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陈曙 《橡胶工业》1997,44(7):417-420
对维棉帆布芯在输送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浸浆维棉帆布替代全棉帆布,调整覆胶配方,可以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生产,带体重量可减小20%,生产能力提高30%以上,产品综合性能优异,每平方米输送带生产成本可降低4.73元  相似文献   

2.
张柒梅 《中国橡胶》1997,(14):12-12,13
我厂于1996年3月就以浸胶涤棉交织帆布85型代替21S/3×3棉帆布,110型代替21S/5×5棉帆布进行试验。通过调整胶料配方和施工工艺,使产品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大大提高,1996年8月推广使用。1.纺织物材料的选用普通V带的包布层质量的优劣是普通V带使用寿命的关键。原来A型和B型V带采用215/3×3棉帆布,C和D型以上V带采用215/5×5棉帆布作包布层,而浸胶涤棉交织帆布具有强力高、伸长小、耐磨、价廉等优点,完全符合我厂生产工艺,因此我们选用浸胶涤棉帆布代替棉或维纶帆布作包布层。性能对比见表1。表1浸胶涤棉帆布与棉帆布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3.
我国输送带及其织物带芯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妍伟  王华  杨东辉 《橡胶工业》2004,51(2):120-123
介绍我国输送带及其织物带芯的生产和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输送带骨架材料的升级换代正在快速进行:棉帆布输送带产量下降,锦纶输送带、整体织物芯输送带和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等高强力输送带产量大幅度增长。淘汰棉帆布带芯,采用聚酯一锦纶帆布带芯,开发直经直纬织物带芯,提高整体织物带芯产量及完善织物带芯强度规格是我国输送带及带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蔡建华  季文才 《橡胶工业》1996,43(4):204-207
对织物增强吸水胶管进行了技术改造。骨架层织物以浸胶处理的V85型维纶帆布代替棉帆布;内胶层胶料选用橡塑并用并配以一定量再生胶;外胶层胶料选用NR/CR/BR三胶并用;擦布胶胶料选用SCR5标准胶并配以一定量再生胶。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GB1188-89标准要求并通过市级鉴定。产品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5.
输送带的综合性能与浸胶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暾  顾征宇 《橡胶工业》2002,49(11):666-674
结合织物芯多层输送带用不同浸胶帆布(主要是NN帆布和EP帆布)的性能特点,分析了输送带性能方面主要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改进输送带性能的建议,其中重点讨论了织物经纬向线卷曲度和织物热收缩率对输送带性能的影响。认为不同性能要求的输送带应采用不同结构的织物,不应强求一致。  相似文献   

6.
刘宗江 《橡胶工业》1997,44(6):345-347
对涤棉混纺帆布在普通输送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涤棉混纺帆布以棉线包围未加捻的涤纶纤维,省去了复杂的涤纶浸胶处理工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纵向拉伸强度;在擦胶配方中引入了间甲白直粘体系,使布层间粘合强度提高;涤棉帆布芯输送带的物理机械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且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20013231多种用途的DREF长丝Pal A.…;Textile Magazine,2000,41,(5),p.31,(英)用于纺织工业多组分长丝的DREF芯纱,用于制造重型防水帆布、袋类、公共运输的装饰品以及防护服等。PP芯/棉鞘DREF一3复合纱较常规纱重量轻、强度高用于制造蓬帆布。PP芯/棉鞘及PP芯/PET鞘DREF一3纱强度高、耐摩擦,较常规棉帆布空气的渗透少。玻璃芯/棉鞘纱经阻燃处理经12次水洗后仍耐炎、金属芯/棉鞘DREF纱耐切割适用于公共运输装饰织物。(王心明)DREF长丝防护服耐切割性 20013232具有不同的结晶和无定形高聚物范围的双组份纤维及其制备巴斯夫;C…  相似文献   

8.
顾征宇  许其军 《中国橡胶》2002,18(17):19-22,25
在国外聚酯帆布已经是织物芯输送带所采用的主要骨架材料,在欧洲,1997年输送带所用的聚酯达到13500吨(用于多层带约9500吨),锦纶(NN)为5000吨(主要用作PN帆布的纬纱,约4000吨),棉和其他短纤在2000吨左右。但在我国,输送带中采用EP帆布的用量增长缓慢,到目前为止还不到30%,NN帆布和棉、维棉、涤棉短纤等帆布占居主要地位。虽然我国现已有NN、PN、PP等几大类,同时也开发了耐高温等特殊种类,但帆布织物的结构变化不大,甚至每一种规格的经纬纱密度,所用纱线的粗细,几乎也由国家行业标准统…  相似文献   

9.
邹丽娟 《橡胶工业》1999,46(11):660-662
介绍了涤棉浸胶帆布和DS涤棉浸胶帆布替代棉帆布在普通输送带中的应用情况。新型帆布具有扯断强度高、粘合强度高、定负荷伸长率低等特点,但工艺性能不够稳定,可通过在贴胶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体系来解决。使用新型帆布后,生产工艺也要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抗冲击防撕裂织物芯输送带的研制,主要包括骨架材料和横向增强层(防撕裂层)的选择;覆盖胶、贴胶和粘合贴胶配方设计及实际生产工艺。经试验测试,产品性能符合Q/FX012-2002标准。该产品己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阳江市北山胶化有限公司通过两年多的努力,研制成功耐高温输送带,近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产品属T3型耐热带,可耐温120~150℃,适用于水泥、建筑陶瓷、冶炼等工业高速、高温运送材料的需要。其芯层采用耐热性能较好的EP浸胶布(聚酯/尼龙浸胶帆布)和聚酯、棉混纺帆布,覆盖胶则采用耐热性能优良的乙丙橡胶。鉴定小组认为,北山胶化公司研制的耐高温输送带产品达到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经广东省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和阳江市技监局多次检验,产品符合标准。该产品使用原材料立足国内,产品外观质量好,是广东省首次鉴定的产品。经广东和…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常温和高温下帆布芯耐热输送带的粘合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帆布芯耐热输送带的粘合性能大幅度下降;在覆盖胶中加入粘合剂RF/RA(用量比为4/3.6)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常温和高温下输送带的粘合性能;适当增大缓冲层厚度能够提高常温下输送带的粘合性能,而对改善高温粘合性能无明显效果;与采用聚酯帆布相比,采用锦纶6帆布对改善输送带高温下的粘合性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普通织物芯输送带的带芯材料主要是尼龙(NN)、涤尼(EP)、涤纶(EE)和棉帆布,也有采用以棉为主、掺入部分合成纤维(如涤纶、丙纶、维纶)而制成的混纺布的。  相似文献   

14.
国内文摘     
80 014 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活性分散染料大连工学院侯毓汾潘鑫宋东明本文综合分析了含β-羟乙基砜硫酸酯活性染料的染棉机理和涤纶纤维用微溶性非离子型分散染料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类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活性分散染料。这类染料可经热熔法印染涤/棉混纺织物,并介绍了这类染料的分子结构特点以及与涤/棉混纺织物两种不同纤维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刘俊生  贺炜  王博 《橡胶工业》2008,55(6):364-365
针对输送带品种多、数量少且供货周期短的现状,对其结构和成型硫化模具进行了改进.将输送带的两层覆胶帆布改为4层覆胶帆布,并将原辊筒式硫化模具改为平板式硫化模具.平板式硫化模具可一模多用,制造周期短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有芯法增强树脂软管生产线是枣庄橡胶厂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造的.该生产线的特点是:所有设备均无地脚螺栓;挤出机机身与配电箱联成一体,挤出机采用直流电机;采用有芯法生产工艺.文章对该生产线的主要技术参数、生产工艺、主要设备结构组成和作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离子活化涤纶织物与橡胶粘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富强  李家全 《橡胶工业》1993,40(10):618-622
研究了经等离子体改性处理的涤纶织物与橡胶之间的粘合性能。结果表明,粘附强度与离子轰击活化的时间、过渡胶种的选择、上胶工艺、涤纶织物在经离子轰击活化后的停放时间等相关。采用天然胶乳作过渡胶时,粘附强度可达2.6kN/m,个别样品甚至高达5.4kN/m,远高于棉帆布与橡胶之间的粘附强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织物增强胶管的计价方法仍以胶管增强层所用的帆布层数为主要依据,这是自二、三十年代使用擦贴胶棉帆布作胶管增强层开始的。对于这种生产方式和计价方法,国外早已改变,而我国还继续使用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原材料的涌现,这样的计价方法不但不能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且已成为发展新技术的障碍。早在60年代末,不少胶管生产厂对此曾提出过  相似文献   

19.
罗巨涛  徐璀  王敏霞 《染料与染色》2005,42(1):43-44,23
锦/棉混纺织物采用直接混纺/酸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的生产成本低,工艺短,且具有可回修性,但由于直接混纺染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上染锦纶,这对工艺稳定性、织物风格、染色牢度等都造成影响。锦/棉经酸性固色剂TF-506预处理后采用弱酸性条4q-(pH=6)染色,能有效防止直接混纺染料对锦纶的上染,同时棉和锦纶都能获得较高的得色,提高了织物的风格和工艺稳定性,且对酸性染料的缓染性和染色牢度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国外动态     
涤/棉混纺一浴法用染料随着涤纶的发展,涤/棉混纺织物发展很快。这种混纺织物有优异的洗可穿性能,很受消费者欢迎。美国1964年涤/棉混纺仅占全部织物产量的4%,1968年达14%,预计1973年可到25%。英国市场每年销售男子衬衫8500万件,到1975年将有半数为涤/棉混纺衬衫。日本1971年涤/棉混纺消耗涤纶纱量占全部涤纶混纺纱的近70%,近来仍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