧电工钢。热轧电工钢属于无取向电工钢,冷轧电工钢又分为无取向电工钢和取向电工钢。  相似文献   

13.
就国内电工钢以冷代热进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电机设计相关的技术数据没有进行更新,给中小电机设计制造带来困难。建议国家支持电器科学研究,修改相关技术手册,使电机设计满足使用冷轧电工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重钢技术》2010,(2):59-60
电工钢是含碳很低的硅铁软磁合金,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据统计,2000年全世界电工钢的总产量为671.4万t,到2005年已经超过了800万t。目前国内市场的消费量已远超过300万t。其中,无取向硅钢是在旋转磁场中工作的电动机和发电机转子的铁芯材料,要求良好的磁性能和工艺性能。近年来,随着电机高速化和小型化的发展,对无取向硅钢的性能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高频下具有低铁损和高磁感强度等。  相似文献   

15.
宝钢高效无取向电工钢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宝钢高效无取向电工钢的发展历史、生产工艺技术、产能规模、牌号分布及性能特点.对高效无取向电工钢采用简单替代普通无取向电工钢使用、局部优化设计替代普通无取向电工钢使用和全新设计机型使用等不同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简单阐述比较,并对其在压缩机电机、家用电器电机、工业电机和EI铁芯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效果评价.基于试用效果,讨论了采用宝钢高效电工钢对提升用户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促进国家节能降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1公司概况新利佩茨克钢铁集团(NLMK)是世界最大冶金企业之一,是俄罗斯第四大钢铁企业和世界第二大电工钢生产企业。新钢集团是一个综合性的钢铁企业,生产生铁、钢坯、冷轧钢、热轧钢、镀锌钢、彩涂钢、无取向硅钢以及取向硅钢,其生产量约占整个俄罗斯钢铁产量的13%。  相似文献   

17.
卢凤喜 《钢铁研究》1991,(1):62-62,45
据1989.11.8发行的特许公报,平1—52448报道有关低铁损及高磁通密度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生产方法。通常,这种无取向电工钢板是含Si3%以下的钢,经热轧、去除氧化铁皮后,进行冷轧及退火,再给予一定的变形,对钢板进行再次退火,通过采用所谓二次冷轧法工艺,往往使铁损显著降低。本发明就是要使上述无取向电工钢板特性更加提高一步,提供能够获得优质铁损及磁通密度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生产方法包括下面两项内容:  相似文献   

18.
冷轧取向电工钢又分一般取向电工钢和高磁感取向电工钢,这两种取向电工钢虽然磁性高,但也因生产工序多、周期长、耗能大,导致成本高。对此,日本等国在80年代末期又开发了以Mn部分代Si的取向电工钢。一般取向电工钢与以Mn部分代Si的取向电工钢的区别是:前者Si:2.0%~4.0%、Al:0.5%以下、必须实施热轧板退火、必须进行脱碳退火、最终高温退火在1200℃以上,总生产周期为180h以上;后者Si:2.0%~2.5%、Al:1.0%~2.0%,省略热轧板退火、省略脱碳退火、最终高温退火在1000℃左右,总生产周期为120h左右。本文分析  相似文献   

19.
《涟钢科技与管理》2010,(2):F0003-F0003
由于近年冷轧硅钢的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因此全国各钢厂都在凭借各自的条件和优势,大力发展冷轧无取向电工钢。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薄带产品生产情况,对产品应用及国内即将推行的标准加以阐述,同时对鞍钢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的发展方向及规划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