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3年6至7月,江西北部鄱阳湖水系普降大到暴雨,修河流域拓林水库最大入库流量9110m~3/s(约15年一遇洪水),为了与下游潦河洪水错峰,保证南浔铁路、国家公路干线及城市乡镇的安全,水库关闸错峰,减少下泄流量690m~3/s,取得了较大的防洪效益.本文通过对拓林水库洪水调度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水库在工程管理、防洪调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即(1)移民问题影响了水库调度和效益发挥;(2)圩堤防洪标准低等问题不容忽视;(3)应科学合理进行水库调度.  相似文献   

2.
2016年滁河洪水对新修订洪水调度方案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滁河流域几乎90%面积产生的洪水会迅速汇集于只有约10%左右面积的圩区,洪水汇集快而河道泄流不畅,圩区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形势严峻。1993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批复的《滁河洪水调度方案(试行)》对指导滁河流域的洪水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滁河流域防洪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为适应滁河流域新的防洪形势以及沿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国家防总对原洪水调度方案进行了修订。对洪水调度方案中增加的新内容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修订前后的洪水调度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2016年的洪水调度实践证明,修订后的洪水调度方案能更好地适应流域的现状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指出,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洪水预报是淮河防洪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对于防洪减灾具有重要决策支持作用。本文从洪水预报任务、预报模型方法、预报系统建设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淮河流域洪水预报现状及存在问题,展望了淮河洪水预报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明确白洋淀当前的防洪能力,采用数值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调洪计算,结果表明:白洋淀现状防洪能力为10 a一遇;当遇到大于10 a一遇的洪水时,需启用周边分蓄洪区进行分洪;遇超过20 a一遇洪水时,周边蓄洪区全部启用;遇50 a一遇洪水时,则需在任丘市小关扒口向文安洼分洪。为了在流域发生洪水时减轻白洋淀的洪水压力,减小启用周边分洪区和小关扒口分洪的几率,可研究白洋淀与上游大型水库群及下游分洪区的防洪联合调度问题,提高白洋淀及下游被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5.
洪水风险图与实况图的编制是防洪减灾和洪水管理的基础工作.海河流域"63·8"洪水作为海河流域典型洪水,其实际洪水淹没情况等信息对海河流域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作用.本研究按照<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及<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细则>的相关要求,编制了海河流域"63·8"洪水实况图,再现了"63·8"洪水的淹没范围与淹没...  相似文献   

6.
综合洪水风险管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苏萍 《中国水利》2011,(11):49-52
依据欧盟洪水风险管理指令,对洪水风险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将综合洪水风险管理描述为由洪水事件、洪水管理、恢复重建和防洪等4个阶段组成的持续重复过程。综合洪水风险管理需要进行多层次、多部门的合作和跨学科的研究,为此简要介绍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资助的"极端洪水事件的风险管理"综合性研究计划项目(2005—2010年)所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1993年6至7月,江西北部鄱阳湖水系普降大到暴雨,修流域柘林水库最大入库流量9110m^2/s(约15年一遇洪水),为了与下游潦河洪水错峰,保证南浔铁路,国家公中干线及城市乡镇的安全,水库关闸错峰,减少下泄流量690m^3/s,取得了较大的防洪效益效益,本文通过对柘林水库洪水调度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水库在工程管理,防洪调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即(1)移民问题影响了水库调度和效益发挥;(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现代化事业发展,现代防洪意义已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防洪意义。就其本质而言,防洪是人类通过物(工程手段)与洪水进行的抗争,人类要战胜洪水,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必将是人、洪水和物三者的最佳配置。这是防洪中的系统工程。文章研究我省防洪现状后指出,河北防洪必须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尽快实施建立河北省防洪研究中心,培养高层次防洪工程专家队伍、建立河北省防洪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梅州城区防洪排涝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就现状而言,梅城能否抵御可能出现的特大洪水?如何科学决策?如何争取主动把洪水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围绕这些问题,作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洪水保险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振胜  杨谦  徐元明 《人民长江》2000,31(11):16-18
洪水保险是防洪非工程措施的重要内容,实施洪水保险是完善长江流域防洪体系的必然。国内外洪水保险的实践为在长江流域试行洪水保险提供了借鉴。结合长江流域的防洪实际,对在长江流域试行洪水保险作了探索,对诸如试行洪水保险的范围与对象,保险的组织形式,机构模式、保险费率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见解。我国的洪水保险在一些地区开展了探索性的式点,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德国洪水管理战略指南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彤  王润 《人民长江》2000,31(3):45-47
论述了作为联邦政府进行洪水防御和管理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德国洪水防御战略指南。这一指南将指导德国国家防洪管理进入一个以适应洪水自然属性、加强社会减灾责任的洪水管理战略阶段。德国国家洪水管理战略指南的发布有助于我们了解发达国家防洪现状、防洪问题和防洪对策及前景 ,对我国的洪水管理体制向可持续管理转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伊洛河洪水的特性及危害,指出了存在的伊洛河上中游控制性工程能力不足、对黄河下游造成的防洪压力大等问题,分析了伊洛河各级洪水对黄河干流的顶托情况、对黄河干流入汇口河势的影响以及对黄河干流河道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①尽快编制并提请审批《伊洛河中下游防洪规划》,对伊洛河中下游进行全面治理;②在伊洛河上中游干流或支流上修建水库拦蓄洪水;③尽快明确伊洛河堤防优先加固的堤段及标准;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伊洛河流域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⑤对入黄口利用透水桩坝进行整治,在入黄口设置观测断面;⑥明确伊洛河干流发生大洪水时橡胶坝的塌坝运用原则;⑦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伊洛河防洪建设与治理工作;⑧继续开展相关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黄河下游滩区的洪水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滩区近期漫滩几率为3~5年一遇;②滩区安全建设实施后能够解决20年一遇以下洪水的人口淹没和部分财产损失问题;③补偿政策的实施能使滩区群众承担的洪水风险得到分担与补偿,初步解决与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以金沙江中游5个梯级水库为例,首先对基于不同历史洪水排频方案的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在不同方案的基础上,考虑流域梯级防洪标准的协调性问题,计算各水库坝前最高水位,分析采样单一水库防洪标准和梯级协调后成果,评价梯级水库防洪安全。历史洪水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设计洪水成果乃至工程防洪高程,在对单一水库防洪标准进行分析的同时应重视梯级防洪标准整体协调,并开展防洪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现代化事业发展,现代防洪意义已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防洪意义。就其本质而言,防洪是人类通过物(工程手段)与洪水进行的抗争,人类要战胜洪水,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必将是人、洪水和物三者的最佳配置。这是防洪中的系统工程。文章研究我省防洪现状后指出,河北防洪必须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尽快实施建立河北省防洪研究中心,培养高层次防洪工程专家队伍、建立河北省防洪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对吴起县"94·8"溃坝洪水进行了分析,认为"94·8"洪水属特大洪水系列,应按实测特大典型洪水对待;采用吴起水文站控制流域以内历年骨干淤地坝控制面积进行实测洪水系列还原分析计算,成果较为可信;采用还原后的吴起站洪水分析成果来计算吴起县城设防洪水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浅析分期设计洪水与年最大设计洪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攀  郭生练  肖义  方彬 《人民长江》2007,38(6):27-28
依据分期洪水和年最大洪水的选样原理,论述了分期设计洪水和年最大设计洪水频率线型均采用皮尔逊Ⅲ型分布,这一假定,理论上并不严格成立,因此需要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来协调各频率曲线参数.以全概率公式为基础,根据年最大洪水这一特殊的分期洪水形式,建立了分期设计洪水与年最大设计洪水间参数协调的方法,并认为应先分析年最大设计洪水,以此来协调分期设计洪水参数.在确定分期防洪标准T时,沿用年防洪标准作为分期标准的做法往往会降低防洪设计标准;而给定洪水标准,可满足原定防洪设计要求的分期标准选择具有多样性,存在优化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防御洪水方案》。本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域洪水特性、防洪工程体系、防御洪水原则、防御不同量级洪水安排、责任与权限、工作与任务等方面。与原有方案相比,本方案对防洪防凌工程根据新情况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上、中游洪水量级划分和防御洪水安排,对下游洪水量级划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三门峡及陆浑、故县、河口村水库防洪运用方式,提出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防洪管理问题,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提出有效地促进了防洪工作的开展,但配套法规体系的缺失使得实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构建和完善洪水影响评价法规体系已成为保障防洪安全的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提出了我国的洪水影响评价法规体系的构架和其主要内容。同时探讨了保障我国洪水影响评价法规体系建设的有效机制,以期推动我国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健全,促进我国洪水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人水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渠江洪水灾害呈加重加密趋势,及时研究并正确把握渠江洪水发生、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当前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合理的制定防洪对策,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渠江流域暴雨洪水成因、洪水特性及流域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洪水宣泄能力、洪水调控能力、洪水管理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