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获得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的最佳工艺,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中影响多酚得率的显著性因素,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石榴幼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318 W、加酶量23 U/m L、酶解温度46℃和酶解时间2.7 h时,石榴幼果多酚平均得率为11.65%,与预测值误差很小。石榴幼果多酚具有较强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质量浓度为1.20 mg/m 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70.3%,抑制作用的IC50为0.747 mg/m L。在质量浓度0.24~1.20 mg/m L范围内,石榴幼果多酚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抑制机理属于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的降血糖活性,并基于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ORAC值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坛紫菜多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液料比(V乙醇溶液∶m坛紫菜)51∶1 (mL/g),乙醇体积分数56%,超声时间51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坛紫菜多酚含量为5.027 mg/g。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中四水坛紫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强;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四水坛紫菜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四水坛紫菜多酚含量高、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强、抗氧化能力强,是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和抗氧化剂的优良食源。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酶解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工艺,以冷榨花生蛋白粉为原料,以酶解得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9.77%、加酶量0.94%、温度59 ℃、时间10 min、pH9.0、微波功率1000 W;此工艺条件下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的响应面模型预测值为84.80%,验证实验的抑制率为90.21%±0.93%,两者的差异值为6.38%。本研究结果为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和应用等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最佳工艺,并考察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5(g/mL)、乙醇浓度75% 、超声时间95 min、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苦瓜皂苷的提取率可达2.21% ,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50值为5.48 m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制备抑制葡萄糖苷酶的花生蛋白活性肽工艺方法。方法以冷榨花生蛋白粉为原料,以底物浓度、pH值、加酶量、温度、时间、超声波功率为考察因素,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的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超声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制备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1.13%、pH值9.45、加酶量1.2%、温度42℃、时间44min、超声波功率1200W;此工艺条件下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响应面模型预测值为91.07%,验证实验的抑制率为(88.70±0.63)%,与模型预测值相差2.60%,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正确性。结论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蛋白酶解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花生蛋白活性肽工艺条件参数优化是可行的,得到的工艺条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大叶冬青苦丁茶多酚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苦丁茶多酚得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苦丁茶多酚的总还原力,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苦丁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初步评价其抗氧化和降糖活性。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苦丁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07 min、料液比1∶21(g/mL)、超声功率62 W,苦丁茶多酚得率为54.13%。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苦丁茶多酚浓度在0.02 mg/mL~1.0 mg/mL时,总还原力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呈迅速上升趋势,IC50值为0.584 mg/m L。初步探究分析发现,苦丁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15 mg/mL和1.31mg/mL。试验结果表明苦丁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对临床治疗和保健食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研究百香果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百香果叶多酚,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及料液比四个单因素对总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测定清除3种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的方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评估;并测定了百香果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提取百香果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百香果叶总酚提取量为(2.200±0.015)mg/g。结论:百香果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油梨粕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结果表明:油梨粕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7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30∶1、提取次数1次,此条件下油梨粕总黄酮得率可达9.25%;油梨粕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旭  刘微微  曹学丽 《食品科学》2012,33(4):134-139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次数3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优化白背三七黄酮超声提取条件,将白背三七粗提物进行分级萃取,并对不同级分萃取物的黄酮含量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白背三七中黄酮化合物的优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35(g/mL)、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3.071%(30.71mg/g),与预测值(3.095%)基本相符;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粗提物中主要化合物均具有黄酮特征吸收。分级萃取物中以乙酸乙酯相中黄酮含量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紫山药粉为原料,对微波预处理-超声波提取紫山药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30 s、超声功率270 W、超声时间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紫山药多糖平均得率为11.12%。醇沉后的紫山药多糖粉末中多糖的质量分数为45.80%。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试验中,紫山药多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较阿卡波糖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甘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物质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和最佳工艺条件,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1h、提取试剂为水,料液比为1∶10,此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48.94%.提取条件影响工艺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试剂.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特色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本研究以潮汕地区特有的乌龙茶凤凰单枞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茶多酚,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温度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实验设计对凤凰单枞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所得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凤凰单枞多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57 ℃、提取时间34 min、液料比42:1 mL/g,多酚得率可达18.18%±0.23%。该工艺条件下提取所得凤凰单枞多酚对DPPH·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清除能力与多酚质量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其IC50分别为8.42和24.70 μg/mL,均低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VC。此外,该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IC50为7.24 μg/mL,抑制效果优于对照组阿卡波糖。该研究为凤凰单枞天然抗氧化及降糖功效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玉红  李佳启  马捷  王路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6):177-182,207
为增加老山芹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以老山芹为原料,采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甲醇、乙酸乙酯)超声波辅助提取老山芹活性成分,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为指标,确定适宜的提取溶剂,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可保留老山芹降血糖功能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提取溶剂为80%乙醇溶液,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超声温度49 ℃,超声时间114.5 min,料液比1:15.3 (g/mL),在此条件下得到老山芹提取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69.52%±1.13%,α-淀粉酶抑制率为56.38%±0.96%,二者的IC50分别为0.169、0.339 mg/mL。老山芹可以作为具有降血糖功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4.
洋葱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酶抑制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洋葱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得到洋葱总多酚的提取工艺为:采用微波辅助醇提工艺,乙醇体积分数为85%、液固比为32 mL/g、微波温度为63℃、微波功率为600 W、提取时间2 min,此条件总多酚含量达12.45mg/g.酶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体外,洋葱总多酚粗提取物不具有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旨在探讨β-葡萄糖苷酶法辅助提取琯溪蜜柚疏果黄酮的工艺及提取得到的黄酮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试验对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酶解pH、温度及时间进行优化,并研究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琯溪蜜柚疏果黄酮提取的最优条件是: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0.0128 U/mL、酶解pH4.4、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4.8 h,在该工艺条件下疏果总黄酮提取量为34.0 mg/g;该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31 mg/mL。本研究结果说明酶法工艺可显著提高琯溪蜜柚疏果黄酮的提取量,且琯溪蜜柚疏果黄酮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琯溪蜜柚疏果黄酮提取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琯溪蜜柚的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番薯叶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乙醇体积分数(A)、提取温度(B)、料液比(C)、提取时间(D)4因素对番薯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番薯叶中多酚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薯叶多酚主要成分。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法评价番薯叶多酚总抗氧化能力,以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评价番薯叶多酚体外降糖能力。结果表明:番薯叶多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8%,提取温度57 ℃,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0 min,此时番薯叶中多酚的实际提取量为(15.34±0.19)mg GAE/g。番薯叶多酚主要单体酚为5-咖啡酰奎宁酸、3-咖啡酰奎宁酸、4-咖啡酰奎宁酸、3,4-咖啡酰奎宁酸、3,5-咖啡酰奎宁酸、4,5-咖啡酰奎宁酸、3,4,5-咖啡酰奎宁酸。抗氧化活性试验及体外降糖试验结果表明:番薯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外降糖活性,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11.57 mg TE/g和12.30 mg TE/g,对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9.94%和22.2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火龙果皮富含多酚,但其常作为废弃物直接被扔弃,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若能将这一资源利用起来,不仅节约资源,还能保护环境。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技术,探究提取工艺对火龙果皮结合酚释放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揭示其潜在的降血糖活性。方法 以火龙果皮为原料,去除游离酚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测定柠檬酸水溶液pH、酶解温度、超声密度和酶解时间对火龙果皮结合酚提取物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最优提取条件,测定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 当提取体系pH为5,酶解温度为50℃,超声密度为32 W/L,酶解时间为75 min时,结合酚达最高产率,即总酚含量为1.20±0.04 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为1.91±0.09 mg RE/g DW。在抗氧化研究中,我们发现结合酚提取物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及其变化趋势均与结合酚释放量具有相关性。此外,最佳提取条件下的结合酚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都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超声辅助酶解技术是提取火龙果皮结合酚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为植物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及其在功能性特膳食品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牡蛎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确定牡蛎糖胺聚糖复合酶解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对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料液比为1∶15(g/mL)、起始pH8.0、复合酶添加量2.20%、复合酶质量比(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1∶1.20、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4 h 时,可以达到对牡蛎糖胺聚糖最佳的提取效果,提取率为(0.71±0.02)%。体外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结果显示,牡蛎糖胺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在0.2~1.0 mg/mL时呈正相关,当牡蛎糖胺聚糖样品浓度为1.0 mg/mL 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可达到42.65%,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功效。  相似文献   

19.
陈成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7):248-254
以五味子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复合酶添加量和提取时间对五味子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五味子多糖工艺.随后,基于酶抑制和荧光光谱探索五味子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五味子多糖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3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垂柳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150W,料液比1∶18g/mL,时间270s,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77.85%。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在提取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其他植物原料相比,垂柳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