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择性编译能降低程序编译开销和生成代码的存储空间需求,但面临热方法检测延时和编译延时问题.现有降低这些延时的方法因需要复杂数据结构、算法或特殊硬件的支持而不适合嵌入式虚拟机平台.针对嵌入式平台,提出使用将可执行代码缓存至文件并按需复用的方法来降低这两种延时.为此,本文以Android系统虚拟机的即时编译器为基础,设计实现了轻量级的CCARF(Code Cache and Reuse Framework).CCARF为即时编译器设计了位置无关代码生成算法,使编译生成的代码不合位置依赖信息,从而保证代码可被正确复用;基于该算法,CCARF实现了一个代码管理器,高效地将位置无关代码缓存并复用.SPECjvm98基准测试集的测试结果表明,CCARF能在控制生成代码增长的前提下,平均提升基准测试程序性能约11%.  相似文献   

2.
在编译原理和虚拟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一种高级语言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编译器。通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中间代码、虚拟机等进程,将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实现了复杂编译器的简单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壳的安全性,研究了基于虚拟机的加壳技术.虚拟机通过编译器,把原始字节码编译成伪指令;在执行时,通过虚拟机的解释器把伪指令翻译成原始字节码.设计了伪指令,实现了编译器,并对PE文件补充解释器,构建新的PE头部、节表和节.实验表明,基于虚拟机加壳提高了软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虚拟机机制的软件PLC可移植性差,执行效率低等不足,研究基于嵌入式机器码的软件PLC系统,通过梯形图编译器、代码解析生成器、汇编编译器等处理,将用户开发的逻辑程序直接编译成能够在CPU环境下执行的嵌入式机器码,该方法减少PLC虚拟指令执行过程,提高软件PLc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堆栈处理器是一种面向嵌入式控制领域的处理器,其执行过程不依赖于通用寄存器而是硬件堆栈。文中以一款基于FPGA设计的16位堆栈处理器为平台,研究如何将一个C源代码转换成能够被目标处理器汇编器识别的汇编指令。为了能够迅速有效地实现代码生成器,文中选用LCC。LCC是一款可变目标的C编译器,通过重新书写目标处理器的描述文件,LCC可以生成特定处理器的汇编指令。文章的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证明了C语言是可以移植到堆栈处理器上的。  相似文献   

6.
王朝坤 《计算机教育》2011,(11):48-51,60
针对编译原理教学实际,在分析和修改工业级开源编译器实现代码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Java的编译原理课程案例教学过程,结合Java这种日益普及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这种教学过程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施海昕  佘堃 《计算机应用》2005,25(10):2453-2555
根据编译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用于C语言的错误处理预编译器。通过扫描程序代码,它可以找到特定格式的注释,并从中提取错误名称、错误信息和错误号,最终生成对应的错误处理代码。这个预编译器改进了C语言错误处理机制,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8.
实现了一种通用高效的文本挖掘编程语言,包括其编译器、运行虚拟机和图形开发环境。其工作方式是用户通过编写该语言的代码以定制抽取目标和抽取手段,然后将用户代码编译成字节码并进行优化,再将其与输入文本语义结构做匹配。该语言具有如下特点:1)提供了一种描述文本挖掘的范围、目标和手段的形式化方法,从而能通过编写该语言的代码来在不同应用领域做声明式文本挖掘;2)运行虚拟机以信息抽取技术为核心,高效地实现了多种常用文本挖掘技术,并将其组成一个文本分析流水线;3)通过一系列编译优化技术使得大量匹配指令能够充分并发执行,从而解决了该语言在处理海量规则和海量数据上的执行效率问题。实用案例说明了TML语言的描述能力以及它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减小运算系统的需信任计算基础、描述较小粒度的安全策略,目前的研究倾向于从程序设计语言和编译器入手来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基于以上研究背景设计了一种类型化的低级语言TLL,TLL是一种为Java虚拟机即时编译器设计的类型安全中间语言,以构造一个具有更小需信任计算基础的Java虚拟机系统为目的.TLL的类型系统基于多态的类型化λ演算,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能够编码各种高级语言的抽象.基于TLL的一个虚拟机原型系统已经实现,它可以作为实现一个高安全且面向多种源语言的运行时系统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SIMD计算机的优化编译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辉  黄石 《计算机工程》2009,35(1):201-203
利用处理器的相关资源,提高编译器优化性能和增强代码可适应性是SIMD处理器优化编译的关键。该文基于M语言和LSSIMD体系结构,结合现代编译器的编译技术,提出针对SIMD协处理器编译器的优化和实现方法,包括寄存器分配、单值合并、代码压缩等。实验结果表明,编译生成的目标代码准确、高效。  相似文献   

11.
C语言优化编译器是借助于微机上的Intel80386C语言编译器为研制平台,采用交叉编译的方法设计实现的,它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从底层开发实现的巨型机C语言编译器。本文首先给出了YH-2C语言优化编译器的设计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其主要系统组成和技术特点,最后指出了我们以后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系统,通过对复杂的可视化图片语法进行分析,将各语法现象以语法单元类的形式进行抽象分类,提出了编译器-编译器的设计策略,给出了从可视化图片设计语言到伪指令代码的解决方法.主要研究在面向对象的编辑环境中如何实现满足硬件设备控制器的稳定、高效的编译系统.通过将可视化程序语言分析器(VPLPG)和小型的类C编译(LCC)器配合使用最终实现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系统.  相似文献   

13.
魏兰  李文锋 《计算机工程》2007,33(13):104-106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系统,通过对复杂的可视化图片语法进行分析,将各语法现象以语法单元类的形式进行抽象分类,提出了编译器-编译器的设计策略,给出了从可视化图片设计语言到伪指令代码的解决方法。主要研究在面向对象的编辑环境中如何实现满足硬件设备控制器的稳定、高效的编译系统。通过将可视化程序语言分析器(VPLPG)和小型的类C编译(LCC)器配合使用最终实现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利用YACC与LEX来完成VHDL语言高级综合前端的词法与语法分析器设计。介绍词法分析模块,语法分析模块以及错误处理模块的设计方法。利用Windows平台卞的Parser Generator 2.0生成词法与语法的C文件,在Visual C++6.0中编译该C文件,生成可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15.
何群  陈英  周激流 《计算机工程》2005,31(14):99-101,166
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对象语言编译器自动测试的方法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面向对象编译器自动测试工具(O_OCTT)。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是编译器自动测试工具的核心,介绍了C 编译器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的手段和方法,阐述了。O_OCTT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Hypertext development is still, for the most part, at the ‘handcrafting’ level, where each hypertext document must be hand-designed. We present a compiler which takes hyperdocuments designed using a model-based approach and generates stacks executable in Hyper Card. This compiler is implemented in standard SQL over a relational database representation of a hyperdocument designed using the hypermedia design model (HDM). The compiling approach, even though illustrated with HDM, can be used with any ‘structured’ design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7.
覃安  符红光 《计算机工程》2006,32(16):83-85,9
计算机代数系统(Computer Algebra System,CAS)是集大整数运算和符号运算于一体的计算平台,这方面的代表软件有Maple和Mathematica。然而,在计算机代数系统的设计中,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始终是一个关键和难点。GiNaC是Linux平台上开放源码的符号计算包,该文以它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CAS编译器的设计方法,并在Linux平台上实现。新的CAS编译器兼容Maple编程语言, 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它的效率并不逊色于Maple。  相似文献   

18.
过程识别技术及相关参数的提取是二进制翻译中过程调用恢复的基础.为较好实现对过程的识别,首先设计了针对GCC编译的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文件的过程识别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要求对C编译器和ICC(Intel C compiler)编译器同时具有良好的支持,但在测试中发现这种识别技术在处理ICC编译的ELF程序指令流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提出了改进算法,这个算法已经在IA-64-Alpha反编译中实现,从而使系统对C编译器和ICC编译器编译的ELF文件都能进行正确的过程识别和参数提取.  相似文献   

19.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忠胜 《计算机教育》2011,(13):100-103
原有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尝试从典型案例设计、实验实践教学模式、与其他课程知识相融合、与各类应用相结合、复合型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展开教学改革研究,探索该课程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