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旧住宅区建设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用单一的大拆大建来解决问题,会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文化、社会问题,此方法是不适合我市的具体情况。本文结合湖州市旧住宅区现状,采取改造与新建并行的方法,在能够通过改造来满足居住要求的地方,要坚决的采用改造来代替新建。阐明了旧住宅区改造的发展趋势和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实施改造的有利条件与外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住宅区综合改造的一些方法。通过对城市旧住宅区进行改造,标本兼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城市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旧住宅区供热系统管网的保温进行改造研究,以现有的管网敷设技术为载体,结合城市旧住宅区供热管网的特点及现状,提出改造方案,并以某小区为例,通过对三种改造方案的节能性与经济性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改造方案.为城市旧住宅区供热管网保温改造积累经验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住宅局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旧住宅区改造规划和建设的研究”课题计划,来自20个城市的代表在西安召开了“全国旧住宅区改造规划和建设的研究科研计划协调会”。这次会议经过与会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交流了经验,协调了计划,圆满地达到了会议的预期要求。这次会议对于开展旧住宅区改造规划和建设的研究,推动城市改造工作,改变城市面貌,提高城市人民居住水平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次会议前以及会议中,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城市旧住宅区改造好建设好?九月二十一日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旧住宅区改造规划和建设科研计划协调会,重点讨论了这个议题,协调和落实了一九八二~一九八五年应研究的项目、内容及进度计划,项目内容如下:一、城市旧居住区的典型调查;分析旧居住区的现状和特点,研究旧居住区的发展趋势。(一)居民的居住现状与社会情况:居住的人口、户数、户型、平均居住水平,最低、最高居住水平;家庭人口的构成、工作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旧住宅区改造的工作,日益被重视起来。改善居住条件,改善居住环境,改变城市面貌,已成为各方面的呼声。旧住宅区改造工作包括:重建、改善、保留(修缮)三方面。一般城市旧区大多是简陋破危的房屋,如采取拆建改造,工程量是非常大的。以天津市为例,按80年底统计数,不具备保留  相似文献   

6.
韩毅 《安徽建筑》2005,12(5):10-13
本文对国内旧住宅区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各种类型旧住宅区更新改造的模式,对我中城市旧住宅区的更新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中寻找形式的意义——上海新福康里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俭  张波 《时代建筑》2001,(2):33-35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福康里传统里弄住宅街坊改造实例,探讨城市旧住宅区改造规划与设计中的某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涛 《安徽建筑》2015,22(2):17+145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两类旧住宅区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的现状,分析如何通过建筑设计的手段对旧住宅区外部环境的改造使其更适合老年人活动需求,为旧住宅区的适合老性改造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旧住宅区更新改造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它应以现代化概念进行房屋、环境、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的整体综合改造,但还应考虑地方文化历史风貌进行新建、更新、改建和全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生活需求与旧住宅区环境现状的冲突越来越大。为改善旧住宅区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文章通过分析福州旧住宅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现状,并结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探索旧住宅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的措施,希望为福州旧住宅区适老化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旧城住宅区改造的意义入手,分析了旧住宅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规划、资金来源、居民的生活需求、产权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对策,从而确保旧住宅区改造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工业建筑》2016,(5):76-79
针对当前工业城市中存在的大量工业住宅区综合性陈旧、特色风貌逐渐缺失、老年人变为主要居住人群的现状,以住区再生理论为指导,以住区的再生和工业特色风貌保护为目标,以包头市包钢集团昆都仑区旧工业住区钢32街坊改造为例,通过对其再生要点进行分析,探讨应对工业化城市旧住区再生策略,从而切实可行地保留工业城市记忆,改善企业职工养老生活环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住区再生"。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走访重庆主城区部分旧住宅区,收集居民意愿,发现目前旧住宅区面临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活力缺失。故笔者站在激发社区活力的角度,探讨了住宅入口对一栋旧住宅乃至整个旧住宅区的作用和意义,以实地调研中的旧住宅为对象进一步探讨了旧住宅外部人口的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建于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不成套危旧住宅为主的上海闸北区彭三小区为例,总结了城市旧住宅区平改坡、保留扩建厨卫、原地拆除重建、局部小组团拆除新建乃至小区整片拆除、整体规划改造等不同的原地改建方式以及其实践的启示,试图探索城市不成套危旧住宅区以非动迁、原地改造方式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旧住宅区的改造和重建,不仅涉及老百姓的居住问题,也影响建筑市场:要兼顾城市公共利益,主体利益和客体利益[1],创造多赢格局;要考虑居住用地需求大的现状,注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建筑策划的理论和方法,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它基于真实现状,对项目自身和周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旧住宅区的改造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是多方面的。可从自然科学方面研究它的技术、材料,从社会科学方面研讨人与房屋的关系,研究通过对房屋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合人的要求以及各种经济技术政策等等。因此,研究旧住宅区改造不仅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很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在此仅限于天津的一些情况谈一管  相似文献   

17.
朱红 《上海住宅》2003,(9):36-38
旧住宅区相对于新建住宅区来说,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当属必然。本结合同济新村的改造案例,谈一下上海同质人群的旧区改造。  相似文献   

18.
上海旧住宅区资源的整合与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懿 《规划师》2003,19(8):13-14
上海旧住宅区的改造面临着传承民族、地域的历史文化和满足现代人“新”生活的问题,只有将旧住宅区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宁市旧住宅 (区 )更新改造工程 ,从旧住宅改造、住宅区景观环境及设施改造方面 ,介绍具体处理方法 ,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阶段,城市住区成为了养老问题的主战场。文章通过分析城市旧住宅区的公共空间交流性、道路交通体系、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慢行系统共五个方面存在问题,对其户外空间更新提出适老化改造策略,期望提供一个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加强其社会交流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