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源性免疫活性肽具有无毒、低过敏性、高安全性等优点,食物源蛋白质来源广,易于取材,而免疫活性肽在人类营养健康和疾病调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价值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学者广泛关注,食源性免疫活性肽已被逐步应用到新型功能性食品研发及临床治疗中。本文在分析食源性免疫活性肽与临床及生活应用关系的基础上,从选择食物源蛋白质和制备方法及条件两方面,按照植物源免疫活性肽、动物源免疫活性肽、微生物源免疫活性肽、酶解法制备以及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等五个方面,综述了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研究现状,并对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是一种以食源性蛋白为原料,经过水解及分离纯化后得到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蛋白水解物,其氨基酸残基数目不等且相对分子质量一般较小。食源性免疫活性肽为一类具有抗菌、抗炎以及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生物活性肽,其来源广、活性高,极具研究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介绍了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并从免疫活性肽功能多样性、构效关系与制备关键技术三方面对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食源性活性肽是一类对机体有益、易于吸收的小分子聚合物,功能与性质由氨基酸的组成与排列顺序决定。食源性活性肽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之外,还具有抑菌、抗氧化、降血压等功能,可用于治疗、控制和预防慢性疾病,对健康食品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暴露的裸肽在存放与递送等方面存在困难,微囊化技术为食源活性肽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包裹在微囊中可以提高活性肽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文章综述了不同来源的食源性活性肽与提取方法,并对微囊化活性肽的天然壁材、微囊化方法进行介绍,对微囊化的食源性活性肽在抗菌、抗氧化与抑制ACE活性等应用方面进行总结。此外,文章综述展望了微囊化的食源性活性肽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为食源性活性肽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人们已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提取了各种具有生理活性的食源性多肽物质。本文简要介绍了食源性多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同的功能特点,并分析了其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多来自于动物或植物的蛋白在体内或者体外可以释放出具有某种生理活性的肽.研究表明这些肽除具有常规的生物活性,如调节血压、抗菌、抗肿瘤、降胆固醇、增加矿物质吸收、免疫调节以及阿片样活性外,还对人类营养有调节作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制和生产含有食源活性肽的产品.本文就食源性肽的研究现状,包括食源活性肽的生理作用、产品种类以及安全性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糖蛋白种类繁多,存在形式复杂多样,但糖蛋白含量较低,因此高选择性的分离纯化富集是食源性糖蛋白深入研究的基础。就食源性糖蛋白分离富集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糖蛋白或糖肽的富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糖蛋白是寡糖链与多肽以多种形式共价相连且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天然糖蛋白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生理活性。本文对海洋动物源性糖蛋白的组成结构、功能特性、制备以及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展望了海洋动物源性糖蛋白的未来研究前景,旨在为海洋动物源糖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程媛  曹慧  徐斐  于劲松 《食品科学》2015,36(17):296-299
食物源免疫活性肽是从食源性蛋白水解物中获得的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的肽段,常来源于酪蛋白、乳铁蛋白、鱼贝类蛋白、小麦蛋白、大米蛋白及大豆蛋白等食源性蛋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研究者已对食物源免疫活性肽的结构、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因而,本文对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结构和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炎症是机体对感染、伤害或化学刺激引起的防御反应。慢性炎症会反复破坏细胞和组织,从而诱发包括肠道炎症等多种疾病。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具有来源广泛、吸收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近年来研究发现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并对维持肠道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在炎症性肠病的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肠道炎症治疗现状,对目前国内外食源性抗炎活性肽的来源、制备、分离纯化、鉴定、抗炎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予以综述,并探讨了食源性抗炎活性肽的应用现状,对此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旨在为肠道健康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补充剂,具有抗氧化作用、抗炎、预防癌症等活性。由于它们的低毒性与高安全性,使其成为化学预防剂的最佳候选者。黄酮类化合物在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面,具有抗肝炎、抗肝纤维化、抗肝癌、改善肝脂质代谢、调节肝脏免疫功能等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调节细胞凋亡等相关。为了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更加深入研究食源性黄酮类化合物的保肝功能与作用机制以及更好地开发食源性黄酮类保健品,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食源性黄酮类化合物保肝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糖蛋白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参与细胞的识别、粘着及迁移,并调控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糖蛋白广泛存在于食品原料中,且发挥多种生理活性。鉴于糖蛋白糖基化的复杂性,解析糖基化位点成为糖蛋白结构表征的关键。本文对糖蛋白N-糖基化、O-糖基化以及部分糖链结构进行介绍,以N-糖基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核磁共振技术和质谱技术这两种糖基化位点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归纳获得去糖基化和完整糖肽检测两种糖基化位点的检测方法,并阐释质谱碎裂方式、去糖基化分析机制以及基于糖肽的糖基化位点解析机理。本文旨在为通过生物质谱技术确定糖基化位点的策略提供参考,并为深入研究食源性糖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一类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主要表现特征为高血糖。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会导致各种组织和器官受损, 尤其是是眼、肾、心脏、血管和神经等的慢性损伤或者功能障碍。植物多糖, 是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聚合度超过10个的聚糖。许多食源性植物多糖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能够调节血糖水平, 因此植物多糖在医学、食品和餐饮领域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具有改善糖尿病引发肾损伤功能的食源性植物多糖的来源及功效进行整理, 综述了食源性植物多糖改善糖尿病肾损伤的作用机制, 并对未来食源性植物多糖在改善糖尿病肾损伤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食源性抗氧化肽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性蛋白质,并且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小分子肽。近年来,食源性抗氧化肽由于其分子量小、成本低、活性强、易吸收、稳定性强,已成为一种健康、安全的抗氧化剂,也将会成为控制人体体内各种氧化过程的潜在能源。本文综述了食源性抗氧化肽的原料种类,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抗氧化肽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食源性活性肽制备与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从而使其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及人工合成法制备食源性性生物活性肽进行简单介绍,根据食源性活性肽分子量及其所带电荷,对食源性活性肽的分离纯化进行重点概述。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在血压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食源性ACE抑制肽具有较强降血压效果,是调节血压的潜在活性成分。海洋蛋白源ACE抑制肽是食源性活性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海洋蛋白源ACE抑制肽的制备、纯化、结构鉴定、体外和体内活性研究及构效关系等研究进展,同时对海洋蛋白源ACE抑制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是源于食物蛋白的生物活性小肽,它通过抑制生物体内ACE的活性而发挥出显著的降血压效果,并具有安全性高、无副作用、降压效果温和专一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主要从食源性ACE抑制肽的降压机理、ACE抑制肽的定性/定量构效关系、肽的活性与降血压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和归纳。  相似文献   

17.
生物活性肽是生命和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抑菌、降血压、调节免疫、抗病毒、抗炎等活性已相继被证实,其中肽的抗炎作用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慢性炎症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传统治疗炎症药物均有一定副作用,食源性抗炎肽的开发应用有望为机体炎性反应提供新的抗炎策略。本文综述了食源性抗炎活性肽的制备、分离纯化、鉴定以及抗炎活性与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为食源性抗炎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纯化并研究蒲公英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经热水浸提、脱脂、纯化等方法得到蒲公英糖蛋白;通过O2-·、·OH自由基清除体系,以及还原力分析体系,研究了蒲公英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蒲公英糖蛋白能够清除O2-·、·O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结论:蒲公英糖蛋白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其抗氧化活性小于VC.  相似文献   

19.
食源性甾醇是从可食用植物及菌菇中分离制得的一类甾体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甾醇类化合物在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如降低胆固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其特殊的生理活性和物理、化学性质,这类化合物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食源性甾醇类化合物体内外生理活性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报道,旨在为更好地利用这类化合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食源性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源性活性肽在人类的健康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其生理功效明显、来源丰富、安全性高,成为了功能制品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食源性活性肽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近三年来国内外部分研究成果,并对其目前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