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V/F变换实现8031的高性能串行模数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电测与仪表》1994,31(8):32-34
本提出了一种8301单片机利用LM131V/F变换器的串行模数转换方法,给出了较为实用的接口电路和程序,分析了它的模数转换的精度,特点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中高速A/D转换器(CA3318)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方法,其采样速率可达10MHz以上,并给出了详细的电路设计,分析了其工作过程。该电路可应用于调整数据采集系统、数字图象处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常桂芝  宋忠典 《电测与仪表》1996,33(10):41-41,48
本文给出的A/D转换器系统带有标准的RS232C接口,可与微型机或单片机通讯。由于采用高性能的通讯接口芯片,因而只需+5V单电源。系统使用先进的单片机89C2051和只需3条通讯线的显示驱动芯片MAX7219,因而电路简单、功耗低。  相似文献   

4.
屠运武  谷松  王甬生 《电测与仪表》2000,37(10):37-38,52
通过对A/D转换器芯片7135输出时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使其与微处理器的接口大大简化,从而节约了单片机系统的口线资源。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个低成本智能仪表A/D转换器,它采用脉冲调宽原理,与单片机接口双线相接,适用于直流量测量,具有较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8098和高速双A/D对电力参数进行交流采样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提出对电力系统参数进行交流采样的设计思想,介绍了12位高速并行接口A/D转换器MAX197的性能特点,着重分析8098单片机与双MAX197的接口设计,并以测量三相有功功率为例,说明了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16位A/D转换器AD7715的特点,并给出了AD7715的803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8.
串行12位ADC MAX1247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MAX1247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单片机与MAX1247的硬件接口设计以及软件编程的方法,最后简述了该模/数转换技术在螺杆钻具密封性能测试台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ADS7805是一种高性能16位A/D转换芯片,它自带采样/保持器,最高采样频率可达100kHz,采样结果全16位并行输出,采用单+5V电源供电。中还详细介绍了ADS7805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并给出了ADS7805与80C196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和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10.
MAX194用于多路数据采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14位A/D转换器MAX194的性能及其用法;给出了MAX194与80C51单片机的一种多路数据采集接口方法。  相似文献   

11.
VISA函数库I/O资源层RS-232接口的扩充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现有的VISA函数库支持的物理接口种类较国外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链表式的资源管理与组织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VISA函数库的内部结构,可以方便地扩充VISA支持的接口种类,使现有的VISA函数库具有良好的向后兼容能力.通过在实验室前期项目中开发的针对GPIB接口的VISA函数库中扩展了对RS-232接口的驱动功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文中通过对VISA函数库中几个关键函数的介绍详述了链表式资源管理与组织的方法,并给出了根据此方法设计开发的VISA函数库在Visual C++6.0环境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IEC620261 新草案适用于在低压开关设备、控制设备与控制器( 如可编程控器、个人计算机等)之间所提供的标准接口。本标准的CDI种类包含了控制系统、工厂自动化和商业过程自动化用的工业CDI。CDI的专用标准主要有:IEC620262 :“操动器传感器接口”;IEC620263 :“电器设备网络”;IEC620265 :“智能的配线系统(SD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SEM和ESCA技术研究了碳纤维增强PEK-C复合材料中纤维和基体间的界面及其复合材料的断裂界面形态.经次氯酸钠溶液氧化处理后的碳纤维的ESCA结果为O_(1s峰面积)/C_(1s峰面积)和O_(1s峰强)/C_(1s峰强)的比值比未处理碳纤维的大,这表明处理后碳纤维表面含氧中心增多,从而使其与PEK-C基体具有更好的粘结性,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大大提高.碳纤维增强PEK-C复合材料断裂界面的SEM照片表明断裂时裂纹大多发生在纤维和基体间的界面而尽量避开纤维,其微观断裂机理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张新民 《电力建设》2008,29(1):83-85
在项目生命周期中, 各种事物的运动形成了许多的项目管理界面。正是项目界面的运动和变化改变着项目的发展过程。项目界面蕴含着影响力、系统动力、创造力, 更有着可拓性质, 是促进项目进展又好又快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5.
线路保护采用光纤接口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线路保护采用光纤接口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光纤通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比较了线路保护光纤接口方式,包括专用光纤(芯)接口、速率为64kbit/s和2Mbit/s的数字复用光纤通道口。对工程设计中新建线路的保护配置、保护改造工程提供了几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对于承担大量交换业务的程控交换机节点,过多使用2 M中继接口,会过度占用机房的空间资源和设备资源,也会增加维护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采用155 M中继接口的优点,并探讨了甘肃电力程控交换网采用155 M中继接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electrohydrodynamic (EHD) motion to the dc electric conduction in insulating oils are presented. The effects of solid/liquid interfaces on the EHD motion have been studied with a mineral oil-polypropylene mixed dielectric and a mineral oil single dielectric. The time dependence of current, schlieren images of EHD motion induced in the oil layer and response signals of density change in the vicinity of the electrode/oil interfaces after application of step voltage are observ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EHD motion occurs at the positive electrode/oil interfaces when a voltage above critical voltage is applied; (2) a time delay exists between the application of step voltage and the onset of EHD motion. The tim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applied voltage; (3) the EHD motion increases current and produces a peak phenomena in the current waveform; and (4) the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peak current time and the delay tim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applied voltage.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波设备接口与网络设备接口的差异,描述了各种接口的特性,指出组网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实际应用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基于DSP+CPLD的新型G.703同向接口转换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通信中常用的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复用设备不仅能提供语音接口,同时也能提供符合ITU-T G.703 64k bit/s同向接口标准的数据接口。这种数据接口能提供比Modem更高的通信速率。然而,由于接口匹配上的原因,用户在使用该接口时往往需要专用的转换装置进行接口转换。提出并实现一种新型的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的G.703同向接口转换装置。其突出优点在于能给用户数据端提供一个高速的通用异步串行口,为用户的通信接入提供一种灵活而廉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纳米电介质以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粒子间的界面作用机理成为研究热点。为此,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论述了聚合物纳米电介质中界面区域的重要性,并从界面化学结构、物理结构模型、机械(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等方面强调了界面区域在电气绝缘性能中的作用机理。界面是纳米填充物与聚合基体之间的纳米级过渡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形成机理,其具有与聚合物基体和纳米填充物不一致的理化性质。界面在复合材料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微观结构及性能将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