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设计变电站巡视系统,基于图像分析技术实现机器人和视频摄像机的联合巡视;巡视系统通过与变电站主/ 辅设备监控系统、一键顺控系统、主站巡视集中监控系统的互联交互,实现与主/辅设备监控系统间的正向联动、反 向联动、视频双确认等智能联动.利用机器人机动灵活、视频摄像机巡视效率高的特点,合理规划视频摄像机位置和 机器人巡视路径完成巡视布点,最大程度覆盖变电站的巡视范围,提升巡视效率,节省项目投资,有效支撑设备智能 巡检、日常运行监控、现场巡检作业、异常故障处置等典型变电运维应用场景,替代人工巡检为远程智能巡检,替代 原靠运维人员经验判断的故障分析等手段为主动预警、综合研判、智能诊断与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变电站面积不断扩大、设备数量增长迅速、设备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传统变电站运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智能电网 “自动化”“精益化”要求的现状,提出一种智慧变电站智能运检方案,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资源、 数据网以及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建设状态全面感知、信息互联共享、人机友好交互、应用便捷灵 活的智慧变电站,实现 “站内设备自动巡检、人员行为智能管控、主辅设备智能联动、设备异常主动预警、远程监视与管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智能应用,变电站主辅设备及作业状态全面感知,运行数据智能分析和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3.
500 kV变电站中巡检机器人、视频监控、消防系统、灯光控制、温湿度监测等辅控系统作为输变电设备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500 kV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为“2+N”运维值班模式的变革奠定了基础。而目前变电站辅控系统的深化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结合变电站辅控系统技术改造的实施案例,提出了变电站辅控系统改造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变电站主设备、辅设备间数据彼此独立、数据共享融合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变电站智能监控决策平台,完成对变电站主设备、辅助设备数据的统一接入。基于变电站全景数据,构建设备状态评估模型及智能倒负荷决策库,实现在变电站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对重要负荷倒供的智能决策支持,提高变电站主动抢修和事前控制能力,提升变电站智能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智能模块化网络化设计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智能模块化及网络化设计思想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这一设计思想和方法,克服了原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设计中为满足复杂多变的现场需要冗余硬件设计可能造成的硬件浪费,以及为了完成一个系统性功能而大量增加总线通讯的负担。智能模块及其延伸出的智能模块化子系统因其相对功能及硬件的独立性,可以自由组态,满足不同规模及功能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需要,不仅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价比,而且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得到明显提升。智能模块化设计基于CAN网2.0B协议,对CAN网的特性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寇菁悦 《电工技术》2019,(8):101-104
本文根据中小河流流域生态环保及梯级水电站的优化发电和无人值班或无人值守的运行管理要求,研究了河流流域及梯级水电站集控系统中的智能传感、物联网和梯级集控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河流流域和梯级水电站不同设备或环境设施的远程在线监测及集控系统的应用设计,采用物联网新技术来满足流域梯级水电站集控系统一体化建设和水电站升级改造技术要求,通过物联网新技术产品研制和设计应用带动流域梯级集控及水电站运行管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河道流域及梯级水电站的安全可靠、绿色生态环保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集成化智能变电站是基于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有机的结合,模块化的设备是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高度集成的结果,非常有利于电力网络的扩展,是电力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应用结果表明: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已初步通过了实践的检验,满足了安全、稳定的系统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变电站采用人工巡检判断设备状态的方式存在作业效率低、工作质量不高、巡检人员的安全难以保障的问题,集成应用开关状态综合判断技术、刀闸状态综合判断技术、智能巡检技术和视频联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变电站设备状态智能识别系统,通过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信息交互,实现了变电站开关、刀闸设备状态的远程智能识别.该系统可在变电设备倒闸操作、定期巡检、专项巡检以及日常设备状态监视中代替人工巡检开关、刀闸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预警设备状态隐患,提高了巡检效率和质量,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保障了人身及设备安全.通过在500 kV文山变电站的应用实例表明,应用该系统在单台主变停电倒闸操作中可节省5.63工时,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许学刚  吴素芳  柴绕  宋瑶 《电工技术》2022,(13):119-122
随着各类智能技术的发展,电网运行正面向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对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日益严格,因此实现变电站内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物联网设备接入汇控箱的方法,以实现远程、实时的信息汇流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变电站蓄电池远程监控系统采用智能化、远程化、模块化的设计,实现变电站蓄电池的日常维护监测、综合分析、智能管理、自动报警等功能,该系统将蓄电池状态远程传输至设备状态评价大厅的PMS(生产管理系统)状态监测模块,实现了辽宁省变电站状态信息的规范化接入。  相似文献   

11.
针对预制舱变电站传统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危险性大、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集成应用无源无线在线测温技术、红外热成像在线监控技术、卡片机监控技术及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研制了预制舱变电站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开关柜内设备温度在线监测,主变压器设备在线测温,设备状态远程智能识别功能,该系统在变电设备定期巡检、特殊巡检以及倒闸操作中可及时发现并预警设备缺陷,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提升了预制舱变电站智能化巡检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吴涛  刘立红  王岱岚 《中国电力》2018,51(4):161-167
为满足风电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实现风电场监控管一体化,探讨了风电场智能化远程集控系统设计方案。在阐述了集控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开放式、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的集控系统框架,详细介绍了集控系统与风电场、风电企业总部及电力调度之间的数据和语音通信,集控系统与风电场间采用消息中间件点对点常连接方式。设计了集控系统生产运行监控、智能分析诊断、生产运营管理等功能模块配置,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智能分析诊断等高级应用。集控系统设计方案可为风电场信息化、智能化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提高风电场生产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一代智慧变电站建设贯彻站内状态全面感知、信息互联共享、人机友好交互、设备诊断高度智能、运检效率大幅提升的设计方案。由于220kV、 110kV智慧变电站辅控信息接入数量达到1000至2000个,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的建立需大量的辅控信息维护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建立智慧变电站辅控信息表专家库系统,设置典型设备库、基础信号库、审核规则库的多数据库样本,应用分层分级录入数据、分类索引、模糊查询等方法,实现提取样本的复合匹配,达到快速规范自动生成、智能审核变电站辅控信息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变电站运维安全管控领域,提出了通过深度融合智能巡检监控、智能辅助设备监控和人员管理智能监控三大模块实现多源信息融合,有效对变电站智能运维监控平台进行监控,可实时监控变电站主、辅设备运行状态和人员安全状况,实现对运维设备和人员的全方位管控,提升了运维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变电站设备室内空间狭小复杂及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身安全无保障和容易产生漏判、误判的问题,集成应用挂轨行驶驱动技术、巡检定位技术、自动采集信息技术、红外防碰撞技术、直流载波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变电站挂轨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机器人通过挂轨行驶克服了设备室内空间狭小复杂问题,可精准定位巡检目标设备,自动根据下达的巡检任务开展巡检工作,自动采集目标设备巡检信息并智能诊断预警设备隐患.利用挂轨机器人智能巡检代替人工巡检,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巡检质量和效率,保障了人身安全,提升了变电站设备运维水平.该系统在500 kV文山变电站的成功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直流换流站设计智能锁控系统的原则,介绍智能锁控系统结构,提出该系统的优势。通过介绍南方电网区域内第一座加装智能锁控系统的直流换流站,为其它换流站加装智能锁控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前端传感设备是智能变电站的“一线守护者”,其精度、量程和响应灵敏度等参数对变电站智能化程度有重要影响。基于C#编程语言,采用创新的五层架构法,设计了一套辅控系统前端传感设备与终端设备协议一致性的检测平台,用于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前端传感设备协议一致性的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人员效率,提升了检测质量,消除了人员差异化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变电站各类钥匙、锁具众多,频繁出现现场锁具因为时间、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打不开的问题,给使用和管理带来了不便.通过对变电站内各种锁具、钥匙进行智能化改造,统一使用智能钥匙和磁控锁,对与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有关的门、窗或设备等进行统一控制管理,消除了变电运行存在的潜在的安全隐患.应用结果表明:智能“一匙通”系统保证了变电站安防、设备闭锁及危险区域的管理,提升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电工技术》2022,(18):25-27
将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机器视觉融入二次设备智能巡检系统,通过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对设备指示灯、设备温度、声音状况等进行定期巡检、综合分析判断,快速全面地掌握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实现本地控制主机、远程监控平台、移动设备等多端预警、实时告警、闭环控制处理可能影响二次设备安全运行的隐患.此外,通过特定算法研究,实现远程运维、图文台账智能更新、屏位图自动建模等拓展功能,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智能模块化设计思想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这一设计思想和方法克服了原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设计中,为满足复杂多变的现场需要,冗余硬件设计造成的硬件浪费,以及为完成一个系统性功能而大量增加总线通信的负担。智能模块及其延伸的智能模块化子系统,因其相对功能及硬件的独立性,可自由组态,满足不同规模及功能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需要,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价比,又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