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表面渗透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透气性、碳化、钢筋锈蚀和冻融试验以及一些重要工程实例分析,论述了混凝土表面渗透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一些改善混凝土表面性能的技术措施,对混凝土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1概述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建设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泵送混凝土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还具有提高抗渗性、改善耐久性等特点;而且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工效高等优点。但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如混凝土外表面的气孔问题,它不仅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而且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本文对混凝土表面气孔形成过程进行分析,阐述如何控制混凝土表面气孔的产生,同时将施工中如何处理混凝土表面气孔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防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混凝土的力学和热学物理性能出发,从力学观点阐明了水工混凝土裂缝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保证基础块混凝土不产生贯穿性裂缝和表面裂缝的条件。作者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对防止水工混凝土裂缝一些措施的认识,可供从事水工混凝土设计、施工、科研的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4.
直岗拉卡水电站高标号硅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满足工程所需的力学性能。高标号混凝土中掺入硅粉及聚丙烯纤维后,减少了混凝土的水化温升,提高了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和抗冲耐磨强度。同时在施工中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使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明显减少。混凝土表面微细裂缝采用裂缝无损注浆技术新工艺,为泄洪闸提前过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埋设冷却水管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控制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大,南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水管冷却效果分析计算非常复杂,比较精确的数值方法又不实用,因此在工程应用中,人们提出了一些简化的近似计算方法,在这些简化方法中都没有考虑混凝土表面散热对水管冷却效果的影响,因此计算精度受到了影响,考虑表面散热对水管冷却效果的影响,推导出了一套混凝土结构水管冷却效果的计算公式,此计算方法全面地考虑了混凝土初温、水泥水化热、混凝土表面散热与水管水管冷却效果的关系,因此计算结果比以往的简化方法更接近于实际情况,而且此计算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6.
粗集料表面包裹石粉对碾压混凝土性能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棉花滩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浇筑使用的粗细集料采用干法生产,为了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采用了喷水和喷雾装置,因此在粗集料表面包裹了一些难以脱落的石粉,使拌制的混凝土的粗集料与砂浆之间握裹力减弱,从而对碾压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水玻璃、有机硅防水剂、PEA乳液、EVA乳液和无机材料等多种涂层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并借助先进的微观测试仪器对表面结构形貌及孔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同时通过透气系数来评估混凝土表面防护效果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涂层处理,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较为致密的封闭层,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表面结构,透气系数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介绍在二滩水电站大坝混凝土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以及缺陷修复的材料、技术与质量要求;着重叙述了修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包括一些新材料和新方法的采用。最后对大坝表明缺陷修复的质量检查依据和方法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9.
铁钢砂混凝土在水工中的应用近年来,铁钢砂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抗冲耐磨材料应用到一些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如丹江口枢纽泄水闸下游溢流表面和护坦,经10余年运行后,出现表面被磨损冲刷呈凸凹不平,许多部位出现冲坑。采用铁钢砂混凝土作表面修补,现已安...  相似文献   

10.
大唐潮州三百门发电厂1^#、2^#机汽轮发电机基座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使汽轮发电机基座框架轴线尺寸准确,梁柱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颜色一致,预埋件螺栓套位置准确,精度符合标准要求。并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解决了清水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可指导同类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老混凝土复合圆台柱体粘结试件,对72个带凹槽的老混凝土粘结面与新混凝土粘结的渗透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凹槽宽度、界面剂等对粘结面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粘结面的等效水力隙宽、渗透系数以及渗透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老混凝土表面刻槽,可提高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抗渗性能;界面剂可改善粘结面的抗渗性能。粘结面的等效渗透系数约为1.94×10-8~4.03×10-9cm/s。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土工膜垫层材料不能满足深覆盖层上高堆石坝面膜防渗体稳定性及适应变形要求的问题,采用室内渗透系数、抗压、抗弯折、直剪及结构模型试验等方法对一种新型多孔垫层材料——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基本力学特性、界面抗剪强度及适应坝体变形能力等工程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并与传统无砂混凝土垫层材料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透水混凝土在具有较高强度和透水性的同时,还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和显著的韧性特征,相对无砂混凝土具有更强的适应坝体变形能力,更适合用作深覆盖层上高堆石坝面膜防渗体垫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工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较少、普通钢模工艺难以形成高质量表观混凝土的问题,采用普通钢模,分别内衬透水模板布和聚酯板,试验研究了两种内衬材料和添加脱模剂、消泡剂、光亮剂后成型混凝土表观质量,并就内衬材料重复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透水模板布,混凝土成型表面平滑,几乎无孔洞,但缺少光泽并存在轻度色差;使用聚酯板且加入凝胶材料质量2%的光亮剂,混凝土成型表面光洁平整,色泽均匀,具有镜面效果,并可重复使用;采用脱模剂和消泡剂并不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成型表观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船闸混凝土工程,以室内试验研究和现场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透水模板结合真空脱水工艺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表层强度、抗冲磨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下,透水模板衬垫结合真空脱水工艺可有效降低混凝土表层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密实性,改善混凝土外观质量;同时提高混凝土抗冲磨性能和混凝土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的气体渗透性测试、吸水性测试及氯离子侵蚀试验,分析了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渗透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渗透性能的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模型,并以某临海水闸工程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空气渗透性系数、吸水性系数及氯离子扩散系数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水灰比情况下,氯离子扩散系数均随空气渗透性系数、吸水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建立的基于渗透性能的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模型,只需进行混凝土结构渗透性能的试验,即可预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以某临海水闸工程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认为该模型是可行的。建立基于渗透性能的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模型对在氯离子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直接利用渗透性能预测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介质的抗渗性是其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试验,揭示了混凝土试件的渗透率在围压升降循环过程中的变化特性,获得了混凝土试件在相同渗压、不同围压作用下的渗透率特征曲线,以及在围压升降过程中混凝土试件渗透率的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试件的渗透率变化与围压的变化呈负指数关系;在围压升降循环过程中,低围压阶段混凝土试件的渗透率对围压改变的敏感性大于高围压阶段;在不同的围压升降循环过程中,试件的渗透率具有不同的恢复率;在围压升降过程中,混凝土渗透率的变化具有一定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17.
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平先  张雷顺  赵国藩  李冰 《水利学报》2005,36(5):0602-0607
对96个圆台柱体试件的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渗透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界面处理方法、界面剂类型以及粗糙度等对粘结面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粘结面的渗流特性及层面力学参数,如粘结面等效水力隙宽、渗透系数以及渗透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渗透性大于新老混凝土本体的渗透性,粘结面是其渗水的主要通道,界面剂可改善粘结面的抗渗性能。在粘结面渗水高度量测的基础上,根据渗透压力和渗水高度,推导了粘结面的等效水力隙宽及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粘结面的渗流基本上属于层流渗流,粘结面的等效水力隙宽在0.11~0.27μm之间,渗透系数多数在1.1×10-10~4.8×10-9cm/s之间,个别高达1.8×10-4~2.5×10-4cm/s。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多维荷载对不同含水率混凝土渗透性影响,利用ZYS-1煤岩多功能三轴渗透仪进行不同试验条件下三轴渗透性试验,研究了轴压、围压、孔隙压上升过程中渗透系数的变化趋势,并分别得出渗透系数特征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与轴压、围压呈负指数的关系;混凝土渗透系数对围压的敏感性更高,在围压较低时混凝土的渗透系数随围压变化较快;在围压或轴压的作用下,混凝土的渗透系数趋于稳定时,混凝土的渗透系数随着其含水率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且对混凝土含水率的敏感度逐渐降低。上述研究成果对研究和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渗透性能并避免表面裂缝的产生,从而提升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真空脱水工艺,通过宏观性能试验结合微观孔结构分析,研究了真空脱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性能改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真空脱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取较低的初始水胶比、较少的单位用水量和比非真空混凝土增加约20 %以上的适宜砂率,可以提高真空混凝土的真空脱水率和混凝土性能;(2)采用真空脱水工艺后,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的提高值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加;混凝土72 h抗冲磨强度的提高值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低水胶比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的提高效果尤为显著;(3)与非真空混凝土相比,真空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减小,抗渗透性能显著提高。孔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真空脱水主要增加了混凝土中20~50 nm这一孔级的体积含量,混凝土总孔隙率明显降低、最可几孔径减小、临界孔径和平均孔径均明显减小,从而优化和细化了混凝土孔结构。真空脱水工艺可以作为提高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性能的有效措施,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橡胶颗粒等体积代替细集料,制备橡胶塑性混凝土,研究不同橡胶颗粒含量、水胶比等对其渗透性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胶比一定的塑性混凝土,橡胶颗粒掺量增加,弹性模量减小,但对塑性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基本没影响。塑性混凝土水胶比降低,其弹性模量明显增加,渗透系数明显减低。因此,综合利用橡胶颗粒和改变水胶比,可以配制满足工程需要的低弹性模量、高抗渗性的塑性混凝土,为改善塑性混凝土的配比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