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当前元明粉(无水硫酸钠)时有滞销情况,给单一生产芒硝的中小厂家,特别是那些芒硝产品质量较差的小厂销售更不景气。我们对硝酸钠传统工艺作了重要的改进,利用芒硝生产的大部分设备,再增加一部分设备,用芒硝生产的半成品——芒硝原液直接转产硝酸钠。改进后的工艺技术是可靠的。转产后的设备不妨碍芒硝的恢复生产,这样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提取硫酸钠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合理工艺参数,为合理开采利用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冬季析出的芒硝资源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于已开采近 40年芒硝的盐湖来说 ,由于不平衡开采 ,造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指数下降。因此对芒硝工艺进行了改进。1 试验过程1 .1 实验条件及要求  储卤池 :深度≥ 2m ,呈坡形 ,池中卤水能流净。结晶池 :选择在原芒硝料台上 ,场地平整 ,卤水进入后 ,整个池上卤水均布。溢流槽 :来自储卤池的卤水能平均分配到结晶池。江道 :结晶后的母液返回储卤池的通道。卤水泵 :输送卤水用 ,进出口管道须做保温处理 ,防止芒硝结晶析出堵塞管道。1 .2 实验工艺过程  成型卤水由泵送入储卤池 ,保证高度在 2m以上 ,按保卤工艺进行保卤。当冬季寒流…  相似文献   

4.
对于芒硝转化生产元明粉与用芒硝转化生产硫酸钾进行了比较。以Na2SO4-KCl-K2SO4-NaCl-H2O四元水盐体系相图为基础,对粘胶纤维厂利用芒硝和氯化钾作原料生产硫酸钾的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5.
<正>A:请问,谁家有芒硝深加工技术?B:目前,芒硝深加工工艺都是在热熔后采用MVR蒸发成元明粉。A:@B,有成型工艺吗?C:目前有直接出元明粉的脱硝工艺,不用再用冷冻法生产芒硝了。D:@A我们有种新方法。B:据我所知,芒硝生产元明粉的方法有多种。C:比采用芒硝再处理的方法要好得多。E:目前,氯碱行业的副产芒硝已泛滥了。B:是直接蒸发浓缩高硝水么?C:@B不用蒸发。F:我们单位就是采用MVR生产元明粉。  相似文献   

6.
芒硝制烧碱     
王炜 《山西化工》1989,(4):54-54
芒硝在我国贮量极为丰富,青海、内蒙和我省运城都有较大的芒硝生产基地,目前芒硝价格较低而烧碱紧俏,为此,笔者曾参加了用芒硝来生产烧碱的开发和生产工作,现将一点体会分述于下。一、生产原理及流程 1.本工艺采用的原料为:  相似文献   

7.
西藏盐湖中碳酸盐型盐湖分布广泛,在蒸发过程中形成的含钾矿物以钾芒硝与氯化钾为主。以碱性碳酸盐型盐湖为研究对象,开发新捕收剂,利用浮选工艺从不同的含钾原矿中,浮选加工出品位较高的钾芒硝和氯化钾。在研究了解离度、捕收剂添加量、固液比、浮选时间、转速、充气量、精选实验等条件实验的基础上,确立了最佳闭路循环流程工艺条件。通过闭路循环实验,计算循环物料量,获得产品品位、钾离子收率等参数。实验表明,浮选工艺加工钾芒硝为主的矿物体系,钾元素收率高达98%,得到钾芒硝质量分数为91%以上的矿物。  相似文献   

8.
为改进硫酸钠与氯化钾复分解法生产硫酸钾工艺,提高硫酸钾产品的纯度和产率,以工业级硫酸钠(纯度≥99.31%)和工业级氯化钾(纯度≥97.42%)为原料,进行了钾芒硝和硫酸钾制备条件的研究。探究了水添加量、反应时间对钾芒硝、硫酸钾的纯度和产率的影响。得到硫酸钠与氯化钾复分解法生产硫酸钾适宜的工艺条件:以100 g氯化钾和106.01 g硫酸钠在298 K条件下反应,制备钾芒硝的较优的水添加量为218.60 g,反应时间为2 h;复分解母液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较优蒸发水量为理论蒸发水量的110%;钾芒硝制备硫酸钾的较优的水添加量为322.06 g,较优反应时间为2 h。制备的硫酸钾中水溶性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52.74%,氯离子质量分数为1.31%,达到GB/T 20406—2017《农业用硫酸钾》中水盐体系粉末结晶状优等品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以芒硝、石灰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借助于一种新的中间物质,制备碱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新工艺。对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A2B2C1D1E1)芒硝总转化率为89.1%。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正> 采用高碱醇解工艺生产聚乙烯醇的过程中,付产芒硝。现工业上采用将回收八塔釜液加碱除铁,酸化后常压蒸发浓缩的办法制取无水芒硝。此法生产芒硝因其质量不符合维纶湿纺的要求,且成本较高而受到影响,不少回收芒硝装置停开,芒硝液放入地沟造成污染。再者,将芒硝水溶液蒸发浓缩制成无水芒硝,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芒硝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我国芒硝的资源及国内外的利用现状,着重介绍了芒硝制碱、芒硝制硫酸钾、芒硝制储热材料以及其它的含钠化学品,并对我国的芒硝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盐湖卤水提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锂及锂盐在能源和新材料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21世纪锂盐的生产主要来自盐湖卤水。介绍了世界锂资源的概况、市场前景以及目前盐湖卤水的主要提锂方法和工艺技术,重点介绍了沉淀法、萃取法和离子筛法及其工业化情况。并对中国盐湖锂资源的开发情况及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盐湖卤水提锂产业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新能源产业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快速发展,带动锂盐消费飞速增长。目前,全球锂盐产业一片火热,正在跑马圈地和快速扩产中。中国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尤其是盐湖卤水锂资源,而且通过多年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实践,中国盐湖卤水提锂技术逐渐成熟,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全球锂盐行情火热的背景下,中国锂盐湖具备快速扩产的潜力。介绍了中国目前已经成功产业化的盐湖卤水提锂技术,分析各技术的优缺点,探讨正在研究中的有望实现产业化应用的提锂新技术,并研判了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的发展方向,从绿色高效提锂工艺的角度出发,对于盐湖锂资源供应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通过研究,有望对中国盐湖提锂行业技术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有较清晰的认识,并对今后国内外锂盐湖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氯碱厂废弃盐泥与丙烯酸、钛酸四正丁酯等共聚,过硫酸钾作引发剂,制得了NO3-吸附剂,同时还得到了有利用价值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用正交试验法与单纯形优化法相结合,确定了废弃盐泥制备NO3-吸附剂的优良配方及合适的工艺。增添了水净化剂的新品种,探索了氯碱工业废弃盐泥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简单回顾和分析了中国无机盐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成绩背后隐含的问题,即:当前无机盐工业的发展存在资源消耗过快等问题,绿色发展与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存在差距;全面贯彻清洁生产、开展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不足;发展中的新思维、新技术有待尽快普及推广提髙。同时介绍了近年来过滤与分离技木的进步及其在无机盐工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运城盐湖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镁等。从运城盐湖镁资源长远的开采和利用出发,论述了运城盐湖镁资源组成及生产现状,介绍了镁盐市场和开发盐湖镁资源的技术手段,以及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通过镁盐的提取,解决盐湖水硝生产过程中镁离子、氯离子富集而影响水硝质量的难题。指出,应根据盐湖资源特点及市场需求状况,尽快开发出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生产镁系列产品,并采用先进技术提取硼、溴、碘、锂等稀有元素。同时应注意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马珍 《无机盐工业》2022,54(10):22-29
锂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储能等诸多领域。中国锂资源储量丰富,其中盐湖卤水锂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与西藏地区,但受制于盐湖卤水自身品位较低、锂盐提取效率低下以及生产能力有限等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使得对国外锂产品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因此,为保障中国锂资源持续安全供应,着力突破盐湖提锂技术,探索出更为绿色、高效且低成本的提取技术对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地介绍了盐湖锂资源概况、盐湖卤水特点以及锂资源高效分离提取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锂资源分离提取技术的研究重点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高向东  亢景付  荆锐  王桢 《硅酸盐通报》2017,36(11):3907-3912
探讨了路面砖发生泛碱的机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泛碱物质成分,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泛碱的方法,并研究了硅烷基粉末SHP-50和粉煤灰对路面砖泛碱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泛碱产物的成分主要为碳酸氢钠和无水芒硝;此新型测试泛碱方法能更好的检验路面砖的抗泛碱能力;随着SHP-50含量的增加,路面砖的泛碱程度越来越轻直至无可见泛碱;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路面砖的泛碱程度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硫酸盐型卤水在盐田中越冬行为的研究,分析了卤水在大面积盐田中、冬季滩晒条件下低温冻硝及春季芒硝回溶的相化学行为,以及冬季降温对盐田管理带来的影响。获得了相应条件下低温冻硝及春季芒硝因气温回升而回溶时该类型卤水盐田工艺参数,讨论了冬季盐田工艺的工程化问题。为中国相关盐田工艺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湿法钴盐粘合增进剂的合成方法,分析湿法合成工艺的特点并比较湿法与干法工艺的差别.对采用两种钴盐粘合增进剂的镀黄铜钢丝粘合胶进行了小配合和大配合试验,结果表明湿法产品的耐老化性能优于干法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