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文章依托某市东外环路跨河现浇箱梁安装错误支座型号作为工程实例,为更换误装支座减少社会负面影响目的,通过不同更换施工方法比选,采用整体顶升技术进行支座更换,通过模拟分析桥梁支座顶升各个工况的受力情况作为指导,同时更换过程中使用传感器监测梁体分级顶升位移,使主梁受力始终处于均衡状态,该项目支座更换技术的成功运用,说明了KPZ系列快装盆式支座方法的可行性,可作为市政、交通的桥梁支座维护管养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结构支座受损病害的修复或更换,采用同步顶升施工技术可达到不中断交通完成支座更换目标,为确保同步顶升过程中结构受力安全,需要对顶升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受力进行检算分析.依托工程实例从确定荷载,选取最不利荷载组合,对梁体顶升8 mm时的线上结构轨道梁、声屏障进行受力检算分析,对1×30 m箱梁在顶梁...  相似文献   

3.
整体顶升更换桥梁支座常常因为顶升同步性难以控制而损坏铰缝结构。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局部无损顶升更换桥梁支座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PLC顶升控制系统,结合"顶升实测高度"和"主梁相对位移"双项位移监控,在空心板梁桥中选取部分主梁进行顶升,通过合理的顶升模式设置,在满足顶升高度要求的同时,保证铰缝结构的安全性。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顶升目标区域尽可能小,避免桥梁横向刚度对顶升线形的影响,顶升高度较大时应分多级顶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择简支变连续梁桥支座更换顶升合理方案并且研究顶升施工过程结构受力状况,以九谷冲大桥4×30. 0 m支座顶升更换为工程依托,详细介绍了支座更换整体顶升方案和支座更换局部顶升方案,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关于全联整体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对顶升过程墩顶剪力、跨中弯矩和墩顶弯矩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墩台支座顶升最大行程宜取8 mm;从结构受力角度分析,在两种顶升方案中,整体顶升方案的墩顶弯矩、剪力及跨中弯矩方面变化小于局部顶升方案,通过比较发现整体顶升方案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桥梁同步顶升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步顶升技术对主梁破损进行修复,更换全桥支座,以满足桥梁承载力的要求,恢复桥梁的使用功能.文中通过古山子桥加固改造施工,阐述了主梁破损的维修方法,具体介绍了同步顶升技术的施工工艺及顶升同步性的控制方法,通过ANSYS软件分析得出了该桥受力最不利位置,确定了应力监测位置,对该桥实际施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米万东  钟继文 《建筑科学》2021,37(9):173-178
多因素造成的隔震支座变形与老化等使隔震结构管养过程中面临着隔震支座更换的问题,整体顶升更换体量较大隔震建筑的技术难度大、造价较高,为此提出了混凝土框架结构差异化同步顶升逐步更换隔震支座的技术.针对一典型工程,采用差异化同步顶升并结合有限元辅助数据分析,确定了同步顶升的相邻短向各榀框架顶升位移及对应的支座反力,虽然端柱在达到顶升控制位移时相对于顶升前支座反力有较大提高,最大可达35%,然而,顶升导致的框架梁负弯矩区的纵筋拉应力增量最大值仅26.54MPa,最大裂缝宽度增量的最大值仅为0.01mm,叠加后的最大裂缝宽度满足限值要求.通过实时监测顶升过程中上部框架结构混凝土应力与钢筋应力增量,实现了顶升及支座更换全程控制,确保了顶升实施作业的上部结构无损伤.本文所提出并实践的技术和方法可供同类工程更换隔震支座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琴桥同步顶升更换支座为例,结合支座更换过程中施工控制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确保桥梁支座更换顺利实施,并保证桥梁上部结构内力在施工完成后与施工前无明显变化,从而为同类桥梁支座更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交通车辆增多,市政交通压力大,在不中断通车前提下,采用"纵向多点顶升、单点更换、兼顾横向同步、逐墩顶升"方法进行支座更换,通过对在需要更换的支座处的立柱顶面和与其相邻的若干支座点出的同步顶升,实现支座更换。通过对市政桥梁在不中断交通的条件下,同步顶升桥梁进行支座更换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桥梁同步顶升更换支座,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志安 《施工技术》2012,41(23):29-31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随着桥梁投入营运时间的增加,桥梁的受力会在不同时期发生不同的变化,支座就会产生各种相应的力,一些特殊工况下支座就会出现滑移、受力不均匀、破坏等现象。通过对多跨连续梁桥下部墩柱倾斜,出现支座滑移、受力不均匀等复杂情况下支座更换技术的研究,解决了多跨连续梁单跨同步顶升过程中,桥梁上部结构无破坏的支座更换技术,确保了支座安装精度与桥梁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0.
桥式结构受到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结构橡胶支座的损坏非常频繁,支座更换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同步顶升法。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同步顶升法安全监控设备的组成、布置和损坏桥梁的姿态调整等,对顶升力和位移传感器的监测同步控制。分析总结了各墩台处支座反力分布规律基本符合设计载荷的分布规律,为同步顶升法支座更换提供了实例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北京昌平西关环岛桥梁改造这一国内首次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置换工程案例的主要实施过程,详细介绍了自行式运梁车、均载系统、同步顶升千斤顶系统、提梁机、万向千斤顶等分别采用不同功能的计算机自动控制集成液压技术。基于计算机有限元软件对空间异形结构各工况施工过程受力状况的精确分析和验证,结合计算计算机自动控制液压顶升技术在旧梁使用过程中支护、旧梁移动运输、旧梁提降破碎、新梁整体称重、新梁整体运输、新梁精确整体就位等关键工序中应用,满足支顶系统在异形板各支点反力差异大情况下的自动调整适应、保持梁体变形在移动过程中路线纵横坡度变化下的有效控制,是新工法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某桥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Y型钢构-连续组合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Y型墩钢构段箱梁根部梁高3.8m,跨中梁高1.8m,通过分析Y墩墩身刚度增大和墩身结构的内力对应关系,得出在施加顶推力后能很好地改善桥梁结构因Y墩承台提高对桥梁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很多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支座老化、脱空、损坏等病害,有的桥梁因交通流量变化、基础沉降等出现梁体高程位移变化,给桥梁的结构和使用造成了安全隐患。桥梁同步顶升技术通过对局部梁体同步位移抬升,可使复杂的支座更换施工变得便捷、高效。伴随PLC控制液压系统不断更新与优化,桥梁同步顶升系统控制越来越先进,施工科学性与安全性显著提升,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将成为桥梁加固维修改造工程的重要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橡胶支座作为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其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是连接桥梁上、下部的重要结构部件。然而,由于桥梁通车年限的增长、野外环境影响、车流量增多、年久失养以及支座老化等原因,桥梁支座随之出现了开裂、变形、脱空、移位等一系列的问题,并且逐渐丧失了使用功能,更换支座的相关技术及施工因此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对四川南充清泉寺嘉陵江特大桥梁工程支座更换施工的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同步顶升更换支座的施工工艺方法,供同类情形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俞迪晗 《安徽建筑》2006,13(2):111-112
大跨径桥梁的主梁大多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除预应力筋张拉外,孔道压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是国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预应力孔道压浆新技术,并很快在国内几座桥梁工程中应用。合肥市铜陵路桥主梁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确保了孔道压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全钢异型拱桥的受力特点,提出一种简单适用的顶系梁安装吊杆的施工方法。通过对1座机耕桥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及现场监测比较发现,该方法可以简单快捷地使吊杆获得合理的初张力,并使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成桥后,顶升点附近的吊杆索力远大于其他吊杆索力,并承担了全桥主要恒载及活载。  相似文献   

17.
潘彪  郑凯锋 《山西建筑》2007,33(31):293-294
以广州市东沙至新联高速公路沙湾矮塔斜拉桥设计方案为背景,用Midas/Civil 2006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梁单元模型,针对该桥的跨中合拢顶推力进行优化计算,重点计算比较不同顶推力作用时成桥后3年主要截面的最不利内力和应力大小,由此优选出顶推力,以改善成桥后期的结构受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下穿铁路箱形桥常采用顶入法施工,顶进过程中,千斤顶所产生的顶力经常使工作坑围护结构产生附加内力变形。但后背梁与滑板整体浇筑的特点,使得通过后背梁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顶力不明确,这种附加内力变形有多大,设计中如何考虑,目前没有清楚的认识,开展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对围护结构进行基坑开挖与箱涵顶进全过程内力变形分析,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桩和后背梁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取得了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顶力分担比及箱涵顶进对工作坑围护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为完善箱涵顶进工作坑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小军 《山西建筑》2012,(35):188-190
以一座四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结合土木工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分析地震力作用下桥梁使用普通盆式支座和摩擦摆支座对桥梁下部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力作用下,装有FPB隔震支座桥梁比非隔震支座桥梁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20.
某三跨连续梁桥由于施工造成连续梁内力分布不合理,通过三维实体有限元仿真分析模拟在中间支座处施加向上变化的强迫位移,可以改变连续梁的内力分布,使之更为合理。根据该原理,对中间支座位置,采用千斤顶顶升梁体,使梁体向上产生对应于合理梁内力的位移值,然后在支座上加垫钢板,即可完成三跨连续梁的内力调整。通过仿真分析,确定加垫钢板厚度及安全状况下最大顶升量,并根据连续梁桥顶升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提出加垫钢板顶升施工控制的方法及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