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8):100-108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稳定的葵花油水包油乳状液模拟非均相食品体系,大豆磷脂脂质体模拟非均相生物体系,用水溶性的偶氮化合物AAPH热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引发脂质氧化,通过硫氰酸铁法(FCT)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法(TBARS)检测脂质的氧化进程,研究胆固醇的抗氧化活性以及VC和VE对它们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胆固醇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不同体系中其抗氧化活性并不相同。胆固醇在葵花油乳状液中具有最佳抗氧化浓度(0.02 mg/mL)。在考察2种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时发现:除了用TBARS法测得3种不同浓度的胆固醇和0.001 6 mg/mL VE共同作用时显示了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外,其余各种浓度的胆固醇与VC、VE共同作用时大部分配比是不显示协同增效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用偶氮氧化物AAPH热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引发脂质氧化,通过硫氰酸铁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法检测脂质的氧化进程,研究腐植酸钠在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0稳定的葵花油水包油乳状液模拟非均相食品体系和用大豆磷脂脂质体模拟非均相生物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葵花油乳状液中0.20、0.50、1.00 mg/mL腐植酸钠和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中0.016、0.040、0.080 mg/mL的腐植酸钠均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β-谷甾醇在非均相食品体系和非均相生物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以及VC和VE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β-甾醇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升高逐渐降低。β-谷甾醇与VC协同作用时,FTC法测得在葵花油乳状液中VC的加入使3种浓度β-谷甾醇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而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中,0.008 mg/mLβ-谷甾醇和VC共同作用时的抗氧化效果最好;TBARS法测得0.001 6 mg/mLβ-谷甾醇和0.008 mg/mL VC共同作用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增效作用。在考察β-谷甾醇与VE的协同作用时发现: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中,FTC法测得的0.008 mg/mLβ-谷甾醇和0.001 6 mg/mL VE共同作用显示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其余各种不同浓度的β-谷甾醇与VC、VE共同作用时均不显示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0稳定的葵花油水包油乳状液模拟非均相食品体系,用AAPH热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引发脂质氧化,通过硫氰酸铁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法检测脂质的氧化进程,研究豆甾醇的抗氧化活性以及VC和VE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豆甾醇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最佳抗氧化质量浓度为0.02 mg/mL。在考察两种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时发现各种不同浓度的豆甾醇与VC或VE共同作用时均不显示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6):118-124
为了阐明抗氧化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文中采用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磷脂制备的脂质体模拟非均相生物体系,用AAPH热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引发脂质氧化,通过硫氰酸铁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法检测脂质的氧化进程,考察豆甾醇对脂质氧化初期和后期产物的抑制作用,从而研究豆甾醇的抗氧化活性以及VC或VE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豆甾醇及其协同作用的抗氧化机理,为进一步应用于生命体的研究奠定基础。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豆甾醇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考察2种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时发现,各种不同浓度的豆甾醇与VC、VE共同作用时均不显示协同增效作用,且TBARS法测得0.001 6 mg/m L VE的加入使复合抗氧化剂抑制脂质氧化后期产物生成的量随时间增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山楂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山楂果实中的原花青素在溶液体系和脂质体体系中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所用的实验模型中,山楂原花青素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对.OH,山楂原花青素和Vc的IC50分别约为0.053mg/mL和0.11mg/mL;对O2-.,山楂原花青素和VC的IC50分别约为0.05mg/mL和0.17mg/mL。在脂质体体系中,山楂原花青素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远大于VE。  相似文献   

7.
欧李仁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5):105-107,111
采用磷钼络合物法、铁氰化钾法、Fenton检测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法、Beauchamp C的方法测定了欧李仁油的总抗氧化活性及欧李仁油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烷基自由基(R·)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VC和橄榄油的抗氧化活性做比较。结果表明:欧李仁油的总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总抗氧化活性介于VC和橄榄油之间;在Fenton反应体系中,欧李仁油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显著,三者的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欧李仁油VC橄榄油;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中,欧李仁油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三者的清除能力大小为:VC橄榄油欧李仁油;在亚油酸氧化体系中,欧李仁油、VC、橄榄油对烷基自由基的抑制作用大小为:欧李仁油橄榄油VC。从而认为欧李仁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膜分离技术获得不同分子量段的鹿茸多肽,采用五种抗氧化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抗氧化活性分析,获得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多肽Ⅲ片段,分子量在6214u以下。实验结果表明,当浓度在0.1~10.0mg/m L范围之间,多肽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还原能力低于VC;当浓度为10.0mg/m L时,多肽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VC基本相当;当浓度在8.0~10.0mg/m L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脂质体氧化抑制能力高于VC。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原花青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亚油酸体系、脂质体体系、DPPH.及O2-.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在亚油酸及脂质体体系中,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高于VC和VE,并与VC、VE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可以与合成抗氧化剂BHT相近;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VC、VE及BHT,半抑制浓度分别为:原花青素1.8μg/mL、VC 2.5μg/mL、VE 6.3μg/mL、BHT 3.5μg/mL。对O2-.的清除能力优于VE而与VC相近,半抑制浓度分别为原花青素15.4μg/mL、VC 14.5μg/mL、VE 177μg/mL。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工孵育模拟贮藏条件,研究了白藜芦醇、VA、VE单独作用于高油脂性稀奶油的抗氧化作用。研究了孵育温度、孵育时间和不同体积比对油脂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抗油脂氧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并在不同条件下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藜芦醇、VA和VE对稀奶油的油脂氧化均起到不同程度的延缓作用,在白藜芦醇(0.001 mg/m L)、VA(0.000 3 mg/m L)和VE(0.000 1 mg/m L)体积比为1∶1∶1时,室温条件下贮藏到第9天时,稀奶油的过氧化值为0.31 mmol/kg,分别降低了77.1、12、22.2和11.9倍。筛选得到的工艺条件能显著提高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延长了奶油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