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有凌云意,竹有君子心,或许竹的萧瑟幽绝更贴合当下东阳竹编的状况,清幽、偏安,却不攀附、谦逊……2004年,故宫启动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修复工程,工作人员意外发现尘封几十年的倦勤斋,内部装潢集绘画、木雕、玉雕、织绣、竹编于一体,尤其是大面积的竹编营造出低调的奢华,为宫内其他建筑所罕见。不多久,所有工种修复人员均已找到,唯独竹编技师没有着落,只因其竹编非同寻常,尤其具有"竹象牙"之称的竹簧器物,制作技艺在民间已近失传。最后只有一个人勇揭"皇榜",并目通过专家组考核,进入故宫修复竹编。这个人,是东阳竹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福礼。  相似文献   

2.
正暑假怎么玩?上辅导班,写作业?其实暑假还有新玩法一一买材料包玩手工!在家上一堂传统文化手工课,体会手作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第1课竹艺课平衡的竹蜻蜓自古以来,竹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早在商朝,人们便用竹制造书简和编竹器;而在晋朝,古人开始用竹造纸,到了今天,我们更是把竹的用途发挥到了极致。这款竹蜻蜓,结合了竹和物理上的杠杆原理,让小孩子在玩耍时也能体验到平衡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张珍英 《江苏陶瓷》2012,45(4):62-62
江苏宜兴多山、多水、多竹,有"陶的世界"、"竹的海洋"之美称。竹,宜诗、宜画,唐代李白的诗赞曰:"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让人由诗联想到美景。清代袁枚的咏竹诗云:"竹性不耐染,志在干青云,蒙茸依附者,都非贤子孙。"以竹喻人,意为人的青云之志、高风亮节,非趋炎附势者可比。古今的制壶  相似文献   

4.
陈燕 《江苏陶瓷》2014,(1):73-73,75
通过对"缘竹壶"形态、意蕴、综合三方面的审美探讨,论证竹的元素与壶的造型一旦完美结合,清新自然的外在形态会让人赏心悦目。壶缘于竹,人缘于壶;竹生壶上,情系心中。随着人们的审美习惯,还能品味到蕴涵其间的传统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让性灵得以陶冶。  相似文献   

5.
竹,虽然是普普通通的植物,但在中国的绘画传统中堪称千古咏颂的对象。大自然的景物充满着美,或精致婉约,或粗犷豪放,或巧或拙。然而,竹,君子之风,一干铁骨,几节虚心,可以说是种种美的和谐统一,远观大气,近品婀娜,自然之象,内涵之丰,魅力无穷!一、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几十年的兴趣爱好,使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书画有着浓厚兴趣,加之生长在陶瓷艺术之都景德镇,亲属同学中艺人众多,艺术熏陶平添了更多爱意,还有工作于教育、宣传文化岗位,职业之责也使我对艺术的钟爱增加了内在的动力。几年前,清代郑  相似文献   

6.
竹是自然界的精灵,与松、梅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竹经历自然界的风霜雨雪仍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竹可入画、入诗,也可入壶.自明代起,竹的形象就被紫砂艺人应用到了紫砂造型设计上,明代万历年间的陈仲美制有"束竹柴圆壶".明代以后,竹壶的造型千姿百态、名家辈出,如清代的邵大亨、杨彭年、杨凤年,近代的赵松亭、范大生、冯桂林、李宝珍等.他们的作品有圆壶、方壶、四角抽方等,成型和装饰的技法有繁有简,但都形象生动,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塑造了竹的精神风貌.这些竹壶在成型与装饰的技法上都给予后人以艺术上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有关于竹的紫砂壶创作已经数不胜数,竹的形,竹的韵,让人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作品"命之勃发"从生命的源头进行阐发,在飒爽清风中塑造新的韵味,不一样的竹,不一样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上许多的名家大师都曾经创作过关于竹的许多器型,陈仲美的"束竹柴圆壶"、杨凤年的"竹段壶"、邵大亨的"八卦龙头一捆竹"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之作,到近代的紫砂花货塑器大师朱可心、汪寅仙等等,直到今天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创作.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双线竹鼓壶",把紫砂竹器的优雅大气和整体的和谐展示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花器技艺的处理方面,各种工艺手法的运用都是炉火纯青,再加上作者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可以说是典范的代表之作,用这样的紫砂茶具冲泡茶叶,不仅仅可以把茶叶最纯正的滋味发挥出来,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浓浓的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普通人更能体会到竹编的美妙与乐趣,《中华手工》联合手艺网、嘉兴竹艺品牌"竹芸工房",共同推出了"百工小匠,编织童心"竹编手工体验系列活动。第一站,便落户在了"育想家艺趣中心"。  相似文献   

10.
竹,搭配纯天然的皮革、线编,FLLIX流箱包设计感满满。从2013年年初创立至今,设计师品牌FLUX流已经走过两个年头。"如果算上大学时代的‘预谋’和毕业6年的‘准备’,应该有10个年头了。"蒋卓、蒋越,从名字上便可看出父母的期望。姐妹俩携手上北京服装学院,大学便得了许多大奖。面对未来,姐妹俩格外笃定,明确自己要创业。"但是要先学习经验。"于是,姐姐蒋卓去了李宁、例外,妹妹蒋越去了百丽。整整6年后,才开始她们的创业之旅。定位、选材、布置店面、计算成本、解决库存、销售……"在李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