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了采用自制的D401螯合树脂柱分离富集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水中痕量Cu^2+、Pb^2+、Cd^2+的分析方法。探讨并确定了分离富集和仪器的最佳条件。试验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Cu^2+、Pb^2+、Cd^2+可被D401螯合树脂柱定量吸附,可采用25mLl.5mol/L的HNO,溶液完全洗脱,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01.9、205.3、176.7mg/g,方法测定Cu^2+、Pb^2+、Cd^2+的检出限(3σ)分别为0.00041、0.00083、0.000361x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2.3%、2.8%、3.1%,加标回收率在93.0%~104.0%之间,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钟育均  温欣荣 《广东化工》2009,36(11):25-26,29
文章建立了一种利用二苯胍作共沉淀剂分离痕虽Cu(Ⅱ)的新方法。Cu(Ⅱ)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DDTC)形成不溶于水的棕黄色螯合物被吸附在二苯胍的表面,随二苯聪的抚淀而析出,从而使Cu(Ⅱ)得到富察。结果表明:控制pH=1.0,当周体NaCl用量为1.0g,0.0μmol/L钢试剂溶液用量为1.00mL,1.0×10^-3mol/L二苯弧乙醇溶液用量为0.20mL时,Cu^2+与钢试剂形成棕黄色的螯合物沉淀,随二苯胍共沉淀析出,实现了Cu^2+-Al^2+、Cu^2+-Zn^2+,Cu^2+-Mn^2+间的液-固定量分离。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浮选分离及泡沫浮选分离栩比,该体系具有不使肘有毒害作用的有机溶剂,设备筒单,分离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纳米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修饰的玻碳电极以1mol/LH2SO4为底液测定Cu^2+,方法是先在-0.5V进行预还原120s,然后用示差脉冲伏安法进行阳极扫描,发现在-0.04V(vs.SCE)处出现铜的氧化峰,且峰电流与Cu^2+的浓度在5.0×10^-8~1.0×10^-2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下限为1.0×10^--8mol/L。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范围为92.3%~104.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将此电极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EDTA对狭叶香蒲吸收水中Cu2+及Cu2+在组织中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培实验研究表明,100mg/L的Cu^2+和0.5mmol/L的EDTA对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同时0.5mmol/L的EDTA能够促进狭叶香蒲吸收水中的Cu^2+,并促进Cu^2+从须根向地上部分转移,茎和叶中积累的Cu^2+浓度为1233.8mg/kg和632.3mg/kgDW(干重),Cu^2+从须根转移到茎部分的转移系教TFs从0.95上升到2.15;从须根转移到叶部分的转移系教从0.48上升到1.10。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Fe^3 、Zn^2 、Mn^2 、Cu^2 、Ca^2 、Mg^2 等离子共存体系中采用六次甲基四胺一铜试剂沉淀除去Fe^3 、Zn^2 、Mn^2 、Cu^2 等干扰离子.用EDTA滴定钙镁的方法,该方法钙的回收率在99.7%~100.3%;镁的回收率在100.0%~100.4%,标准偏差为0.022。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2-羟基喹恶啉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流动相:pH=5,甲醇+水(V/V)=30+70,在UV-280nm下用外标法进行测定,方法精度为0.25,变异系数为0.25%,回收率在99.6%-100.9%之间。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Cu^2+、Zn^2+、Cu^2+-Zn^2+复合型斜发沸石基抗菌剂,结合正交试验得出了制备Cu^2+型斜发沸石基抗菌剂的适宜条件。将各型抗菌剂与聚丙烯(PP)、接枝PP混熔后制得高浓度抗菌母粒,再按一定比例加入到PP中制备PP抗菌塑料,并对PP抗菌塑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各型斜发沸石基抗菌剂的适宜条件为交换温度60℃、交换时间8h、交换液浓度为0.08mol/L;加入3%的抗菌母粒(或1.5%的抗菌剂)对PP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PP抗菌塑料具有良好的抗细菌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都超过95%。此外,Cu^2+-Zn^2+复合型斜发沸石基抗菌塑料中存在Cu^2+和Zn^2+协同抗菌效应。  相似文献   

8.
硫脲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Hg2+,Cu2+和Ni2+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相分散-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MCS),并利用硫脲改性,得到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TMCS)。考察接触时间、pH值、温度以及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TMCS吸附Hg^2+,Cu^2+和Ni^2+的影响。发现相同条件下,Hg^2+,Cu^2+和Ni^2+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依次增加,饱和吸附容量随pH值和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增高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利用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分别采用Freundlich模型、Langmuir模型和Tempkin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化学吸附为控制步骤,且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最好。在TMCS1.5g/L,金属离子初始浓度100mg/L,pH值5.0和吸附6h条件下,TMCS对Hg^2+,Cu^2+和Ni^2+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625.2,66.7和15.3mg/g。吸附金属离子的TMCS利用0.01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再生,金属离子脱附率高于85%。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7-氨基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含量的方法。此药品在紫外光区有最大吸收值,且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在260nm波长处测定标准工作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0.0277x+0.0032,r^2=09981。药品在溶液中比较稳定,药品含量为98.20%。此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2%,接近100%。此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5-溴水杨醛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改性壳聚糖希夫碱:微粒化的壳聚糖希夫碱(P-CTSS),未微粒化的壳聚糖希夫碱(CTSS),并研究了它们分别对Cu^2+,Pb^2+,Cd^2+及Zn^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值、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TSS较CTSS易于粉碎,且吸附性能较好。CTSS对Cu^2+,Pb^2+,Cd^2+及Zn^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5.21、10.35、12.13、9.28mg/g,而P-CTS对Cu^2+,Pb^2+,Cd^2+及Zn^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37.46、15.84、16.34、13.67mg/g,P-CTSS对Cu^2+的吸附率在2.5h内达到84.5%左右,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  相似文献   

11.
用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CdS量子点。基于Cu^2+对CdS量子点有显著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检测水相中微量Cu^2+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弱碱性的水溶液中,当Cu^2+的浓度在1×10^-5-3×10^-4 mol·L^-1之间时,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F/F与Cu^2+的浓度之间很好地符合Stern-Volmer线性方程,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2。方法的检出限为5.85×10^-6 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75%,加标回收率为95.5%-118.5%。讨论了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机理。在研究金属离子和一些化合物的干扰作用时,发现有的物质使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有的物质却使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增强,发光强度对不同的物质就具有选择性。选择合适的掩蔽剂可以消除较强的离子干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可以快速、便捷、灵敏地进行现场半定量和定量测定水体中重金属Cu2+浓度的络天青-氨基化纤维素试纸。该试纸的检出限为0.1 mg/L,在pH值为6.07.0时,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7.0时,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10.0 mg/L,反应时间为120 s。该方法可与微型光谱仪或Cu2+标准比色板联用,可以同时进行定量或者半定量检测。该试纸弥补了显色剂易从试纸上脱落的不足,增强了试纸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该方法可应用于工业废水中Cu2+的测定,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相比较,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蛭石处理含Cu^2+和Zn^2+废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吸附时间、蛭石用量和溶液pH三方面研究了蛭石对Cu^2+和Zn^2+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蛭石对这两种重金属离子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蛭石对Cu^2+和Zn^2+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吸附时间达到60min时,蛭石对Cu^2+和Zn^2+的吸附量分别为4.94mg·g^-1和4.97mg·g^-1。在相同蛭石用量和相同溶液浓度的条件下,蛭石对Cu^2+的吸附效率略高于Zn^2+。pH是影响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以杜仲绿原酸(CA)为原料,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考察Cu2+、Zn2+和Pb2+对C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存在不会改变CA对BSA的猝灭类型,但对其猝灭速率常数(kq)、结合常数(K)以及结合位点(n)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CA与BSA之间的反应属于自发型,主要以范德华力和氢键为主,Zn2+和Pb2+的存在不会改变其作用力类型,Cu2+则会使作用力变为以静电吸引力为主;Zn2+和Pb2+会将供体与受体之间的结合距离分别减小1.975%和14.07%,Cu2+的干扰使CA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增大11.58%;同步荧光光谱显示CA与BSA中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都有相互作用,三维荧光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猝灭剂对BSA构象及微环境会引起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Cu^2+掺杂、无Cu^2+掺杂的H4SiW12O40/SiO2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对酸性蓝染料的光催化降解作用,比较了有无紫外光照射以及催化荆是否负载Cu^2+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Cu抖掺杂的H4SiW12O40/SiO2催化剂对酸性蓝有较好的光降解性能;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催化剂降解活性升高;且催化剂用量并非越多越好,存在最佳值。  相似文献   

16.
安莹  孙力平 《腐植酸》2008,(5):29-33
泥炭中富含有机质与腐植酸,其中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对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本试验通过对泥炭吸附重金属废水中Cu^2+、Pb^2+种离子的吸附条件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吸附条件为:当重金属离子浓度为30mg/L时,泥炭投加量分别为7g/L和5g/L,最佳吸附pH值分别为5和8,吸附时间均为30min.且离子浓度越高,表观吸附量越大,但除金属率越低。最佳条件下Cu^2+、Pb^2+的表观吸附量分别为4.24mg/g和6.00mg/g,除铜率和除铅率分别为98.8%和999%。  相似文献   

17.
以四苯基金属络合物(Mn2+/Co2+/Cu2+)为对比催化剂,以环己烷转化率、醇酮的选择性为指标,考察研究氯取代基对四苯基卟啉金属络合物(Mn2+/Co2+/Cu2+)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影响,实验采用反应压力为1.0MPa、催化剂浓度不变,空气流量控制在0.10~0.12/(m3·h-1)之间,重点考查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金属卟啉种类等因素对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取代基(单氯)对四苯基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活性影响较小;取代基(单氯)对四苯基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时,目标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影响也较小;(2)络合三种金属中,催化活性的大小为Co2+Cu2+Mn2+,目标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顺序:Cu2+Mn2+Co2+,当以TCPPCu、TPPMn为催化剂时,醇酮的选择性达90%以上,当以TPPCo、TCPPCo、TPPCu、TCPPMn为催化剂时,醇酮的选择性达85%以上;(3)在所考察的6种催化剂中,较佳催化剂有TPPCo和TCPPCo,其相应的反应条件为:1TPPCo作催化剂时,反应温度150~155℃,反应时间50~60min,转化率达到8%以上,选择性达到86%以上;2TCPPCo作催化剂时,反应温度155℃,反应时间60min,转化率达9%以上,选择性为86%以上。  相似文献   

18.
双草醚和Cu对浮萍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英 《广州化工》2012,40(19):54-55,91
应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铜和除草剂双草醚对浮萍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当Cu2+浓度小于0.2 mg/L,可促进浮萍生长;当浓度达到0.4 mg/L时对浮萍生长产生毒害。双草醚浓度高于0.02 mg/L时,对浮萍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Cu2+和双草醚按1∶1等体积混合时明显抑制浮萍生长,且浓度增加,对浮萍生长的毒害效应也逐步增强,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下降。复合污染对浮萍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单一污染,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