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响应面方法在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以Janbu法为例,研究隐式功能函数边坡工程稳定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分析非圆弧滑动边坡变形力学模式安全系数计算步骤和过程,提出采用类似力学模式的安全系数计算作为试验手段。借用响应面思想,利用试验结果拟合近似安全系数计算方程从而替代隐式方程,并建立近似极限状态方程。利用其计算可靠度指标和验算点,然后将安全系数计算近似方程、隐函数计算方程和验算点结合起来,确定新的展开点和抽样点,并进行近似方程再拟合、可靠度指标的循环计算直到收敛。这些研究构成状态方程为隐函数时的可靠度近似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验证该近似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采用近似方程分析灰木露天矿边坡的稳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稳定性系数为隐式函数的边坡可靠度近似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边坡滑动模式的稳定性系数计算是一个隐函数。导致了在其相应的可靠度研究中建立显式的极限状态方程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郎畏勒计算模式为例,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响应面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郎畏勒分析模式的稳定性系数隐式计算方法取代经典响应面方法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为了消除经典方法可靠度指标求解过程中方程线性化带来的误差,研究了采用梯度最速下降法最优化方法求解验算点的过程和步骤。然后给出了改进后的响应面方法近似显式函数拟合和可靠度指标的工作流程,最后采用改进的方法分析一个工程实例。改进的响应面计算过程比经典方法简单适用,工作量较小,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首先研究边坡稳定Spencer分析模式的过程和特点,归纳出安全系数的计算流程,发现Spencer模式下边坡稳定可靠度计算的难题在于安全系数是隐函数,导致偏导数无法计算,由此引进差分方法近似求解偏导数问题。其次依据复合函数求导方法,推导采用验算点方法求解Spencer模式下边坡稳定可靠度过程中各项偏导数的计算公式和可靠度指标的线性逼近循环迭代方法。基于上述研究,给出完整的验算点求解Spencer模式边坡稳定可靠度方法的7个分析步骤,以及每一步骤中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后采用该方法分析一个工程问题,并与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该方法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同时工作量大大少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当进行边坡稳定可靠性评价时,当功能函数不能用显式表达时,响应面法成为计算可靠度指标的重要方法。将向量投影响应面法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研究隐式功能函数边坡工程稳定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强度折减法结果拟合稳定系数计算方程从而代替隐式方程,并建立极限状态方程,然后进行向量投影以确定展开点和抽样点,进行近似方程的拟合、验算点和可靠度指标的计算,直到计算达到收敛。通过与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表明区别于通常以插值点为中心展开生成样本点的向量投影取样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该方法可使可靠性分析次数显著减少,改善了对非线性程度较高的极限功能函数求解可靠指标的收敛性。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杭兰高速公路大水田边坡的稳定可靠性分析当中。  相似文献   

5.
边坡稳定有限元可靠度分析的有限步长迭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坡稳定一阶可靠度分析的常用方法是验算点法,该方法在求解可靠指标时需要进行迭代计算。但是,对于边坡稳定的有限元可靠度分析,其功能函数形式常为高度非线性的,采用常规的验算点法可能会出现迭代计算不收敛、无法计算可靠指标的问题。将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有限步长迭代法引入边坡稳定的有限元可靠分析,探讨有限步长迭代法中初始步长及步长调整系数的取值方法。在边坡的可靠指标计算方面,采用以基于滑面应力分析的弹塑性随机有限元理论为基础的方法。其中功能函数的形式是以考虑滑面方向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来建立的;导数的求解采用的是基于增量切线刚度法及Aitken加速算法的偏微分法;边坡整体可靠指标取的是所有可能滑面的可靠指标的最小值。算例分析表明,将有限步长迭代法用于边坡稳定的有限元可靠度分析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保证在功能函数为高度非线性时可靠指标的迭代计算也能收敛,而且收敛速度较快,从而大大提高有限元可靠分析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6.
刘山文  王亚伟  张芹 《四川建筑》2007,27(2):119-120
分析了岩土工程可靠度问题中极限状态方程的特点,基于可靠度指标(设计验算点)的几何意义、蒙特卡罗(Monte Carlo Method)模拟法和最优化思想,提出了一种计算有复杂性极限状态方程的岩土工程可靠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边坡稳定的非线性有限元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和评价现有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岩土力学、弹塑性力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靠度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了边坡稳定非线性有限元可靠度分析的有关方法,推导了相关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了均质土坡及非均质土坡的可靠度分析.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 提出基于强度折减的边坡稳定有限元可靠度分析方法.此方法无需对各有限单元求单元的可靠指标,能一次性得出边坡的整体可靠指标;不需对定值法有限元分析程序作修改,无论是线性有限元问题还是非线性有限元问题都适用,因而方便易用、适用性广.(2) 基于增量初应力法及偏微分技术,研究了基于滑面应力分析的非线性有限元可靠度分析方法中边坡整体可靠指标及其对应滑面位置的求解方法,探讨了有限元分析中功能函数形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在这种方法中,功能函数的形式对滑面可靠指标的影响很大,计算中应采用考虑滑面方向的函数形式作为功能函数,它能更好地反映滑面方向对边坡可靠指标的影响,物理概念明确.(3) 分析比较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异同点:基于强度折减的有限元可靠度分析方法编程简单,可调用现有的定值法程序,但计算速度较慢;基于滑面应力分析的有限元可靠度分析方法编程复杂,需对现有的定值法分析程序进行较大修改,但计算速度较快,并且能得到边坡整体可靠指标对应的滑面位置;两种方法本质相同.(4) 针对当前响应面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响应面法.其主要的计算分二步:一是用验算点法求解可靠指标及验算点的位置,二是在此验算点处进行响应面的拟合,并对此响应面函数用常规的可靠度分析方法求解相应的可靠指标.该方法在计算精度及效率上比常用的基于响应面迭代的响应面法有所提高.(5) 研究边坡有限元可靠度分析中的敏感性计算方法,推导基本变量相关时在原始空间中求解可靠指标对参数敏感性的计算公式,提出进行参数的相对敏感性分析方法及公式.基本变量相关时在原始空间中求解可靠指标对参数敏感性的优点是无需求解转换矩阵,计算更加简单直接;对参数进行相对敏感性分析能剔除变量的单位对计算结果的干扰,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更具有可比性.(6) 研究结果既考虑边坡的弹塑性材料非线性又考虑其大变形几何非线性:在小变形情况下,弹性模量对边坡的安全系数及可靠指标影响很小,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可以忽略其影响.但是当考虑土体中发生的大变形现象时,弹性模量对边坡安全系数及可靠指标影响很大,不能忽略不计.(7) 为提高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的收敛性,基于常规有限元计算中的Aitken加速收敛算法,研究了基于增量切线刚度法的随机有限元分析中相应的加速收敛方法,推导了其计算公式.与不采用加速收敛算法的随机有限元相比较,此方法明显提高了有限元计算的收敛速度,提高了计算效率.(8) 研究了有限步长迭代法在边坡稳定有限元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了初始步长及步长控制系数对一阶可靠度分析中可靠指标迭代过程的影响,这种方法克服了常规验算点法中可能出现的可靠指标迭代不收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遗传算法在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可靠度指标的几何涵义 ,运用遗传算法原理 ,提出了计算岩土工程可靠指标和设计验算点的全局优化算法。该方法模拟了生物遗传进化的过程 ,克服了传统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对于功能函数的非线性和复杂性 ,避免了有时甚繁的求导数工作。通过实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多滑面边坡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6,他引:10  
提出了结构可靠度计算的极值解法,对于功能函数为复杂的非线性形式的问题,该法可避免验算点法中因迭代初值的选择不当而使迭代过程不收敛或收敛于某个局部极小值而非最小值的缺点。把多滑面边坡看成一个串联系统,采用系统可靠性的上下界法对边坡的失稳进行可靠性分析。讨论了滑动面的粘聚力与摩控系数间的相关性对各滑动模式及整个结构体系的可靠指标及失效概率的影响,并指出在实际工程中应考察这种相关性,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讨论了各滑动模式间的相关系数及滑动面个数对边坡系统失效概率的影响,指出了当各滑动模式间近似于完全独立或完全相关时或滑动面个数较小时,上下界法非常精确。  相似文献   

10.
经典的一次可靠度方法对于隐式功能函数和强非线性功能函数的可靠度问题存在适用性问题,尽管二次可靠度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处理强非线性功能函数的问题,但理论基础和计算过程均颇为复杂,不利于实用。为克服上述问题,将一次可靠度确定验算点的过程与响应面法的思路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为此,文中首先引入具有普适性的一次可靠度法,其中考虑了相关非正态随机变量的Nataf变换,并引入单边差分法针对性地解决了隐式功能函数求偏导数的问题|其次,根据梯度值引入坐标旋转向量,并对旋转后的功能函数引入单变量函数降维近似模型|再次,结合验算点的函数值、梯度值以及附加点的函数值,确定各分量函数的二次多项式近似,从而获得近似的整体功能函数|然后,采用重要性抽样法计算近似功能函数的失效概率|最后,分别通过数值算例和工程算例对建立方法的精度和效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议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且无论对于显式和隐式功能函数均具有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极限平衡模式下的边坡稳定概率 小样本最优拟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滑动面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简布模式为例,分析极限平衡理论下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的复杂过程和其最终表达式的非线性特征,指出该非线性特征在可靠度分析中造成的障碍。为此,提出以基于结构风险理论的小样本统计学习方法为工具,把低维空间的高度非线性问题转化为高维空间的简单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结合简布模式下的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过程,研究推导过渡函数表达式、验算点逐步逼近的迭代方法及可靠度计算等关键步骤,形成基于小样本学习理论的边坡可靠度分析新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发育贯通软弱面的2个边坡工程的稳定可靠性。对比得出,在计算代价上新方法为精确方法的0.6%左右,计算结果绝对差值最大为0.195%,相对差值为1.25%。  相似文献   

12.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边坡工程最关键的问题,如何研究其稳定性也是岩土工程的重点研究课题。把Monte Carlo法引入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中,借助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极限状态函数。运算过程中采用伪随机数的方法生成服从正态分布的抗剪强度参数随机变量,进而求出边坡安全系数、安全系数的可靠度指标和失效概率。与传统的极限平衡方法相比,可靠性分析可以直观地反映边坡稳定的可靠程度及其失效概率,能为边坡工程支护设计提供更为可靠的参数,同时也能为生产提供指导作用。因此,可靠度分析方法是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边坡稳定分析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近年在用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单元法 ,分析边坡稳定性方面的一些进展 ,在基于极限平衡的解析法上 ,我们导出了多阶斜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与滑裂面角度的计算公式。这对岩质边坡的设计有很高的实用意义。导出了目前采用的各种条分法的统一计算公式。对于非严格条分法 ,用一个平衡方程并假设条间力的作用方向 ,即能求得安全系数 ;对严格条分法 ,用二个平衡方程 ,并假设条间力的作用方向或条间力的作用点位置 ,就能求出安全系数。统一式是一简单的迭代式 ,因而计算简便 ,并有很高精度。提出了两种用有限元法求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方法 :一种基于极限平衡法 ,对土质边坡采用圆弧搜索法 ,对岩质边坡采用在滑移面上布置节理单元的方法。另一种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便于采用大型软件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求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陡峭岩石边坡随机-模糊可靠度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陡峭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计算随机–模糊可靠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模糊数学原理与可靠性理论结合起来,导出了以模(糊事件)–精(确概率)指标表达的边坡工程随机–模糊可靠度公式,既考虑了岩石边坡工程的客观本质又满足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的要求,具有确定的数学表达形式,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15.
阎飞  靳宝 《矿产勘查》2021,12(6):1441-1447
基于泰勒稳定数方法的拟静力分析是土坡地震稳定分析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得出地震作用下土坡的安全系数,但忽略了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为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本文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解析公式,形成了改进的泰勒稳定图方法和计算流程。本文采用一个简单算例,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改进边坡稳定图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方便地估算简单均质黏性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为边坡工程抗震设计验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n efficient methodology that can transform a reliability limit-state constraint into a deterministic limit-state constraint. This new method may have broad applications in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The method is based on subset simulation and is applicable to general systems, e.g. linear or nonlinear systems and static and dynamical systems with high-dimensional uncertainties. Once the reliability constraint is transformed into a deterministic one, it is no longer necessary to conduct reliability analyses to verify the former. This can potentially save lots of computational time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The main idea of the new method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imit-state factor and nominal limit-state function, from which a deterministic nominal limit-state constraint is established. We propose two methods of establishing this nominal constraint, and they are verified with several simulated examples, showing that the established nominal constraint is indeed a satisfactory approximation of the target reliability constraint. Finally, we propose a simplified procedure requiring only two reliability analyses that can effectively transform reliability constraints into deterministic nominal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