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半高速钢轧辊的锻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半高速钢轧辊的化学成分、钢锭质量、加热规范、变形过程、锻后热处理等方面对半高速钢轧辊的锻造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切分锻造法”、一组上平砧、两组下V形砧锻造及“轻-重-轻”锻造工艺试制成功了两支辊坯。  相似文献   

2.
董加坤  叶迅  孙斌 《锻压技术》2005,30(6):15-17
采用外观和金相方法,对止血钳和手术剪锻坯出现的型腔填充不满、裂纹、重皮和切边撕裂等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锻坯缺陷是由钢材低温流动性差和锻坯未进行锻后高温回火处理引起,提高锻造温度,增加钢的流动性,可避免或减少型腔填充不满、开裂和重皮缺陷,锻后高温回火可避免切边撕裂,选用合适的模具材料降低锻造应力可提高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3.
李春明 《锻压技术》2007,32(6):37-39
研究19Mn6钢板经过锻造及热处理后能否代替20、25钢用作锅炉锻件.通过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进行分析,确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然后进行下料、锻造、热处理、取样.经过试验及组织性能分析发现,19Mn6锻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检验标准,可以代替20、25钢做锻件使用.并确定19Mn6钢锻件的锻造温度为:加热温度1200 ℃,保温1 min·mm-1;始锻温度1100~1150 ℃;终锻温度≥850 ℃,锻后空冷.锻后采用正火热处理,加热温度为910~940 ℃,保温时间为1 min·mm-1,空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轮状锻造半钢轧辊的生产试制情况。采用合锻的工艺方法,通过控制炼钢、锻造工艺,制定合理的喷雾淬火热处理工艺,成功试制4支轮状锻造半钢轧辊。  相似文献   

5.
大锻件锻造拔长砧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V型砧的锻造拔长过程,并对不同夹角的V型砧压下后锻坯塑性变形区内应力、应变的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117°~153°温度范围内,V型角越大,锻坯心部金属获得的变形量越大,但同时锻坯次表层金属的变形程度减小。为此,将V型砧夹角处的V型砧面改为凸型平砧面,提出了梯型砧锻造拔长工艺。结果表明,梯型砧工艺提高了锻坯内部的压应力水平,使锻坯心部和次表层金属同时获得了较大且均匀的变形,有助于扩大锻坯内部孔洞的锻合范围,改善大锻件的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6.
阐述 9Cr2 Mo小轧辊锻造时保证最后一火锻比不小于 1 .5 ,同时将终锻温度控制在 75 0~85 0℃ ,锻后快速冷却 ,可消除大的网状碳化物 ,并且有利于获得优良的球化组织  相似文献   

7.
锻造半钢与锻造白口铁属低塑性材料,其耐磨性较高。通过适当的锻造过程改善其组织状态而增加强韧性。可用于制造优质轧辊。一重集团公司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确定出合理的锻造工艺参数,生产出合格的半钢轧辊与白口铁轧辊。本文从锻造加热规范,锻造比和砧形等方面论述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轴类大锻件拔长可以采用V型砧、四砧径向锻造等。为了解这些拔长方式对锻件芯部变形的影响,应用有限元软件Super Form模拟了拔长锻造过程,对比分析了V型砧和四砧径向锻造两种工艺方法的锻透性。研究表明:V型砧拔长,锻后锻件内部等效应变分布不均匀,各处变形差异较大,经3道次拔长后,锻件芯部锻透性较好,给定条件下的累积等效应变约为1.6;四砧径向锻造,锻后锻件内部等效应变分布比较均匀,但锻件芯部锻透性较差,给定条件下芯部等效应变小于0.2,且端部一定长度范围内,芯部等效应变更小,经4道次拔长后,芯部累积等效应变为0.8左右。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的锻造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改进,通过合理选用钢锭及采用宽300 mm平砧压方、拔长、倒棱滚圆等工序,实现用4 t电液锤锻造7.8 t螺旋桨轴大锻件.试验结果证明,合理的锻造工艺路线锻合了钢锭内部的缩孔、疏松等缺陷,所获得的螺旋桨轴大锻件经过锻后调质热处理能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项目的研究充分发挥了自由锻造工具简单、...  相似文献   

10.
高压缸套需具备耐蚀性及承受高压,工作条件较为恶劣,9Cr18高碳、高铬不锈钢能够满足其使用要求,但该材料热加工性较差,锻造过程中及锻后均易发生开裂,且锻后组织易存在孪晶碳化物,影响其使用寿命及耐蚀性。锻前加热采用低温阶段缓慢升温、高温阶段快速升温,减少δ铁素体的形成,提高锻造塑性;锻造采用镦粗及分散小变形的方式,在上平砧、下V砧上拔长,破碎粗大的铸态组织及碳化物;锻后热处理采用球化退火,严控冷却速度,解决了退火组织中存在大量孪晶碳化物的难题,得到粒状珠光体组织,满足了高压缸套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精密锻造成形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密锻造成形技术在汽车、通用机械、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了几种精锻成形技术的工艺过程、成型特点及适用范围,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锻造车间进行开坯和锻造轴类零件时,通常使用锻件升降回转台进行锻件调头.该设备配备于有轨直移式操作机组中,并安置在操作机与锻造设备之间的地坑内.该装置可实现直径Φ300~Φ2600 m、重量30~180 t的锻件360°任意角度回转.该装置采用了整体机架、水平和竖直碟簧组、滚轮导向、液压缸铰接,最大限度地缓冲该装置受到锻...  相似文献   

13.
大型活塞杆的锻造方法通常是采用自由锻,也有为了减少活塞杆头的加工量采用活塞头模锻再与活塞杆焊接的方法。该工艺是采用自由锻和型锻联合成形来加工活塞杆,不仅成形出了活塞杆的头部形状,且实现了活塞杆的头杆为一整体。同时这种工艺可以实现1套模具生产几个不同规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精密锻造成形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精密锻造成形技术的发展概况及主要应用领域,列举了大量的工程应用实例来阐明冷锻成形、温锻成形、闭塞锻造成形、精密热模锻成形、复合成形、等温锻造成形等精密锻造成形工艺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the forging processes of spur gear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forging processes of spur gear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of operations, guiding one and clamping one in this investigation. Two types of forging have been analyzed by using upper bound method. The relative average punch pressure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s for various modules and numbers of teeth on the forging of spur gears. The forg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 commercial aluminum alloy. The predicted forging loads obtained by the present upper bound methods are shown to approximate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final filling-up stage. The forged parts obtained through the guiding type forging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through the clamping type forging.  相似文献   

16.
闭塞锻造的发展概况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简要介绍了闭塞锻造的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同时就闭塞锻造在工业生产及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作一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大型圆饼类锻件的产品合格率。曾经是该领域的世界难题。自1988年RST效应被发现以来,通过改进工艺,先后在国内外生产了数以万计的优质大型圆饼类锻件产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其锻造新工艺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散热片的成形工艺做了详细分析,就CPU散热片成形过程的难点加以阐述,并与机加工的材料利用率作了比较,确定成形工艺。提出了有效的成形方法:锻造。同时介绍了该零件的模具结构,并针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成形缺陷,作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满足精度要求,也达到了批量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拉杆锻件的辊锻制坯技术,采用2道次体积分配辊锻模具和一次头部压形模具,得到拉杆锻件的坯料形状与尺寸。成功地解决了辊锻道次的确定和型槽系的选择,模具设计等问题。据此成果,完成了拉杆锻件的生产线。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铝合金锥形筒锻件的自由锻造生产工艺的弊端,研究和确定模锻生产工艺参数,使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