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提高微穿孔管消声器的性能,研究了背腔结构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基于一维声传播理论和微穿孔结构吸声理论,推导了渐变截面背腔微穿孔管消声器的声传播理论模型,利用传递矩阵法求出声学传递损失,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在等容积条件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传递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穿孔管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曲线在背腔的轴向模态频率处有极小值;对于锥形体结构背腔,增加锥度能够拓宽吸声频带,提高背腔轴向共振频率处的极小值;对于弧形体结构背腔,减小弧形半径能够提高消声器的低频处的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志恩  沈健  卢炽华  陈弯 《声学技术》2020,39(6):715-720
针对某车型进气系统在高转速时的宽频带进气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腔微穿孔管消声器结构。根据传递矩阵法,建立了有流条件下多腔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计算模型;针对研究车型进气口噪声的频谱特性,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对多腔微穿孔管消声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阻抗管台架和实车测试验证了消声器消声效果。结果表明,优化的多腔微穿孔管消声器能够有效拓宽降噪频带,消声器传递损失预测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一致,验证了所提出的传递损失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及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在实车进气系统中采用该微穿孔管消声器后,进气噪声在600~1800 Hz中高宽频段以及200~400 Hz低频段均有明显降低,证实了所提出的多腔微穿孔管消声器的实际宽频消声特性。  相似文献   

3.
同轴抗性消声器声学和阻力特性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三维数值方法计算同轴膨胀腔消声器和直通穿孔管消声器的声传递损失和流动阻力损失,详细研究了进出口管插入膨胀腔内部长度以及进出口的结构形状对消声器传递损失和阻力损失的影响。采用锥形和指数形进出口管、进出口导流环以及穿孔管均能有效地降低流动阻力损失,而对消声器的低频消声性能影响较小,但对中高频消声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引入微穿孔板声阻抗理论模型,通过微穿孔管消声器传声损失测试验证基于该模型的传声损失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微穿孔管消声器传声损失获得共振频率。单因素法分析穿孔段长度、穿孔率、穿孔直径和空气腔厚度等结构参数变化对共振频率影响发现,穿孔段长度及空气腔厚度对共振频率影响显著。利用均匀设计结合回归分析法所得共振频率预估模型,能直接反映微穿孔管消声器共振频率与结构参数之关系,对微穿孔管消声器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穿孔管消声器消声性能的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有限元法计算穿孔管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良好。穿孔率 相同而孔径不同的两个穿孔管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与具有相同直径和长度的简单膨胀腔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比较表 明,穿孔管对消声器的低频性能影响较小,而对中频消声性能影响很大、对高频消声性能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6.
以三角截面内管阻抗复合型消声器为研究对象,推导其消声量数学表达式,基于GT-POWER软件建立消声器传递损失和阻力损失计算仿真模型,分析消声器结构、材料参数与消声性能的关系,得到孔径、穿孔率、变径管倾角、吸声材料及容重对消声器传递损失及背压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具有三角截面消声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声学模态叠加法建立单腔扩张式消声器传递损失计算模型,然后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单腔扩张式消声器传递损失的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比较声学模态叠加法、有限元法和基于平面波假定的经典公式法在计算单腔扩张式消声器传递损失上的差别,研究单腔扩张式消声器膨胀段尺寸对传递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平面入射波,声学模态叠加法可用于单腔扩张式消声器各频段传递损失的计算;增大膨胀段的半径能有效提高低频段的传递损失,但对高频段的影响较小;随着膨胀段宽度的增大,传递损失的峰值向低频移动,传递损失最大的频段向高频移动。  相似文献   

8.
排气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实验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消声器传递损失的测量方法,包括声波分解法、两负载法、两声源法和脉冲法。在消声器声学性能试验台上采用两负载法测量无流和有流时简单膨胀腔和直通穿孔管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测量结果表明:穿孔率对穿孔管消声器低频消声性能影响较小,对中高频消声性能影响较大,增加穿孔率能够拓宽穿孔管消声器的有效消声频率范围;气流对直通穿孔管消声器的声学性能有一定影响,穿孔率越低影响越大,随着流速的增加,低频段传递损失变化不大,高频段的传递损失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某车型排气消声器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传递导纳理论对消声器穿孔管和穿孔板进行处理,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三维声场仿真分析,获得主副消声器总成的传递损失;运用双负载四传声器法测试消声器传递损失,测试结果表明三维有限元法预测消声器声学性能有较高的精度,根据仿真结果和消声器设计原理,对主消声器进行优化,可提高排气系统声学性能,满足汽车噪声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穿孔管阻性消声器横向模态和声学特性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智  季振林 《振动与冲击》2014,33(7):138-146
应用二维有限元法计算穿孔管阻性消声器的横向模态,利用数值模态匹配法计算其传递损失,推导了相应的公式并编写了计算程序。对于圆形同轴穿孔管阻性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数值模态匹配法计算结果与三维有限元法计算结果以及实验值吻合良好,表明了二维有限元法计算穿孔管阻性消声器横向模态和数值模态匹配法预测消声性能的准确性。进而分析孔径、穿孔率、吸声材料的密度和穿孔管偏移对圆形直通穿孔管阻性消声器横向模态和消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径减小、穿孔率增大,或者穿孔管偏移量增大均能使消声器有效的平面波区域变宽,高频消声效果变好,但中频消声效果变差;增加吸声材料的填充密度则能提高消声器中高频的消声量。  相似文献   

11.
涡轮增压器进气管道的气动噪声严重影响着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由于穿孔管对中高频率宽频噪声具有良好的消声性能,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该文设计一种模块化穿孔管串并联耦合的消声器结构,在分析消声器在常温无流与气固耦合状态下的模态频率与振型的基础上,研究气流流速对消声器模态频率和振型的影响规律以及消声器内部的气流再生噪声,气流的存在抑制消声器的消声效果,但并不改变整体趋势。利用COMSOL软件声固耦合模块计算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仿真结果表明该消声器在470-4500 Hz频率范围内的传递损失幅值均为20 dB及以上,有效地衰减中高频率噪声。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基本吻合,但在2400-3500 Hz频率范围内幅值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2.
实际应用中的消声器通常具有比较复杂的内部结构,其内部流体速度分布不均匀,而且消声器内部的回流管路和穿孔元件使得消声器内部的流体流动更加复杂,其消声性能不可避免地受到流体流动的影响。为了计算非均匀流条件下穿孔管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软件FLUENT计算消声器内部的流场,然后将流体属性通过网格映射的方式转移到LMS Virtual Lab声学有限元模型中,并且选用不同的穿孔阻抗模型计算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文章对消声器内部流场的流动特征也做了仔细地分析,并研究了气体流速对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会增大,共振峰的峰值会减小。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消声器声学性能计算和实验测量都是在消声器进出口管道作为平面波声场的条件下进行,当进出口管道内出现有高阶模态激发的三维声场时,这些计算方法和实验测量方法就不再适用。由此,采用消声器进出口管道内加径向隔板的方法来计算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当原来管道声场中出现高阶模态时,仍然可以用平面波方法计算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应用该方法对进气滤清消声器进行传递损失数值计算,在原来进出口管道的平面波声场范围内,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均接近实验的测量结果,验证了该方法预测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可行性。进而在所设计的消声器中频声学性能实验测试台架上,用声波分解法对阻性消声器进行传递损失测试,实验测量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也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吸气消声器主要用于减弱制冷剂吸入压缩部分时产生的进气噪声。针对目前用于往复式压缩机吸气消声器消声频带窄,中高频消声效果不佳的特点,设计出一种多腔室组合的消声器,综合考虑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和流体特性。在Pro/E中建模完成后,导入ANSYS ICEM CFD中划分网格,在声学仿真软件中分别对最初和新设计后的消声器进行声学仿真。比较两种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新设计的消声器低频消声效果有所降低,中高频消声效果良好,整体消声量提高。最后在 Fluent中仿真消声器的流体性能,以压力损失作为衡量流体性能的标准,得出在设计消声器时,不能为了提高声学性能设计过多的腔室。  相似文献   

15.
压缩机消声器特性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立了压缩机消声器内部声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压缩机消声器结构和边界条件方面的特殊性,可以计算压缩机消声器的传声损失。同时,将双传声器驻波管测量材料声阻抗的原理,推广到四传声器法测量压缩机消声器的传声损失。通过用单节膨胀消声器的验证,以及在某型压缩机消声器的数值解析和试验分析表明: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建立传声损失测试装置是可以应用于压缩机消声器这种复杂对象的。  相似文献   

16.
复杂结构消声器消声特性的数值分析及结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复杂结构消声器的内部声场比较复杂,平面波理论无法准确预测其分布,为了计算复杂结构消声器的消声特性,并进一步提高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在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合理处理进出口及壁面的边界条件。建立消声器内部声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消声器的传递损失(TL)。然后,分析了不同的结构参数(隔板位置、内插管位置、进口管位置)对消声器的传递损失的影响,并优化了消声器的结构参数,有效地提高了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使得压缩机整机噪声降低了3.2dB,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复杂结构消声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To economically and efficiently lower the venting noise,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quality muffler with compact volume has become crucial in the modern industrial field. The research work of shape optimization of straight silencers in conjunction with plug/non‐plug perforated ducts which may noticeably increase the acoustical performance is rarely addressed; therefo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not only to analyze the sound transmission loss (STL) of a one‐chamber plug/non‐plug perforated muffler but also to optimize the best design shape under a limited space.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plane wave theory, the four‐pole system matrix in evaluating the acoustic performance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decoupled numerical method. Moreover, a simulated annealing (SA) algorithm searching for the global optimum by imitating the softening process of metal has been adopted during the muffler's optimization. To assure SA's correctness, the STL's maximization of one‐chamber perforated plug mufflers at a targeted frequency of 500 Hz is exemplified first. Furthermore, a numerical case in dealing with a broadband noise emitted from a fan by using one‐chamber plug/non‐plug mufflers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fully discussed. To achieve a better optimization in SA, various SA parameter sets of cooling rate and iteration parameter values were used. Before the SA oper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the accuracy check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with respect to plug/non‐plug perforated mufflers has to be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The optimal result in eliminating broadband noise reveals that the muffler with a plug acoustical mechanism has a better noise reduction than that of a non‐plug muffler. Consequently, the approach used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noise elimination proposed in this study is certainly easy, economical, and quite effective.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采用声学有限元法对抗性消声器进行模拟,分别研究侧置进气插入管和穿孔管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以侧置进气插入管为基础,对末端腔体不同布置形式进行研究。然后将SCR催化剂载体耦合到消声器中,计算出SCR催化转换消声器的传递损失。结果表明,该催化转换器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抗性消声器中含穿孔管时的声传递矩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前文的荐进一步分析穿孔管与主管道垂直交叉时的声传播特性,导出了相应结构声传递矩阵的精确计算公式。文吧一种含穿孔管元件的典型结构为例,阐明了抗性消声器总的声传递矩阵分析计算方法,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