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整机调试角度出发,阐述了转差在状态监视及使用中的重要性。理论分析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导向器面积变化、喷口面积变化、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变化、放气活门开度变化对发动机转差的影响,采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稳态性能计算程序,开展了总体性能参数及压缩部件稳定工作裕度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发动机在不同条件下转差调节方法,为发动机整机调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外涵装有脉冲爆震燃烧室(PDC)的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性能,建立其性能模型。研究了隔离段总压恢复系数和外涵循环参数对PDC特性和整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发动机性能参数对部件参数的敏感性;在相同设计循环参数下与传统加力涡扇发动机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高隔离段总压恢复系数能够增大PDC增压比,提升发动机性能;风扇压比一定,涵道比增大,发动机耗油率和单位推力增大;风扇压比增大,涵道比在0.2~0.4时,单位推力先增大后减小,涵道比在0.4~0.5时,单位推力先增大后基本不变,涵道比在0.5~0.9时,单位推力一直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不同涵道比下耗油率随风扇压比增大一直减小;发动机性能对直接影响外涵气流状态参数的部件参数敏感性高;由于PDC的增压特性,脉冲爆震外涵加力发动机仅利用外涵部分气流组织燃烧就可使单位推力与传统加力涡扇发动机相当,且耗油率在设计点降低27.7%,非设计点降低12.8%~26.8%。  相似文献   

3.
采用建立经验模型的方法补偿机载实时模型输出与发动机测量参数输出之间的偏差,提高机载自适应模型在全飞行包线内的参数跟踪和估计性能。由于在线获取数据量较大,采用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聚类方法实现数据压缩,用于离线训练并更新经验模型。将建立的经验模型应用在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机载自适应模型中,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建立的经验模型能够减小机载实时模型输出误差,带经验模型的机载自适应模型的健康参数估计精度以及发动机部件故障隔离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核心机驱动风扇、前涵道引射器、后涵道引射器以及模式选择阀分析,提出了基于涡扇发动机实现变循环功能的一种技术路线;分析了涡扇发动机实现变循环功能的改装准则和约束条件;探讨了基于约束条件的涡扇发动机实现变循环功能循环参数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可调部件/机构对变循环发动机总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基于涡扇发动机实现变循环功能循环参数分析可确定原准机的改装方案,且继承自原准机部件的性能是决定改装后变循环发动机总体性能以及可调部件/机构调节范围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基于部件匹配技术的涡扇发动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模型和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评定模型有机的耦合,实现了发动机整机环境下的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评定,使得该模型成为一种实用的涡扇发动机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分析模型。以某型涡扇发动机为例,计算比较了均匀进气时发动机整机环境和单独部件评定时压缩部件稳定工作边界的异同,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均匀进气条件下,无论是风扇部件,还是压气机部件,在发动机环境下和单独部件环境下所得到的稳定工作边界基本相同,即发动机进口气流如果均匀,则风扇或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边界与稳定性评定环境无关。  相似文献   

6.
针对齿轮传动涡扇(GTF)发动机的特点,应用发动机性能计算分析程序,研究风扇、低压压气机、齿轮箱等部件效率和中介机匣、涡轮后机匣、外涵流路总压恢复系数变化对发动机推力、耗油率、涡轮前温度以及稳定工作裕度的影响,对比典型节流状态下参数,确定影响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关键因素,帮助分析地面台架试验数据和指导台架性能调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变化对发动机后体空间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在实验中保持内涵气流流量、温度和外涵气流温度不变,单独改变外涵气流流量为内涵气流流量的0.4和0.5倍,实现内外涵道之间气流流量比的变化,即涵道比的变化;利用热电偶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辐射计分别测量喷管各部件壁面温度的变化和红外辐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涵道比的增加,冷气流量增加,在0°~90°方向内红外辐射均有减少,并且因为喷管壁面的有效辐射面的影响,在30°~80°方向降幅较大,在70°方向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8.
1.概述
  由于当下民用航空发动机多采用大涵道比设计,发动机的吸气量比活塞式发动机大大提高。因此,外界环境空气质量对发动机性能及在翼寿命的影响也越发显现。建筑粉尘,砂石颗粒,工业废气及其他空气污染物均会对发动机气流通路内部件寿命产生不良影响。目前,针对在翼运行发动机,航空业内普遍采用,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水洗清洁发动机内部气流通路,以恢复发动机EGT裕度,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延长发动机在翼时间,减少发动机核心热端部件进厂送修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逐排模型,文章发展了一种预测涡轮小转速特性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基于涡扇发动机部件匹配技术,建立了某型涡扇发动机起动过程计算模型及相应算法,给出了不同供油规律对发动机起动过程、高压压气机动态工作线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最大涡轮前温度对涡扇发动机起动过程并无明显改善,但却对高压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安全性、可靠性设计在大涵道比发动机研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在发动机转子支承方案设计中影响安全性、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国外成熟发动机的典型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从转子支点布局、承力框架布局、止推轴承的位置三方面考虑,以实现结构的简化、转静子合理间隙的控制,以及轴承载荷的优化为目标,提出提高双转子大涵道比发动机安全性、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ermal power conversion capacity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combined with existing opposed-piston two-stroke engine(OP2S) and hydraulic free piston engine (HFPE),the integral structure for a new type of opposed-piston hydraulic-output (OPHO) engine has been designed,an operating principle has been introduced,the composition of its synchronous drive mechanism has been carefully analyzed,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has been built.In addition,the kinematics models of both the mechanism and the conventional crank-link mechanism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utilizing MATLAB,and the movement rules of the pivotal moving components have been obtained.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piston movement of this new type of opposed-piston hydraulic-output engine reveals a prominent asymmetry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crank-link engine.Under a fixed engine revolving speed,the compression time of the opposedpiston hydraulic-output engine is shortened while the expanding time is lengthened,thus the gas turbulence intensity is strengthened around the top dead center (TDC) position.Meanwhile,the piston obtains a longer isometric proces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engines,which could be benefitial to enhance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适用于旋转体三维有限元网格图自动生成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易懂、程序运行效率高、数据准备工作少与能对三维20节点和12节点的等参元进行自动生成等特点.当旋转体周向和径向分层且轴向阶梯时,利用节点归一化相对距离判别法,解决了分层或分块时带来的节点和编号的重复问题,对复杂的旋转体三维有限元网格图能一次性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反求工程的数据采集过程及数据处理方式 ;根据实际应用 ,总结了几种用于雷尼绍公司CycloneSeriesII测量机的数据采集方式 .针对小型通用汽油机缸体的特点 ,提出了用于测量小型汽油机缸体的翻模测量法 ,用该方法测量汽油机的缸体可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针对柴油机进气道的特点 ,提出了用于测量柴油机大型进气道及排气道的旋转测量法 ,用该方法测量柴油机的进气道及排气道 ,即可保证所测数据的完整性 ,又可保证所测量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内燃机复杂零部件计算机辅助建模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燃机零部件设计是计算机辅助建模技术应用最早也是应用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计算机辅助建模技术为设计后续环节如结构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加工制造、检测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从而有助于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和提高内燃机零部件设计的质量及可靠性 .作者综述了在内燃机零部件二维绘图和三维造型、零部件CAD系统、发动机总体CAD以及零部件设计专家系统等方面计算机辅助建模技术的应用情况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研究的课题 ,为该技术今后更为深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相似文献   

15.
逆向工程是从已有实物的测量数据点中提取其特征参数进行模型重建的过程,特征参数的提取是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回转面特征参数提取算法,将蚁群算法应用在逆向工程的特征参数优化过程中,首先建立回转面特征参数提取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蚁群算法实现过程优化,从而提取出特征参数,实现回转面图形重建,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提高了特征参数提取精度和效率,适用于空间任意位置回转面的特征参数提取。  相似文献   

16.
冷铣刨机功率自适应控制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对冷铣刨机消耗功率和发动机输出功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选择了机器的作业速度作为功率自适应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使用自适应控制系统前后铣刨机发动机功率的使用情况及其作业效率进行了模拟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选择以机器作业速度作为功率自适应控制参数是合理有效的;该功率自适应系统能够将机器自动调节在发动机额定功率附近工作,使机器在给定条件下的额定功率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分别提高了10.2%和6.32%以上.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发动机功率和提高机器作业效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堆焊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和合金过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堆焊过程中,合金元素过渡的多少和焊缝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堆焊层的成分、组织结构和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决定着工件的使用寿命和贵重合金成分的利用率。本文主要阐述了焊缝成型和合金过渡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建造对太阳能烟囱发电的局限性,大气涡旋引擎发电内部形成的旋风柱可代替物理的烟囱,结合数学方程体系建立的涡旋引擎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可以很好地模拟生成龙卷风风柱,同时运用正交实验法分析影响涡旋引擎发电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叶片安装角度、涡旋发生室出口断面直径与涡旋室断面直径比、涡旋发生室高度.  相似文献   

19.
对影响自动数字化效率较大的两种地图符号——冲沟和陡崖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旋转式内跟踪方法对它们进行自动提取.用分版等高线图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冲沟和陡崖教字化的效率和准确性.该方法已应用于1:50000地图数字化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在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提高服务业比重及其效率是一个研究重点。通过对2004年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24个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后发现,浙江省服务业的资本效率低于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效率高于后者;服务业、制造业的发展有助于服务业资本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对服务业劳动力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来看,浙江省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应大力促进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