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研究炼焦煤在不同粒度下的性质,对肥煤、1/3焦煤、焦煤、贫瘦煤进行了不同筛分粒级的煤岩显微组分及煤质分析,进行了单种煤在不同粉碎粒度下的坩埚焦实验,分析了粒度对焦炭冷热态强度的影响。筛分结果表明:随筛分粒级的减小,镜质组含量增加,惰质组含量减少;灰分主要集中在-1 mm的细粒部分与+10 mm的粗粒部分,硫分主要集中在-1 mm的细粒部分,粒度对煤挥发分影响不大,黏结指数在1~5 mm时优于其它粒级。坩埚焦实验表明:肥煤、1/3焦煤、焦煤等强黏结性煤粉碎到1 mm以下时,热态性能劣化;贫瘦煤配入量多时,细粉碎后没有足够的活性物质包裹惰性组分,焦炭强度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
焦煤和肥煤是优质的炼焦煤资源,为研究焦煤和肥煤粒级变化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对几种焦煤和肥煤五个粒级(13mm、 13~6mm、6~3mm、3~0.5mm、0.5mm)的煤样进行了煤质指标分析,并研究了焦煤和肥煤不同粒级其坩埚焦的热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焦煤和肥煤粒级的增大,挥发分含量和镜质组含量减少,惰质组含量增加。肥煤和焦煤在粒级0.5mm和13mm时,灰分含量最高。同一煤种不同筛分粒级煤样的黏结性和结焦性指标存在差异,煤样粒级在3~0.5mm时,焦煤和肥煤的黏结指数G、奥阿膨胀度b值及总膨胀度(a+b)以及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达到最大。3~0.5mm粒级煤样所炼坩埚焦其反应性(PRI)最低,反应后强度(PSR)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配煤粉碎工艺的优化改进,将6种不同特性的单种煤和2种生产配合煤进行筛分,制备成 3 mm、3~1 mm、1~0. 5 mm、0. 5~0. 1 mm、0. 1 mm 5种粒级组分的煤。进行了各粒级组分煤样的灰分、硫分和G值的分析,并与常规煤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不同煤种、不同筛分粒级组分的煤质差异;同时研究了各单种煤细度与哈氏可磨指数HG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哈氏可磨指数HGI与洗精煤的细度有较好相关性;各单种煤的灰分随着粒度降低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硫分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单种煤G值的趋势稍有不同。配合煤各粒级组分的灰分变化趋势与单种煤一致,但硫分和G值却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堆密度对炼焦煤黏结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种单种煤在不同堆密度下Y值、胶质层体积曲线及X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堆密度从0.75t/m3增加到1.20t/m3时,气煤、1/3焦煤、肥煤和焦煤的Y值分别增加了2.5mm、5.0mm、6.3mm和5.8mm,而瘦煤无明显增加;1/3焦煤的胶质层体积曲线由"之"型向"山"型转变,使其胶质体性质向肥煤靠近,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的体积曲线无明显变化;增加煤料的堆密度可显著减小各单种煤的X值,且气煤、1/3焦煤、肥煤和焦煤结焦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正膨胀性。  相似文献   

5.
张雪红  项茹  薛改凤 《煤化工》2010,38(5):27-28
为避免炼焦煤粒度不均影响焦炭均匀性及质量,对不同粒度炼焦煤的煤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单种煤粒度进行了调查,可以看出:同一炼焦煤,粒度不同,煤质差别较大;炼焦煤煤种不同,粒度大小存在差异,且各粒度内分布比例也不同,大多数单种煤粉碎前3mm的比例均在60%以上。因此,在确定粉碎工艺前,应先进行炼焦煤粒度调查,再选择适宜的粉碎工艺。  相似文献   

6.
青海焦煤煤质的特殊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青海焦煤的工业分析指标、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指标、焦炭机械强度、焦炭热性能,研究了青海焦煤的成焦显微结构,发现青海焦煤参与配煤炼焦,使焦炭质量劣化,不起焦煤作用的原因是其特殊成因造成其特殊的成焦结构,从而揭示出炼焦煤的工业质量指标及煤岩指标在评价炼焦煤质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单种煤成焦的显微结构(光学组成)能真正揭示炼焦煤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选取了气煤、肥煤、焦煤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单种炼焦煤,在终温950℃下干馏成焦。通过显微图像分析法测量得到了焦炭的气孔结构参数,通过热重分析测量得到了炼焦煤热解挥发分产生过程,通过基氏塑性仪测量得到了炼焦煤的热解软化流动过程。结果发现,炼焦煤挥发分的产生与软化流动行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焦炭气孔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挥发分枣庄1/3焦煤与气煤及其他地区1/3焦煤进行的工业分析、镜质组反射率分析、胶质层指数测定,及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比较表明,高挥发分枣庄1/3焦煤虽然工业牌号属于1/3焦煤,但各矿点煤质存在明显差异,变质程度和活性成分高的A矿煤样仍具有1/3焦煤性质,但变质程度和活性成分低的B矿煤样偏气煤性质,在配煤中应合理配用。  相似文献   

9.
李德瑾 《燃料与化工》2011,42(4):20-22,28
叙述了国内10种炼焦煤及6种澳洲煤的特性,在单种煤研究分析基础上进行配煤试验、澳洲煤替代国内煤的试验及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澳洲PDC煤替代国内25%Jiexu焦煤,焦炭反应后强度改善13个百分点,冷态抗碎强度改善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在对神府长焰煤基础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现有配煤方案,通过添加神府长焰煤替代部分1/3焦煤和气煤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明,在增加肥煤配比时可以用长焰煤替代部分1/3焦煤和气煤,有利于降低焦炭的硫分和灰分,扩大炼焦煤资源,降低配煤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