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糖蜜废液培养微生物絮凝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蜜废液含有大量的糖类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不加入其他营养成分的条件下,将糖蜜废液稀释50倍,初始pH调至5,在150 r/min 30℃摇床培养絮凝剂产生菌HHE-P7,3 d后可得到微生物絮凝剂粗品的产量为3.1 g/L.絮凝剂中95%的活性成分存在于培养液的上清液中;高岭土悬浊液的pH、絮凝剂投加量以及Ca2+的添加量对絮凝效果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J-Ⅰ,其絮凝率达87.6%.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鉴定该菌株为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该菌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20g/L的葡萄糖和2.0g/L的蛋白胨;适宜的初始pH和培养温度分别为7.0和30℃;在培养基中添加0.5g/L的Mg^2+有利于菌体生长,但对絮凝剂合成无影响.对该絮凝剂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液投放量3%、pH值在5.9、温度为60℃条件下絮凝效果最好,加入浓度为8%的Ca^2+可显著提高其絮凝活性.实验证明,该菌起絮凝作用的物质存在于发酵液中,主要成分为杂多糖.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到157株菌株,初筛后有21株菌株有絮凝活性,经复筛后有1株菌株C12絮凝活性最高.经与聚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比较,该菌株所产微生物絮凝剂沉降速度快,絮凝率高,显示了该微生物絮凝剂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对其生长曲线的研究表明,C12菌株的絮凝活性与菌体生物量呈正相关性,且培养24h即可达到最高絮凝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秸秆为廉价基质,可以有效降低生物絮凝剂合成成本.用1.7%的稀硫酸水解玉米秸秆,获得含有戊糖木糖、己糖葡萄糖的水解液,戊糖很难被微生物代谢.获得能同步代谢戊糖、己糖的产絮菌,是玉米秸秆高效转化为生物絮凝剂的关键.本研究以玉米秸秆水解液为基质选育出产絮菌W4,探讨该菌株同步代谢戊糖、己糖的能力.结果显示,菌株W4经16S r DNA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s subtilis,其代谢葡萄糖速率(0.27 g·L-1·h-1)大于代谢木糖速率(0.14 g·L-1·h-1),表明菌株W4能够同步代谢木糖、葡萄糖.菌株W4在木糖和葡萄糖培养基中合成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率分别为96%和97%.经红外光谱分析W4生物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和絮凝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絮凝剂高产菌株G15是本实验室分离、筛选和优化培养的优质菌株.为了进一步探讨该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絮凝形态,设计实验对该微生物絮凝剂的活性、热稳定性、絮凝过程中ζ电位的变化以及絮体的微观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种所产絮凝活性成分主要为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在4g/L高岭土悬浊液中加入G15菌株产生的絮凝剂后,其℃电位从-36.27 mV显著上升至-12.97 mV,絮凝机理主要为压缩双电层和吸附架桥;从显微镜絮体照片可以看出,该絮体颗粒较大且结构密实,沉降性能良好,并且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富集-分离-筛选的方法从花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两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通过研究2B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培养液中pH值变化情况及絮凝活性等,从而得出絮凝活性与菌生长量成正相关,且该菌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和稳定性.环境因素对絮凝剂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2B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值为7~9,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72 h,通气量为150 r/min.研究表明,2B菌株所产絮凝剂絮凝高岭土悬浊液的最适宜pH在大于7的偏碱性条件下,Ca2 、Mg2 和Al3 等金属离子对其絮凝具有促进作用,絮凝率可高达94.6%.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絮凝剂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污泥中筛选到13株产絮凝剂的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菌,该菌产絮凝剂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7.5,培养时间24h,培养温度30℃,扔床转速170r/min,培养基用量100mL。与传统絮凝剂絮凝沉降石化废水的对比,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好(浊度去除率达90.1%),絮凝剂的用量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板划线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B-6,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考察碳源、氮源、初始pH、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其产絮凝剂能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初始pH7.0,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72h时,该菌株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3.6%.研究了生物絮凝剂对生活污水、泥浆废水、洗煤废水和印染废水的絮凝效果,发现除印染废水外,该生物絮凝剂对其余3种废水均具有一定的絮凝效果,其中对于泥浆废水絮凝效果最好,絮凝率可达92.2%.  相似文献   

9.
产絮凝剂菌的优化培养与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确定培养条件对产絮凝剂菌的影响,采用从活性污泥中已筛选得到的具有稳定絮凝活性的菌株G1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培养基成分比(g/L):蔗糖20,酵母膏0.8,脲0.5,硫酸铵0.8,磷酸二氢钾5,并优化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8、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72h.同时对阳离子助凝剂和PH值对该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Ca2 的助凝效果稳定且明显,该絮凝剂在碱性有较好絮凝活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污水和污泥处理中絮凝沉淀的作用机理与特点,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近年来新型絮凝剂在污水处理和污泥脱水中的应用状况,并与传统絮凝剂进行了比较;说明采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如淀粉、甲壳素、纤维素)通过改性,可制成高效、无毒、可生物降解、廉价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并与微生物絮凝剂共同逐步取代传统的无机和有机絮凝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深锥浓密机在尾矿浓缩过程中絮凝效果差这一问题,开展了稀释倍数和絮凝剂添加时间对尾矿沉降性能影响。共准备7组质量分数为25%的尾矿料浆,其中3组料浆先分别稀释至20%、15%和12%,再加絮凝剂;3组料浆先添加絮凝剂,再稀释至20%、15%和12%;还有1组料浆添加絮凝剂但不稀释作为对照实验。7组料浆沉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尾矿稀释质量分数降低,沉降速度明显加快,并对尾矿稀释倍数和沉降速度加快倍数进行回归,结果显示,二者遵循幂函数关系;相同尾矿稀释质量分数,絮凝剂在稀释前添加和稀释后添加尾矿沉降速度相差较大,稀释后添加分别是稀释前添加的2.5倍、7.0倍和14.5倍。从物理模型角度解释了稀释倍数、絮凝剂添加时间对沉降速度的影响。根据实验结论,给出深锥浓密机絮凝剂添加点布置建议,为深锥浓密机高效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生活污水中筛选出了一株能够降解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为降低菌种的培养成本,以酿醋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对菌种进行培养,研究不同酿醋废水体积分数、外加碳源、外加氮源对煤化工废水絮凝率的影响,并对培养成本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培养菌种的最适酿醋废水体积分数为80%;最佳碳源为淀粉,絮凝率达91.77%;最佳氮源为氯化铵,絮凝率达92.59%,综合成本考虑,选择外加氮源.在酿醋废水中外加氯化铵培养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对煤化工废水的絮凝率达92.59%,COD去除率达68.50%,色度去除率达95.60%,培养成本降低了1.84元/L.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絮凝剂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且能够自然降解的代谢产物,并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利用从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性能稳定的微生物絮凝剂的菌种OZ-12,使用豆制品加工废水、肉制品加工废水、白糖稀溶液和啤酒稀溶液对OZ-12进行菌种再培养,可将其应用于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剂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吉林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铜离子的菌株,通过16S rDNA扩增和菌株鉴定。鉴定其为植生乌拉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研究了生物絮凝剂对铜离子(0.2ppm)的絮凝条件。结果表明,絮凝效率达到80%以上。影响絮凝效率的主要因素和变量为pH、絮凝时间。在pH=5、1.62h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助凝诱导剂13.11mg/L时,絮凝效率达到86.01%,达到最高的絮凝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从含油废水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筛选6株具有絮凝特性的菌株,命名为:F1、F2、F3、F4、F5、F6.为了研究絮凝菌的分类及絮凝特性,采用16SrDNA序列方法对6株絮凝菌进行鉴定分类;利用紫外扫描光谱与红外光谱扫描光谱分析絮凝活性成分.鉴定结果表明:6株絮凝菌分别与芽孢杆菌属、农杆菌属、库克菌属聚为一类,特征基本一致,具有99%同源性;絮凝测定结果显示,絮凝率在69%以上,其中F2、F3、F5、F6的絮凝率高于80%.将上述4株絮凝菌进行双菌混合培养试验,结果显示:F2和F6组合絮凝活性最佳,均优于各单菌,絮凝剂的有效成分为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一株产絮凝剂微生物的分离选育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多次反复筛选 ,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产絮凝剂微生物。经优化培养知 ,该微生物所产生的絮凝剂的絮凝率可达 94% ,其生长及产絮凝剂要求的培养条件非常粗放。该微生物经过菌落特征 ,生理生化等特征的研究 ,鉴定为气微菌属细菌 (Aeromicobium sp)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生物高分子物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及其特性,介绍了其分类情况,分析了其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应用前景特别是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从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区内土壤、生活污水、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三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优化培养后,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均可达到90%以上.通过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等试验,鉴定MBF-2,MBF-10微生物为固氮菌属细菌(Azotobacter sp);MBF-5微生物为气单胞菌细菌(Aeromonas sp).  相似文献   

19.
从受污染的河畔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用该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代号MNb-1)对高岭土悬浮液进行絮凝,主要考察高岭土悬浮液的初始pH、絮凝剂MNb-1的投加量、金属离子助凝剂等3个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高岭土悬浮液的初始pH对絮凝效果影响不是很明显,而絮凝剂MNb-1的投加量、金属离子助凝剂剂量对絮凝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絮凝剂MNb-1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佳絮凝率可达到92.1%。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厂氧化沟中的微生物作为菌源,加入糖蜜酒精废液进行微生物驯化,以微生物量、TOC、COD和BOD5为主要指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效果及微生物蛋白回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驯化后所得微生物菌种对糖蜜酒精废液有较强的降解效果,在30℃下反应6 d后,微生物量最高为4.61 g/L,微生物增加量3.71 g/L,COD去除率、BOD5去除率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48.5%、96.7%和51.9%.本实验为利用糖蜜酒精废液生产微生物蛋白的资源化方法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